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雷顿(01333.HK)订立博雷顿电动宽体自卸车及无人驾驶创新中心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
格隆汇· 2025-08-15 20:09
公司投资与建设项目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博雷顿湖南作为发包人与承包人湖南百锐订立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总价为人民币9950万元 [1] - 项目名称为博雷顿电动宽体自卸车及无人驾驶创新中心项目施工总承包 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经开区响水大道以西 九昭西路以北 南方建材项目以南 [1] - 湖南百锐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 能够保证项目高质量按时完成 有利于确保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并保障公司利益 [1]
国富氢能(02582)签约马来砂拉越液氢项目 SET-P活动启幕氢能规模化征程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20:08
砂拉越能源转型政策(SET-P)启动仪式 - 砂拉越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部主办"政企对接日暨砂拉越能源转型政策(SET-P)启动仪式",旨在推动砂拉越成为区域绿色能源与可持续燃料枢纽 [1] - 三家国际企业与砂拉越州民都鲁港口控股有限公司(BPHB)达成合作签约,其中国富氢能是唯一参与的中国企业 [1] - 国富氢能与BPHB签署合作意向书,成为首个探索中马合作的大型氢能工程解决方案企业 [1] 国富氢能与BPHB合作细节 - 合作以"港口+氢能"一体化为核心,首期聚焦东南亚首座10吨/天液氢示范项目 [3] - 项目依托民都鲁港深水码头与物流枢纽,规划液氢生产、储存及出口一体化设施,优先满足本地需求后探索出口 [3] - 项目整合砂拉越水能、光伏等绿电资源,实现"绿电制绿氢"全链条低碳解决方案 [3] - 首期10吨/天项目稳定运行后,计划升级至日产能百吨级液氢基地 [3] 项目战略意义 - 砂拉越州总理强调将利用民都鲁港"连接东南亚、辐射全球"的地理优势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3] - 合作标志着东南亚氢能产业链从规划迈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转折 [3] - 民都鲁港有望成为区域与全球氢能市场的核心枢纽,提供港口经济绿色转型的实践范例 [3]
百利达集团控股(08179)公布中期业绩 净利103.2万港元 同比减少96.86%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20:08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6436.8万港元 同比减少70.58% [1] - 净利润103.2万港元 同比减少96.86% [1] - 每股盈利0.05港仙 [1]
中国金茂(00817):刘文获委任为战略及投资委员会委员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20:08
公司治理变动 - 刘文获委任为公司战略及投资委员会委员 [1] - 乔晓洁不再担任战略及投资委员会委员 [1] - 相关变动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1]
国富氢能签约马来砂拉越液氢项目 SET-P活动启幕氢能规模化征程
智通财经· 2025-08-15 20:07
砂拉越能源转型政策(SET-P)启动仪式 - 砂拉越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部主办"政企对接日暨砂拉越能源转型政策(SET-P)启动仪式",旨在推动砂拉越成为区域绿色能源与可持续燃料枢纽 [1] - 江苏国富氢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02582)与砂拉越州民都鲁港口控股有限公司(BPHB)签署合作意向书,成为首个探索中马大型氢能工程合作的中国企业 [1] - 合作以10吨/天液氢示范项目为起点,推进液氢生产及多元港口氢能场景应用,目标将砂拉越打造为绿色能源(液氢)出口基地 [1] 中马氢能合作项目细节 - 首期项目为东南亚首座10吨/天液氢示范项目,依托民都鲁港深水码头建设生产、储存及出口一体化设施 [3] - 项目优先满足砂拉越本地交通与工业高纯氢需求,剩余产量探索出口其他市场 [3] - 采用"绿电制绿氢"闭环模式,整合砂拉越水能、光伏等绿电资源,提供全链条低碳解决方案 [3] 项目发展规划与战略意义 - 首期10吨/天项目稳定运行后,计划联合马来西亚政府及上市能源企业升级至日产能百吨级液氢基地 [3] - 民都鲁港凭借"连接东南亚、辐射全球"的地理优势,将成为区域与全球氢能市场的核心枢纽 [3] - 合作标志着东南亚氢能产业链从规划阶段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为港口经济绿色转型提供实践范例 [3]
齐合环保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
智通财经· 2025-08-15 20:07
公司治理动态 - 特别调查委员会于2025年8月15日成立 成员包括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志国教授、司徒毓廷先生及梁贝怡女士[1] - 特别调查委员会同日委任上邦永晋咨询有限公司担任独立法证调查员负责法证调查[1] - 上邦永晋咨询有限公司同步被委任为独立内部监控顾问负责内部监控审查[1]
百果园集团(02411.HK)预期上半年收入将减少不超过25%
格隆汇· 2025-08-15 20:05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330百万元至人民币380百万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88.5百万元 [1]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5,594.1百万元减少不超过25% [1] 战略转型与经营效率升级 - 公司主动推进战略转型,实施「高品质高性价比水果专家与领导者」战略,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和定价机制降低毛利率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1] - 公司持续推进门店网络优化策略,主动引导加盟商关闭或搬迁劣势门店,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30日的6,025家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386家 [1] - 公司资产减值拨备、股权激励费用分摊等一次性非现金开支增加 [1] 门店质量与销售趋势 - 在战略转型下,门店质量优化,客流呈现增长趋势,销售额企稳回升 [2] - 公司认为门店网络优化已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后续将通过丰富产品类型、优化产品组合及拓展门店规模提升盈利水平 [2] 未来经营措施 - 公司计划丰富产品种类及市场渠道,如水果零食化、水果礼品化,以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并扩大销售规模 [2] - 公司将持续优化门店高毛利品和引流品结构,提升门店服务标准以改善盈利能力 [2] - 公司积极探索新门店类型,适配不同商圈和消费偏好,并完善门店扩张计划 [2]
“偏执狂”而生的英特尔,这些年为什么「全错」?
36氪· 2025-08-15 20:05
特朗普与英特尔CEO事件 -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要求英特尔CEO陈立武辞职,称其存在严重利益冲突 [2] - 双方会谈后特朗普态度转变,称赞陈立武的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 [2] - 特朗普表示内阁成员将与陈立武商讨并提交建议,但未说明具体内容 [2] - 该事件导致英特尔股价单日跌幅达3.14%,随后回升 [4] 英特尔近年困境 - 2020年7月7nm芯片量产延迟6个月,股价单日暴跌16.24%,市值蒸发415亿美元 [5] - 2020年10月因Q3财报不及预期,股价跌超10%,市值蒸发242亿美元 [5] - 2021年基辛格推出IDM2.0战略但导致持续亏损,股价在其任期内暴跌61% [5] - 2024年12月基辛格离职,2025年2月传出博通与台积电考虑拆分收购英特尔 [5] 英特尔历史发展 - 1968年由诺伊斯和摩尔创立,早期在DRAM市场占据82.9%份额 [7] - 1987年格鲁夫放弃存储器业务转向CPU,实现战略转型成功 [8] - 格鲁夫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推动英特尔成为PC处理器领导者 [8] - 2005年欧德宁上任后营收从340亿美元升至2012年530亿美元,净利润累计660亿美元 [12] 战略失误与错失机遇 - 2006年欧德宁拒绝为初代iPhone提供芯片,错失移动市场 [13] - 2016年科再奇停止开发Atom处理器,完全退出移动芯片竞争 [15] - 10纳米制程"灾难性跳票",未及时采用EUV技术 [16] - 2009年放弃Larabee GPU项目,多次技术路线选择失误 [23] 基辛格改革措施 - 推出IDM2.0战略:外包制造、新建芯片厂、承接代工业务 [18] - 提出"四年五制程"计划,争取到80亿美元政府补贴 [20] - 定位英特尔为"美国国家资产",新建俄亥俄州和亚利桑那州晶圆厂 [20] - 恢复"格罗夫式执行力",召回老将重振工程师文化 [21] 企业文化问题 - 奖金和晋升制度优先考虑短期目标而非长期技术进步 [23] - 公司规模扩大导致官僚化,创新文化和快速决策能力削弱 [23] - 员工队伍庞大臃肿,文化从勇于冒险转向保守 [23] - 表演式汇报现象严重,员工更关注呈现进展而非解决问题 [23]
美皓集团(01947.HK)预计中期净亏损约800万至约1200万元
格隆汇· 2025-08-15 20:02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将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8 0百万元至约人民币12 0百万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为人民币15 1百万元 [1] - 公司现金储备充足 财务状况良好 [1] 亏损原因分析 - 本地口腔市场竞争激烈 行业价格战和过度竞争加剧盈利压力 新客户群开发成本增加 客源渠道缺乏 转化率不稳定 [1] - 经济复苏缓慢 居民储蓄意愿增强 非刚需医疗支出缩减 有医疗需求的病人倾向选择公立医院或低价民营诊所 [1] - 公司为提高知名度 增加网上平台推广及医院内宣传品的广告开支 推出不同销售策略以吸引新客户 [1] 公司未来计划 - 董事会将继续评估经济环境对公司运营和财务表现的影响 探索新的业务与利润方向 [1] - 董事会认为短期财务表现是阶段性 未来半年将继续致力扩大业务规模 [1]
美皓集团(01947)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净亏损约800万元至约1200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20:0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800万元至1200万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1510万元有所收窄 [1] 行业竞争环境 - 本地口腔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和过度竞争加剧盈利压力 [1] - 新客户群开发成本增加,客源渠道缺乏且转化率不稳定 [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居民储蓄意愿增强,非刚需医疗支出缩减 [1] - 有医疗需求的病人更倾向选择公立医院或低价民营诊所 [1] 公司营销策略 - 为提高知名度,增加网上平台推广及医院内宣传品的广告开支 [1] - 推出不同销售策略以吸引新客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