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础设施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活水润实体 砥砺奋进新征程
金融时报· 2025-11-04 10:09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着力畅通金融血脉,打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堵点卡点。未来,要进一步完善中 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各司其职、错位发展,形成覆盖实体经济发展 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提升对实 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要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加力培育壮 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坚持服务为民,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围绕衣食住行 等民生关切,丰富养老、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消费场景金融服务;要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满足居 民合理消费融资需求,激发消费潜能;要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金融系统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助推现代 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更加有力的政策协同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以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金融资源 精准滴灌实体领域,谱写金融与实体共生共荣的崭新篇章。 "十 ...
砥砺奋进五载路 金融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金融时报· 2025-10-13 10:07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 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5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 融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 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 放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融资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 固;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排名前10位的银行中我国占据6席,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壮 大,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 ...
“金融天团”的170万亿元“大项目”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央视网· 2025-09-23 11:01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目前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金融 业的发展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一场重磅发布会,集齐了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金融天团"。会上,亮出一组数 据:过去五年,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注入了170万亿元新增资金。老王算了算,"十四五"前四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5.5%,五年 增量预计超35万亿;换句话说,每1块钱的经济增长,背后都有近5块钱的金融"活水"在支撑。 这些钱都去哪儿了?科研贷款年均增长27.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21.7%,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10.1%。你看到的国产 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宽带网等 等,哪一项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现在,企业搞科研、大学生创业、农民种粮,不仅可以申请贷款,而且还有各具特色的保险来支持。我们个人买房、买车、消费 也都可以贷款,而且贷款的成本也是越来越低。 资本市场也在变。过去五年,上市公司给股东发的"红包"——分红加回购,合计高达10.6万亿元,是同期IPO和再融资 ...
21社论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齐升,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0:51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人民币 位居全球第一[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均位列世界第二[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保持全球首位[1] - 金融体系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人民币[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率达27.2%[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21.7%[2] - 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幅为10.1%[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130%[2]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规模超5.4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85%[2] - 科技保险为创新领域提供风险保障超10万亿元人民币[2]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支持 - A股市场新上市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超过90%[2] - 科技板块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重超过25% 显著高于银行、非银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市值总和[2] - 通过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提升市场互联互通水平[2]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金融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2] - 境外机构发行熊猫债券规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3] - 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3] - 跻身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3] - 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权重排名第三[3] - 基本建成多元化跨境支付系统并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3] 金融风险防控成果 - 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较峰值大幅下降[3] - 部分省份实现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动态清零[3] - 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减少60%[3]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债务规模下降50%[3] - 通过调整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3]
四大金融管理部门详解“十四五”金融业硬核成绩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02:48
金融业规模与全球地位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2]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2]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2] 信贷投放与支持重点领域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2]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为27.2% 21.7%和10.1% [3]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3] 保险资金运用与资本市场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 [3] 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市场 -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占比由16%上升到近30% [3] -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3] -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管理更加有效 [3] 总体资金支持 - "十四五"时期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2][3]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9-22 22:10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 - 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5] 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2][6] - 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5] - 按照中央部署出台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6] 银行业与保险业发展 - 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10]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占据6席 [10] - 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1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6]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11]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达27.2%、21.7%、10.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11] 资本市场发展 - 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3]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1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24家 [14]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 -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目前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7]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15] - 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罚没金额210亿元 [12] 外汇管理与开放 -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8] -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16] - 推动形成简明统一的资金池政策框架,已惠及1000多家跨国集团和1.9万家境内外成员企业 [17]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同日发声,信号巨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6:53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3]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 五年来平均增长近9% 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稳固[9] - 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近两年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发挥经济金融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2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五年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 21.7% 10.1%[8]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 是十三五末的2.3倍 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8]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4] 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达31.6% 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16] - 上市公司五年分红回购合计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超8成 相当于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12]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从18家提升至24家[13]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证监会五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17] - 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一批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18]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15] 跨境金融与对外开放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1] - 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3]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白名单项目贷款超7万亿元 保障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10] - 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14]
滚动更新|“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5:32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4]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4]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4] -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 实体经济融资支持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2] - 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重点领域投放精准有力 [2] 重点领域贷款增长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27.2%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21.7% [2] - 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10.1% [2]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3] - 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3] - 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3] 普惠金融发展 - 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 [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2]
摩根大通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牵头,为得州一个数据中心园区提供逾200亿美元贷款
新浪财经· 2025-08-21 22:57
融资计划 - 摩根大通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牵头超过220亿美元贷款支持Vantage数据中心建设大型园区 [1] - 法国巴黎银行、高盛集团、法国兴业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和富国银行等共同承销该基础设施贷款 [1] - 贷款总额暂定为230亿美元 最终规模因项目成本核算未完成尚未确定 [1] 投资方参与 - Silver Lake Management和DigitalBridge Group Inc承诺为该项目投资30亿美元 [1]
聚焦核心职能 推进项目加快建设
金融时报· 2025-05-14 09:49
国家开发银行基础设施贷款投放 - 一季度发放基础设施贷款3691亿元 贷款余额占比稳步提升[1] - 重点支持交通 能源 水利 智慧城市 智慧物流等领域[1] - 服务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协同发展[1] 重大工程项目融资支持 - 助推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跨省跨流域重大项目[2] - 支持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 投放前期贷款用于航站区地基处理及桩基工程[2] - 支持华电福建可门三期项目 两台1000兆瓦机组年发电量94亿千瓦时可满足300多万户居民用电[3] - 支持南水北调中线雄安调蓄库工程 采用前期贷款加项目贷款组合提供融资[3]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 - 布局支持新一代超算 云计算 人工智能平台 东数西算等信息基础设施[5] - 青岛分行支持胶州智慧城市项目 建设智能电子公交站牌和智慧终端系统[5] - 内蒙古分行支持甘其毛都口岸AGV无人驾驶项目 运输效率达传统汽车6.4倍[6][7] - 安徽分行发放研发贷款支持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科技攻关[7] 项目综合效益 - 南水北调雄安调蓄库年供水量3亿立方米 促进京津冀水系互联互通[4] - 华电可门项目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 提升发电效率并降低煤耗[3] - 口岸AGV项目通过自动化流程实现喷淋消杀 辐射探测和智能验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