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联科技(301606)
搜索文档
绿联科技9月30日获融资买入608.82万元,融资余额3667.6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09:3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30日公司股价下跌1.66%,成交额为1.0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608.82万元,融资偿还额为832.82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224.00万元 [1] - 截至9月30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3681.07万元,其中融资余额为3667.63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26%,处于近一年来的低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16日,于2024年7月2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3C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2] - 公司产品线涵盖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移动周边类及存储类五大系列 [2] - 充电类产品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37.01%,其次是传输类产品(26.64%)和音视频类产品(16.34%)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7亿元,同比增长40.60%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增长32.74%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73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576户,较上期减少10.17%,人均流通股为3467股,较上期增加11.3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34.26万股,较上期增加82.55万股 [4] - 多家公募基金在第二季度增持或新进成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例如富国创新趋势股票A增持53.08万股至113.28万股 [4]
从深圳小厂到全球卖爆,一根数据线撑起189亿,年赚3.8亿凭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08 20:31
公司上市与业绩表现 - 绿联科技于2024年7月26日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1606 [2] - 上市首日收盘价为45.55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14.76%,公司总市值达到189亿元 [2]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3亿元,净利润为3.88亿元 [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2012年,初期采取“双轨并行”策略,一方面承接代工订单维持现金流,另一方面悄悄打磨自有品牌“uGreen” [4] - 公司抓住两次关键行业转折:代工企业集体觉醒做自有品牌,以及电商全球化的爆发 [6] - 2014年公司全面启动“uGreen”全球布局,入驻天猫、京东、亚马逊、速卖通等电商平台 [6] - 2023年公司境外营收达24.2亿元,占总收入的50.39%,首次超过国内市场 [8] - 2024年境外收入增至35.44亿元,同比增长46.46%,占比提升至57.47% [8] 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解决用户痛点,将技术转化为好用产品,而非执着于发明黑科技 [10] - 例如,2017年苹果iPhone 8系列将USB PD快充变为标配后,公司迅速获得苹果MFi认证,并于2019年3月推出适配PD快充的配件,价格仅为原厂一半 [12] - 2020年5月公司推出首款65W氮化镓充电器,解决传统大功率充电器体积大、重量重的痛点 [12]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3.04亿元,同比增长40.87% [14]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获得境内外专利权1821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 [14] - 公司构建了“增长飞轮”模式:规模降成本(充电类产品贡献38.08%营收,传输类占28.40%),凭借全球销量从上游拿货成本比小品牌低10%-15%;用户反馈改进产品,产品返修率远低于行业平均;用户信任促复购,复购率达32%,实现从单一品类到全品类的延伸 [16][18] 面临的挑战 - 产品线管理挑战:公司SKU数量上万个,库存管理、研发协同、售后保障难度指数级上升 [20] - 渠道依赖风险:主要销量来自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2023年后境外收入超50%依赖亚马逊,平台规则变化可能直接影响业绩 [22] - 品牌溢价挑战:用户因“好用不贵”购买,但公司需突破从“性价比”到“品牌溢价”的转变 [24] - 新业务品控挑战:例如2024年推广NAS产品时,曾因软件优化不足出现重大品控问题,导致大量用户投诉和产品下架 [24] 行业启示 - 在混乱行业中,“解决用户麻烦”是最大竞争力,公司通过“全兼容+安全认证”为用户提供确定性 [26] - 性价比的核心是规模和效率,公司通过主力品类形成规模优势、全球供应链议价权降低成本、研发投入提升效率 [26] - 中小企业可借鉴“先扎稳根,再慢慢长大”的策略,公司并非一开始就做全品类或放弃代工,而是先做透充电、传输两大品类,并靠代工养品牌 [26]
绿联科技(301606):如何展望绿联的增长持续性?
新浪财经· 2025-10-04 12:41
公司概况与业绩表现 - 公司是3C配件出海龙头,产品矩阵涵盖充电类、传输类、音视频类、存储类 [1] - 销售网络覆盖天猫、京东等国内线上平台,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及线下经销渠道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0.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7% [1]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1% [1] 主营业务增长动力 - 2025年上半年充电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4%,存储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5% [1] - 行业增长受益于快充、无线充等技术兴起带来的产品结构升级 [1] - 2025年6月罗马仕召回事件及7月3C认证标准趋严,促使行业白牌出清,格局向龙头集中 [1] - 研发端持续迭代新技术,营销端于2025年官宣易烊千玺为全球代言人,共同支撑产品力 [2] NAS业务前景与竞争 - NAS产品正从企业级市场步入消费级市场,凭借大容量、安全性、多功能性等优点 [3] - 测算NAS行业未来规模有望达到593亿至1013亿元 [3] - 软件易操作性与功能丰富性是竞争核心,大陆品牌功能更为丰富 [3] - 绿联与极空间的NAS产品支持电视、电影整理功能,而群晖无此功能 [3] - 据奥维数据,2025年6月绿联NAS市场份额超过60% [4] - 公司通过NAS系统快速更新及差异化产品精准获客,共同构筑竞争壁垒 [4]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亿元、10.6亿元、14.9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2%、50.7%、40.8% [4]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文促服务出口 跨境电商行业迎来黄金机遇(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9-25 07:30
政策支持与服务出口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 包含13条具体举措 涵盖财税 金融 便利化等方面 [1] - 财税政策方面明确用好现有资金渠道 加大服务出口重点领域支持 增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 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 [1] - 金融政策方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 提高政策精准度 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 提升保险便利化水平 [1] - 监管便利化方面完善保税监管制度 便利人员往来和入境消费 提升资金结算便利化 鼓励知识产权转化交易 促进数据跨境流动 [1] 跨境电商行业表现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2.1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9% 规模创历史新高 [2] - 海关调查显示超七成企业对2025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预期为平稳或增长 [2] - 淘宝跨境业务"淘宝出海"宣布今年"双11"在境外市场投入10亿元营销补贴 目标帮助10万商家实现境外成交翻倍 [2] - "双11"将首次同步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启动 以5种语言版本面向全球消费者 [2] 平台战略与品牌出海 - 阿里速卖通启动"超级品牌出海计划" 以品牌商在亚马逊一半的成本实现更高成交 [3] - 速卖通上半年新增品牌数量同比增长70% 超500个品牌销售额翻倍 2000多个品牌开拓海外新市场 [3] - 淘宝出海和速卖通举措显示平台积极争夺海外中高端品牌和市场 [2][3] 证券机构观点 - 国信证券认为海外市场电商渗透率仍有空间 消费者对中国产品需求较高 [3] - 跨境出海头部品牌通过强化产品力和区域多元化发展具备抗风险韧性 推荐安克创新等 [3] - 平台型企业受益于企业出海服务需求增加和非美区域流量占比高 推荐小商品城 焦点科技等 [3] - 国泰海通证券优选品牌势能强和业绩边际改善公司 B2C方向推荐安克创新 绿联科技等 B2B方向推荐小商品城 焦点科技 [4] - 其他出海方向推荐名创优品 康耐特光学 苏美达等 [4] 相关企业业绩与动态 - 子不语2025年中期总收入19.613亿元 同比上涨34.1% 股东应占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上涨15.9%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品牌化建设和非亚马逊渠道拓展 [5] - EDA集团控股为B2C出口电商行业提供一站式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 [6] - 京东集团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4% 增速创三年新高 零售毛利率连续13个季度同比增长 [6] - 拼多多第二季度启动"千亿级别"惠商行动 为商家减佣降本 加大对中小商家和产业带扶持 [6] - 中通快递获大和上调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从155港元上调至180港元 因包裹量增长目标结合定价环境改善 [7]
绿联科技: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19:48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绿联科技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组织架构的议案[1]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取消监事会设置[1] - 监事会原有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行使并相应修订公司章程条款[1] 工商变更进展 - 公司已完成组织架构调整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1] - 公司章程备案手续已获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登记通知书[1]
绿联科技(301606) - 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9-23 16:04
会议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9月15日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 组织架构与章程 - 公司调整组织架构,不再设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2] - 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议案[2] 工商手续 - 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及《公司章程》备案手续,取得登记通知书[2]
绿联科技涨2.00%,成交额4513.4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8.0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10:52
股价表现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69.35元/股 成交额4513.41万元 换手率0.3% 总市值287.7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8.02万元 特大单买入103.38万元占比2.29% 大单买入578.81万元占比12.8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86.4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46%/2.15%/41.53%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57亿元 同比增长40.6% [3] - 归母净利润2.75亿元 同比增长32.74%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73亿元 [4]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9576户 较上期减少10.17% 人均流通股3467股 较上期增加11.32%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4.26万股 较上期增持82.55万股 [5] - 富国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增持 包括创新趋势股票A增持53.08万股至113.28万股 [5] - 万家创业板2年定开混合A新进持股100.01万股 富国匠心精选混合A新进持股46.54万股 [5]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3C消费电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涵盖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移动周边类/存储类五大系列 [2] - 收入构成:充电类产品37.01% 传输类产品26.64% 音视频类产品16.34% 存储类产品10.75% 移动周边类产品7.88%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品牌消费电子 概念板块包括次新股/跨境电商/氮化镓等 [2] - 成立于2012年3月16日 于2024年7月26日上市 [2]
绿联科技涨2.06%,成交额1.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79.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5: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68.46元/股 成交额1.08亿元 换手率0.73% 总市值284.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79.21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出216.96万元 大单净流入596.18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84.03% 近5日涨6.47% 近20日跌1.25% 近60日涨37.30%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1月9日净卖出2466.81万元 买入额占比17.14% 卖出额占比20.90%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3C消费电子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产品涵盖传输类(26.64%) 音视频类(16.34%) 充电类(37.01%) 移动周边类(7.88%) 存储类(10.75%)五大系列 [2] - 2024年7月26日上市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品牌消费电子 概念板块包括次新股 跨境电商 氮化镓等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57亿元 同比增长40.60% 归母净利润2.75亿元 同比增长32.74%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9576户 较上期减少10.17% 人均流通股3467股 较上期增加11.32%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增持82.55万股至134.26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4] - 富国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增持 其中创新趋势股票A增持53.08万股至113.28万股 [4] - 万家创业板2年定开混合新进持股100.01万股 富国匠心精选新进持股46.54万股 [4]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73亿元 [3]
促服务消费措施出台,巩固板块信心
华泰证券· 2025-09-17 14:32
行业投资评级 - 可选消费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 社会服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核心观点 - 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出台,社服等服务消费板块有望迎来发展机遇,短期建议关注政策驱动下服务消费板块估值修复机会[1] - 中长期我国服务消费扩容存在长足发展潜力,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通常保持在70%左右,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57%,还有较大上升空间[1] - 需求侧消费习惯养成和信心提振有望撬动增量需求,新场景/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有望推动供给侧提质升级、推进行业整合,消费龙头底部配置机遇凸显[1] 政策背景与演变 - "扩大服务消费"曾在23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被提及[2] - 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专门就服务消费发展作出系统全面部署[2] - 25年多部委针对银发旅游、家政服务、失能老人养老等特定服务消费领域出台专项政策[2] - 本次《措施》在先前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围绕服务消费全领域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彰显顶层设计层面对发展壮大服务业的重视和决心[2] 政策措施内容 - 《措施》提出5方面19条举措,包含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制度[3] - 具体表述包含文旅: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因地制宜延长景区营业时间,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优化学生假期安排[3] - 护理: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加强对护理家政领域从业人员培养培训[3] - 体育: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3] - 还提出支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等财政金融举措,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3] 行业表现与数据 - 25年8月社零餐饮收入4496亿元,同比增长2.1%,较6月增速低点有所回暖[4] - 文旅热度不减,1H25国内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4] - 25年至今主要长假人均旅游消费均同比实现增长[4] - 国庆文旅消费势能持续强劲,截至9.16,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意愿同比增三成[4]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随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分层,高质且具迭代能力的龙头有望胜出[5] - 建议关注兼具成长性和渗透率提升逻辑的茶饮和餐饮龙头:古茗、蜜雪、茶百道、小菜园、达势股份、百胜中国、同庆楼、海底捞[5] - 受益政策催化、行业整合和自身商业模式迭代的线下连锁服务及文旅龙头:亚朵、华住、首旅、中免、圣贝拉、宋城演艺[5] - 高成长新消费龙头:泡泡玛特、上美股份、毛戈平、巨子生物、老铺黄金、布鲁可、思摩尔国际、稳健医疗、绿联科技[5] 重点公司财务数据与目标价 - 古茗目标价34.57港币,1H25 GMV 141亿元同比增长34.4%,收入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归母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增长121.5%[8][13] - 蜜雪集团目标价590.22港币,1H25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42.9%[8][14] - 茶百道目标价12.11港币,1H25收入24.99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37.48%[8][16] - 小菜园目标价13.15港币,1H25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8][16] - 达势股份目标价120.01港币,1H25收入25.93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6592万元同比增长504.4%[8][16] - 百胜中国目标价444.80港币,2Q25收入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3.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8][16] - 同庆楼目标价27.50元,1H25营收13.3亿元同比增长4.67%[8][16] - 海底捞目标价20.92港币,1H25收入207亿元同比下降3.7%,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13.7%[8][17] - 亚朵目标价49.66美元,2Q25收入24.69亿元同比增长37.4%,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39.8%[8][17] - 华住集团-S目标价36.41港币,2Q25收入64.26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15.44亿元同比增长44.7%[8][17] - 首旅酒店目标价20.50元,1H25收入36.61亿元同比下降1.93%,归母净利3.97亿元同比增长11.08%[8][17] - 中国中免目标价84.09元,1H25收入281.5亿元同比下降9.96%,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下降20.81%[8][17] - 圣贝拉目标价9.76港币,1H25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25.6%,经调整净利润3878万元同比增长126.1%[8][18] - 宋城演艺目标价10.25元,1H25收入10.80亿元同比下降8.30%,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下降27.40%[8][18] - 泡泡玛特目标价348.00港币,维持25-27年经调整净利润102/152/197亿元预测[8][18] - 上美股份目标价111.30港币,25H1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7%[8][18] - 毛戈平目标价127.89港币,25H1营收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6.1%[8][18] - 巨子生物目标价85.00港币,25H1收入与利润双增,盈利能力维持相对稳定[8][18] - 老铺黄金目标价1200.00港币,1H25收入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增长285.8%[8][19] - 布鲁可目标价136.00港币,1H25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27.9%,净利润2.97亿元同比转正[8][19] - 思摩尔国际目标价27.00港币,1H25收入60.13亿元同比增长18.3%,期内溢利4.92亿元同比下降28.0%[8][19] - 稳健医疗目标价60.06元,1H25收入52.96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增长28.1%[8][19] - 绿联科技目标价80.50元,25H1营收38.57亿元同比增长40.60%,归母净利2.75亿元同比增长32.7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