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行业快评报告:傅利叶宣布正式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
万联证券· 2025-04-14 18: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傅利叶推出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并开放完整本体资源包,其开源策略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提供新思路,未来开源或成行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关键杠杆,但需解决生态碎片化与长期投入挑战 [1][3]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关键节点,2025年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成本是制约大规模普及应用重要因素,建议关注受益于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宣布正式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并同步开放完整本体资源包 [1] Fourier N1产品特点 - 采用紧凑型结构与轻量化设计,身高1.3米,体重38公斤,全身23个自由度,采用铝合金与工程塑料复合结构和背部插拔式电池设计,单次续航超2小时,最高稳定奔跑速度达3.5米/秒,可完成复杂动作,已完成超1000小时户外复杂地形测试,单次连续运行72小时 [2] - 搭载FSA 2.0一体化执行器与自研控制系统,提升运动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实现高精度位姿控制 [2] Fourier N1开源意义 - 作为“Nexus开源生态矩阵”首个项目,与此前开源的Action Net数据集形成互补,构建“软硬件协同开源”生态基础,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技术验证与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快速迭代 [2] - 开源完整硬件设计图纸等资源,打破少数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垄断,推动行业转向“集体智慧”驱动的生态竞争,降低开发技术门槛,探索开源与商业化共生新模式 [3] 行业发展情况 - 政策支持、入局者增加及AI大模型赋能推动行业加速发展,2025年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 [4] 投资建议 - 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企业 [4]
万联晨会-20250414
万联证券· 2025-04-14 09:07
核心观点 - 上周五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45%,深成指涨0.82%,创业板指涨1.36%,沪深两市成交额13484.81亿元;申万行业中电子、汽车、机械设备领涨,农林牧渔、煤炭、房地产领跌;概念板块里汽车芯片、MCU芯片、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涨幅居前,转基因、玉米、粮食概念跌幅居前;港股恒生指数涨1.13%,恒生科技指数涨1.8%;海外美国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56%,标普500涨1.81%,纳指涨2.06% [1][6] 重要新闻 - 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0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832亿元 [2][7] - 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第二天,白宫官网公布22页产品豁免清单,有“美国成分≥20%”豁免原则,即原产于任何国家商品,“美国成分”占进口商品海关报关总价20%及以上,“美国成分”不加征额外关税,只对“非美国成分”加征对等关税 [2][7] 研报精选-电子行业 行业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通知》,“集成电路”原产地按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同日,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发布应对美国霸凌关税倡议书,呼吁锻造“自主链核”,强化供应链战略 [8] 投资要点 - 关税博弈影响下,国内成熟制程芯片竞争格局有望优化,贸易摩擦成本提升或削弱美国本土晶圆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力,国内成熟制程芯片产业链有能力短期内吸收美系厂商份额,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8] - 国产设备及材料有望加速导入国内供应链,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发起倡议采取多项措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帮助企业融入国内市场,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10] 投资建议 -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建议关注成熟制程芯片国产替代进程及先进制程突破带来的国产份额提升,以及半导体行业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11] 研报精选-社会服务行业 事件 - 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 [12] 投资要点 - 政策升级优化,激发境外游客消费活力,“即买即退”是“离境退税”政策升级,将退税环节提前,使优惠更可视化,利于境外旅客再消费,提升购物客单价 [13] - 历经多地试点,“即买即退”成效显著,2019年在上海、北京试点,2023 - 2024年在广州、杭州等地重新试点,2024年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2.3倍、1.2倍、1.3倍 [14] 投资建议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全面推广,预计提高境外旅客入境消费便利性,提升我国国际旅游吸引力与影响力,促进入境游行业发展,建议关注商贸零售和社会服务行业 [15]
电子行业快评报告:关税博弈加速自主可控,关注半导体国产化份额提升机遇
万联证券· 2025-04-11 17: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通知,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发布应对美国霸凌关税倡议书,呼吁锻造“自主链核”强化供应链战略[1] - 关税博弈影响下国内成熟制程芯片竞争格局有望优化,国产替代进程或加速[2] - 国产设备及材料有望加速导入国内供应链,激发市场创新活力[3] -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建议关注成熟制程芯片国产替代及先进制程突破带来的投资机遇和细分领域龙头企业[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2025年1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未来可能对美国成熟制程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4月11日协会发布“原产地”认定规则,按此规则关税博弈或削弱美国本土晶圆产品竞争力,国内成熟制程芯片产业链有能力吸收美系厂商份额,竞争格局有望优化[2] - 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发起倡议应对关税博弈,包括优先采购国产设备材料、扶持企业、简化审核流程、推动采购与创新融合、搭建合作交流机制等,关税博弈背景下国产设备及材料有望加速导入供应链,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并激发市场创新活力[3] 投资建议 - 关税博弈未定全球贸易摩擦或加剧,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建议关注成熟制程芯片国产替代和先进制程突破带来的国产份额提升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4]
社会服务行业快评报告:“即买即退”全面推广,激发入境消费活力
万联证券· 2025-04-11 1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意味着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大盘涨幅10%以上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税务总局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该服务是“离境退税”政策升级优化,能使优惠更可视化,提升境外游客购物客单价 [1][2] - “即买即退”历经多地试点成效显著,2024年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2.3倍、1.2倍、1.3倍,为全国推广打下基础 [3]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全面推广预计提高境外旅客入境消费便利性,提升我国国际旅游吸引力与影响力,促进入境游行业发展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商贸零售方面,“即买即退”服务全面推广后,拥有退税商店的连锁零售商将受益于入境消费市场增量与免税客流的分流 [4] - 社会服务方面,旅行社因“即买即退”服务全面推广叠加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预计国际客流量增长,利好从事跨境业务的旅行社;免税公司虽受“即买即退”商店客流分流影响,但免税商品价格和口岸免税店区位有优势,仍有望受益于入境客流量增长带来的业务增量 [4][7]
万联晨会-20250411
万联证券· 2025-04-11 09:02
核心观点 - 周四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涨1.16%、2.25%、2.27%,沪深两市成交额16091.86亿元;申万行业中商贸零售、纺织服饰、有色金属领涨,煤炭、公用事业、农林牧渔领跌;概念板块中乳业、托育服务、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涨幅居前,养鸡、中船系、猪肉跌幅居前;港股恒生指数收涨2.06%,恒生科技指数收涨2.66%;海外美国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标普500、纳指分别收跌2.5%、3.46%、4.31% [2][7] - 我国3月份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受季节性、国际输入性因素等影响,但核心CPI同比上涨0.5%,供需结构有所改善;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2.4%,低于市场预估的2.6%,环比意外下降0.1%,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年底前降息押注,市场几乎完全定价6月降息,但关税政策或使美国通胀面临上行压力 [3][8] - 关税博弈由美方发起分三轮,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使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强,倒逼我国自主可控进程提速 [9] 研报精选 行业核心观点 - 关税博弈分三轮,美国发起“对等关税”政策使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强,倒逼我国自主可控进程提速 [9] 投资要点 - 商务部新增公告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步伐将提速,建议关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 [11] - 关税博弈下全球贸易摩擦或加剧,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本土芯片企业部分环节具成本优势,有望提升国产替代份额;我国先进半导体部分领域依赖进口,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有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 [12] - 关税博弈不确定性推动信创产业发展,供给端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布健全产品体系,需求端中央国家机关批量集中采购助力国产产品份额提升和自主可控科创企业发展 [13] 投资建议 - 半导体、信创等产业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技术突破及安全生态建设将加强,建议关注半导体细分领域龙头、信创产业相关厂商及国产AI大模型应用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生态建设 [14]
科技行业快评报告:关税博弈未定,自主可控当先
万联证券· 2025-04-10 1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意味着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大盘涨幅10%以上 [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发起“对等关税”政策使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强,倒逼中国自主可控进程提速,半导体、信创等产业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技术突破及安全生态建设将加强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博弈情况 - 截至北京时间4月10日13时,关税博弈分三轮:美东时间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北京时间4月4日中国反制加征34%;美东时间4月8日美方提高关税至84%,累计生效104%;北京时间4月9日中国相应提高;北京时间4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多国降税,将中国商品关税提至125% [1] 商务部公告情况 - 2025年4月4日,商务部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4月9日,又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2] 半导体行业情况 - 关税博弈下全球贸易摩擦或加剧,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本土芯片企业部分环节有成本优势,有望提升国产替代份额,但先进制程领域仍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问题 [3] 信创产业情况 - 关税博弈推动信创产业发展,供给端第四批安全可靠测评公布多款产品,需求端中央国家机关采购推进,利于国产产品份额提升和自主可控科创企业发展 [7] 投资建议 - 关注半导体先进制程突破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关注信创产业中央集中采购、招投标情况及领先厂商;关注国产AI大模型技术突破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生态建设 [8]
万联晨会-20250410
万联证券· 2025-04-10 09:06
核心观点 - 周三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1.31%,深成指涨1.22%,创业板指涨0.98%,沪深两市成交额16992.74亿元;申万行业中,国防军工、商贸零售、房地产领涨,银行、石油石化、煤炭领跌;概念板块中,中船系、太赫兹、成飞概念涨幅居前,青蒿素、草甘膦、养鸡跌幅居前;港股恒生指数涨0.68%,恒生科技指数涨2.64%;海外美国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7.87%,标普500涨9.52%,纳指涨12.16% [2][7] - 美国政府将对数十个国家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维持最低关税税率为10%,交易员大幅削减对美联储5月开始降息的押注,认为6月开始降息可能性更大,预计年底美联储将总共降息四次;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将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3][8] 研报精选(贵州茅台) 报告关键要素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YoY+15.66%),营业收入1708.99亿元(YoY+15.71%),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YoY+15.38%);2024Q4实现营业总收入510.22亿元(YoY+12.77%),营业收入501.23亿元(YoY+12.83%),归母净利润254.01亿元(YoY+16.21%);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8.82元(含税) [9] 投资要点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91.93%/49.52%,同减0.03pct/0.12pct,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24%/5.35%,同比+0.15pct/-1.11pct,销售费用增长因广告及市场拓展费增加;2024Q4公司销售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92.9%/49.78%,同比+0.96pct/+0.27pct,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75%/6.95%,同比-0.49pcts/+1.60pct [10] 分产品 - 2024年茅台酒收入1459.28亿元,YoY+15.28%,系列酒收入246.83亿元,YoY+19.65%;2024Q4茅台酒收入和系列酒收入分别为448.02亿元和52.9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94%和+5.05%;2024年茅台酒销量同比+10.22%,吨价同比+4.59%,系列酒销量同比+18.47%,吨价同比+1.00%;系列酒中茅台1935上市三年成千元产品价格带明星产品,2023年晋级营收百亿级大单品,公司形成千、百、十亿级大单品格局 [10][12] 分渠道 - 2024年公司加大批发代理渠道投入,直销/批发代理收入分别为748.43/957.69亿元,同增11.32%/19.73%,占比分比为43.87%/56.13%;2024Q4直销/批发代理实现营收228.54/272.40亿元,同比增长8.69%/16.76%;“i茅台”App在2024年实现营收200.24亿元,同比-10.51% [12] 经营计划 - 2025年公司锚定营收增速9%,目标实现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9%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1亿元,公司经营稳健,有望完成预定目标 [1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在大力提振内需政策下白酒消费有望增长,公司作为高端白酒龙头业绩有望稳健增长;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941.79/1027.69/1121.35亿元(调整前2025 - 2026年分别为1002.38/1162.15亿元),同比增长9.22%/9.12%/9.11%,对应EPS为74.97/81.81/89.27元/股,4月8日收盘价对应PE为21/19/17倍,维持“增持”评级 [13]
贵州茅台(600519):业绩稳增长,茅台酒和批发渠道增速亮眼
万联证券· 2025-04-09 22: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稳增长,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2025年锚定营收增速9%,作为高端白酒龙头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1][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YoY+15.66%),营业收入1708.99亿元(YoY+15.71%),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YoY+15.38%);2024Q4实现营业总收入510.22亿元(YoY+12.77%),营业收入501.23亿元(YoY+12.83%),归母净利润254.01亿元(YoY+16.21%) [1] - 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8.82元(含税) [1] 盈利能力 - 2024年销售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91.93%/49.52%,同减0.03pct/0.12pct,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24%/5.35%,同比+0.15pct/-1.11pct;2024Q4销售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92.9%/49.78%,同比+0.96pct/+0.27pct,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75%/6.95%,同比-0.49pcts/+1.60pct [2] 分产品情况 - 2024年茅台酒收入1459.28亿元,YoY+15.28%,系列酒收入246.83亿元,YoY+19.65%;2024Q4茅台酒收入和系列酒收入分别为448.02亿元和52.9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94%和+5.05% [2] - 2024年茅台酒销量同比+10.22%,吨价同比+4.59%,系列酒销量同比+18.47%,吨价同比+1.00% [2] - 系列酒中茅台1935上市三年成千元产品价格带明星产品,2023年晋级营收百亿级大单品,公司形成千、百、十亿级大单品格局 [2] 分渠道情况 - 2024年加大批发代理渠道投入,直销/批发代理收入分别为748.43/957.69亿元,同增11.32%/19.73%,占比分比为43.87%/56.13%;2024Q4直销/批发代理实现营收228.54/272.40亿元,同比增长8.69%/16.76% [3][10] - “i茅台”App在2024年实现营收200.24亿元,同比-10.51% [10] 经营计划 - 2025年经营目标为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9%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1亿元 [10]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941.79/1027.69/1121.35亿元,同比增长9.22%/9.12%/9.11%,对应EPS为74.97/81.81/89.27元/股,4月8日收盘价对应PE为21/19/17倍 [11] 财务报表预测 |报表类型|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利润表|营业收入(百万元)|174144|190135|207802|227033| |利润表|同比增速(%)|15.66|9.18|9.29|9.25| |利润表|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6228|94179|102769|112135| |利润表|同比增速(%)|15.38|9.22|9.12|9.11|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百万元)|59296|88645|111742|138037| |资产负债表|存货(百万元)|54343|58433|64030|70101| |资产负债表|资产总计(百万元)|298945|335206|365813|400799| |资产负债表|负债合计(百万元)|56933|68184|69371|72266| |资产负债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百万元)|233106|254701|280393|308427|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92464|107919|104679|115328| |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785|-5986|-4506|-4932| |现金流量表|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71068|-72583|-77076|-84101| |现金流量表|现金净流量(百万元)|19610|29349|23097|26295| [14][16] 基本指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EPS(元/股)|68.64|74.97|81.81|89.27| |BVPS(元/股)|185.56|202.76|223.21|245.52| |PE(倍)|22.51|20.61|18.89|17.31| |PEG|1.46|2.23|2.07|1.90| |PB(倍)|8.33|7.62|6.92|6.29| |EV/EBITDA|15.43|13.91|12.60|11.38| |ROE|36.99%|36.98%|36.65%|36.36%| |ROIC|36.39%|36.49%|35.87%|35.32%| [16]
贵州茅台:点评报告:业绩稳增长,茅台酒和批发渠道增速亮眼-20250409
万联证券· 2025-04-09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稳增长,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2025年锚定营收增速9%,作为高端白酒龙头,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1][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91.93%/49.52%,同减0.03pct/0.12pct,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24%/5.35%,同比+0.15pct/-1.11pct;2024Q4销售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92.9%/49.78%,同比+0.96pct/+0.27pct,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75%/6.95%,同比-0.49pcts/+1.60pct [2] 分产品 - 2024年茅台酒收入1459.28亿元,YoY+15.28%,系列酒收入246.83亿元,YoY+19.65%;2024Q4茅台酒收入和系列酒收入分别为448.02亿元和52.9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94%和+5.05% [2] - 2024年茅台酒销量同比+10.22%,吨价同比+4.59%,系列酒销量同比+18.47%,吨价同比+1.00%,系列酒中的茅台1935已成为千元产品价格带的茅台明星产品,2023年晋级营收百亿级大单品 [2] 分渠道 - 2024年公司加大批发代理渠道投入,直销/批发代理收入分别为748.43/957.69亿元,同增11.32%/19.73%,占比分比为43.87%/56.13%;2024Q4直销/批发代理实现营收228.54/272.40亿元,同比增长8.69%/16.76% [3][10] - “i茅台”App在2024年实现营收200.24亿元,同比-10.51% [10] 经营计划 - 2025年公司经营目标为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9%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1亿元 [1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941.79/1027.69/1121.35亿元,同比增长9.22%/9.12%/9.11%,对应EPS为74.97/81.81/89.27元/股,4月8日收盘价对应PE为21/19/17倍,维持“增持”评级 [11] 财务数据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4144.07|190135.32|207802.01|227033.30| |增长比率(%)|15.66|9.18|9.29|9.2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6228.15|94179.08|102768.61|112134.56| |增长比率(%)|15.38|9.22|9.12|9.11| |每股收益(元)|68.64|74.97|81.81|89.27| |市盈率(倍)|22.51|20.61|18.89|17.31| |市净率(倍)|8.33|7.62|6.92|6.29|[3] |基本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EPS|68.64|74.97|81.81|89.27| |BVPS|185.56|202.76|223.21|245.52| |PE|22.51|20.61|18.89|17.31| |PEG|1.46|2.23|2.07|1.90| |PB|8.33|7.62|6.92|6.29| |EV/EBITDA|15.43|13.91|12.60|11.38| |ROE|36.99%|36.98%|36.65%|36.36%| |ROIC|36.39%|36.49%|35.87%|35.32%|[16] |现金流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2464|107919|104679|115328|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785|-5986|-4506|-4932|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1068|-72583|-77076|-84101| |现金净流量|19610|29349|23097|26295|[16]
万联晨会-20250409
万联证券· 2025-04-09 09:02
核心观点 - 周二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1.58%,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83%,沪深两市成交额16252.86亿元;申万行业中农林牧渔、商贸零售、食品饮料领涨,电子、汽车、通信领跌;概念板块里玉米、转基因、粮食概念涨幅居前,同花顺果指数、一体化压铸、共享单车跌幅居前;港股恒生指数涨1.51%,恒生科技指数涨3.79%;海外美国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84%,标普500跌1.57%,纳指跌2.15% [1][6] - 中央汇金将加大增持ETF规模和力度并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央行提供资金支持,金融监管总局上调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国务院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回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增持国内股票 [1][7] - 商务部、外交部反对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若措施落地中方将反制 [2][7] 市场表现 国内市场 - 上证指数收盘3145.55,涨1.58%;深证成指收盘9424.68,涨0.64%;沪深300收盘3650.76,涨1.71%;科创50收盘940.09,涨1.72%;创业板指收盘1840.31,涨1.83%;上证50收盘2574.35,涨2.28%;上证180收盘8115.60,涨2.11%;上证基金收盘6465.91,涨0.76%;国债指数收盘224.20,跌0.02% [4] 国际市场 - 道琼斯收盘37645.59,跌0.84%;S&P500收盘4982.77,跌1.57%;纳斯达克收盘15267.91,跌2.15%;日经225收盘33012.58,涨6.03%;恒生指数收盘20127.68,涨1.51%;美元指数收盘102.78,跌0.17% [4] 策略快评报告 投资要点 - 4月7日中央汇金增持ETF并将继续增持,4月8日央行支持汇金并必要时提供再贷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 [8] - 新“国九条”后政策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资金入市平抑市场波动,当前A股配置价值高,后续关税政策不确定但政策有望提振信心,结合估值看配置性价比突出,大消费产业链与投资板块、科技成长板块机会增多 [9] 投资建议 - 关税冲击不改变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趋势,政策应对风险,中长期资金入市平抑波动,关注业绩稳定、盈利能力强、股息率高的蓝筹股和受益于国产替代的科技行业 [10]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对消费行业影响快评 事件 - 4月2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设10%“最低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4月9日生效,4月4日中国对原产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4月10日生效 [11] 投资要点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大部分商品加征关税高达54% - 79% [11] - 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占出口总额14.67%,较2017年下降4.32个pcts,对美国市场依赖度下降 [12] - 美国关税对消费行业中纺织服装和轻工制造行业出口影响大,中国反制关税对消费行业中农林牧渔行业进口影响大 [13][14] - 关税政策促使我国提振内需,内需市场庞大,政府出台政策扩大内需,有望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国内经济新格局 [16] 投资建议 - 关注受益于提振内需且对美出口占比小的消费行业和受益于关税反制的农林牧渔行业 [17] 医药生物行业快评报告 行业事件 - 4月7日北京、深圳发布创新药械全链条支持措施 [18] 投资要点 - 北京措施要点:提升效能,压缩临床试验启动和审评审批时限,增加新获批创新药械数量;扩大创新药械流通;提升创新药械可及性;推动人工智能+医药;鼓励医药投融资 [19][20] - 深圳措施要点:创新药提高基础研究支持,实施合成生物核心技术,构建成果转化“深圳模式”,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平台;创新器械支持二、三类医疗器械和宠物医疗器械,开展前沿技术开发;创新药械推荐列入重点项目清单,推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21] 投资建议 - 关注具备差异化创新、商业化能力及全球化潜力的创新药企,有国产替代红利的医疗设备领域,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应用方向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