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赛龙(301131)

搜索文档
聚赛龙(301131) - 关于赛龙转债2025年付息的公告
2025-07-02 18:26
赛龙转债发行情况 - 发行量250.00万张,募集资金总额25,000.00万元,净额24,266.97万元[3] 赛龙转债票面利率 - 第一年0.30%、第二年0.50%、第三年1.00%、第四年1.70%、第五年2.30%、第六年2.80%[5] 赛龙转债评级 - 2024年和2025年主体和债券信用评级均为A+,评级展望稳定[7][8] 赛龙转债付息情况 - 第一年每10张含税利息3.00元,计息期2024年7月8日至2025年7月7日[9] - 个人投资者等每10张实际派息2.40元,税率20%[9] - QFII和RQFII每10张实际派息3.00元,暂免征税[9] - 其他持有者每10张派息3.00元,自行缴税[9] - 债权登记日2025年7月7日,除息和付息日2025年7月8日[3][11] - 付息对象为2025年7月7日收市后登记在册持有人[12] 利息所得税 - 个人债券持有者税率20%,由付息网点代扣代缴[14]
聚赛龙(301131) - 赛龙转债2025年第二季度转股情况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7-02 15:46
转债信息 - 赛龙转债转股期限为2025年1月13日至2030年7月7日,最新转股价格36.40元/股[3] - 初始转股价格36.81元/股,2025年6月13日起调整为36.40元/股[8] - 2024年7月29日起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交易[6] 转股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52,000元赛龙转债转换为1,410股公司股票[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450,700元赛龙转债转股12,230股,占转股前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0.025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转股的赛龙转债金额为249,549,300元,占发行总量99.82%[3] 资金募集 - 发行2,500,000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250,000,000元[4] -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42,669,687.67元[5] 股本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股本由47,790,820股增加1,410股至47,792,230股[12]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6,992,857股,占比35.56%;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0,799,373股,占比64.44%[1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改性尼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及前景展望: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改性尼龙规模突破百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1 09:10
改性尼龙行业概述 - 改性尼龙是通过添加填料或增强剂对尼龙进行改性处理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机械性能、耐热性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及机械制造等行业 [1][5] - 改性方式包括填充改性、共混改性、交联改性、形态控制和层化处理,主要产品包括增强尼龙、阻燃尼龙、透明尼龙、耐磨尼龙等 [3][5] - 材料特性包括高强度、高机械模数、耐磨损、耐疲劳、耐化学药品、抗电性、耐燃性及尺寸安定性佳 [7]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改性尼龙行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依赖进口技术和原料,应用集中在纺织、机械零件等传统领域 [8] - 90年代家电、汽车等行业兴起推动需求增长,企业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实现玻纤增强尼龙、阻燃尼龙国产化 [8] - 2010年后进入技术创新阶段,产品向高性能、多功能、绿色化发展,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参与全球竞争 [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改性尼龙市场规模从2017年41.76亿元增长至2024年10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62% [1][17]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17年89.99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56.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25% [16] - 中国尼龙产量2024年达459万吨,同比增长6.25%,为改性尼龙提供坚实原料保障 [1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尼龙基础材料(二元酸、二元胺)和改性添加剂,中游为各类改性尼龙产品,下游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部件、机械工业等领域 [10] - 汽车领域需求显著,2023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3000万辆,2025年1-5月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轻量化趋势推动以塑代钢 [14]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大企业主导高端市场、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格局,技术壁垒和下游认证为核心竞争要素 [20] - 主要企业包括金发科技、恒申新材、神马股份等,其中金发科技2024年改性塑料营收320.75亿元(+18.95%),恒申新材化工营收17.46亿元(+19.51%) [20][23][25] 技术发展趋势 - 高性能增强:晶须增强和碳纤维增强技术提升力学性能,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 [27] - 合金化:与聚烯烃、弹性体等复合改善韧性、降低吸水性 [28] - 纳米技术:纳米填料提升刚性、耐磨性及阻燃性,应用于电子封装等领域 [29][30] - 环保阻燃:无卤阻燃尼龙(磷系、氮系)替代传统卤系阻燃剂 [31] - 功能性拓展:防静电、导电及磁性尼龙满足电子设备、矿山机械需求 [32] - 综合技术整合:结合3D打印、智能制造实现精细化开发与场景定制化 [1][33]
聚赛龙(301131) -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2025-06-30 20:06
信用评级 - 2025年主体信用等级和赛龙转债评级均为A+,评级展望稳定[7]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总资产20.81亿元,2024年为20.43亿元[9] - 2024年营业收入17.10亿元,2025年1 - 3月为3.60亿元[9] - 2024年净利润0.26亿元,2025年1 - 3月为0.14亿元[9] - 2024年总债务/总资本为52.86%,2025年3月为53.64%[9] - 2024年销售毛利率9.94%,2025年1 - 3月为13.40%[9] - 2024年资产负债率58.62%,2025年3月为58.69%[9]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末,郝源增及其配偶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51.69%的表决权,总股本为0.48亿元[19] 债券信息 - 赛龙转债发行规模2.50亿元,截至2025年6月25日债券余额2.4955亿元[17] - “赛龙转债”自2025年1月13日起可转股,初始转股价格36.81元/股,截至2025年6月13日,转股价格36.40元/股,股票收盘价45.40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398,700元已转股,转股数量10,820股[20] 行业数据 - 预计到2025年,改性塑料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8%-10%[23] - 2024年改性塑料行业头部企业产能增速超10%,通用改性塑料产能利用率65%,特种工程塑料国产化率不足30%[30] - 2024年改性塑料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下降0.80个百分点至12.90%[34]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客户为行业领先企业,与美的、海信等建立合作关系[11] - 2024年末公司产能提升至21.00万吨,主要产品对外销量持续增长[38]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16.70亿元,其中家用电器领域8.65亿元占比51.79%,汽车工业领域4.59亿元占比27.46%,其他领域3.46亿元占比20.74%[40] - 2024年产能21.00万吨,产量18.39万吨,对外销量17.86万吨,产能利用率87.58%,产销率97.08%[40]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0.60亿元,同比增长15.05%,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60%,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4.52%[42] 资金情况 - 2025年1 - 3月货币资金2.64亿元,占比12.70%;交易性金融资产0.30亿元,占比1.44%[55] - 2025年1 - 3月流动负债合计7.06亿元,占比57.79%;非流动负债合计5.15亿元,占比42.21%[63]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合计获得银行授信额度14.61亿元,剩余可使用授信额度7.05亿元[68]
聚赛龙(301131) -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2025-06-30 20:06
可转债发行 - 公司获准发行面值总额25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8] - 发行数量25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按面值发行[9] - 可转债期限为2024年7月8日至2030年7月7日,票面利率逐年递增[9] - 转股期自2025年1月12日起至2030年7月7日止[14][15] - 初始转股价格为36.81元/股[16]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公司及子公司营业收入1709863154.15元,同比增长15.74%[37][39]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77743.86元,同比增长3.57%[37][39]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042769091.27元,较上年末增长21.77%[37][39]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497551.51元,同比增长14.78%[39]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9808595.57元,同比增长25.62%[39] 资金使用 - 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2.5亿元,发行费用733.031233万元,实际净额2.4266968767亿元[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1.8134822098亿元[42][43] - 2024年募集资金实际使用6252.28万元,累计投入6252.28万元[47] - 西南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本年度投入250.84万元,累计投入250.84万元,进度1.37%[47] - 补充流动资金本年度投入6001.44万元,累计投入6001.44万元,进度100.02%[47] 转股情况 - 2024年9月11日,股票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董事会决定不修正[58][59] - “赛龙转债”因2024年度权益分派转股价格调整为36.40元/股,2025年6月13日生效[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398,700元“赛龙转债”转股,数量10,820股,占比0.0226%[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转股“赛龙转债”金额249,601,300元,占比99.84%[62] 其他信息 - 公司主体和可转债信用等级均为A+[33] - 2025年6月30日,评级展望为稳定[54] - 本次发行可转债未提供担保措施[50] - 2024年度未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51] - 截至报告出具日,“赛龙转债”未达第一次付息条件[53]
聚赛龙(301131) - 关于选举职工代表董事的公告
2025-06-25 20:32
公司人事 - 2025年6月2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陈晓强为职工代表董事[3] - 陈晓强1977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就职公司多年[6] - 换届后董事会兼任高管及职工代表董事人数不超董事总数二分之一[3] 持股关系 - 截至公告披露日,陈晓强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 - 陈晓强与公司控股股东等不存在关联关系[6]
聚赛龙(301131) - 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25 20:32
董事会选举 - 2025年6月2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9位董事全参加[3] - 选举郝源增为董事长,任萍为副董事长,均9票同意[4][5] - 选举各委员会委员,均9票同意[7][8][9][10] 人员聘任 - 聘任郝建鑫为总经理,多位人员为高管,均9票同意[11][14] - 聘任熊艳为证券事务代表,9票同意[21]
聚赛龙(301131) - 关于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2025-06-25 20:32
董事会换届 - 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完成第四届董事会换届选举,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任期三年[3] - 独立董事人数未低于董事会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5] 人员任职 - 聘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证券事务代表任期三年[6] - 刘文志不再担任董事职务,截至公告披露日未直接持股[7] 股东持股 - 郝建鑫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30万股[9] - 吴若思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57,143股[14] - 郝源增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1,730,000股[17] 控股股东 - 郝源增、任萍、郝建鑫、吴若思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9][14][17] 人员关系 - 吴若思、曾惠敏、郝源增、袁海兵与相关方无关联关系[14][15][17][19]
聚赛龙(301131)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6-25 20:32
股东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于6月25日14:00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9:15 - 15:00[4] - 参加股东会股东及代表28名,代表股份23456283股,占比49.0798%[6] 选举情况 - 郝源增、任萍、彭晓洁、郑垲获选举票数23386697或23386695或23386694票,占比99.7033%[7][9][19][21] - 郝建鑫获选举票数23386794票,占比99.7038%[12]
聚赛龙(301131)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6-25 20:32
股东会信息 - 2025年6月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会议案[6] - 6月10日发布召开通知,距会议15日,股权登记与会议间隔≤7工作日[7] - 现场会6月25日14:00召开,网络投票同日[9] 参会情况 - 现场和网络投票28人代表23,456,283股,占比49.0798%[10] - 现场5人代表23,386,683股,占比48.9341%,网络23人代表69,600股,占比0.1456%[10] 选举结果 - 选举多名董事,总体同意率超99.7%,中小股东同意率超91%[1][2][3][14][17][18] 结果效力 - 股东会表决及召集、召开程序合法有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