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首程控股:重兵布局机器人谋长线发展,回港股通提升流动性-20250224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24 20: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积极关注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原停车业务可提供稳定现金流,且能从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业务获赋能;在机器人领域全产业链布局,实业与资本深度融合,有望成平台型、生态型企业;回到港股通后流动性改善,利于估值提升,现有业务布局支持中长期持续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2月24日,首程资本所管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投资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1] - 2025年2月21日,全资附属公司首沃投资控股拟在北京出资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1] - 2025年2月21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公司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按流程公司将回到港股通,3月10日生效 [1] 点评观点 公司成立机器人公司,全链条赋能机器人产业 - 机器人公司依托首程控股机器人产业战略,通过多元化服务推动优质机器人企业和产品应用落地,加速人形机器人等企业商业化进程,推动“产业 + 资本”融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增强产业服务能力 [2] “资本 + 场景 + 服务”多重赋能,构建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 - 2024年1月19日公司公告与相关方共同发起成立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认缴规模100亿元,该基金深入布局关键赛道,投资一批创新实力企业 [3] - 公司通过“资本 + 场景 + 技术”三重赋能,打通市场关键节点,为机器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落地服务,建立“投 - 产 - 服”闭环 [3] 投资建议 - 建议积极关注公司 [4]
蜜雪集团:IPO申购指南:蜜雪冰城-20250221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21 18: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申购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聚焦高质平价、全球领先的现制饮品企业,品牌家喻户晓,业绩增长快速,招股价对应2024年动态PE约15.7X,建议申购 [2][3] 招股详情 - 保荐人为BofA SECURITIES、高盛、瑞银集团 [1] - 上市日期为2025年3月3日 [1] - 集资额为202.5亿港元(扣除包销费用和全球发售有关的估计费用) [1] - 招股价格未提及 [1] - 每手股数为100股,入场费为20,454.22港元 [1] - 招股日期为2025年2月21日 - 2月26日,国元证券认购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25日 [1] - 招股总数为1706.0万股(可予调整及视乎超额配售权的行使情况而定),其中国际配售1535.4万股,约占90%;公开发售170.6万股,约占10% [1] 公司概况 - 公司创立于1997年,主要聚焦单价约6元人民币的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等产品,拥有「蜜雪冰城」和「幸运咖」两个品牌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通过加盟模式发展的门店网络超过45,000家,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 [2] - 按门店数计,公司是中国及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按2023年终端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及全球的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1.3%及2.2%,是中国第一、全球第四的现制饮品企业 [2] 行业情况 - 按终端零售额计,2023年中国及东南亚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分别为5,175亿元/201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分别达到11,634亿元/495亿美元,CAGR分别为17.6%/19.8%,是全球现制饮品行业增速最快的两个市场 [2] - 在中国平价现制饮品市场在不同价格带中增速最快,2023年的市场规模1,366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3,719亿元,CAGR22.2% [2] 公司业绩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136/203/187亿元,同比增长31.2%/49.6%/21.2% [3]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0/32/35亿元,同比增长5.3%/58.3%/42.3% [3] 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估值 | 公司名称 | 代码 | 收盘价(2025/2/20) | 市值(百万元) | PE(2024E) | 销售收入2024E(百万元) | 净利润2024E(百万元) | 2025年初至今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 --- | | 在自近 | 2555.HK | 6.4 | 13,845 | 13.1 | 5,036.9 | 791.6 | -13.39 | | 奈雪的茶 | 2150.HK | 2.374 | NA | 4,791.9 | -687.3 | | | 古交 | 1364.HK | 10.2 | 24,082 | 19.2 | 8,629.0 | 1,157.0 | | [5]
舜宇光学科技:产品结构改善与需求增长共振,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20250220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20 1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舜宇光学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 104.05 港元/股,较现价 86.1 港元有 20.8%的上升空间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产品结构改善与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共振,2024 年业绩大幅提升,AI 应用持续渗透有助于手机销量和规格提升,给予“买入”评级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5 年 2 月 18 日收盘价 86.1 港元,总股本 10.95 亿股,总市值 994 亿港元,净资产 259.02 亿港元,总资产 531.83 亿港元,52 周高低为 93.7/38.2 港元,每股净资产 23.65 港元 [2] - 主要股东为舜旭有限公司(35.47%)和舜光有限公司(3.02%) [2] 投资要点 - 2024 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 26.39 - 27.49 亿元,较 2023 年 10.99 亿元增加约 140.0% - 150.0%,原因一是智能手机市场复苏,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约 6.0 - 7.0%,公司手机镜头交付 13.24 亿颗,同比增长约 13.1%,产品组合改善使平均售价增加和毛利率提升;二是全球汽车市场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需求强劲,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发展促使车载镜头搭载率提高,公司车载镜头 2024 年累计出货量 1.02 亿颗,同比增长约 12.7% [3] - Counterpoint Research 预测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 3%达 365 美元,2025 年进一步增长 5%;Gen AI 智能手机出货量到 2028 年将超 7.3 亿部,是 2024 年预计出货量的三倍多,到 2028 年售价超 250 美元的智能手机中每 10 部有 9 部具备 Gen AI 功能,Gen AI 智能手机对声学和光学功能需求持续升级,拉动零部件 ASP 提升 [4] - 预测公司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390.9(+22.8%)、440.8(+12.8%)和 487.2(+10.5%)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 27.05(+146.1%)、36.53(+35%)和 42.14(+15.3%)亿元人民币;港股消费电子可比公司平均估值为 2025 年 24.6 倍 PE,2023PB4.5,按 2025 年 29 倍 PE 计算公司估值合理,对应目标价 104.05 港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5] 报告正文 - 2024 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 26.39 - 27.49 亿元,较 2023 年增加约 140.0% - 150.0%,原因一是智能手机市场复苏,在高端机型热销和人工智能在硬件端集成推动下,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约 6.0 - 7.0%,1 - 12 月公司手机镜头累计交付 13.24 亿颗,同比增长约 13.1%,手机摄像模块累计交付 5.34 亿颗,同比下降 5.9%,产品组合改善使平均售价增加和毛利率提升;二是新能源汽车需求强劲,全球汽车市场稳步增长,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发展促使车载镜头搭载率提高,公司车载镜头 2024 年累计出货量 1.02 亿颗,同比增长约 12.7% [9][12]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2024 年恢复增长,销量同比增长 4%,2024 年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 3%达 365 美元,2025 年将进一步增长 5%,增长因素包括向 5G 转型、算力提高和向高端机型转向等;Gen AI 智能手机出货量到 2028 年将超 7.3 亿部,是 2024 年预计出货量的三倍多,到 2028 年售价超 250 美元的智能手机中每 10 部有 9 部具备 Gen AI 功能,Gen AI 智能手机对光学功能需求持续升级,拉动零部件 ASP 提升 [13]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 - 预测公司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390.9(+22.8%)、440.8(+12.8%)和 487.2(+10.5%)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 27.05(+146.1%)、36.53(+35%)和 42.14(+15.3%)亿元人民币;港股消费电子可比公司平均估值为 2025 年 24.6 倍 PE,2023PB4.5,按 2025 年 29 倍 PE 计算公司估值合理,对应目标价 104.05 港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15] 财务报表摘要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人民币)|33,325.2|31,832.4|39,094.8|44,082.9|48,718.8| |同比增长|-|-4.5%|22.8%|12.8%|10.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2,407.8|1,099.4|2,705.4|3,653.0|4,213.6| |同比增长|-|-54.3%|146.1%|35.0%|15.3%| |毛利率|19.9%|14.5%|16.3%|17.7%|17.7%| |每股收益(元)|2.20|1.00|2.47|3.34|3.85| |PE@86.1HKD|36.4|79.7|32.4|24.0|20.8| [6][20]
宏观数据即时点评:美国1月份CPI超预期,核心通胀粘性较强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13 17:17
通胀数据情况 - 1月美国CPI同比增速3%,高于预期2.9%和前值2.9%;环比增速0.5%,高于预期0.3%和前值0.4%[2] - 1月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速3.3%,高于预期3.1%和前值3.2%;环比增速0.4%,高于预期0.3%和前值0.2%[2] 通胀趋势及影响因素 - 1月CPI与核心CPI增速超预期,通胀翘头趋势显著,CPI同比连续四个月抬升,核心CPI超预期为2024年9月后首次[2] - 1月食品价格同比增速2.5%,拉动CPI 0.32%;能源类商品价格环比增速1.9%,汽油价格环比增速4.1%[3] - 核心CPI中服务业反弹明显,机动车保险1月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11.8%;机票价格1月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7.1%[4] 市场表现及政策预期 - 数据超预期当天美国股市总体稳定,受特朗普表态和鲍威尔讲话偏鸽派影响[2] - 特朗普呼吁降息目的或为降低海外企业赴美投资成本,促进制造业回归,对美联储决策无直接影响[2] - 结合鲍威尔发言,预计美联储维持当前利率不变时间延长,重启加息可能性较小[2]
中芯国际:在地化需求叠加平台技术提升,指引持续超预期-20250213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13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积极关注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H1公司业绩有望延续环比上升趋势,H2形势待察,全年业绩有望跑赢同类可比公司 [2] - 汽车产品是未来重要增量,未来汽车类业务有望占公司收入10%,对应国内汽车市场约三分之一需求 [3] - 半导体产品在地化生产趋势加强,公司投入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韧性,升级技术平台,未来有望长期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4年四季度公司销售收入超22亿美元,环比增1.7%,毛利率22.6%,环比升2.1个百分点 [1]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80.3亿美元,同比增27%,毛利率18%,资本开支73.3亿美元 [1] - 2024年底公司折合8吋标准逻辑月产能94.8万片,出货总量超800万片,年平均产能利用率85.6% [1] 点评观点 2025年业绩趋势 - 一季度公司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6 - 8%,毛利率19% - 21% [2] - 收入环比上升原因包括国内3C消费电子补贴拉动销量、半导体在地化生产趋势加强、下游企业上半年抢单生产规避关税风险 [2] 未来业务增量 - 公司新建产品线按消费级、工业级、汽车级顺序认证,汽车类业务未来有望占收入10% [3] 投资建议 - 半导体在地化生产趋势加强,国内需求庞大且先进制程需求增长快,公司投入提升能力,建议积极关注 [4]
知乎生态接入DeepSeek,打造AI知识图谱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12 12: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关注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知乎宣布DeepSeek - R1模型能力在旗下AI搜索产品知乎直答网页和知乎App双端集成上线,直答同步上线知识库功能 [1] - DeepSeek - R1模型与知乎直答结合,模型推理更准确精密,社区专业内容结构化输出,实现搜索结果和解答质量全面提升,且首次实现专业内容库与大模型推理能力深度整合 [3] - 从用户体验看,用户可在通用和专业搜索中灵活切换模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实现从搜索到知识管理闭环 [3] - 知乎生态接入DeepSeek - R1后,优质答案产出效率大幅提升,转化为内容生态活跃度和商业化潜力,如优化广告、付费咨询等场景 [3] - 公司目前对应2025年动态PB约0.6倍,能以较低成本接入大模型,对生态利好,未来商业化空间潜力提升 [3]
亚马逊:短期业绩指引不及预期,长期有望实现技术壁垒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10 18: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马逊AWS业务增速稳健但略低于市场预期,供应限制和硬件量产周期延迟拖累增长潜力,预计2025年下半年缓解 [3] - 生成式AI已开始规模化应用,在客户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机器人决策等环节有积极影响,零售业中相关功能增强用户粘性和转化率 [3] - 尽管行业技术可能降低推理成本,但AI普及将推动总支出增加,对头部企业是利好 [3] - 短期利润率因投入承压,Q1营收指引疲软,对二级市场有负面影响,但长期有望通过技术壁垒和行业标准地位实现回报 [3] - 公司将AI视为发展机遇,通过自研芯片和多模型平台等构建生态,精细化运营巩固业务护城河,其布局为长期增长提供支撑 [3] - 需持续关注公司2025年资本支出转化率、AWS增速回升节奏,以及AI应用对核心业务的实质性拉动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亚马逊2024年全年营收63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全年净利润592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约95% [1] - 2024年第四季度是成功的假日购物季,主要业务在该季度创新推动业绩增长 [1]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510 - 1555亿美元,同比增长5% - 9%,低于华尔街预期,主要因美元走强汇率不利影响 [1] 点评观点 - AWS业务连续三个季度保持20%左右营收增速,但低于市场预期,供应限制和硬件量产周期延迟拖累增长,预计2025年下半年缓解 [3] - 生成式AI已规模化应用,在客户服务满意度提升5%,库存管理预测准确率提高10% - 20%等环节发挥作用 [3] - 零售业中Rufus智能助手、Lens视觉搜索等功能增强用户粘性和转化率 [3] - 行业技术可能降低推理成本,但AI普及将推动总支出增加,类似云计算发展,对头部企业利好 [3] - 短期利润率因投入承压,特别是AI高投入挤压利润率,叠加Q1营收指引疲软,对二级市场有负面影响 [3] - 公司将AI视为机遇,通过自研芯片和Bedrock多模型平台构建生态,精细化运营巩固业务护城河,布局为长期增长提供支撑 [3] - 需关注2025年资本支出转化率、AWS增速回升节奏,以及AI应用对核心业务的实质性拉动 [3]
浪潮数字企业:浪潮海岳接入DeepSeek,实现AI技术新高度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10 18: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关注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浪潮海岳大模型接入DeepSeek后技术层面性能提升,多个场景可深度思考,内容生成结果可用性显著提升,还能赋予更多功能,未来支持模型微调和开发更多AI应用;成本方面可降低算力需求、节省算力成本,提升项目利润率;这是公司旗下企业应用从“AI集成”向“AI原生”的转变,有助于推动形成更广泛的AI生态,促进云业务发展;公司目前估值对应2025年动态PE约10倍,较其他同行有显著优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推理成本低、性能卓越,1月20日发布的推理模型DeepSeek - R1性能显著跃升,支撑解决大模型在复杂场景应用难题并降低成本 [1] - 浪潮海岳大模型依托海岳智能体框架实现DeepSeek全量模型适配,支持用户在公有云、私有云模式下使用智能服务,能将智能应用场景模型一键切换至DeepSeek模型,还支持其微调与开发基于它的AI应用 [1] - 接入DeepSeek - R1大模型后,在ChatBI应用场景各环节实现深度思考,内容生成精度较其他主流开源模型提升20%,结果可用性达95%,提升智能数据分析精度,提供决策支持 [1] 点评观点 - 公司浪潮海岳大模型接入DeepSeek后技术性能提升,功能增多,成本降低,推动企业应用转变,促进云业务发展,目前估值有优势,建议关注 [3]
IPO申购指南:古茗控股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05 17: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谨慎申购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市场影响力品牌,拥有处于行业前列的竞争力,但行业面临整体消费增速变缓、竞争加剧等阻力,建议谨慎申购 [6] 招股详情 - 联席保荐人为高盛、瑞银集团 [1] - 上市日期为2025年2月12日 [1] - 招股价格为8.68 - 9.94港元 [1] - 集资额按中位数计算为13.56亿港元(扣除包销费用和全球发售有关的估计费用,假设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 [1] - 每手股数为400股,入场费为4,016.10港元 [1] - 招股日期为2025年2月4日 - 2月7日,国元证券认购截止日期为2月6日 [1] - 招股总数为158.61百万股(可予调整及视乎超额配售权的行使情况而定),国际配售142.75百万股(约占90%),公开发售15.86百万股(约占10%) [1] 公司情况 - 公司是行业领先、快速增长的中国现制饮品企业,主要通过加盟模式运营“古茗”品牌,门店主要销售果茶、奶茶、咖啡饮品及其他,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及设备以及提供服务,2022至2024年前三季度,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占比均超过95% [2] - 2022至2024年前三季度门店数分别为6669、9001、9778家,分别同比增加17.1%、35.0%、8.6%,同店GMV在2022年、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2.8%、9.4%,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7% [2] - 按2023年的GMV及门店数量计,“古茗”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品牌,市场份额约为18% [3] - 2021至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43.8、55.6、76.8及64.4亿元,2021 - 2023年收入CAGR为20.6%,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5.6% [4] - 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0.2、3.7、11.0及11.2亿元,2021 - 2023年净利润CAGR为280.3%,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1.8%;2021年至2023年净利率分别为0.5%、6.7%及14.3% [4] 行业情况 -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快速增长,市场GMV在2018 - 2023年CAGR为22.5%,2023年达到5175亿元,并预计继续以16.7%的CAGR增长至2028年的11634亿元 [3] - 产品平均售价在10 - 20元的大众现制茶饮市场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2023年按GMV计占51.3%,预期2024 - 2028年该细分市场CAGR为20.8%,超过行业整体增速 [3] 公司估值 - 按公司发售价的中位数计算,公司市值约为217.2亿港元,对应静态PE为18.4倍,高于可比行业中位值16.8倍 [6] - 与茶百道、奈雪的茶、瑞幸咖啡等可比公司相比,古茗控股预计总市值21,716百万元CNY,预计TTM市盈率18.4倍 [7]
丘钛科技:AI应用普及促进手机升配,公司业务结构持续改善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05 17: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丘钛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 9.23 港元/股,距离现价有 20%的上升空间 [6][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手机行业回暖与产品结构改善共振,丘钛科技 2024 年业绩大幅提升,AI 应用持续渗透有助于手机销量和规格提升,预测公司 2024 - 2026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3][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5 年 2 月 3 日,丘钛科技收盘价 7.71 港元,总股本 11.84 亿股,总市值 91 亿港元,净资产 54.1 亿港元,总资产 150.4 亿港元,52 周高低为 8.03/2.48 港元,每股净资产 4.57 港元 [2] 投资要点 - 2024 年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综合溢利较 2023 年同期增长约 200% - 280%,原因包括市场向好、产品结构改善、产能利用率提高和联营公司业绩改善 [3][9] - 2024 年 1 - 12 月,手机摄像头模组累计交付 4.2 亿颗,同比增加 15%;3200 万像素及以上累计交付 2.12 亿颗,同比增加 43%,高端模组占比超 50% [4][9] - 2024 年 1 - 12 月,其他领域摄像头模组累计 1213 万颗,同比增加 58.8%,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项目进入大规模生产,2024H1 智能汽车摄像头模组销量同比增长超 15 倍,出货量突破 200 万件 [10] - 2024 年 1 - 12 月,指纹模组共交付 1.61 亿颗,同比增长 46%,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 4 月开始交付,累计 849 万颗,12 月当月交付 247 万颗 [11]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2024 年恢复增长,销量同比增长 4%,2024 年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 3%达 365 美元,2025 年将进一步增长 5% [5][13] - GenAI 智能手机出货量到 2028 年将超 7.3 亿部,是 2024 年预计出货量的三倍多,售价超 250 美元的智能手机中,每 10 部有 9 部将具备 GenAI 功能,拉动零部件 ASP 提升 [5][13]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 - 预测公司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151.5(+20.9%)、172.2(+13.6%)和 191.9(+11.5%)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 2.9(+253.8%)、4.96(+71.2%)和 6.59(+32.8%)亿元人民币 [6][17] - 港股消费电子可比公司 2025 年平均估值约 22.5 倍 PE,按照 2025 年 20.5 倍 PE 计算公司估值,对应目标价 9.23 港元/股 [6][17] 财务报表摘要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760.5|12,532.6|15,148.3|17,215.2|19,188.1| |同比增长|-|-8.9%|20.9%|13.6%|11.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1.1|81.9|289.8|496.2|659.1| |同比增长|-|-52.1%|253.8%|71.2%|32.8%| |毛利率|3.9%|4.1%|5.7%|6.6%|7.0%| |每股收益(元)|0.14|0.07|0.24|0.42|0.56| |PE@7.71HKD|49.6|103.7|29.3|17.1|12.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