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UFJ(MUFG)

搜索文档
MUFG(MUFG) - 2020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1-05-19 17:25
财务业绩 - FY20净利润达7770亿日元,超2020年11月修订目标1770亿日元[6][20] - FY21净利润目标为8500亿日元,较FY20增加730亿日元[6][79] 业务计划 - 新中期业务计划以“企业转型”“增长战略”“结构改革”为三大战略支柱,目标ROE达7.5%,持续实现年净利润1万亿日元[7][90][91] 适应疫情举措 - 提供约2.6万次咨询,新增约2万笔贷款,金额约53万亿日元[9] - 非面对面渠道用户增长,IB用户同比增约20%,应用程序申请量同比增约84%[9] 资本政策 - FY21股息预测为每股27日元,较FY20增加2日元[7] - CET1比率管理目标范围为9.5% - 10.0%[7] 可持续发展 - 宣布“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碳中和宣言”,目标2050年实现融资组合净零温室气体排放,2030年自身运营实现净零排放[7][200] 业务策略 - 财富管理通过客户画像、增加交叉交易和投资管理交易提升利润[130] - 亚洲业务支持BDI增长,提升KS和BDI的ROE至7.5%[147][148] 成本与风险控制 - 预计削减约6000个员工岗位,降低海外费用和设施费用[165][166][167] - 减少低盈利交易,维持FY20的RWA水平[171][172] 数字化转型 - 成立数字服务业务集团,推进数字化驱动的企业转型[97] - 提升分行数字化程度,线上业务完成率从FY20的55%提升至FY23的75%[102] 企业社会责任 - 设立100亿日元的三菱日联医疗基金,支持日本红十字会等,金额达15亿日元[10] - 推进社会包容与多元化,设定女性管理层比例目标为18.0%(FY23)[210] 公司治理 - 确保董事会结构平衡,修订高管薪酬计划以激励实现新中期业务计划和可持续管理[211]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s (MUFG) Management on Fiscal Year 2021 Results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05-1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0财年财务结果 - **利润与损失**:毛利润同比增加116亿日元,净利息收入增加121亿日元,信托费和净手续费及佣金增加30亿日元,主要因印尼Danamon银行和澳大利亚资产管理公司FSI的合并;G&A费用减少523亿日元,为九年来首次同比下降;净营业利润增加639亿日元至1.248万亿日元,费用率降至68.7%;总信贷成本增加2925亿日元至5155亿日元,因新冠疫情和海外子公司新会计准则;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增加2488亿日元至7770亿日元;ROE为5.6%,未达中期业务计划7%-8%的目标[5][6][7] - **业务部门利润**:R&C业务部门和JCIB业务部门因新冠疫情和美国利率下降利润减少,其他业务部门利润增加,客户细分市场整体同比增加320亿日元[8] - **资产负债表**:国内企业贷款增加37万亿日元,海外贷款减少51万亿日元,总体减少19万亿日元;存款增加24万亿日元,因国内外存款均增加[8] - **存贷款利率**:国内第四季度存贷利差反转,主要因贷款利差改善;海外存贷利差增加,主要因存款利率下降[9] - **风险监控贷款**:风险监控贷款较上一年末增加,但风险监控贷款比率仍低于过去[9] - **投资证券**:外国债券因利率上升减少,但包括国内债券在内的债券未实现损益总额仍高于2000亿日元;其他净评估损益也有所改善[10] - **资本充足率**: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在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改革基础上为11.90%,不包括未实现收益为9.7%,保持充足水平[10] 2021财年财务预测 - **净营业利润**:预计下降1500亿日元,主要因海外银行子公司贷款余额减少,政策利率下降和经济活动收缩;全球市场和业务集团预计股票相关业务增加,外汇基于日元走强也有体现[11] - **总信贷成本**:预计同比改善约1700亿日元,因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状况改善和退休福利费用改善;设定净收入目标为8500亿日元,高于上一年[12] - **股息**:2021财年年终股息为每股12.5日元,加上中期股息12.5日元,年度股息为25日元;2021财年股息预测提高2日元至每股27日元,反映稳步增加股息的意图[12] 新中期业务计划(2021 - 2023财年) - **基本政策和关键战略**:应对新冠疫情、环境和社会问题以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业务环境变化,将三年定位为新挑战和转型期;愿景是成为通过金融和数字服务引领未来的主要商业伙伴;关键战略包括企业转型战略、增长战略和结构改革,以提高盈利能力和ROE[13][14][15] - **财务目标**:2023财年ROE目标设定为7.5%;净营业利润目标为1.4万亿日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目标超过1万亿日元;费用目标低于2020财年水平(不包括与业绩挂钩的费用);风险加权资产维持在2020财年末水平,通过资产置换提高盈利能力;CET1比率目标设定在9.5% - 10%(不包括可供出售证券的净未实现收益)[15][16] - **净营业利润计划**:增长战略各领域加强盈利能力措施将实现营业利润增加1500亿日元,结构改革下费用减少和新业务发展将增加1000亿日元[17] - **脱碳战略**:发布三菱日联碳中和宣言,加入联合国净零银行联盟,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金融投资组合的净零温室气体排放,并在自身运营中实现净零排放[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存贷利差**:国内第四季度存贷利差较第三季度增加0.03%,其中0.01%为基准利率,0.02%为利差改善;中期业务计划期间将继续促进风险调整后的回报,提高存贷利差[20][21] - **资本管理**:CET1资本目标设定在9.5% - 10%(不包括可供出售证券的净未实现损益),当前处于范围中间;超过10%时将考虑积极的资本利用,如战略投资和扩大回购;未来三年净收入预计在2.5万亿 - 3万亿日元,摩根士丹利投资特殊待遇释放的影响将持续到明年,共计6000亿日元;预计股息为27日元,约3500亿日元用于进一步增加股息;考虑减少风险加权资产分母,可能进行回购;未来增长投资领域包括数字、IT、全球资产管理和投资服务,但规模可能不如上一个中期业务计划[21][22][23][24][25] - **费用管理**:上一个中期业务计划中500亿日元的费用削减目标已实现;新中期业务计划中约1000亿日元的结构改革包括国内和海外费用约800亿日元的削减目标,国内通过人员成本和设施实现,海外人员成本和监管成本预计下降;费用分为绩效挂钩费用、基础费用和增长费用,计划在中期业务计划三年内减少基础费用并重新分配到增长费用,实现净费用减少[37][38][39] - **增长战略**:财富管理方面,利用集团银行、信托银行和证券的优势,拓展与遗产规划和房地产相关的业务,加强资产管理业务,加强组织建设;JCIB业务针对大型日本企业客户,通过准确识别风险回报提高ROE,支持客户应对产业结构和社会问题变化,创造业务和收入,考虑提供新解决方案;JCIB和全球市场业务将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业务模式,优化投资组合,加强与全球市场业务集团的整合管理,建立基于ROE的共同KPI[40][41] - **信贷成本**:2021财年信贷成本预计为3500亿日元,较2020财年减少约1700亿日元;减少部分主要来自三家合作银行和集团银行各约1000亿日元,其中美国MUAH银行影响最大,其1 - 3月季度信贷成本反转约180亿日元;同时,两家消费金融公司NICOS和ACOM预计信贷成本增加约200亿日元[44][45] - **海外收益率**:美国利率和存款利率下降,海外贷款利差逐渐改善;新中期业务计划中,JCID业务将控制风险加权资产,从低盈利资产转向高盈利资产,预计外币存贷利差将增加;MUAH银行战略从住房贷款转向企业贷款,预计NIM改善;东盟两家银行2021财年可能继续受影响,但政策利率已稳定,预计触底反弹[49][50][51] - **股权出售**:上一个中期业务计划政策是六年内出售超过8000亿日元股权,截至上一财年末已出售8700亿日元;当前中期业务计划三年内至少出售3000亿日元股权;上一财年出售1370亿日元股权获得1300亿日元收益,按计划今年预计至少获得类似收益;公司基本政策是减少交叉持股,通过与客户对话减少股权持有[54][55][56]
MUFG(MUFG) - 2020 Q4 - Annual Report
2020-07-10 20: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财年公司净利息收入为224.2799亿日元,净收入归属于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为30.5955亿日元,基本每股收益为23.69日元[3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33175.3283亿日元,总负债为31600.8767亿日元,总权益为1574.4516亿日元[37] - 2020财年公司记录了6460亿日元的有价股权证券净损失和48亿日元的可供出售债务证券及其他证券减值损失[47] - 2016 - 2020财年,公司利息收入从3005.738亿日元增长到3927.143亿日元,利息支出从744.364亿日元增长到1684.344亿日元[37] - 2016 - 2020财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57.78日元、14.93日元、92.40日元、55.03日元、23.69日元[37] - 2016 - 2020财年,公司现金股息每股支付从18日元增长到23.5日元,美元支付从0.15美元增长到0.22美元[3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商誉总余额为5176亿日元[68] - 2020财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全球商业银行业务集团和全球企业与投资银行业务集团中,分别对丹amon银行、三菱日联金融美洲控股公司和大城银行计提商誉减值2414亿日元、803亿日元和622亿日元[69] - 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间,因COVID - 19疫情引发的经济环境导致的商誉减值影响约为800亿日元至1100亿日元,但2020财年未确认该减值[69]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总风险调整资本比率为15.87%,一级资本比率为13.56%,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为11.90%,杠杆率为4.42%,均高于最低要求[7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风险加权资产基础上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External TLAC)为18.62%,杠杆风险敞口基础上为7.38%,均高于最低要求,2022年3月31日最低要求将分别提高至18.00%和6.75%[78] - 最近五个财年末,减值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在1.04% - 1.45%之间,截至2020年3月31日,减值贷款为1.31万亿日元,占总未偿贷款的1.11%[80] - 2020财年,公司记录了3217亿日元的信贷损失拨备,其中包括464亿日元的新冠疫情对商业贷款组合的估计影响[8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因新冠疫情经济环境触发的表外信贷工具拨备约为840亿日元,导致归属于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净收入减少580亿日元[85] - 2020年4月1日采用新会计方法后,预计信贷损失拨备和表外信贷工具拨备总计增加约3800 - 4500亿日元[86] - 2020财年,公司住宅贷款组合记录了10亿日元的信贷损失转回,其他组合记录了3227亿日元的信贷损失拨备[88] - 假设2020年3月31日所有相关评级机构将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及其三家主要子公司的信用评级下调一档,公司估计这些公司需根据衍生品合约提供约588亿日元的额外抵押品;若下调两档,额外抵押品要求约为870亿日元[100] - 2020年4月,惠誉将MUFG、MUFG银行、三菱日联信托银行的长期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A -;标准普尔将MUFG、MUFG银行和三菱日联信托银行的信用评级展望从“正面”改为“稳定”[102] - 截至2018年、2019年和2020年3月31日,公司超额利息偿还准备金分别为237亿日元、250亿日元和294亿日元[12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331.75万亿日元,在日本约有600个营业网点,在超50个国家约有2100个营业网点[175] 资产结构分布 - 截至2020年3月31日,约26.4%的总资产为按公允价值定期计量的金融工具,不到0.5%为按公允价值非定期计量的金融工具[4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62.6%的总资产与日本国内资产相关,日本的利息和非利息收入占2020财年总利息和非利息收入的27.5%,日本的贷款占总未偿还贷款的55.0%[4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美国相关资产约占总资产的18.3%,亚洲和大洋洲(不包括日本)相关资产约占9.3%,欧洲相关资产约占5.8%[46] - 日本国债占公司总投资证券组合的56.1%,占总资产的7.4%[4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占总贷款的14.3%,过去三个财年末均超10%[91]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通过信用衍生品出售的保护名义金额为3.93万亿日元[91]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的国内可交易股票证券占总投资证券组合的10.8%,占总资产的1.4%,战略股权投资达4.74万亿日元[9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的日本政府和企业债券以及外国债券(包括美国国债)的合计账面价值占总资产的8.7%,其中日本国家政府和日本政府机构债券占总资产的7.4%[96] 摩根士丹利相关投资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持有摩根士丹利约23.9%的投票权和约5.214亿美元的永久非累积不可转换优先股,股息率为10%[61] - 2012财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对摩根士丹利普通股投资计提减值损失5795亿日元[64] - 公司与摩根士丹利的战略联盟若失败或终止,可能对公司业务战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负面影响[61][62][63] - 2008年10月13日,公司与摩根士丹利建立全球战略联盟并进行股权投资,2011年6月30日转换为普通股后持有约22.4%投票权,截至2020年3月31日持有约23.9%投票权[137][140]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业务运营面临自然灾害、恐怖主义等外部事件风险,如COVID - 19疫情导致部分业务场所临时关闭和运营能力下降[48][49] - 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改革及向替代利率过渡复杂且不确定,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多种不利影响[52][53][57] - 气候变化可能对公司及其客户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计划支持气候金融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54][55] - 公司业务可能受竞争压力影响,若业务战略未达预期或需调整,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56][58] - 公司业务运营依赖信息、通信和交易管理系统,面临网络攻击和信息安全威胁,可能导致系统故障、信息泄露等后果[111][112][114] - 公司子公司与伊朗等被美国国务院指定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实体有有限业务往来,可能影响公司声誉和业务[115][116] - 近年来全球金融机构面临日益复杂的制裁法律法规,美国和日本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措施,公司虽修改政策程序但仍有监管风险[117][118] 公司历史重大事件 - 2001年4月2日,东京三菱银行、三菱信托银行和日本信托银行成立三菱东京金融集团[135] - 2005年10月1日,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与UFJ控股合并为三菱UFJ金融集团[136] - 2006年1月1日,东京三菱银行和日联银行合并形成三菱日联银行[153] - 2005年10月1日,三菱信托银行和日联信托银行合并形成三菱日联信托银行[161] - 2005年10月1日,三菱证券和日联翼证券合并形成三菱日联证券[166] - 2007年4月1日,日联NICOS和DC卡公司合并形成三菱日联NICOS[172] - 2011年3月,公司和农林中央金库按约85%和15%的比例对三菱日联NICOS进行额外股权投资[171] - 2013年12月18日,公司通过东京三菱UFJ银行收购Krungsri约72.0%的股份,2015年1月5日持股比例增至76.9%[141][144] - 2014年7月1日,东京三菱UFJ银行美洲地区业务与UNBC整合,UNBC更名为MUFG美洲控股公司,旗下主要子公司更名为MUFG联合银行[143] - 2017年10月1日,公司收购三菱UFJ NICOS全部剩余股份,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145] - 2017年5月,公司宣布“三菱日联重塑形象倡议”,旨在实现可持续增长和提升企业价值[177] - 2018年5月,公司宣布新的中期业务计划,为期三年,至2021年3月31日结束[178] - 2019年5月1日,MUFG银行完成一系列交易,将其在印尼Danamon银行的持股比例增至94.1%[146] - 2019年11月18日,三菱日联银行完成从德国DVB银行收购其航空金融贷款组合、员工及相关运营基础设施[149] 公司业务战略与计划 - 公司计划投资至多7.06亿美元(783亿日元)于Grab,以应对下一代金融服务挑战[186] - 到2024年3月31日财年末,公司计划将三菱日联银行的分行数量较2018年3月31日减少40%[208] - 公司实施“十一项转型计划”以应对国内外业务环境变化并实现可持续增长[183] - 公司成立专注美国和东南亚零售及中小企业银行业务的新业务集团[184] - 公司核心战略包括国内零售业务数字化、全球战略重组、运营基础和流程改革以及创造支持员工多元化价值观的工作环境[186] - 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计划合并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和三菱UFJ摩根士丹利PB证券[203] - 公司为受疫情影响的客户提供灵活及时的融资支持并设立专门的咨询台[204] 公司各业务线情况 - 公司企业银行事业部为日本大型企业提供交易银行、投资银行、信托银行和证券业务等金融解决方案[213] - 公司资产管理与投资者服务事业部整合三菱日联信托银行和三菱日联银行的优势,为企业和养老基金提供全方位资产管理和管理服务[218][219] - 2019年8月公司通过收购澳大利亚资产管理公司Colonial First State Group Limited九家子公司100%的股份,将First Sentier Investors纳入集团[222] - 全球企业与投资银行事业部通过全球网络为非日本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224] - 2019年11月三菱日联银行完成从德国DVB银行收购其航空金融贷款组合、员工和相关运营基础设施,预计在2021年3月31日财年上半年完成收购其航空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227][228] - 公司全球商业银行事业部通过主要当地商业银行子公司和附属机构为亚太地区当地零售、中小企业和企业客户提供全面金融产品和服务[232] - 公司交易银行提供现金管理、支付、贸易融资等商业银行业务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战略需求[215] - 公司投资银行为日本企业客户提供并购咨询、股票和债券承销等服务,日本大部分投资银行业务由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开展[216] - 公司信托银行为日本企业客户提供房地产经纪、注册和过户代理等服务,解决方案包括房地产、应收账款等资产证券化[217] - 公司资产管理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股票、债券和另类产品等投资选择,为零售投资者提供投资信托产品[221] 国内消费者贷款业务 - 公司国内消费者贷款约占总未偿贷款的七分之一,主要消费金融子公司三菱UFJ NICOS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消费者贷款为5656亿日元,2019年3月31日为5785亿日元[120] - 2010年6月18日起,日本监管改革将最高允许利率从每年29.2%降至20%,并废除“灰色地带利息”[121] 日本税收政策 - 日本税收法律下,“积立NISA”投资每年最高0.4百万日元可享受20年资本利得和股息收入免税[211] - 原NISA计划自2014年推出,每年最高120万日元投资可享受5年资本利得和股息收入免税,预计2024年提高至每年122万日元[211] 公司违规与诉讼情况 - 2017年11月,MUFG银行同意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发布的同意令;2019年2月,MUFG银行就OCC在其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分行的银行保密法/反洗钱合规计划中发现的缺陷,与OCC达成同意令[104] - 公司因外汇相关业务调查向相关政府机构支付了罚款,并作为被告参与了美国的多起民事诉讼[105]
MUFG(MUFG) - 2020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0-05-21 02:2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净营业利润同比增加1058亿日元,达1.1844万亿日元,为五年内首次增长 [5][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同比减少2445亿日元,为5281亿日元 [6] - 总信贷成本同比增加2171亿日元,达2229亿日元 [14] - 股权证券净收益仅313亿日元 [14] - 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收益为2772亿日元,但同比下降71亿日元 [14] - 净非经常性损失为4063亿日元 [15] - 费用率降至70.2% [13] - 国内股权证券未实现收益同比减少6000亿日元 [23] - 外国债券余额增加,未实现收益约增加5600亿日元,债券整体未实现收益超9000亿日元 [24] - 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7%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GCB业务因合并Danamon银行,利润同比增加257亿日元 [16] - RMC业务因资产管理收入下降,利润减少 [17] - JCID和GCID业务因外汇换算,资产管理和投资者服务业务受审查影响,利润同比下降 [17] - 全球市场业务因灵活的投资组合管理,国债收入增加,利润大幅增长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贷款净额增加2.9万亿日元,海外存款增加2.8万亿日元 [19] - 国内存贷款利率因低利率环境持续下降 [20] - 海外合并存贷款利率受低利率影响,部分银行息差下降,但美国业务和印尼Danamon银行息差增加 [21] - 风险监测贷款因收购因素同比增加,但风险监测贷款比率保持在1%以下 [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数字化战略方面,与东南亚超级应用程序巨头Grab达成战略联盟,旨在提供下一代金融服务 [7] - 资源控制方面,海外费用因合并Danamon银行和FSI增加,但日本国内费用控制使费用率改善,风险加权资产因稳定出售股权和采用更复杂的风险计量方法而下降 [8] - 战略投资方面,完成投资和整合计划,正稳步发展投资后的治理体系,以实现集团内协同效应最大化 [9] - ESG方面,在可再生能源融资安排和日本绿色债券承销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将继续开展考虑ESG的投资和贷款业务 [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目前无法预见新冠疫情何时得到控制,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规模仍不确定 [6] - 假设从2020财年第二季度起,随着疫情蔓延减缓,经济活动将逐渐恢复,全球经济状况将在2020年底左右恢复到2019年水平,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将在2021年底左右恢复 [28] - 设定2020财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目标为5500亿日元,股息预测为每股25日元,与2019财年持平 [6][28][31] - 新冠疫情预计将使净营业利润和营业利润以下项目分别受到约3000亿日元的负面影响,总计约6000亿日元 [30] 其他重要信息 - 会议提醒,简报中的未来预测伴有风险和不确定性,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测不同 [2] - 原定于28日的投资者简报会将以网络会议形式举行 [7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当前资本水平,是否存在过剩或短缺?如何填补中期业务计划中ROE目标的差距? - 公司认为在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的过程中,有合理的资本缓冲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融资需求 [40] - 为提高ROE,公司将继续控制风险加权资产,并减少股权证券余额,但无法完全填补差距 [42][43] 问题2: 能否提供4500亿日元信贷成本计划的细分情况,以及2019财年500亿日元预防性拨备的定位?2020财年净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350亿日元,如何看待其构成因素的增减情况,以及费用方面的假设? - 4500亿日元的信贷成本是基于之前的情景分析得出,其中2020财年新冠疫情的影响约为2000亿日元,加上2019财年的500亿日元,总计2500亿日元 [47][48] - 无法披露按实体细分的情况,但海外业务的额外拨备占比较大,部分原因是美国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49] - 净营业利润受利率下降、股价下跌和经济活动恶化的影响,特别是信托资产业务集团受资产管理规模下降的影响最大 [51] - 非利息收入也将受到经济活动恶化的影响,费用方面将继续努力降低,但与原计划持平 [52] 问题3: 市场业务是否面临下行压力或保持平稳? - 全球市场业务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回答,但国内外债券的未实现收益总计超过9000亿日元 [54] - 由于美国长短端利率差异缩小,获取利差收入变得困难,但国债收入预计将按原计划实现 [55] 问题4: 2020财年4500亿日元的信贷成本目标中,如何考虑资源和航空金融风险?如果有油价敏感性分析,能否告知?剩余的商誉减值风险如何? - 信贷成本是基于行业情景分析,对个别公司进行审查后得出的,其中包括对资源、能源和航空运输行业的一定估计 [57] - 2020财年与新冠疫情相关的2000亿日元信贷成本中,包含了资源、能源和航空金融的信用卡业务 [58] - 截至3月底,商誉余额为2836亿日元,其中FSI和EULA尚未确认减值,但由于经济环境的前所未有的变化,需要密切监测 [59] 问题5: 2020财年是否有CET1比率的目标值,风险加权资产将增加多少?从股息稳定性的角度来看,如果经济恶化程度超过预期,能否继续维持约50%的派息率? - 公司有内部的CET1比率和资本计划,但由于客户资本需求增加,实际操作可能与计划存在差距 [63] - 公司会进行模拟和控制风险加权资产,以维持可控的运营 [64] - 2020财年基于之前的情景设定了业绩目标和股息预测,如果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目标也将相应调整 [64][65] - 如果疫情恢复延迟或经济恶化加深,公司将综合考虑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和股东回报等因素 [65] 问题6: 2020财年4500亿日元的信贷成本是传统正常水平的两倍,已经拨备了多少?在日本会计准则下,是否已经尽可能多地进行了拨备,2021年还将剩余多少?根据2021财年GDP展望,预计到2021年底才能恢复到2019年第一季度的水平,由于信贷成本确认存在时间滞后,2021财年与正常年份相比,将增加多少额外的信贷成本? - 4500亿日元的信贷成本是基于情景分析得出的,并与雷曼危机进行了比较,此次估计水平低于当时 [69][70] - 由于贷款组合质量提高,此次危机并非源于金融部门,且消费者金融子公司的情况不同,因此信贷成本估计有所不同 [71][72] - 此外,海外敞口增加也导致了额外的信贷成本估计 [74]
MUFG(MUFG) - 2019 Q4 - Annual Report
2019-07-10 18: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15 - 2019财年3月31日整体趋势) - 2015 - 2019财年3月31日,公司利息收入从289.4645亿日元增至381.3379亿日元,利息支出从66.3184亿日元增至151.7981亿日元[35] - 2015 - 2019财年3月31日,公司净利润归属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从153.1127亿日元降至71.8645亿日元[35] - 2015 - 2019财年3月31日,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从107.81日元降至55.03日元[35] - 截至2015 - 2019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从28087.5706亿日元增至30522.8899亿日元[35] - 2015 - 2019财年3月31日,公司平均生息资产从23724.7664亿日元增至24140.7356亿日元[36] - 2015 - 2019财年3月31日,公司普通股股东收益占平均总资产的百分比分别为0.55%、0.27%、0.07%、0.38%、0.22%[36] - 2015 - 2019财年3月31日,公司普通股股东收益占平均总股本的百分比分别为11.71%、5.25%、1.35%、7.96%、4.47%[36] - 2015 - 2019财年3月31日,公司信贷损失拨备占贷款的百分比从0.89%降至0.56%[36] - 2015 - 2019财年3月31日,公司不良贷款占贷款的百分比从1.43%降至1.04%[36] - 2015 - 2019财年3月31日,公司按日本公认会计原则计算的风险调整资本比率分别为15.62%、16.01%、15.85%、16.56%、16.03%[36] 特定时间点财务数据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63.6%的总资产与日本国内资产相关,其中日本国债和日本政府机构债券分别占投资证券组合的56.0%和总资产的8.2% [45] - 2019财年,日本的利息和非利息收入占公司总利息和非利息收入的34.9% [45]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在日本的贷款占未偿还贷款总额的55.7% [45] - 截至2019年3月31日,与美国、除日本外的亚洲和大洋洲、欧洲相关的资产分别约占公司总资产的16.4%、9.2%和7.1% [49] - 2019财年,公司有价股权证券净亏损3558亿日元,可供出售债务证券和其他证券减值损失60亿日元 [5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约26.6%的总资产为按公允价值定期计量的金融工具,不到0.5%为按公允价值非定期计量的金融工具 [5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受损贷款为1.21万亿日元,占未偿还贷款总额的1.04%,近五个财年末受损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在1.04% - 1.45%之间 [51]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通过单一名称信用违约互换和指数及一篮子信用违约互换出售的保护名义金额分别为2.49万亿日元和0.66万亿日元,总计3.15万亿日元 [49][53] - 2019财年,公司贷款组合的信用损失拨备为343亿日元 [54] - 2019财年,公司商业和住宅贷款组合分别录得439亿日元和45亿日元的信用损失转回 [58]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的日本国内可交易股票证券占总投资证券组合的14.1%,占总资产的2.1%[61]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在欧洲、除日本外的亚洲和大洋洲、除日本和美国外的其他地区的资产分别为215353亿日元、279930亿日元和116427亿日元,分别占总资产的7.1%、9.2%和3.8%[8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持有摩根士丹利约24.0%的投票权和约5.214亿美元股息率为10%的永久非累积不可转换优先股[85] - 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三个财年末,公司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均超过总贷款的10%,其中2019年3月31日为14.4%[92]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通过信用衍生品出售的保护名义金额为3.22万亿日元[9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国内消费者贷款约占总未偿贷款的七分之一,其中三菱UFJ NICOS的消费者贷款为5785亿日元,2018年3月31日为5898亿日元[95] - 截至2017年、2018年和2019年3月31日,公司超额利息偿还准备金分别为394亿日元、237亿日元和250亿日元;2019财年,ACOM对公司合并损益表中权益法投资净亏损产生了156亿日元的负面影响[9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总风险调整资本比率为16.03%,最低要求为12.04%;一级资本比率为13.90%,最低要求为10.04%;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为12.23%,最低要求为8.54%;杠杆率为4.94%,最低要求为3.00%[1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风险加权资产基础上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External TLAC)比率为18.16%,最低要求为16.00%;杠杆敞口基础上的External TLAC比率为7.90%,最低要求为6.00%,2022年3月31日最低要求将分别提高至18.00%和6.75%[118]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商誉总余额为4339亿日元[11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305.23万亿日元[18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在日本约有600个营业网点,在50多个国家约有1200个营业网点[18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三菱日联银行和三菱日联信托银行在日本共有733家分行[214] 历史违规处罚相关财务支出 - 2014年11月,MUFG银行与纽约州金融服务部达成协议,支付3.15亿美元[64] - 2013年6月,MUFG银行就美元清算交易问题与纽约州金融服务部达成协议,支付2.5亿美元[64] - 2012年12月,MUFG银行同意向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支付约860万美元以解决潜在民事责任[64] 子公司净收入情况 - MUFG美洲控股公司在2016 - 2018财年的净收入分别为9.9亿美元、10.77亿美元和10.73亿美元[74] 股权持有情况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持有泰国大城银行76.88%的股权[77] - 截至2019年5月1日,公司持有印尼丹amon银行94.1%的股权[7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持有摩根士丹利约24.0%的投票权和约5.214亿美元股息率为10%的永久非累积不可转换优先股[85] 市场指数情况 - 2018年10月2日,日经平均指数盘中高点为24448.07日元;2018年12月26日,盘中低点为18948.58日元;2019年3月29日收盘时为21205.81日元;2019年6月28日收盘价为21275.92日元[61] 监管要求相关 - 最低杠杆率要求于2019年3月适用于公司,预计2022年提高;风险计量方法修订预计从2022年逐步实施[71] - 2019年3月公司开始适用最低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预计2022年提高最低要求[71] - 2018年5月,美国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可能对涉及伊朗交易的非美国个人实施二级制裁[108] - 2019年3月,公司开始遵守日本金融厅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 - SIBs)维持一定最低水平资本和负债的新规定[118] -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17年12月发布最终版巴塞尔协议III改革,风险计量要求2022年逐步实施,杠杆率附加费2022年适用[112] 商誉减值情况 - 2016财年和2017财年,公司信托资产业务集团某报告单元分别确认43亿日元和66亿日元的商誉减值[120] - 2016财年,公司全球业务集团除MUFG Americas Holdings和Krungsri外的报告单元确认1517亿日元的商誉减值[120] - 公司全球业务集团Krungsri报告单元确认1778亿日元的商誉减值[121] 业务转移与整合情况 - 2018年4月,公司将三菱UFJ信托银行的企业及其他贷款相关业务转移至三菱UFJ银行[102] - 2014年7月1日,公司将东京三菱UFJ银行美洲地区业务与UNBC整合,UNBC更名为“三菱UFJ美洲控股公司”,旗下主要子公司Union Bank, N.A.更名为“三菱UFJ联合银行”[151] -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持有三菱UFJ摩根士丹利PB证券75%的股份,剩余25%由三菱UFJ银行持有,二者计划合并,三菱UFJ银行预计将转让其25%的股权[178] - 公司零售与商业银行集团整合了三菱日联银行等集团公司的国内零售和商业银行业务[207] 公司历史重大事件 - 2001年4月2日,东京三菱银行、三菱信托银行和日本信托银行成立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三家银行成为其全资子公司[144] - 2005年10月1日,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与UFJ控股完成合并,更名为三菱UFJ金融集团[145] - 2007年9月30日,三菱UFJ证券控股通过换股交易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145] - 2008年10月21日,公司完成对ACOM CO., LTD.普通股的要约收购,持股比例升至约40%[146] - 2008年11月4日,东京三菱UFJ银行完成对联合银行公司剩余股份的收购,联合银行公司成为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147] - 2010年5月1日,公司与摩根士丹利将在日本的证券和投资银行业务整合为两家合资证券公司,其中一家是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148] - 2011年6月30日,公司将持有的摩根士丹利可转换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持股表决权约为22.4%;截至2019年3月31日,持股表决权约为24.0%[149] - 2013年12月18日,公司通过东京三菱UFJ银行收购了Krungsri约72.0%的已发行股份,Krungsri成为其合并子公司[150] - 2015年1月5日,东京三菱UFJ银行将曼谷分行与Krungsri整合,其在Krungsri的所有权权益增至76.9%[152] - 2017年12月29日,东京三菱UFJ银行首次收购印尼PT Bank Danamon Indonesia 19.9%的普通股股份;2019年5月1日,三菱UFJ银行将其在该银行的所有权权益增至94.1%[154] - 2018年4月1日,东京三菱UFJ银行更名为“三菱UFJ银行有限公司”[155] - 2018年10月31日,三菱UFJ信托银行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达成协议,以约40亿澳元(3280亿日元)收购其全球资产管理业务[156] - 2011年3月,三菱UFJ和农林中央金库按约85%和15%的比例对三菱UFJ NICOS进行额外股权投资;2017年10月1日,三菱UFJ收购农林中央金库在该公司的全部所有权权益[180] - 2017年10月1日,公司收购三菱UFJ NICOS此前未持有的全部普通股股份,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153] 公司业务计划与战略 - 2017年5月公司宣布“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重塑计划”,旨在实现可持续增长和提升企业价值[185] - 2018年5月公司宣布新的中期业务计划,为期三年,至2021年3月31日结束[186] - 公司实施“十一项转型计划”以应对国内外业务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增长[191] - 公司成立专注于日本以外零售和中小企业银行业务的新业务集团,以捕捉美国和东南亚市场增长[192] 业务合作与服务开展 - 2017年11月,三菱日联银行开始作为三菱日联信托银行的代理提供基金包裹产品[212] - 2018年1月,三菱日联银行开始提供符合“Tsumitate NISA”税收减免条件的投资产品,每年投资上限40万日元,最长20年[212] - 2018年4月,三菱日联信托银行开始作为三菱日联银行的代理提供“三菱日联网上住房贷款”[212] 各业务线定位与服务内容 - 公司日本企业与投资银行集团为大型日本企业提供先进金融解决方案[218] - 公司目标是成为大型日本企业客户的首选业务合作伙伴[219] - 交易银行提供现金管理、支付、贸易融资等商业银行业务产品和服务[220] - 投资银行向日本企业客户提供并购咨询、股票和债券承销等服务[221] - 信托银行向日本企业客户提供房地产经纪、注册过户代理等服务[222] - 资产管理与投资者服务业务集团涵盖三菱UFJ信托银行和三菱日联银行的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业务[223] - 三菱UFJ信托银行、三菱UFJ国际资产管理和MU投资公司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股票、债券和另类产品等投资选择[225] 资产管理业务扩张 - 公司计划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利用集团客户基础、借助IT技术提高运营效率来拓展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服务业务[224] - 公司采用无机扩张战略提升非日本投资能力,现有与澳大利亚AMP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和中国SWS MU FUND MANAGEMENT的少数股权投资联盟促进了资产管理业务扩张[226] - 2018年10月,三菱UFJ信托银行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及其子公司达成股份出售协议,拟收购其九家子公司100%股份,交易预计2019年年中完成[227] - 被收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