联检科技(301115)
搜索文档
A股CRO概念板块午后再度拉升,成都先导早盘涨停,美迪西、海特生物涨超14%,昭衍新药、益诺思、阳光诺和、康龙化成、普蕊斯等跟涨。
快讯· 2025-07-17 13:44
A股CRO概念板块表现 - CRO概念板块午后再度拉升 [1] - 成都先导早盘涨停 [1] - 美迪西、海特生物涨幅超过14% [1] - 昭衍新药、益诺思、阳光诺和、康龙化成、普蕊斯等公司跟涨 [1]
联检科技(301115) - 2025年7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6 19:00
业务布局 - 业务突破传统建筑检测领域局限,涵盖新能源、双碳等诸多领域,形成多元化格局,业务从江苏本地延伸至全国乃至海外,在越南、泰国等多个国家设区域公司或办事处 [2] 汽车检测领域 - 通过收购冠标(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入汽车检测领域,冠标检测获江淮、吉利等车企第三方检测准入资质,扩充在通用、大众等车企认可能力范围,上半年业务经营状况良好,将依托新资质提升经营业绩 [2] 并购扩张规划 - 采用“区域渗透+赛道扩张+资质补强”三维并购策略,理性筛选实现精准并购,优先选择区域龙头、高增长赛道及资质稀缺标的,抢占水利、汽车等赛道,补充专项资质和业务能力,通过“总部赋能+区域自治”模式整合资源,输出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共享客户资源,保留核心团队稳定性 [2] 信息披露情况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2]
联检科技(301115) - 2025年7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6 08:44
业务布局 - 城市生命线业务通过子公司常安公司开展,涵盖多安全工程领域,已在多地落地,获客户认可 [2] - 汽车检测领域服务由子公司冠标检测实施,获多家车企准入资质,上半年经营良好 [2] 海外拓展 - 初期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本地化运营团队提供服务打开市场 [2] - 中期在欧美市场建技术研发中心,推动资质互认 [2] - 长期目标是形成全球检测服务网络,打造跨国技术服务机构 [2] 并购方向 - 并购地方实验室,获区域资质、资源和网络,实现全国化布局并拓展周边国际市场 [2] - 收购相关企业,抢占高增长赛道,补充专项资质和业务能力 [2] - 并购获取行业和国际认证资质,构建技术壁垒 [2] 未来增长点 - 优化业务结构,聚焦新能源、电子电器等高附加值新兴领域 [2] - 外延并购协同效应和国际化布局深化支撑业绩增长 [2] -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构建智能化检测平台,提升效率和质量 [3] - 全球化布局,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实现技术反哺与资质互认 [3] - 产业深耕,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推动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延伸 [3]
智通A股限售解禁一览|7月7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09:02
限售股解禁总体情况 - 7月7日共有30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 解禁总市值约15657亿元[1] - 单日解禁规模达百亿级别 涉及A股多个板块[1] 解禁公司明细及类型分布 - 股权激励限售流通类型占比最高 涉及21家公司 包括厦门信达45378万股[1] 神火股份51992万股[1] 厦门象屿283365万股[1] 科博达15424万股[1] 金河生物6411万股[1] 天铁股份21044万股[1] 天奥电子18468万股[1] 普瑞眼科788296万股[1] - 发行前股份限售流通涉及4家公司 包括盛帮股份9942万股[1] 中亦科技51万股[1] 五洲医疗49572万股[1] 普瑞眼科788296万股[1] - 特殊类型解禁包括三维天地延长限售锁定期流通304475万股[1] 沪硅产业113603万股[1] 君实生物18452万股[1] 欧林生物2247万股[1] 国芯科技716493万股[1] 亚虹医药129亿股[1] 凌云光224亿股[1] 奥比中光340322万股[1] 重点公司解禁规模 - 大额解禁集中在科创板 凌云光解禁224亿股[1] 亚虹医药解禁129亿股[1] 国芯科技解禁716493万股[1] - 主板公司解禁规模相对较小 钱江摩托仅1175万股[1] 内蒙一机2063万股[1] 建科股份9万股[1] - 创业板公司普瑞眼科解禁788296万股 五洲医疗解禁49572万股[1]
联检科技(301115)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30 17:15
分红信息 - 以178,906,329股为基数预计派发现金红利62,617,215.15元(含税)[2] - 每股现金分红0.3381801元,每10股派3.381801元[2] - 2024年年度每10股派3.5元(含税),不送股不转增[3] 权益分派 - 股权登记日2025年7月7日,除权除息日2025年7月8日[5] - 分派对象为7月7日收市后在册全体股东[6] 其他 - 相关股东最低减持价格调整为每股40.67元[8] - 境外机构等每10股派3.15元,个人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5]
联检科技净利2年连降 2022年上市即巅峰超募7.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17 14: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3.54亿元,同比下滑0.40% [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650.83万元,同比下滑83.59% [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404.35万元,同比下滑124.05% [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427.71万元,同比增长359.86% [1][2] - 2025年Q1营业总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0.37% [2]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446.18万元,同比增长30.13% [2] - 2025年Q1扣非净利润-138.53万元,同比收窄55.95% [2] - 2025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894.88万元,同比恶化403.90% [2] 历史财务对比 - 2023年营业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17.99% [3] - 2023年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38.11% [3] - 2023年扣非净利润5840.02万元,同比下降58.90% [3]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628.02万元,同比转负 [3] - 2022年归母净利润1.63亿元,2023年同比下降38.11% [2][3] 资产与股东权益 - 2024年末总资产38.41亿元,同比下降1.60% [2] - 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25.72亿元,同比下降4.22% [2] - 2025年Q1末总资产36.52亿元,同比下降4.91% [3] - 2025年Q1末归母净资产25.77亿元,同比微增0.21% [3] 上市与募资情况 - 2022年8月31日创业板上市,发行价42.05元/股,首日破发收于33.80元 [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7.52亿元,超原计划7.82亿元 [4] - 发行费用总计1.41亿元,其中保荐承销费1.12亿元 [5] 公司更名 - 2025年4月23日公司名称变更为"联检(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 证券简称由"建科股份"变更为"联检科技",2025年4月24日启用 [5]
联检科技(301115) - 联检科技2024年年度股东会法律意见书
2025-05-23 18:38
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4月18日决定5月23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1] - 股东会现场会议于2025年5月23日14:30在江苏常州召开[5] - 股东会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5月23日多个时段[5] 参会情况 - 出席股东会股东及代理人共155名,持股65750942股,占比36.7516%[6] 议案表决 - 《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率99.1745%[9] - 《公司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同意率99.1590%[12] - 《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同意率99.1573%[14] - 《关于公司2025年度董事、高管薪酬方案的议案》同意率98.9384%[16] - 《关于公司2025年度监事薪酬方案的议案》同意率98.9469%[19] - 《关于公司及子公司向银行申请融资及提供担保的议案》同意率99.0677%[21]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同意率99.2055%[23][24] - 《关于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同意率99.1530%[26] - 《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同意率99.1590%[28]
联检科技(301115) - 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5-23 18:38
股东出席情况 - 155人出席会议,代表股份65,750,942股,占比36.7516%[4] - 145名中小股东出席,代表股份2,231,777股,占比1.2475%[4] 议案表决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65,208,145股,占比99.1745%[5]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同意65,197,945股,占比99.1590%[6]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同意65,196,845股,占比99.1573%[7] - 《关于公司2025年度董事、高管薪酬方案的议案》中小股东同意1,533,780股,占比68.7246%[8] - 《关于公司2025年度监事薪酬方案的议案》同意65,058,545股,占比98.9469%[9] - 《关于公司及子公司向银行申请融资及提供担保的议案》中小股东同意1,618,780股,占比72.5332%[11]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中小股东同意1,709,377股,占比76.5926%[12] - 《关于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中小股东同意1,674,880股,占比75.0469%[13]
联检科技汽车检测业务经营状况良好 将加速资质效能释放,努力提升经营业绩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5:4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主动推进战略转型,降低传统建工领域业务占比,聚焦技术密集、抗周期性强的高附加值检测赛道 [2] - 2025年一季度战略转型成效显著,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实现20.37%和30.13%的同比增长 [2] - 汽车检测、消费品检测等新兴业务高速扩容,成功弥补传统建工业务收缩带来的缺口 [2] 汽车检测业务进展 - 通过收购冠标检测正式进入汽车检测领域,快速获取相关技术和客户资源 [3] - 冠标检测2024年实现净利润1237.16万元 [3] - 2024年下半年及2025年初相继获得江淮汽车、吉利汽车、零跑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的第三方检测准入资质 [3] - 扩充了在传统车企及新能源车企如通用、大众、蔚来、理想等车企的认可能力范围 [3]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与印尼PTSI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坦桑尼亚革命党青联及坦桑尼亚AMEC公司助力非洲发展 [3] - 与TV南德意志集团、新加坡考察团、埃塞俄比亚质量检验局等展开积极接洽 [3] - 成功签署增资收购ANINDYASINGAPORE部分股权的协议 [3] - 成立国际部并组建专业化海外团队,设立东南亚、中东、非洲、泰国等专项事业部 [3] 并购策略 - 通过精准化收并购实现外延式发展,并购地方实验室快速获得区域资质、客户资源和实验室网络 [4] - 通过收购相关企业抢占水利、汽车、计量较准、低碳等政策驱动的高增长赛道 [4] - 通过并购获取行业资质、国际认证资质等,构建技术壁垒 [4] - 采用"区域渗透+赛道扩张+资质补强"三维并购策略,结合投资"100"评估体系实现精准并购 [4]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高附加值的新兴领域如新能源、电子电器等市场空间广阔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赛道 [5] - 通过数字化与技术创新驱动,构建智能化检测平台,推进AI与物联网技术应用 [5] - 通过全球化布局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市场,实现技术反哺与资质互认 [6] - 通过产业深耕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推动跨领域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延伸 [6]
联检科技(301115) - 2025年5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08:52
战略规划与转型 - 公司采取“技术深耕 + 弹性调节”策略应对传统建工及房地产领域变局,推进战略转型,降低传统建工业务占比,聚焦高附加值检测赛道 [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20.37%和 30.13%,新兴业务弥补传统业务收缩缺口 [2] - 未来以“检测 +”模式为核心,纵向深化服务链条,横向拓展跨行业协同能力,构建多元驱动增长格局 [2] 差异化优势 - 公司在检测检验领域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需求导向的一体化服务生态”与“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 [2] - 构建“检测诊断 - 问题定位 - 解决方案”闭环服务模式,提升客户粘性与服务附加值 [2] - 在传统优势和新兴领域业务中,通过“检测 + 解决”一体化逻辑绑定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 [2] 各业务领域经营情况 汽车检测领域 - 通过收购冠标检测进入汽车检测领域,获取相关技术和客户资源 [2] - 冠标检测 2024 年净利润 1237.16 万元,同比下滑,但 2024 下半年及 2025 年初获多家车企第三方检测准入资质,服务范围提升 [2][3] - 今年汽车检测业务经营良好,将强化订单转化与市场渗透,提升业绩 [3] 海外市场 - 分阶段推进全球化布局,初期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期在欧美建研发中心,长期打造全球检测服务网络 [3] - 2024 年在海外取得显著成果,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实施组织架构升级,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 [3][4] 存量房检测 - 公司具备房屋检测、鉴定等资质和经验,可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开展相关监测工作 [4] - 与多家机构成立科研小组和研究中心,研究房屋相关制度,加强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 [4][5] 新能源汽车 - 收购冠标检测切入汽车检测领域,具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检测服务能力 [6] - 冠标检测获多家车企第三方检测准入资质,未来将强化订单转化,扩大车企范围,提升业务占比 [6] 绿色、双碳 - 参与低碳领域交流合作,完善碳排放核算与监测平台,推动高校碳管理平台落地 [7][8] - “绿色建材产品碳足迹认证”项目入选江苏省质量认证创新试点示范项目 [8] - 为地方打造近零碳园区 2 个、近零碳工厂 1 家、绿色工厂近 20 家,服务延伸至国家级项目 [8] - 联合开发“工业能碳一体机”,构建全链路服务体系,助力企业低碳转型 [8] 并购思路 - 采用“区域渗透 + 赛道扩张 + 资质补强”三维并购策略,结合投资“100”评估体系精准并购 [8] - 并购地方实验室实现全国化布局,拓展国际市场,收购相关企业抢占高增长赛道,获取资质构建技术壁垒 [8] - 通过“总部赋能 + 区域自治”模式整合资源,保留核心团队稳定性 [8] 未来增长动力 - 优化业务结构,聚焦新能源、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 [8] - 外延并购带来协同效应,深化国际化布局 [8] - 通过数字化与技术创新驱动,构建智能化检测平台,提升检测效率和服务质量 [8] - 全球化布局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实现技术反哺与资质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 [8] - 产业深耕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推动跨领域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延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