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增长+外延并购
搜索文档
华厦眼科(301267):分红回馈股东 新技术不断引进
新浪财经· 2025-11-19 20:40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2亿元,同比增长2.8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34亿元,同比增加3.04% [1] - 2025年单三季度营业收入11.33亿元,同比增长0.13% [1] - 2025年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减少2.37% [1] - 公司拟以扣除回购专户后8.32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74.92百万元 [1]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5.03%,同比下降1.00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3.21%,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11.49%,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1.42%,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率为1.03%,同比提升0.24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将暂时闲置资金用于购买金融产品导致银行利息收入减少 [1] 发展战略与网络扩张 - 公司坚持"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发展战略,于2024年成功收购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成为拥有"双三甲"眼科医院的大型医疗连锁集团 [2] - 公司已在国内初步选定24个重点投资省份,将通过自建或并购方式建设眼科医疗服务网络,构建"三甲引领、区域协同、辐射全国"的战略纵深 [2] 技术与运营 - 公司引进蔡司新微创全飞秒手术SMILE pro技术 [2] - 截至2025年9月25日,厦门眼科中心已完成2,000例SMILE pro手术,成为全球最短时间突破2,000例手术量的单体医院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2.06亿元,同比增长4.4% [2] - 预计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6.97亿元,同比增长11.7% [2] - 预计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39亿元,同比增长11.5% [2] - 预计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99亿元,同比增长16.4% [2] - 预计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77亿元,同比增长15.6% [2] - 预计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61亿元,同比增长14.5% [2]
战略收购发布会实录|艾迪康控股(09860):2.04亿美元收购冠科生物,布局全球肿瘤研发一体化
智通财经网· 2025-11-13 20:10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艾迪康控股以总对价约2.04亿美元全资收购冠科生物 [1] - 交易对价由三部分构成:1.2亿美元首付款、最高4000万美元的2026年盈利支付款(基于2025年业绩)、最高4400万美元的2028年递延对价(基于2027年业绩) [1] - 资金安排为6000万美元银行贷款及不低于8000万美元的股权或类股权融资,交易计划于2026年年中完成交割 [1] 收购的战略价值 - 构建从早期药物发现、临床前药效评估到临床检测验证的完整服务闭环,实现全流程一体化服务能力 [2] - 交易完成后,艾迪康合并收入中海外占比预计达23.1%,冠科生物约80%收入来自欧美市场,加速公司全球化布局 [2] - 未来将形成“ICL+CRO”双轮驱动模式,以稳健临床检测业务为基本盘,以高增长临床前CRO业务为创新引擎 [2] - 平台价值将显著提升,构建香港上市平台的并购整合能力,为持续外延增长创造良性循环 [3] 行业背景与收购时机 - 全球在研分子数量已突破2.2万个,较2015年增长超过85%,全球研发支出持续增长,外包比例不断提升 [4] - 中国本土创新药市场蓬勃发展,尤其在肿瘤领域双抗和ADC赛道高价值对外授权交易频现 [4] - 全球及中国CRO板块多家公司股价表现强劲,为交易融资安排与估值落地创造良好环境 [4] 冠科生物核心竞争力与财务状况 - 冠科生物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临床前肿瘤学专科CRO企业之一,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三 [5] - 拥有超过5000种肿瘤模型,其中PDX模型达3000多种,形成业内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PDX平台 [6] - 收入结构高度聚焦高价值业务:约64%来自体内药效服务,15%来自体外及计算机模拟业务 [6] - 客户资源包括95%的全球前20大肿瘤药企及超65%的全球前50大药企,客户留存率高达95% [6] - 毛利率长期稳定在46%–50%区间,2025年上半年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在2022-2024年全年均高于18% [6] 对标案例与发展愿景 - 借鉴LabCorp成功案例,其于2014年以61亿美元收购Covance,转型后最新市值已超220亿美元 [7] - 艾迪康旨在打造医疗服务领域的“中国版丹纳赫”,通过市值提升强化资本优势,形成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的良性循环 [7]
贵妇们捧出来的“美容院第一股”,又豪掷12亿买买买,66岁董事长辞官创业22年
搜狐财经· 2025-10-17 17:25
收购交易概述 - 美丽田园拟以12.5亿元现金收购上海思妍丽实业100%股权 [2] - 交易采用“现金+股权”组合支付方式,境内部分现金对价为3.25亿元,境外部分支付现金5.11亿元并配发约1579.8万股对价股份(每股28.71港元) [2] - 本次交易是今年国内美容服务领域规模最大的收购案,预计1个月后完成审批落地 [2] 收购标的(思妍丽)概况 - 思妍丽是中国第三大美容服务品牌,2024年实现收入8.49亿元,除税后溢利8103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思妍丽在全国48个城市运营163家生活美容门店(118家直营及45家加盟)及19家医美门诊 [3] - 思妍丽超过90%的门店收入来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客户群为高净值人群 [3] 收购的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收购完成后,美丽田园门店总数将从552家增至734家,思妍丽带来的6万高净值会员将使美丽田园直营会员总量从14万提升至20万,增长44% [3] - 双方总部均在上海,在组织结构、经营逻辑、客户画像上高度契合,整合更顺畅 [3] - 美丽田园将向思妍丽输出医疗与亚健康医疗能力、对接供应链,满足会员一站式需求 [3] 公司的并购历史与业绩影响 - 公司坚持“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战略,自2014年以来已完成超30项行业并购 [4] - 2024年3月公司以3.5亿元收购奈瑞儿70%股权,并于2025年5月增持至90%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4.59亿元,同比增长28.2%,经调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37.8%,其中奈瑞儿贡献收入2.77亿元 [5] - 投资团队正跟踪多个行业内连锁品牌,寻求新的并购机会 [6]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现状 - 公司由董事长李阳接手其已故妻子王莉创立的事业,从海南起家,后总部迁至上海 [7] - 公司业务从传统生活美容服务拓展至医美领域,形成美容和保健服务、医疗美容服务、亚健康医疗服务三大板块 [7] - 公司于2023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美容院第一股”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552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273家,一线城市157家直营门店贡献超60%营收 [8] 行业竞争与运营挑战 - 公司主攻高净值客群,2025年上半年销售开支由上年同期的1.90亿元增至2.51亿元,增幅超32% [8] - 推广及营销相关开支为2699.6万元,增幅约36.19%,用于品牌推广及获取新客户 [8] - 通过收购奈瑞儿和思妍丽,公司已将行业前三品牌尽收麾下,面临平衡规模与服务质量的考验 [8]
华厦眼科(301267):持续发展消费眼科,推进内生+外延战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08 22: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公司在“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下的业绩持续增长前景 [5] - 公司目标市值为2094亿元,较当前市值有253%的上涨空间 [5] 发展战略 - 持续推进“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发展战略 [5] - 厦门眼科中心作为标杆医院,25H1实现收入464亿元(+22%),净利润133亿元(+127%),净利率提升269个百分点至2865% [5] - 截至25H1,公司已开设64家眼科专科医院和67家视光中心 [5] - 2024年成功收购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成为拥有“双三甲”眼科医院的眼科连锁 [5] - 根据“1236”战略发展目标,计划打造1所世界知名眼科中心,管理200家眼科医院和视光诊所,布局海外市场,重点建设6家区域眼科中心 [5] 业务表现 - 实施“眼病诊疗+消费眼科”双轮驱动战略 [5] - 25H1屈光项目收入789亿元(+1375%),占总收入369%,较去年同期提升306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023个百分点至5521% [5] - 25H1眼视光综合项目收入514亿元(+342%),毛利率为4177%,下滑455个百分点 [5] - 25H1白内障项目收入431亿元(-733%),主要受人工晶体集采影响,毛利率提升033个百分点至3736% [5] - 25H1眼后段项目收入277亿元(+552%),毛利率为3873%,下滑257个百分点 [5] 财务业绩 - 公司25H1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431%),归母净利润282亿元(+620%) [5] - 单Q2实现收入1046亿元(-24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2073%) [5] - 25H1费用率改善,销售费用率为1287%(-08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152%(-02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143%(-03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00%(+028个百分点) [5] - 预计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5亿元,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56亿元、623亿元,2025-2027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4%、124%、120% [5]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4407亿元(+94%),2026年4898亿元(+112%),2027年5433亿元(+109%) [4][5]
华厦眼科(301267):持续发展消费眼科,推进“内生+外延”战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08 19: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市值2094亿人民币 较当前市值有253%的上涨空间 [1][8] 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推进“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发展战略 厦门眼科中心25H1实现收入464亿人民币(+22%) 净利润133亿人民币(+127%) 净利率提升269个百分点至2865% [8] - “眼病诊疗+消费眼科”双轮驱动战略 25H1屈光项目收入789亿人民币(+1375%) 占总收入369% 毛利率提升023个百分点至5521% [8] - 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人民币(+431%) 归母净利润282亿人民币(+620%) 费用率改善 销售费用率下降083个百分点至1287% 管理费用率下降022个百分点至1152% [8]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5亿人民币(原预测1208亿人民币) 新增2026-2027年预测为556亿人民币和623亿人民币 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4%、124%、120% [8]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H1营业总收入2139亿人民币(+43%) 2025E/2026E/2027E预测分别为4407亿人民币(+94%)、4898亿人民币(+112%)、5433亿人民币(+109%) [7] - 2025H1归母净利润282亿人民币(+62%) 2025E/2026E/2027E预测分别为495亿人民币(+154%)、556亿人民币(+124%)、623亿人民币(+120%) [7] - 2025H1毛利率452% 2025E/2026E/2027E预测毛利率分别为444%、446%、447% [7] - 2025H1 ROE为48% 2025E/2026E/2027E预测ROE分别为80%、83%、87% [7] 业务发展 - 截止25H1 公司已开设64家眼科专科医院和67家视光中心 2024年成功收购成都爱迪眼科医院 成为拥有“双三甲”眼科医院的眼科连锁 [8] - 公司实施“1236”战略发展目标 包括打造1所世界知名眼科中心 管理200家眼科医院和视光诊所 布局海外市场 建设6家区域眼科中心 [8] - 25H1眼视光项目收入514亿人民币(+342%) 毛利率下降455个百分点至4177% 白内障项目收入431亿人民币(-733%) 毛利率提升033个百分点至3736% 眼后段项目收入277亿人民币(+552%) 毛利率下降257个百分点至3873% [8]
美丽田园业绩预告出“乌龙” 净利润“亿元”秒变“千万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5:49
核心观点 - 美丽田园因文书错误导致业绩预告中净利润单位从小数点错位 将亿元误写为千万元 经调整后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不少于175百万元 同比增长不少于33% 净利润不少于170百万元 同比增长不少于35% [1][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收入不少于14.5亿元 同比增长不少于27% 增长主要源于高毛利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及规模效应推动 [2] - 公司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战略实现持续扩张 2024年收购奈瑞儿70%股权后门店网络覆盖大湾区 总门店数突破554家 [4][5] 财务数据表现 - 2022年营收16.35亿元 净利润1.03亿元 [4] - 2023年营收21.45亿元 净利润2.3亿元 [4] - 2024年营收25.72亿元 净利润2.52亿元 [4] - 奈瑞儿在2024年下半年贡献收入2.9亿元 [5] - 截至2025年8月8日 公司股价27.2港元/股 总市值64.14亿港元 [6] 业务战略与增长动力 - 商业模式从"三美"升级为"双美+双保健" 包括传统美容、医疗美容和亚健康评估与干预服务 [4][5] - 内生增长通过优化会员体系与单店效能实现 外延扩张通过并购如奈瑞儿整合实现门店网络覆盖全国逾100个城市 [4][5] - 行业龙头地位受益于美业消费升级及行业集中度提升 有望通过持续并购及模式创新扩大市场份额 [5] 市场评价与前景 - 券商分析师认为公司业务布局稳健 内生外延战略构建长期增长空间 股权结构优化和高分红措施提升市场信心 [5] - 公司保持业绩向上发展势头 2025年上半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5]
华厦眼科(301267):公司简评报告:业绩短期承压,消费眼科稳健增长
东海证券· 2025-05-09 19: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承压,2025Q1环比改善,业绩增速放缓受行业竞争加剧、人工晶体集采降价等因素影响;屈光、视光项目业绩具备韧性,白内障项目短期承压;盈利能力短期下降,但随着飞秒4.0技术推广以及蔡司VisuoMax 800装机,预计屈光手术业务客单价和毛利率将提升;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调动核心人员积极性;考虑宏观消费、行业竞争等因素,适当下调公司25/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0.27亿、44.64亿、49.65亿、55.2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35%、10.85%、11.23%、11.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9亿、5.15亿、6.05亿、6.9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5.63%、20.06%、17.64%、15.13%;EPS分别为0.51、0.61、0.72、0.83元/股;市盈率分别为37.80、31.49、26.76、23.25;市净率分别为2.80、2.67、2.53、2.38[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40.27亿元(同比 + 0.35%),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 - 35.63%),扣非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 - 38.29%);2025年Q1实现营收10.93亿元(同比 + 11.74%,环比 + 29.34%),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 - 4.00%),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 - 11.12%)[6] - 2024年白内障项目营收8.73亿元(同比 - 11.56%),眼后段项目营收5.36亿元(同比 + 0.19%),屈光项目营收12.96亿元(同比 + 7.44%),眼视光项目营收10.69亿元(同比 + 5.15%);2025年Q1,屈光、眼视光综合、眼后段业务同比保持良好增长,白内障业务营收同比仍有小幅下滑[6] - 2024 - 2025年Q1毛利率分别为44.19%、44.97%(同比 - 4.84pct、 - 4.00pct),净利率分别为10.63%、15.12%(同比 - 6.25pct、 - 1.73ptc);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46%、12.51%、1.75%,同比 + 1.18pct、 + 0.99ptc、 + 0.01pct;2024年白内障项目毛利率35.16%(同比 - 8.53pct),眼后段项目39.64%(同比 - 4.99pct),屈光项目52.05%(同比 - 2.45pct),眼视光综合项目45.57%(同比 - 4.49pct)[6] 员工持股计划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此前以2.01亿元回购的公司股份,激励对象不超过296人,购买价格为9.26元/股,总数量不超过占总股本0.9%的752.78万股,筹资上限不超过7241.78万元;所获标的股票分12个月、24个月、36个月锁定期解锁,业绩考核以2024年业绩为基数,2025 - 2027年营收或净利润增速目标为9% - 10%、18% - 20%、27% - 30%[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利润表: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027、4464、4965、5520百万元,营业成本分别为2247、2474、2728、3024百万元等[7]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384、504、624、744百万元,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分别为286、347、386、429百万元等[7]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820、963、1126、1261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748、 - 734、 - 759、 - 719百万元等[7]
至纯科技2024年营收36.05亿元 全年新增订单总额55.7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3:2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14.4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59.75万元 [1] - 2024年新增订单总额55.77亿元,其中5年以上长期订单1.17亿元 [1][3] - 2024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7.88%(剔除大宗气站等长交期订单影响) [3] 研发与技术 - 2024年研发投入4.42亿元,较2017年0.13亿元大幅提升,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5亿元 [1] - 构建覆盖湿法工艺全环节的四大技术平台,部分机台环节保持国内领先验证及交付进度 [1] - 高纯特气设备、化学品设备全年出货量突破3.6万台,单年出货超1万台,88.46%服务于12英寸先进制程客户 [1] 产能与供应链 - 国内首座完全国产化的12英寸晶圆28纳米制程大宗气站稳定运行三年,第二座大宗气站已投入运营 [2] - 42万平方米生产基地已建成,4.87万平方米在建,支持中长期战略目标 [2] - 2021年起持续建设本土化供应链,基本实现自主可控,有效应对外部封锁 [2] 订单结构与行业布局 - 2024年新增订单中集成电路行业占比84.55%,12英寸客户占比88.46%,主要为一线先进制程用户 [3] - 形成"设备+材料+服务"多维收入结构,增强行业周期抵御能力 [3] - 通过LAB2FAB战略和产业基金构建半导体全产业链创新赋能网络 [3] 战略并购与运营优化 - 筹划并购威顿晶磷,补强高纯工艺系统与核心材料协同研发,延伸至半导体关键耗材环节 [4] - 调整业务资源分配并加强应收款回款,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 [4] - 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夯实股东价值增长基底 [4]
实控人股权转让完成 凯龙股份2024年净利润1.48亿元
中国能源网· 2025-04-28 11:55
控制权变更 - 长江产业集团以2776亿元受让荆门市政府国资委持有的中荆集团75%股权并完成过户[1] - 股权转让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中荆集团但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湖北省政府国资委[1] - 分析认为此次变更使公司从地方国企晋升为省级战略平台有望获得跨区域跨所有制整合机会[1] 2024年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6亿元净利润14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02亿元[2] - 总资产8058亿元同比增长7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533亿元同比增长6119%[2]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并通过优化产能布局及子公司整合稳定利润来源[2] 民爆业务进展 - 2025年一季度民爆行业工业炸药产量正增长15个地区中6个地区增幅超15%[3] - 新疆产能增至601万吨并在当地完成首个爆破项目西藏市场已有产品进入[3] - 公司计划通过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抓住行业景气度提升机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