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点评报告: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30%,下半年开店提速
万联证券· 2024-03-07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1] - 公司2023Q4实现营收93.70亿元,同比-1.08%[1] - 公司2023年黄金珠宝批发收入和零售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2] - 公司2023-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4/26.21/29.89亿元[2] - 公司2022A-2025E营业收入分别为63010/71436/81704/92136百万元[3] - 公司2022A-2025E净利润分别为2268/2931/3478/3963百万元[3] 未来展望 - 行业指数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超过10%将强于大市[4] - 公司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超过15%应买入[5] 风险提示 - 公司提醒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10]
点评报告:业绩增长超预期,回购股份彰显发展信心
万联证券· 2024-03-07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增长超预期 -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4.92亿元(同比+16.63%),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67.21%) [2] - 业绩超预期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积极优化业务结构,销售增长带动收入提升;2)生产基地智能化改造实现了降本增效、产能提升;3)深化"卫星工厂"合作模式,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机动性 [2] - 2023年Q4实现营收5.28亿元(同比+34.54%),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84.56%) [2]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8.35%,存货2.45亿元(同比-16.8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39亿元(同比+563.56%),资产质量良好,现金流充裕 [2] 主业职业装稳健增长,校服业务体量提升 - 2023年公司职业装业务实现收入14.26亿元(同比+14.40%),毛利率上升至50.61% [2] - 校服子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1.16亿元,同比+23.02%,校服业务有望依托公司原有职业装经营经验和区域合伙人模式快速抢占市场 [2]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市场推广费用增长明显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9.86%(同比+2.89pct),净利率为13.84%(同比+3.91pct) [2] - 销售费用率显著提升,主因市场推广费用增长明显 [2] 宣布回购股份,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 2024年2月5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金额为8000万元-1.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5.5元/股 [3] - 截至2024年2月29日,公司已累计回购1263.0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26%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49/0.59/0.7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4]
电子行业快评报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万联证券· 2024-03-07 0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十大政府工作任务之首 [1] - 高尖端科技领域亟需突破,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2] 报告内容总结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1] - 数据要素、智能制造等先进生产概念均属于新质生产力范畴,在传统工业基础上,新质生产力强化了数据、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1] 科技自立自强 - 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如半导体产业链发展仍面临关键设备及材料的"卡脖子"问题、人工智能算力底座建设仍面临高端硬件配套不足问题 [1] - 要在高尖端科技领域突围,应当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进而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企业创新驱动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 [2] - 2024年工作任务中,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同时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2] 投资建议 - 关注新质生产力有望激活数字要素等先进生产要素的发展潜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2] - 关注高水平科技逐步突破,集成电路先进制程迎来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 [2] - 关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将推动国内AI产业链加速建设,带来国产算力、存力需求的高增长 [2] 风险因素 - 技术创新不及预期 [2] -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2] - 贸易摩擦加剧 [2]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
万联证券· 2024-03-07 00:00
市场行情 - A股市场周一整体上涨,上证指数涨幅0.99%[1] - A股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1376.16亿元人民币,北向资金净买入28.25亿元人民币[1] 经济数据 - 1-2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1307亿元,同比增长5.5%[5] -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1307亿元,同比增长5.5%[10] - 2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4%[10] - 1-2月社融存量增速为9.0%,存量规模达到385.72万亿元[12] 公司动态 - 黄仁勋宣布英伟达推出新一代GPU Blackwell,支持构建实时生成式AI[2] 免责声明 - 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晨会纪要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19] - 本晨会纪要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18] - 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20]
银行行业跟踪报告:政策总基调保持不变 标本兼治化解风险
万联证券· 2024-03-07 0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货币政策总基调保持不变,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5][6] - 采取标本兼治的方式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6] - 预计2024年整体新增社融规模略低于2023年,同比增速有所回落[6] - 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行业盈利有望触底回升[9] 报告内容总结 1. 货币政策总基调保持不变 -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与202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保持一致[5] -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5][6] - 预计2024年整体新增社融规模略低于2023年,同比增速有所回落[6] 2. 标本兼治化解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6] - 需要重视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如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等[6] 3. 投资建议 - 2024年财政政策持续加码,货币政策或将保持宽松态势[8][9] - 标本兼治化解风险,建立长效监控机制,有利于银行资产质量中长期的稳定[9] - 在内需回升和财政政策推动下,预计企业和居民端的投资消费将逐步活跃,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行业盈利有望触底回升[9] 4.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下行,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影响[10] - 宽松货币政策对银行净息差产生负面影响[10] - 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也会对行业产生一定影响[10]
房地产行业快评报告:兼顾行业长短期发展助力地产行业修复
万联证券· 2024-03-07 0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在低位运行,板块受市场修复进展缓慢影响较大,短期仍需持续关注后续销售端表现情况,政策端,从"两会"以及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预计后续仍以托底支持房地产市场修复为主[1] - 地产筑底修复以及基建保持稳定增长或仍是2024年经济实现稳健增长的关键支撑,建材或有望受益[1][4] - 建议关注基本面优秀的房地产开发类头部企业超跌反弹机会、受益于"三大工程"以及基建投资稳增长的优质建材个股、地产产业链中低估值高股息类个股[1] 报告内容总结 短期维度 - 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风险,一方面行业需求端政策预计维持宽松以推进房企自我造血功能修复,另一方面预计后续房企融资端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整体融资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1][2] - 2024年1-2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762.4亿元,同比下降51.6%,房地产行业仍在低位运行,销售端仍需政策的持续呵护[2] -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预计需求端宽松政策仍值得期待[2] - 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此次会议再次明确"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当前房地产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受销售端低位运行影响而承压,融资端现金流亦受限,需要政策端的更多呵护与支持[2] - 2024年初,住建部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截至2月28日,全国31个省份276个城市已建立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共提出房地产项目约6000个,商业银行快速进行项目筛选,审批通过贷款超2000亿元,预计随着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对房企融资端形成一定支撑,同时其他利于行业融资的政策有望进一步推出[2] 长期维度 - 加快适应行业供求关系变化,构建"保障+商品"住房供给双轨制,推动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3] - 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仍有空间但速率放缓,房地产行业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加快"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3] - 对于供给端,由原来的单一商品房供给体系逐步向"保障+商品"双轨制住房供给体系转变,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给有望进一步加大,同时首次提出"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3] - 未来房地产开发、融资等多方面均有望进一步完善优化,包括优化开发方式、融资方式、销售方式,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制度[3] 其他 - 继续增发特别国债支撑基建投资增速,利好建材板块:2024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00亿元,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预计2024年在"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有望持续发力,进一步带动建材需求[4] - 风险因素: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力度不及预期、房地产行业修复不及预期、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超预期等[5]
计算机行业快评报告: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万联证券· 2024-03-07 0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强调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性[1]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人工智能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带动AI大模型研发、AIGC应用落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2][3] - 公司建议关注数字化转型、公共数据运营、企业数据价值显性、数据流通等数字化主线,以及算力基础设施建设、AI大模型应用、AIGC落地、智能驾驶等智能化主线的投资机会[4] 报告内容总结 数字经济发展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核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加速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推动公共数据运营和企业数据价值化[1]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以及"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三个方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1]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有助于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数据产品发布和数据运营商、数据交易所发展将推动数据流通使用[1] 人工智能发展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带动AI大模型研发、AIGC应用落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2][3]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提振算力产业链需求[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数字化转型、公共数据运营、企业数据价值显性、数据流通等数字化主线的投资机会[4] - 建议关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AI大模型应用、AIGC落地、智能驾驶等智能化主线的投资机会[4] 风险提示 -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 数字化转型进程不及预期 - 数据要素应用落地不及预期 - 国内AI大模型发展和应用落地不及预期 -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6]
点评报告:拟收购晟碟半导体80%股权,存力布局再下一城
万联证券· 2024-03-06 00:00
公司收购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晟碟半导体80%股权,收购对价约62,400万美元,有望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影响[1] 晟碟半导体业绩 - 晟碟半导体2022年/2023年H1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98/16.05亿元,净利润3.57/2.22亿元,净利率分别为10.21%/13.80%,优于长电科技同期水平[1] 公司未来展望 - 公司通过收购晟碟半导体,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达到33971.77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将达到2732.73百万元,市盈率为15.32倍[2] - 公司预计2023-2025年实现营收分别为294.21/339.71/38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0/27.33/34.73亿元[3]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3] - 2023年预计营业收入为29421百万元,同比下降12.86%[6] - 2025年预计营业利润为3602百万元,营业收入占比为9.44%[6] - 2025年预计净利润为3473百万元,同比增速为27.10%[6] 风险因素 - 风险因素包括下游终端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算力产业链发展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收购进展不顺利等[4] 公司评级和目标价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3] - 公司的目标价有变化,具体变化情况未提及[1] 投资提醒 - 公司提醒投资者应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做出投资决策,不应仅仅依靠投资评级[9]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经济目标增速不变,注重高质量发展
万联证券· 2024-03-06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20%的销售增长,达到了50亿美元的总销售额[1] - 公司的利润率在上一季度中提高了15%,达到了10%[1] - 公司在过去五年中的市场份额增长了25%,达到了15%[1] 用户数据 - 公司在亚洲市场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0%[1] 未来展望 - 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的研发支出增长了10%,达到了1亿美元[1]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
万联证券· 2024-03-06 00:00
A股市场 - A股周一表现良好,上证指数收涨0.99%[1] - A股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1,376.16亿元人民币,北向资金净买入28.25亿元人民币[1] 全球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收涨0.20%,标普500指数收涨0.63%[5] 公司动态 - 黄仁勋宣布推出新一代GPU Blackwell,支持构建实时生成式AI[2] 经济数据 - 中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1307亿元,同比增长5.5%[5] -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1,307亿元,同比增长5.5%[8] - 2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4%[10] - 2月社融存量增速为9.0%,存量规模达到385.72万亿元,同比增速9%[12] 报告提示 - 报告中提到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18] - 报告强调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工具交易存在重大市场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19] - 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报告内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