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永艺股份(603600):更新报告:座椅龙头多维突破,四轮驱动成长新程
浙商证券· 2025-03-19 13: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6][6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永艺股份作为办公椅出口代工龙头,22 - 23 年受下游客户去库和终端消费需求承压影响业绩低基数,24 年随着客户恢复下单和新客户新产品拓展,业绩增速加速修复;外销供应链全球化,内销品牌化趋势明显,公司通过新客户、新产能、新产品、新模式多维拉动成长,预计 24 - 26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显著增长,当前估值性价比凸显,维持“买入”评级 [1][3][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办公椅出口代工龙头,α 凸显 - 深耕办公椅赛道,2001 年成立,主营办公椅等健康家具,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18 年起布局越南、罗马尼亚工厂 [14] - 23 年去库形成低基数,24 年逐步修复,18 - 23 年收入复合增速 8%、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 23%,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5] - 办公椅业务为主要营收来源,近年收入占比均在 60%以上,22 - 23 年外销去库承压,内销自主品牌发力成长 [17] 办公椅:外销供应链全球化,内销品牌趋势演绎 - 2023 年全球办公椅产值 150 亿美元,20 - 23 年 CAGR 1.9%,中国是最大生产国,美国是最大消费国 [19] - 欧美 TOP 办公椅企业份额超 50%,国内具集中空间,海外办公椅以合约市场为主,国内企业主要为海外零售供货 [23][24] - 我国是全球办公椅主要出口国,23 年出口额 37.48 亿美元,同比 +4.4%,2018 - 2023 年出口额 CAGR 达 8%,22 年去库承压,23 - 24 年温和修复 [26] - 18 年加征关税后美国办公椅中中国供应链比例大幅下降,供应链全球化近年加速演绎,欧洲市场亦有类似趋势 [28][29] - 龙头生产优势突出,份额持续提升,永艺 23 年办公椅出口市场份额 8.8%,近年呈上升趋势 [32] - 欧洲需求方面,宜家量增稳健,库存回落至低值;北美零售方面,OD 压力明显,HNI 逐步修复;全球品牌方面,Herman Miller、SteelCase 北美订单向好 [34][36][38] - 内销成长空间广阔,23 年我国办公椅市场规模约 320 亿元,同比 +6.7%,预计 26 年达 376 亿元,电商市场规模稳健增长,24 年超 60 亿,电商渗透率具翻倍空间 [44][45] - 竞争格局分散,24 年电商市场 CR10 为 46%,对标美国 19 年 CR5 达 50% +,行业格局集中有空间,龙头品牌份额有望提升 [46] 新客户、新产能、新产品、新模式多维拉动成长 - 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及日本等国,与大客户合作稳定,23 年引入美国大型商超团队,24 年贡献增量,25 年有望拓展客户和产品 [48][49] - 供应链全球化趋势显著,越南基地关税背景下稀缺度提升,罗马尼亚基地配合宜家需求建设,24 年开始大批量出货 [51] - 升降桌产品 23 年小幅度试产,24 年大规模出货,全球升降桌市场持续扩容,预计未来随客户稳健增长 [56] - 撑腰椅全球销量第一,产品线丰富,积极拥抱线上渠道,线下加快发展,23 年营销投入压制利润,24 年费用投放效率提升,25 年有望盈利 [57][59][6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4 - 26 年实现营收 47.3/59.1/72.2 亿元,分别同比 +34%/25%/22%,实现归母净利润 3.27/4.26/5.35 亿元,分别 +10%/30%/26%,25 - 26PE 10/8X,维持“买入”评级 [4][63]
铝板块二季度策略:供需趋紧,“铝”创新高
浙商证券· 2025-03-19 10:01
报告核心观点 - 铝价中枢上移且上行趋势持续,全球铝库存处于低位、社会流通库存迎拐点,供给增量有限、需求成色佳,产业链利润再分配使吨铝利润显著改善,看好铝板块二季度表现 [3][4][5] 各部分总结 铝价中枢上移,上行趋势持续 - 截至2025年3月10日,SMM铝收盘价20760元/吨,同比升1580元/吨、增幅8%;LME现货结算价2716美元/吨,同比升507美元/吨、增幅19% [8] - 今年春节靠前,铝价2月底进入上行周期,2024Q4新能源汽车需求突出,低库存和海外高成本支撑价格,美联储降息、国内经济刺激政策强化经济复苏预期,铝价处于上行周期 [8] 全球库存处于低位,社会流通库存迎拐点 - 2024年5月底欧洲制裁俄铝致伦铝库存单月增约60万吨,后持续去库,目前期货所库存处近十二个月新低,截止2月底LME库存52万吨,较最高点去库60万吨,COMEX铝库存也下降 [15] - 截至2025年2月28日,电解铝铝棒社会库存首度去库、约31万吨,周度去库幅度约2%;铝锭社会流通库存约87万吨,与去年农历同期基本持平,3月10日已转为去库 [19] 供给:Q1略有复产,Q2产能基本持平 - 海外产能启动晚且投产不确定强,若如期投产,2025年中最多有55万吨电解铝产能(约28万吨产量)成下半年主要增量,多数产能2025年底通电 [21] - 国内供给侧接近产能天花板,新增产能仅青海10万吨爬坡及云南3.4万吨指标投产、约13万吨;复产方面,广西/四川部分产能复产,云南地区产量同比增约35万吨 [25] 下游需求结构性转移,开工率拐点已现 - 电解铝下游需求结构转变,建筑用铝向交通和电力电子转移,春节后开工率显著回升 [27] - 型材中建筑型材占比从2021年67%降至2024年42%,工业型材年均复合增长率20%,2024年产量1170万吨、同比增220万吨,占比从33%提至50% [29] - 2024年板带材增量91万吨、同比增12%,建筑板材减30万吨,易拉罐料增50万吨,汽车板增10万吨,其它约增60万吨 [29] - 2024年铝线材产量增长55万吨、同比增12%,春节期间开工率降至45%,3月6日恢复到53%,后续需求潜力大 [29] 终端需求:光伏抢装潮+电网提速建设+汽车高增长 - 2025年3月中国光伏电池月度排产量约57GW,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30/531抢装潮已启动 [30] - 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4万辆,同比增长29%;3月锂电池总排产134GW,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14%,支撑铝需求 [36] - 国网订单2024年招标增长14万吨,2025年3月第一批招标同比增长3万吨、同比增长29% [36] 产业链利润再分配,吨铝利润显著改善 - 截至2025年3月10日,单吨电解铝利润约3300元/吨,同比增长1060元/吨、增幅46%,SMM铝价20770元/吨,中国电解铝单吨平均成本约17415元/吨 [38] - 截至2025年3月10日,单吨氧化铝利润约110元/吨,SMM氧化铝价格3366元/吨,从年初5500元/吨大幅回落,平均完全成本约3256元/吨,恢复到盈亏平衡状态 [39]
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20250319
浙商证券· 2025-03-19 09: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费政策发力是渐进过程,若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逆周期调节力度或增强,可能出台发放全国消费券、给中低收入群体发补贴等超常规政策 [5] - 2025 年是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元年,订单为主线,并购重组为支线,催化剂不断,政策驱动和产业数据印证投资确定性边际提升 [6] - DeepSeek 大模型引爆新一轮 AI+,黑电率先接入,有望在 AI 催化下成为家电核心受益板块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总览 - 大势:周二上证指数涨 0.1%,沪深 300 涨 0.3%,科创 50 涨 0.6%,中证 1000 涨 0.3%,创业板指涨 0.6%,恒生指数涨 2.5% [3][4] - 行业:周二表现最好的行业是家用电器(+1.9%)、有色金属(+1.4%)等,表现最差的是食品饮料(-0.7%)、美容护理(-0.7%)等 [3][4] - 资金:周二沪深两市总成交额 15196 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出 11.02 亿港元 [3][4] 重要观点 浙商宏观李超/费瑾宏观专题研究 - 所在领域:宏观 [5] - 市场看法:市场认为本次消费刺激政策力度超预期 [5] - 观点变化:无变化 [5] - 驱动因素:若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逆周期调节力度或增强,超常规政策资金来源或结合特别国债等,极端情况依赖央行扩表支持 [5] - 与市场差异:认为消费发力是渐进过程 [5] 浙商电新邱世梁/黄华栋电力设备季度行业策略报告 - 所在领域:电新 [6] - 市场看法:低空经济落地仍需较长时间 [6] - 观点变化:低空经济行业规模化提速,板块投资确定性提升 [6] - 驱动因素:国家级文件有望发布指导地方落地,低空经济助力宏观经济复苏且具战略意义 [6] - 与市场差异:认为 2025 年是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元年,新技术等有望大规模放量应用 [6][7] 重要点评 浙商家电张云添家用电器行业深度 - 主要事件:AI 驱动家电,黑电品牌积极拥抱新变化 [7] - 简要点评:DeepSeek 大模型引爆新一轮 AI+,黑电率先接入 [7] - 投资机会:黑电有望在 AI 催化下成为家电核心受益板块 [7] - 催化剂:AI 硬件、软件在家电领域的突破 [7]
船舶行业月报(2025年2月):2025年2月新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约3%,持续推荐船舶龙头-2025-03-19
浙商证券· 2025-03-19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2月底新船价格指数收报188.36点,同比增长2.84%,2021年以来增长48.19%,位于历史峰值98.36%分位,后续船位紧张与通胀压力有望驱动船价上涨 [1] - 当前船舶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多船型接力放量,船厂盈利能力不断改善,供需紧张或驱动船价持续创新高,龙头公司业绩弹性大,我国高产能、高技术水平船厂有望优先受益 [3] - 船舶总装资产整合火热进行,造船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中船集团旗下总装资产整合有望进一步加强内部协同,提升规模效应和加强精益化管理 [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海科技”,深海装备有望迎来大发展,中国船舶集团及下属单位有望受益政策加码 [3] - 重点推荐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船防务、亚星锚链,关注松发股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月度船价 - 2025年2月底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报收188.36点,同比增长2.84%,环比上月下降0.54%;2021年以来增长48.19%,位于历史峰值98.36%分位 [1] - 箱船新船价格指数收报118.31,环比上月下降0.27%,同比增长5.26%,位于历史峰值92.16%;油轮新船价格指数收报220.98,环比上月下跌0.86%,同比增长4.54%,位于历史峰值86.54%;散货船新船价格指数收报172.69,环比上月下跌0.25%,同比增长3.96%,位于历史峰值72.07%;液化气船新船价格指数收报204.17,环比上月下跌0.82%,同比增长2.05%,位于历史峰值98.3%;LNG船新船价格收报2.56亿美元,环比上月下跌0.39%,同比下降3.4%,位于历史峰值96.6% [2] 新接订单 - 2025年2月全部船型(1000+GT)新接订单约37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6.9% [6] - 其中,集装箱船新接订单约2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76%,占全部船型的69%;油轮新接订单约6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3.7%,占比16%;散货船新接订单0万载重吨;LNG船新接订单约2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4.4%,占比8%,其他船型新接订单2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2%,占比8% [6] 手持订单 - 截止2025年2月28日全部船型手持订单约3.67亿载重吨,同比增长25.6%,环比下降1.93% [6] - 其中,集装箱船手持订单约924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2%,环比微降0.59%,占全部船型的25%;油轮(10k+DWT)手持订单977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9.3%,环比下降1.88%,占比27%;散货船手持订单约1.1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9.5%,环比下降3.25%,占比30%;LNG船手持订单约31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环比下降2%,占比9%;其他船型手持订单34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8%,环比下降1.28%,占比9% [6] 完工交付 - 2025年2月全球完工交付约40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7.6% [6] - 其中,集装箱船完工交付约11.7万TEU,同比下降25.6%;油轮(10k+DWT)完工交付约54.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1%;散货船完工交付约17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3.3%;LNG船完工交付约2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0.9% [6] 船舶行业核心标的估值 | 公司 | 市值(亿元)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 | EPS(元/股) | | | PE | | | 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E | 2025E | 2026E | 2024E | 2025E | 2026E | 2024E | 2025E | 2026E | 2024E | 2025E | 2026E | | 中国船舶 | 1421 | 38.20 | 75.99 | 106.08 | 0.85 | 1.70 | 2.37 | 37 | 19 | 13 | 2.7 | 2.4 | 2.0 | | 中国重工 | 985 | 16.51 | 39.78 | 73.62 | 0.07 | 0.17 | 0.32 | 60 | 25 | 13 | 1.2 | 1.1 | 1.0 | | 中国动力 | 519 | 12.91 | 21.58 | 31.31 | 0.59 | 0.99 | 1.43 | 39 | 23 | 16 | 1.3 | 1.3 | 1.2 | | 中船防务 | 344 | 3.85 | 9.16 | 20.98 | 0.27 | 0.65 | 1.48 | 89 | 38 | 16 | 2.0 | 1.9 | 1.7 | | 中国海防 | 232 | 3.37 | 4.66 | 6.12 | 0.47 | 0.66 | 0.86 | 69 | 50 | 38 | 2.8 | 2.7 | 2.5 | | 亚星锚链 | 81 | 2.46 | 3.23 | 3.98 | 0.26 | 0.34 | 0.41 | 33 | 25 | 20 | 2.2 | 2.0 | 1.8 | | | | | 行业平均 | | | | | 54 | 30 | 20 | 2.0 | 1.9 | 1.7 | [8]
思摩尔国际(06969):HNB25年预期稳步展开,雾化医疗高潜力
浙商证券· 2025-03-18 23: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HNB作为公司重要的第二增长曲线正在逐步落实、25H2预计开始有显著贡献;建议高度重视雾化医疗业务的潜力,其是公司2030年目标的重要构成;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29亿、151亿、173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27%、17.22%、14.8%,归母净利润16.19亿、21.21亿、26.59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22%、31.01%、25.4%,对应PE分别为51.99X、39.69X、31.65X,考虑公司各业务的成长曲线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11] 业绩拆分 - 2024全年实现收入117.99亿元(同比+5.3%),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 - 20.8%) [1] - 2024Q4单季收入34.63亿(+8%,Q3为+14%,环比降速预计与换弹式产品出货不佳有关),利润2.41亿(-42%),系费用投放较高 [1] - 2024年净利率11.05%(同比 - 3.6pct),毛利率37.4%(-1.3pct),研发费用15.72亿元(+6%)、费用率13.3%(+0.1pct),销售费用9.2亿(+75%)、费用率提高3.1pct,鉴于与监管和合规要求相关的预期产品变化产生费用拨备(该项净增费用2亿+),所得税率从15%提高至21% [1] APV业务高增、换弹式H2改善 - 自有品牌2024年收入24.75亿元(+34%),占收入比重为21%(+4.5pct),其中欧洲及其他地区收入20.24亿元(+37.2%),美国市场收入4.24亿元(+14%),得益于新品迭代、本地化服务能力提升 [2] - 医美雾化品牌岚至2024年实现收入为0.27亿元 [2] - 美国ODM收入2024年为39.88亿元(-2.4%),其中2024H2同比+5.1%,系FDA对非法产品执法力度加强 [2] - 欧洲&其他ODM收入为50.97亿元(+0.3%),其中2024H2收入31.16亿元(+14.2%),系欧洲一次性产品监管加强,需求向换弹产品转化;2024年一次性产品收入30.50亿元(-9.5%),符合监管趋势 [2] - 中国市场2024年收入2.39亿元(+25.1%) [2] HNB循序推进、重视雾化医疗高潜力 - HNB业务将在2025年跟随客户推广至更多市场,有望迎来放量。2024年思摩尔来自BAT的收入为47.33亿(+3.3%) [3] - 2024年为客户提供研发设计服务取得的技术服务收入显著上升 [3] - 2024年员工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是雾化医疗领域的研发人员薪酬增加 [3] - 2024年HNB与雾化医疗业务的研发投入均取得阶段性突破。2025年HNB以及雾化医疗产品是研发重点方向 [3] 布局赛道容量大、成长优 - 电子雾化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达914.2亿美元,2024 - 2029年CAGR约7.4% [4] - 加热不燃烧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668.6亿美元,2024 - 2029年CAGR约10.1% [4] - 特殊用途雾化产品组件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34.4亿美元,2024 - 2029年CAGR约17.2% [4] - 雾化医疗全球肺部药物和药物递送装置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932.8亿美元(2022年为560.1亿美元) [4] - 雾化美容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251 - 374亿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29亿、151亿、173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27%、17.22%、14.8%,归母净利润16.19亿、21.21亿、26.59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22%、31.01%、25.4%,对应PE分别为51.99X、39.69X、31.65X [11]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799|12892|15112|17348| |(+/-) (%)|5.64%|9.27%|17.22%|14.8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03|1619|2121|2659| |(+/-) (%)|-20.78%|24.22%|31.01%|25.40%| |每股收益(元)|0.21|0.26|0.34|0.43| |P/E|57.12|51.99|39.69|31.65| [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6846|17248|19912|23023| |现金|5171|5771|7503|9674| |应收账款及票据|2085|2149|2519|2891| |存货|910|864|980|1100| |其他|8680|8465|8910|9357| |非流动资产|10808|11018|11228|11438| |固定资产|4637|4737|4837|4937| |无形资产|196|206|216|226| |其他|5975|6075|6175|6275| |资产总计|27654|28266|31140|34461| |流动负债|5259|4102|4755|5417| |短期借款|0|0|0|0| |应付账款及票据|1370|1447|1642|1843| |其他|3890|2656|3113|3574| |非流动负债|490|640|740|740| |长期债务|0|150|250|250| |其他|490|490|490|490| |负债合计|5750|4743|5496|6157| |普通股股本|431|431|431|431| |储备|21466|23085|25205|2786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1897|23516|25637|28296| |少数股东权益|8|8|8|8| |股东权益合计|21905|23524|25644|28304| |负债和股东权益|27654|28266|31140|34461| [13]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1799|12892|15112|17348| |其他收入|0|0|0|0| |营业成本|7387|7773|8823|9903| |销售费用|920|774|907|1041| |管理费用|914|980|1118|1266| |研发费用|1572|1702|1965|2221| |财务费用|38|40|38|37| |除税前溢利|1655|2049|2685|3366| |所得税|352|430|564|707| |净利润|1303|1619|2121|2659| |少数股东损益|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03|1619|2121|2659| |EBIT|1693|2089|2723|3403| |EBITDA|1693|2199|2833|3513| |EPS(元)|0.21|0.26|0.34|0.43| [13]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0|659|1836|2308| |净利润|1303|1619|2121|2659| |少数股东权益|0|0|0|0| |折旧摊销|0|110|110|110| |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1303)|(1070)|(395)|(461)| |投资活动现金流|0|(169)|(167)|(100)| |资本支出|0|(220)|(220)|(220)| |其他投资|0|51|53|120| |筹资活动现金流|0|110|62|(37)| |借款增加|0|150|100|0| |普通股增加|0|0|0|0| |已付股利|0|(40)|(38)|(37)| |其他|0|0|0|0| |现金净增加额|0|600|1731|2172| [13]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5.64%|9.27%|17.22%|14.80%|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78%|24.22%|31.01%|25.40%| |获利能力 - 毛利率|37.39%|39.71%|41.62%|42.92%| |获利能力 - 销售净利率|11.05%|12.56%|14.03%|15.33%| |获利能力 - ROE|7.68%|7.18%|7.65%|8.28%| |获利能力 - ROIC|6.09%|6.97%|8.31%|9.42%|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20.79%|16.78%|17.65%|17.87%|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23.61%|-23.90%|-28.28%|-33.30%|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3.20|4.20|4.19|4.25|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2.92|3.99|3.98|4.05|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44|0.46|0.51|0.53|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5.94|6.09|6.48|6.41|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5.60|5.52|5.71|5.68|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0.21|0.26|0.34|0.43|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0.00|0.11|0.30|0.37|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3.54|3.80|4.15|4.58| |估值比率 - P/E|57.12|51.99|39.69|31.65| |估值比率 - P/B|3.45|3.58|3.28|2.97| |估值比率 - EV/EBITDA|41.61|35.72|27.15|21.27| [13]
湘财股份拟收购大智慧事件点评:A股第三家互联网券商已经呼之欲出
浙商证券· 2025-03-18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16日晚湘财股份发布公告称正筹划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募集配套资金 若交易成功有望成为第三次金融科技与传统券商的结合 公司业务将得到流量与科技赋能 预测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为98%/16%/5% 对应BPS为4.24/4.33/4.43元 给予“买入”评级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3月16日晚 湘财股份发布公告称正筹划通过向大智慧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1] 历史渊源 - 2014年大智慧拟购买湘财证券100%股份 后因大智慧涉嫌信披违规重组计划终止 - 2020年湘财股份成为大智慧第二大股东 - 2024年12月湘财股份拟减持大智慧股份 - 2025年3月16日晚湘财股份筹划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 [2] 合作优势 - 湘财证券与多家金融科技公司有合作 科技赋能意图显现 - 第三方证券类APP流量优势显著 若交易成功 湘财证券业务有望得到科技、流量赋能 还能将大智慧流量优势与湘财投资咨询牌照结合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若交易顺利完成 预测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为98%/16%/5% 对应BPS为4.24/4.33/4.43元 给予“买入”评级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21|2136|2349|2607| |(+/-) (%)|-34%|-8%|10%|1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9|237|275|288| |(+/-) (%)|-|98%|16%|5%| |每股净资产(元)|4.15|4.24|4.33|4.43| |P/B|1.66|1.63|1.59|1.55| [6] 基本数据 - 收盘价:¥6.89 - 总市值(百万元):19699.80 - 总股本(百万股):2859.19 [8]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3 - 2026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 包括流动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还给出了主要财务比率、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数据 [13]
湘财股份(600095):拟收购大智慧事件点评:A股第三家互联网券商已经呼之欲出
浙商证券· 2025-03-18 21: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16日晚湘财股份发布公告称正筹划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募集配套资金 若交易成功有望成为第三次金融科技与传统券商的结合 公司业务将得到流量与科技赋能 预测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为98%/16%/5% 对应BPS为4.24/4.33/4.43元 给予“买入”评级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3月16日晚 湘财股份发布公告称正筹划通过向大智慧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1] 历史渊源 - 2014年大智慧拟购买湘财证券100%股份 后因大智慧涉嫌信披违规重组计划终止 - 2020年湘财股份成为大智慧第二大股东 - 2024年12月湘财股份拟减持大智慧股份 - 2025年3月16日晚湘财股份筹划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 [2] 合作优势 - 湘财证券与多家金融科技公司有合作 科技赋能意图显现 - 第三方证券类APP流量优势显著 若交易成功 湘财证券业务有望得到科技、流量赋能 还能将大智慧流量优势与湘财投资咨询牌照结合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若交易顺利完成 预测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为98%/16%/5% 对应BPS为4.24/4.33/4.43元 给予“买入”评级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21|2136|2349|2607| |(+/-) (%)|-34%|-8%|10%|1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9|237|275|288| |(+/-) (%)|-|98%|16%|5%| |每股净资产(元)|4.15|4.24|4.33|4.43| |P/B|1.66|1.63|1.59|1.55|[6] 基本数据 - 收盘价¥6.89 - 总市值19699.80百万元 - 总股本2859.19百万股 [8]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了2023 - 2026E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预测情况 包括流动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还给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以及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 [13]
新秀丽点评报告:24Q4业绩环比改善,美国二次上市取得进展
浙商证券· 2025-03-18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新秀丽实现营业收入36亿美元,同比-2.5%,剔除汇兑影响同比-0.2%,经调整ebitda利润6.8亿美元,同比-3.7%,归母净利3.5亿美元,同比-12.9%;单Q4实现收入9.4亿美元,同比-0.6%,经调整ebitda利润1.9亿美元,同比+7.7%,归母净利1.1亿美元,同比-22.7%,收入和利润保持平稳展现韧性 [1] - 预计公司25 - 27年实现收入37/38/39亿美元,分别同比+1.8%/+4.1%/+3.5%,归母净利润3.7/4.1/4.6亿美元,分别同比+6.2%/+10.8%/+12.8%,截止3月17日收盘价对应PE为10/9/8倍;短期部分国家宏观环境扰动,不改三大优质品牌资产保障稳健发展,期待美股上市成功提升流动性,24年分红率45%,并回购约1.6亿美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分地区收入情况 - 24Q4亚洲实现收入3.4亿美元,同比-7%,其中中国0.7亿美元(同比+2%,占比7%)、印度0.5亿美元(同比-28%,占比5%),日本0.5亿美元(同比+3%,占比5%)、南韩0.3亿美元(同比-17%,占比4%),印度市场行业竞争压力加大、南韩受局势波动和航空事件影响,致亚洲收入下滑 [2] - 24Q4北美洲实现收入3.5亿美元(同比+4%),其中美国3.3亿美元(同比+4%,占比35%),加拿大0.2亿美元(同比-7%,占比2%),预计主要系消费者信心恢复及批发商拿货提前 [2] - 24Q4欧洲实现收入2.1亿美元(同比+5%),比利时0.6亿美元(同比+16%,占比6%),德国0.3亿美元(同比-7%,占比3%);拉丁美洲收入0.5亿美元(同比-7%,剔除汇兑影响+14%) [2] 分品牌及渠道收入情况 - 24Q4新秀丽、TUMI、美旅实现收入4.8、2.5、1.5亿美元,分别同比+3%、+4%、-9%,TUMI、新秀丽重回增长彰显中高端品牌韧性,美旅暂时承压预计与各国当地品牌竞争加剧有关 [3] - 24Q4批发、DTC自营、DTC电商渠道实现收入5.4、2.8、1.3亿美元,分别同比-1.5%、+0.1%、+1.2%,DTC渠道表现稳健,门店运营能力持续向上,批发渠道降幅环比显著收窄预计一方面零售环境修复批发商拿货积极性提高,另一方面受北美经销商为规避关税影响提前提货影响;2024年公司净开67家直营店至1119家 [3] 毛利率及费用率情况 - 24Q4毛利率60.2%(同比+0.3pp),预计主要系定位更高端TUMI品牌收入增速领跑、以及折扣控制 [4] - 24Q4分销开支费用率/营销开支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2pct/-1.4pct/-0.1pct/-0.7pct至29.1%/5.7%/6.0%/3.6%,逆势开店致分销费用率上升,零售走弱下控制广告投放叠加持续精细化管理,整体费用率稳中有降 [4] - 24Q4经调整ebitda利润率20.7%(同比+1.6pp),创近年来历史新高,归母净利率12.2%(-3.5pp),净利率同比下滑主要系基期有较多减值重回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3,588.6|3,654.2|3,802.4|3,934.3| |(+/-) (%)|-2.55%|1.83%|4.06%|3.47%| |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345.6|367.1|406.8|458.9| |(+/-) (%)|-17.12%|6.21%|10.82%|12.83%| |每股收益(美元)|0.24|0.25|0.28|0.32| |P/E|10.4|9.8|8.9|7.9|[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包含流动资产、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多项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等项目在2024 - 2027年的预测值,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和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内容 [13]
麦格米特点评报告:电子电气领域龙头供应商,推进AI电源业务发展
浙商证券· 2025-03-18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麦格米特是电子电气领域龙头供应商,多领域布局拓展,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2] - 主营业务稳中有进,AI电源研发成潜在增长点,已具备相关技术和供应能力,业务布局支撑未来业绩增长 [8] - 进入英伟达服务器供应商名单,推出适用于NVIDIA MGX平台电源系统,有望参与GB300新品合作利好业绩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麦格米特是智能家电电控、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国内龙头供应商,产品涵盖六大类,电源产品含医疗、通信及服务器电源等 [1]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15/109.50/137.40亿元,YOY为26.07%/28.60%/25.48%;归母净利分别为6.35/8.21/10.00亿元,YOY为0.94%/29.26%/21.82%,EPS为1.16/1.50/1.83元/股,对应PE为58.3/45.1/37.0倍 [2] 主营业务情况 - 2024年Q1 - Q3,公司营业收入59.0亿,同比增长21.1%,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同比增长18.1%;Q3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9.0%;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3.9%;扣非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16.3% [8] AI电源业务进展 - 公司具备高功率高效率网络电源技术水平及产品研发与供应能力,在数据中心通用电源及AI服务器电源领域战略客户拓展取得重大进展 [8] - 公司将创新型电源解决方案与NVIDIA MGX平台和GB200系统结合,推出适用于NVIDIA MGX平台的最新电源系统,成为英伟达指定供应商之一 [8] - 英伟达2025年3月17日召开GTC大会,GB300可能成发布重点,机柜功率提升对服务器电源要求提高,公司有望参与新品合作 [8] 财务摘要 |项目|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754.24|8514.74|10950.37|13740.09| |(+/-) (%)|23.30%|26.07%|28.60%|25.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29.32|635.23|821.13|1000.34| |(+/-) (%)|33.13%|0.94%|29.26%|21.82%| |每股收益(元)|1.15|1.16|1.50|1.83| |P/E|58.83|58.28|45.08|37.01| [8]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公司2023 - 2026E年各项财务指标变化,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9] - 主要财务比率显示公司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情况,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9]
麦格米特(002851):电子电气领域龙头供应商,推进AI电源业务发展
浙商证券· 2025-03-18 20: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电子电气领域龙头供应商,多领域布局拓展,产品涵盖智能家电电控产品、电源产品等六大类 [1] - 预计报告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15/109.50/137.40亿元,YOY为26.07%/28.60%/25.48%;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6.35/8.21/10.00亿元,YOY为0.94%/29.26%/21.82%,EPS为1.16/1.50/1.83元/股,对应PE为58.3/45.1/37.0倍,给予“买入”评级 [2] - 2024年Q1 - Q3,报告公司营业收入59.0亿,同比增长21.1%,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同比增长18.1%;24年Q3公司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9.0%;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3.9%;扣非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16.3%,主营业绩稳中有进 [8] - 报告公司具备业界领先的高功率高效率网络电源的技术水平及产品研发与供应能力,在数据中心通用电源及AI服务器电源领域的战略客户拓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相关业务布局为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8] - 报告公司将创新型电源解决方案与NVIDIA MGX平台和GB200系统相结合,推出适用于NVIDIA MGX平台的最新电源系统,成为英伟达指定供应商之一 [8] - 英伟达2025年3月17日召开GTC大会,GB300可能成为发布重点,机柜功率提升对服务器电源提出更高要求,报告公司作为英伟达合作供应商之一或有望参与新品合作,利好业绩表现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报告公司是智能家电电控、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精密连接领域的国内龙头供应商,产品包括智能家电电控产品、电源产品、新能源及轨道交通部件、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精密连接六大类,电源产品细分有医疗设备电源、通信及服务器电源等 [1]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报告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15/109.50/137.40亿元,YOY为26.07%/28.60%/25.48%;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6.35/8.21/10.00亿元,YOY为0.94%/29.26%/21.82%,EPS为1.16/1.50/1.83元/股,对应PE为58.3/45.1/37.0倍 [2] 主营业务情况 - 2024年Q1 - Q3,报告公司营业收入59.0亿,同比增长21.1%,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同比增长18.1%;24年Q3公司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9.0%;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3.9%;扣非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16.3%,主营业绩稳中有进 [8] AI电源业务进展 - 报告公司具备业界领先的高功率高效率网络电源的技术水平及产品研发与供应能力,在数据中心通用电源及AI服务器电源领域的战略客户拓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相关业务布局为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8] - 报告公司将创新型电源解决方案与NVIDIA MGX平台和GB200系统相结合,推出适用于NVIDIA MGX平台的最新电源系统,成为英伟达指定供应商之一 [8] - 英伟达2025年3月17日召开GTC大会,GB300可能成为发布重点,相较GB200,GB300 GPU FLOPS性能提升50%;功耗增加200W,同时HBM内存规格也将升级成共计288GB的8堆栈12 - Hi HBM3E,机柜功率的提升对服务器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公司作为英伟达合作供应商之一或有望参与本次新品合作,利好公司业绩表现 [8] 财务摘要 |项目|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754.24|8514.74|10950.37|13740.09| |(+/-) (%)|23.30%|26.07%|28.60%|25.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29.32|635.23|821.13|1000.34| |(+/-) (%)|33.13%|0.94%|29.26%|21.82%| |每股收益(元)|1.15|1.16|1.50|1.83| |P/E|58.83|58.28|45.08|37.01| [8]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预测了报告公司2023 - 2026年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合计等项目情况 [9] - 利润表预测了报告公司2023 - 2026年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等项目情况 [9] - 现金流量表预测了报告公司2023 - 2026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项目情况 [9]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报告公司2023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3.30%、26.07%、28.60%、25.48%;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4.99%、7.04%、26.93%、21.0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3.13%、0.94%、29.26%、21.82% [9] - 获利能力方面,报告公司2023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4.94%、24.94%、25.00%、25.21%;净利率分别为9.26%、7.63%、7.57%、7.34%;ROE分别为15.03%、12.90%、14.36%、15.07%;ROIC分别为12.39%、12.31%、13.27%、13.92% [9] - 偿债能力方面,报告公司2023 - 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5.10%、53.88%、55.40%、56.12%;净负债比率分别为9.94%、6.73%、6.71%、5.40%;流动比率分别为1.47、1.51、1.50、1.47;速动比率分别为1.01、0.94、0.94、0.92 [9] - 营运能力方面,报告公司2023 - 2026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3、0.79、0.87、0.92;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44、3.58、3.71、3.59;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64、2.62、2.70、2.65 [9] 每股指标及估值比率 - 每股指标方面,报告公司2023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5、1.16、1.50、1.83元;每股经营现金分别为0.57、1.75、0.27、1.10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8.81、9.47、10.97、12.81元 [9] - 估值比率方面,报告公司2023 - 2026年P/E分别为58.83、58.28、45.08、37.01;P/B分别为7.70、7.17、6.18、5.30;EV/EBITDA分别为14.72、42.91、34.54、28.7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