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出版行业:教材教辅需求稳定,高分红凸显投资价值
海通国际· 2024-10-19 21:03
1. 出版行业概况 - 出版行业上市公司以地方国有企业为主 [4][5] - 地方国有出版企业通常为出版行业区域龙头,主营业务稳健,产业链优势明显 [4][6] - 出版行业受到严格监管,行业进入门槛较高 [8][11][12] - 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发行受到严格监管,新华书店在教材发行渠道占据优势地位 [11] 2. 出版行业发展趋势 - 疫情后图书零售市场呈现波动态势,但教材教辅需求较为刚性,保持稳定增长 [20][22] - 出版公司教材教辅业务收入稳步提升,占比不断提高 [23][24] 3. 影响因素分析 - 在校学生人数中短期内保持稳定,初高中学生人数增长有望带动市场类教辅需求 [29][30][34][36] - 地方出版公司教材教辅业务收入表现稳健,目录教辅与市场化教辅发展推动收入增长 [42][44][45] 4. 投资价值分析 - 公司股息率高,防御价值凸显 [46][47] - 出版公司现金储备丰沛,分红比例稳步提升 [49][52] - 更多出版公司有望入选中证红利指数 [54][57][58] - 资源整合助力业务发展,持续推进战略转型 [59][60]
Presentation:海外新能源车销量月报:9月欧洲销量同比转正
海通国际· 2024-10-19 21:03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情况 1. 2024年9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23.2万辆,同比增长8.1%,环比增长84.2%。[6][7] 2. 2024年1-9月欧洲新能源车累计销量158.3万辆,同比下降4.4%。[6] 3. 2024年9月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25.5%,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0个百分点。[6] 4. 英国、德国和法国是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前三大市场。[7] - 英国9月新能源车销量8.1万辆,同比增长26.6%,环比增长224.8%;渗透率29.4%,同比提升6.0个百分点。[7] - 德国9月新能源车销量4.9万辆,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21.7%;渗透率23.7%,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10] - 法国9月新能源车销量3.8万辆,同比下降16.3%,环比增长99.1%;渗透率27.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13] 5. 挪威9月新能源车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31.4%,渗透率97.5%。[23] 6. 瑞典9月新能源车销量1.7万辆,同比下降6.2%,渗透率65.0%。[28][29] 7. 奥地利9月新能源车销量0.6万辆,同比增长4.0%,渗透率28.7%。[35][36] 8. 意大利9月新能源车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0.4%,渗透率8.6%。[42][43] 9. 西班牙9月新能源车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26.6%,渗透率12.3%。[48][49] 10. 葡萄牙9月新能源车销量0.6万辆,同比增长18.5%,渗透率41.5%。[54][55] 美国新能源车销量情况 1. 2024年9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12.7万辆,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13.6%。[63][64] 2. 2024年1-9月美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114.6万辆,同比增长6.5%。[63] 3. 2024年9月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10.8%,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63] 4. 2024年9月美国纯电动车销量10.5万辆,同比增长1.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2.2万辆,同比下降21.3%。[66][67] 新兴市场新能源车销量情况 1. 2024年8月新兴市场新能源车销量8.5万辆,同比增长17.0%,环比下降2.5%。[70][71] 2. 2024年1-8月新兴市场新能源车累计销量64.0万辆,同比增长24.3%。[70] 3. 2024年8月新兴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5.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70] 4. 韩国8月新能源车销量1.5万辆,同比增长60.0%,渗透率14.8%。[94][95] 5. 巴西8月新能源车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123.9%,渗透率6.4%。[82][83] 6. 印度尼西亚8月新能源车销量0.6万辆,同比增长308.5%,渗透率9.3%。[76][77] 7. 马来西亚8月新能源车销量0.2万辆,同比增长54.5%,渗透率2.5%。[78][79] 8. 墨西哥8月新能源车销量0.2万辆,同比增长19.9%,渗透率1.8%。[85][86] 9. 加拿大8月新能源车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16.6%,渗透率10.5%。[88][89] 10. 澳大利亚8月新能源车销量0.9万辆,同比增长5.4%,渗透率11.5%。[91][92] 投资建议 1. 欧洲电动化率提升空间较大,2025-2030年欧洲电动车销量有望因碳排放考核政策实现快速增长。[105] 2. 新兴市场电动化率处于快速提升期,国产优质供给竞争力强势,自主品牌正逐步由整车出海向产能出海过渡,增长空间广阔。[105] 3.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球领先,有望受益海外市场增量。建议关注零跑汽车、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相关上市公司。[105] 风险提示 1. 欧洲碳排放法案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108] 2. 新兴市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108] 3. 美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变化。[108] 4. 电车需求不及预期。[108] 5. 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108] 6. 出口贸易摩擦等。[108]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点评:改善企业流动性,建议关注央企
海通国际· 2024-10-18 21: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提供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民营企业的实质需求较多,中央企业也会积极响应 [2] - 上市银行也可能进行回购,建议关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 [2] - 回购增持再贷款可以改善企业资金流动性,资金或将有序逐步进入资本市场,但情绪可能提前反应 [2][3] - 近期用于回购的贷款可能多于用于增持的贷款,回购贷款和减持是相互独立的事件 [2] 报告内容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通知 [3] - 通知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 [3][4][5][6] 上市公司回购和主要股东增持 - 上市公司回购和主要股东增持需满足一定条件,对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一视同仁,鼓励中央企业发挥带头作用 [4] - 申请贷款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需开立单独的专用证券账户 [4]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 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 [5][6] - 金融机构需严格管理贷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5] - 金融机构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和信息沟通联动机制 [5][6] 中国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 - 中国人民银行将发放再贷款,首期总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 [6][7] - 金融机构需提供合格债券或信贷资产作为再贷款的质押品 [7] 监管管理 - 建立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7] - 对违规行为可采取收回再贷款资金、取消参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格等处理措施 [7]
卫星化学:多碳醇项目顺利投产,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
海通国际· 2024-10-18 14: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25.06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务发展 - 80万吨多碳醇项目顺利投产,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 [2][8] - 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打造未来新增长点 [2][9] - 注重研发投入,推进多种新材料工业化进展 [2]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下降4.59%;实现归母净利润20.56亿元,同比增长12.51% [2]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14亿元、80.30亿元、90.15亿元,EPS分别为1.79元、2.38元、2.68元 [3] 风险提示 - 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 - 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3]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规模,设计企业率先受益
海通国际· 2024-10-18 14:03
1. 预计 25 年低空经济规模将达 1.5 万亿元,35 年有望达 3.5 万亿元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形态。据民航局预估,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9] 2. 纳入国家规划,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拉开了充分开发低空资源、促进通航发展的序幕;2021年2月,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月,《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正式发布,首次明确提出我国G、W类非管制空域,创新性地将G类空域内真高120米以下的部分空域划设为供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W类空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域资源基础。[10] 3. 各省市争相出台支持政策,低空经济竞赛提速 2024年有26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低空经济作出部署,此外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低空经济相关发展规划。其中如,2024年1月,深圳市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2月1日正式实施。2024年4月,安徽省提出到25年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600亿元。2024年5月,广东省提出到2026年,带动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等等。[13] 4. 基建为低空经济的基石,规划设计企业率先受益 "硬基建"是低空经济的基石:主要涵盖通用机场、起降站等起降设施,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地图等信息基础设施。"软基建"为低空经济赋能:主要包括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低空监管服务平台等,以及维修站等地面配套设施。建筑规划设计企业率先受益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先发优势,建议关注:深城交、华设集团、苏交科、设计总院、中交设计、地铁设计、测绘股份、设研院、中化岩土等。[20][21] 风险提示 低空经济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低空经济技术发展不及预期。[25]
星环科技:从DataInfra到AIInfra,战略全面升级为企业构建高效AI基础设施
海通国际· 2024-10-18 14:03
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获得"优于大市"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企业级垂直问答大模型"无涯"和数据分析大模型"求索",为金融、法律等行业提供智能化应用 [2][3] - 公司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知识平台 Transwarp Knowledge Hub (TKH),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据处理和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3] - 公司发布了一站式多场景语料平台 Transwarp Corpous Sudio (TCS),以及大模型运营平台 Transwarp Sophon LLMOps,助力企业快速建立和应用大模型 [3] - 公司自主研发的无涯大模型 Infinity 具备自主可控特性,可为各行业量身定制自有大模型 [3] - 公司 2024-2026 年营收和净利润有望实现快速增长,软件产品与技术服务毛利率不断提升 [5][6][8] 财务数据总结 - 2023年营业收入491百万元,同比增长31.7% [4]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653/945/1378百万元,同比增长33.1%/44.6%/45.8% [5][6][8] - 2024-2026年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32/-174/6百万元 [5][6][8]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61.1%/63.1%/65.1% [5][6][8]
泰国调研反馈:消费发达,业态丰富
海通国际· 2024-10-18 12:08
泰国消费市场概况 - 泰国GDP位居东盟第二,人口约7200万,人均GDP6000-7000美元,位居东南亚第四[1] - 泰国消费相关行业非常发达,现代零售渠道网络密布,购物中心水平堪称一流,国际知名品牌随处可见[1] - 线下零售较为先进,电商发展颇为迅速,2023年电商渠道占零售市场21%,增速约38%[2] - 食品饮料品类丰富,价格水平较高,本土品牌啤酒价格在10元人民币以上,进口品牌如科罗娜、保拉纳价格在20-40元人民币[2] 泰国投资环境 - 泰国政府对外商投资有较多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土地、人工等多个方面[3] - 泰国是东南亚唯一允许外商独资持有土地所有权的国家[3] - 曼谷及周边地区薪资水平全国最高,普通工人工资400-500美元/月[3] - 中国企业纷纷在泰国建厂,而日韩台企业则在缩减规模甚至关闭工厂[3]
金证股份:金融科技领军,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化升级
海通国际· 2024-10-18 12:03
公司投资评级 - 金证股份被评为"优于大市"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聚焦大证券和大资管双基石战略,23年净利润大幅提升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21亿元,同比下降3.97%;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37.20% [2][3] - 公司金融软件业务收入占比逐步提升,从2020年的30.73%提升至2023年的39.47% [2][3] - 净利润大幅提升主要系公司大力发展双基石业务,毛利率较高的金融软件业务占比提升,且公司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3] 金融行业的信创进程正在加速 - 依据国家提出的"2+8+N"信创体系框架,金融等关键行业的信创进程正在加速,目前正处于一个为期三年的黄金发展期 [2][14] - 金融机构正日益重视系统的国产化,专注于数据安全应用 [2][14] - 公司紧跟金融信创化进程,不断加强核心系统的技术研发与攻关 [2][14] 深耕金融垂直类大模型,赋能金融数智化 - 2023年公司推出人工智能平台KOCA-Insight,包括语言大模型、代码大模型和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 [3][15] - 公司携手循环智能就"大模型在金融行业垂直领域应用"进行深度合作 [3][15] - 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和资源,面向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垂直业务领域,深耕投资银行类、风险管理类等业务场景 [3][15] 财务数据总结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62.21亿元,同比下降3.97% [4] -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37.20% [4]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5][6][7][8]
华润燃气:居民及工商业用户拉动销气量稳步增长,综合能源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海通国际· 2024-10-17 21: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居民及工商业用户拉动销气量稳步增长 [2][3] - 综合能源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2][3][9]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展现战略布局和发展潜力 [3][9]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H1营收520.8亿港元,同比增长7.7% [3] - 2024H1经营性利润55.6亿港元,同比增长18.3% [3] - 2024H1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下滑2.5% [3] - 2024H1毛利率/经营性利润率/净利润率分别为18.6%/10.7%/6.6% [3] - 公司拟中期派息25港仙/股,同比增长66.7% [3]
Presentation:储能行业10月月报
海通国际· 2024-10-17 21:01
1. 国内储能 - 9月国内储能市场共计完成101项储能招投标,规模为7.43GW/16.35GWh,同比+10%/-11%,环比+79%/+45%,规模仅次于7月。[4][5] - 9月已完成采招的主要是储能系统、储能项目EPC、储能电池簇和电芯,其中储能系统采招规模占比超6成,达到62.2%。[6][7] - 9月储能系统平均报价为0.969元/Wh,环比下降16.11%,最低报价为0.301元/Wh。储能EPC平均报价为1.201元/Wh。[8][9] - 2024年8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规模共计1.73GW/4.50GWh,功率规模环比-46%,其中电网侧新增装机占比89%。[10] - 2024年8月我国工商业储能装机规模208MW/468.4MWh,环比-1%/+2.76%,市场投资谨慎,项目落地难度较大。[11] 2. 海外储能 - 2024Q2美国储能新增装机3.011GW/10.492GWh,同比+74%/+86%,环比+135%/+195%,增长势头强劲。[13] - 2024年8月美国储能新增装机961MW,同比+98%,环比+28%,预计2024年全年储能新增装机15.083GW,累计同比+130%。[14][18] - 2024年9月德国储能新增装机201.3MW/300.2MWh,同比-46.0%/-47.7%,环比-18.4%/-22.8%,户储占比较高。[24][25] - 2024Q2意大利储能新增装机553MW/1562MWh,同比-1.1%/+58.3%,环比+25.7%/+70.9%。[27][28] 3. 产业链价格 - 碳酸锂价格趋稳,底部小幅波动。方形储能电芯磷酸铁锂均价保持相对稳定。[31][32] - 美国和欧洲电价整体保持平稳。[34] 4. 投资建议 - 随着碳酸锂价格稳定和国内大储边际改善,看好美国和中国储能市场。[36] - 欧洲户储供应商出货有望提升,建议关注相关企业。[36] - 建议关注PCS、集成商、温控、户储和电池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36] 5. 风险提示 - 境内外储能增速不及预期、光伏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等。[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