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璞泰来-风险收益更新
摩根· 2025-06-06 10: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表现一致),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评级为Equal-weight(股票总回报预计与分析师行业覆盖范围的平均总回报一致)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疲软,电池材料价格竞争激烈,负极材料销量低于预期,下调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预期,目标价和牛熊情景价值均下降 [2][3][4] - 璞泰来业务多元化,但各业务面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慢的困境,负极材料有减值损失,隔膜业务处于盈亏平衡 [11] - 销售和盈利增长可能超市场预期,受益于石墨化整合或实现利润率扩张,针状焦价格下降、电动汽车渗透率加速等因素可能带来积极影响;但中国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放缓、价格竞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风险回报更新 -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标价从14元降至13.5元,牛熊情景价值也相应下降 [1][4] - 下调2025年每股收益9%、2026年11%、2027年8%,估值从2024年预期滚动至2025年预期,目标市盈率倍数从15倍降至14倍 [3] 投资驱动因素 - 全球收入70 - 80%来自中国大陆,10 - 20%来自亚太地区(除日本、中国大陆和印度) [18] - 摩根士丹利对璞泰来2025年的销售、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的估计与市场共识存在差异 [20] 风险回报主题 - 电动汽车方面呈积极态势,定价能力呈消极态势 [14] - 牛市情景下,2025年负极盈利能力因产品组合改善而恢复,隔膜涂层业务量增价稳;基础情景下,利润率从2025年第一季度水平下滑空间小,但销量增长弱于预期;熊市情景下,负极利润持续下降,隔膜涂层业务市场份额继续下降 [14][15] 行业覆盖 - 报告对中国能源与化工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和价格,如蓝星安迪苏股份有限公司评级为Overweight,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评级为Equal-weight等 [79]
摩根大通:年中展望_穿越周期拐点初期与类人机器人发展阶段
摩根· 2025-06-04 2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埃斯顿自动化-A(002747 CH)和绿的谐波传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688017 CH)均给予“增持(OW)”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自动化市场正在复苏,FA周期拐点仍在持续,需求和订单趋势总体改善,新产品推出推动创新和竞争优势,战略扩张增强全球影响力,国内品牌表现优于国外品牌 [2][18] - 尽管周期拐点和新产品扩张第一年的盈利可能受限,但行业估值有望因前景改善而扩大 [2][18] - 重点增持的公司为汇川技术、亚德客和绿的谐波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定价与利润率动态 - 汇川技术预计2025年IA和电梯业务利润率稳定,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能力有提升空间 [20] - 亿合达自动化目标今年毛利率同比至少提高1.5个百分点,通过关注长尾客户需求和多元化客户组合实现 [20] - 埃斯顿自动化2025年4月定价趋势企稳,预计2季度起毛利率逐季改善,非激进定价策略支持可持续增长 [20] - 绿的谐波2024年4季度和2025年1季度毛利率下降,因人形机器人产品处于早期阶段,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定价稳定,毛利率有望改善 [20] - 亚德客2025年1季度销售收入增长,公司通过稳定库存和产能转移应对关税挑战,保持较高气动产能利用率 [22] 最新需求检查与订单趋势 - 中国自动化市场2025年1季度强劲复苏,支持FA周期拐点,关键企业在传统FA业务和新兴人形机器人业务中把握机遇 [24] - 汇川技术IA需求改善,目标2025年IA业务销售同比增长约20%,在风电和锂电池领域复苏明显 [25] - 亿合达自动化2025年1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得益于汽车和半导体行业表现出色,正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机会 [25] - 埃斯顿自动化工业机器人需求强劲,受锂电池和3C电子行业资本支出推动,正在开发下一代AI驱动机器人产品 [25] - 亚德客保持积极销售前景,2025年1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受益于出货量改善和政府刺激政策 [25] - 绿的谐波有望受益于谐波减速器市场订单增长,库存预计从2025年3季度起恢复正常 [25] 新产品举措 - 汇川技术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从旋转执行器开始,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增强在机器人市场的竞争力 [28][29] - 亿合达自动化专注于标准化非标准零件和提升自动化组件,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机会 [28][29] - 埃斯顿自动化正在推进下一代AI驱动机器人产品,针对制造场景开发人形机器人 [28][29] - 绿的谐波将产品范围从谐波减速器扩展到执行器模块和行星滚柱丝杠,应用于工业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28][29] - 亚德客通过开发传感器开关和电子控制器丰富产品组合,目标扩大市场份额 [28] 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 行业竞争格局中,国内品牌表现优于国外品牌,各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增长机会,提升市场地位 [32] - 汇川技术目标与行业巨头ABB和西门子竞争,超越之前对台达和安川的关注 [32] - 亿合达自动化瞄准米思米,加强在非核心FA组件细分市场的地位 [32] - 绿的谐波凭借先发优势和与领先工业机器人品牌的紧密关系,保持国内谐波传动市场领先地位 [32][34] - 亚德客通过竞争定价和稳定材料成本,在气动和直线导轨领域增加市场份额 [32][34] 战略扩张与全球布局 - 中国FA和机器人企业加速海外扩张,汇川技术、亿合达自动化、埃斯顿自动化和绿的谐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亚德客则专注加强国内市场地位 [33] - 汇川技术IA业务增长得益于关键FA产品市场份额增加和向过程自动化的拓展,每年优于市场表现10 - 20% [34] - 亿合达自动化在非核心FA组件细分市场保持领先,通过扩展产品组合和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竞争力 [34] - 埃斯顿自动化进军汽车生产线,投资软件和算法研发,缩小与海外品牌的技术差距 [34] - 绿的谐波自2024年以来成功渗透至少两家四大工业机器人品牌,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34] - 亚德客通过竞争定价和稳定材料成本,增加在气动和直线导轨领域的市场份额 [34] 行业近期订单流回顾及国际领先FA品牌解读 - 中国自动化市场对4月宣布的互惠关税表现出韧性,埃斯顿自动化和亿合达自动化4月订单势头良好,汇川技术增长放缓,出口导向型行业受影响 [37] - 安川电机对FA需求复苏持积极态度,预计电子、机床、金属加工和半导体等行业将推动AC伺服复苏,中国工业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长26% [38] - 发那科中国市场订单数据显示需求强劲复苏,同比增长34%,电动汽车和IT相关投资需求旺盛 [41] - 亚德客全年销售前景乐观,目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4月销售同比增长11%,受国内消费复苏和政府刺激政策推动,关税影响有限 [42] 模型更新与目标价调整 - 埃斯顿自动化目标价下调至25元,较5月30日收盘价有30%的上涨空间,因2025 - 2026财年盈利预测下调约40%,采用2026财年100倍的市盈率估值 [43] - 绿的谐波目标价下调至175元,较5月30日收盘价有50%的上涨空间,因2025 - 2026财年盈利预测下调23%,考虑到近期盈利不及预期,略微下调长期增长率至5% [44] 股价表现回顾 - 过去一个月,中国FA股票平均下跌4%,表现逊于沪深300指数,可能受地缘政治紧张、下游汽车市场价格竞争和高管减持等因素影响 [47] - 年初至今,中国FA股票平均上涨6%,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但优势在过去一个月有所收窄,日本和台湾同行下跌8% [48] - 中国FA股票目前的1年远期市盈率平均为39倍,高于2024年3季度的低点,反映市场对其增长潜力的信心 [48] 工业自动化(IA)需求关键趋势 - 报告展示了安川电机、发那科的季度订单趋势,中国机器人生产、日本机床对中国订单、中国PPI与工业利润同比变化等数据图表,反映行业需求情况 [54][55][57] 埃斯顿自动化 - A - 埃斯顿是中国领先的伺服系统和工业机器人供应商,通过高度集成的商业模式区别于同行,能够自主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关键组件 [80][81][90] - 公司通过子公司埃斯顿可道机器人拓展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组合和增长前景得到增强 [80][81][90] - 基于政策支持和公司战略,报告维持对其“增持”评级,2026年12月目标价25元,基于2026财年100倍的市盈率估值 [80][81][90] 绿的谐波传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绿的谐波是领先的谐波传动供应商,有望从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中受益,在机器人硬件供应链中具有优势 [106][107][115] - 采用贴现现金流(DCF)估值,2026年12月目标价175元,对应2026财年176倍的市盈率,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8%,终端增长率为5% [106][107][115] - 面临的下行风险包括工业机器人需求弱于预期、下游机器人供应商竞争加剧和定价压力高于预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慢于预期 [117]
摩根大通:三一重工 - 谈话要点:把控周期性增长质量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三一重工维持“增持”(Overweight)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一重工是中国领先的建筑设备生产商,凭借产品质量和分销渠道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利润率和现金生成能力,国际化战略也有助于其拓展海外市场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市场情况 - 年初至今国内需求和销售趋势保持强劲,2025年2季度工程机械国内需求因春节提前致开工早而略有放缓,但挖掘机需求仍强,同比增速约10%,展望2025年下半年及以后,行业将在替换周期、基础设施项目和政府刺激政策推动下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年增长率10 - 15%,2026/27年市场稳定后有更高增长潜力,小型挖掘机因劳动力替代趋势增长领先,公司战略上应关注中大型挖掘机以提高盈利能力 [5] 行业定价趋势 - 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小型挖掘机领域,三一重工致力于维持稳定市场份额并确保盈利,坚持市场价格,认识到竞争性定价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可持续利润率,未来计划提升产品供应并利用成本优势应对价格压力 [6] 出口情况 - 出口是重要增长驱动力,除俄罗斯和中东外主要海外市场需求良好,公司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成功扩大市场份额,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和关税挑战,仍对出口前景乐观,归因于战略市场渗透和有竞争力的产品,公司计划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和适应区域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同时因高利率和信贷风险,俄罗斯和中东市场销售疲软,公司战略性退出部分销售机会 [7] 矿业设备与售后市场服务 - 矿业领域为三一重工带来大量机会,特别是露天采矿作业中的大型挖掘机,尽管煤炭价格波动,矿业活动仍强劲,支持设备升级和替换需求,公司注重加强售后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矿业设备扩张与售后业务增长战略一致,矿业客户留存率高,有助于巩固市场地位 [7] 现金流与零部件生产 - 三一重工优先考虑现金流而非收入增长,确保财务稳定并降低信用风险,子公司三一汽车通过创新融资解决方案和战略伙伴关系提升集团盈利能力,管理层积极管理应收账款和库存,维持健康财务状况,公司用国产部件替代进口部件,提高关键领域自给自足,提升成本效率并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 [7][8] 投资估值 - 报告基于DCF模型得出2026年12月目标价为人民币25元,假设包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8.2%,股权成本10.7%(无风险利率3.25%、风险溢价6.8%、贝塔系数1.1倍),税后债务成本4.3%,税率15%,目标资产负债率40%,终端增长率0% [10][11]
摩根大通:闻泰科技 - A_ 将消除盈利能力负担,估值有吸引力 - 重新审视的时机已到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闻泰科技 - A 的评级为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闻泰科技将消除盈利能力负担,作为偏重汽车应用的纯半导体 IDM,受益于中国需求增长和欧洲市场回暖,预计 2025 - 2027 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达 212%,当前估值有吸引力,维持“增持”评级 [1][12] - 终止 ODM 业务将消除盈利能力负面因素,转型为纯 IDM 后半导体业务前景好,预计 2025/2026 年销售额下降但净利润增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年内迄今绝对收益 -12.4%,相对收益 -12.3%;1 个月绝对收益 -2.0%,相对收益 -4.1%;3 个月绝对收益 -2.0%,相对收益 -2.8%;12 个月绝对收益 10.9%,相对收益 2.7% [9] 公司数据 - 已发行股票数 12.45 亿股,52 周股价区间 24.06 - 50.98 元,总市值 58.82 亿美元,自由流通股比例 56.7%,三个月日均成交量 1484 万股,三个月日均成交额 7.02 亿美元,波动性(90 天)37,指数 SHASHR,彭博买入 16、持有 1、卖出 0 [10] 重要指标(财年 12 月份结束) - 财务预测:2024A - 2027E 年收入分别为 735.98 亿、314.8 亿、200.37 亿、221.73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 -28.33 亿、20.57 亿、31.44 亿、40.31 亿元等 [11] - 利润率和增长率:2024A - 2027E 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0.2%、 -57.2%、 -36.3%、10.7%,息税前利润率分别为 -2.6%、9.6%、21.3%、22.9%等 [11] - 财务比率:2024A - 2027E 调整后有效税率分别为 -49.6%、28.6%、25.0%、22.0%,利息覆盖倍数分别为 1.7、11.7、24.5、48.9 等 [11] - 估值:2024A - 2027E 公司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分别为 3.4%、 -5.0%、10.1%、10.5%,股息率分别为 0.9%、0.3%、0.5%、0.7%等 [11] 同业估值对比 - 闻泰科技 2025E 市盈率 20.5、2026E 市盈率 13.4,2025E 市净率 1.2、2026E 市净率 1.1,2025 - 2027 年盈利 CAGR 212%,与华润微、士兰微等同业有差异 [26] 预测调整 - 营收: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735.98 亿、314.8 亿、200.37 亿、221.73 亿元,较旧预测有变动 [24] - 增长率: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20%、 -57%、 -36%、11% [24] - 毛利润: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71.89 亿、75.09 亿、76.45 亿、85.99 亿元,较旧预测有变动 [24] - 毛利率: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9.8%、23.9%、38.2%、38.8% [24] - 营业利润: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19.29 亿、30.19 亿、42.69 亿、50.81 亿元,较旧预测有变动 [24] - 营业利润率: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2.6%、9.6%、21.3%、22.9% [24] - 净利润: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28.33 亿、20.57 亿、31.44 亿、40.31 亿元,较旧预测有变动 [24] - 净利润率: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3.8%、6.5%、15.7%、18.2% [24]
摩根大通:阳光电源 - 2025 年全球中国峰会要点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阳光电源(Sungrow - A)的评级为“中性”(Neutral),2026年6月目标价为人民币63元 [2][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阳光电源管理层对欧洲和中东的储能系统(ESS)需求前景保持乐观,但美国因关税上调和《降低通胀法案》(IRA)潜在变化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受136号文件影响,公用事业规模ESS安装或下降 [2] - 公司于5月中旬恢复美国ESS发货,有信心完成全年美国ESS发货目标,并将50%的关税成本转嫁给现有订单客户 [2] - 预计2025年全球太阳能需求同比增长约10%,但美国因IRA潜在变化存在不确定性 [2] - 受136号文件影响,预计2025年EPC收入下降,减值风险有限,资本支出减少,毛利率下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不同地区ESS需求展望 - 欧洲:管理层对欧洲ESS需求乐观,预计2025年公用事业规模ESS安装超20GWh(2024年为10GWh),2026年同比增速超60%,主要因可再生能源占比上升、西班牙电网安全问题和动态电价 [4] - 美国:近期关税上调和IRA潜在变化可能显著拖累美国ESS需求,公司对美国需求无明确指引 [4] - 中国:136号文件发布后,预计2025年公用事业规模ESS安装下降,但工商业(C&I)ESS安装将从2024年的7GWh增至2025年的15GWh,因项目回报改善 [4] - 中东:管理层对中东ESS需求乐观,因部分中东政府推动数据中心部署,将导致电力需求和ESS需求上升 [4] 美国ESS发货情况 - 4月美国关税达约150%时停止发货,5月中旬关税降至约41%后恢复发货,有信心完成2025年8GWh的美国ESS发货目标,已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4GWh发货 [4] - 预计将现有订单因美国关税上调产生成本的50%转嫁给客户,新订单关税成本100%转嫁,预计美国ESS毛利率将从超40%降至约30% [4] 逆变器业务情况 - 欧洲:预计欧洲太阳能需求同比增长10 - 20%,随着住宅逆变器库存去化,有补货需求,公司2024年底推出的微型逆变器产品可满足定制需求,在欧洲逆变器发货市场份额约30% [6] - 美国:目前从泰国生产基地向美国的逆变器发货正常,若和解法案通过,中国产逆变器可能面临逆风,2024年美国逆变器收入占总逆变器收入约10%,毛利率约40% [6] - 中国:2025年下半年住宅太阳能需求下降,中国逆变器发货占比将下降 [6] - 中东:竞争格局稳定,公司市场份额30 - 40%,毛利率约30% [6] EPC业务情况 - 因2025年下半年分布式发电(DG)太阳能需求下降,公司自2025年初对住宅EPC业务持保守态度,预计EPC收入下降,EPC应收账款/库存减值风险有限 [6] - 鉴于2024年高基数,预计2025年毛利率同比下降,随着项目减少,EPC部门资本支出将降低,未来可能拓展海外EPC业务 [6] 投资分析 - 阳光电源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逆变器生产商(按产量计),截至2024财年市场份额约30%,近年来因成本优势获得市场份额,但美国储能电池和系统关税提高以及中东竞争加剧,其ESS订单获取、销量和盈利能力面临风险 [7] 估值分析 - 2026年6月目标价人民币63元,相当于12个月远期目标市盈率10.0倍,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对不同业务板块估值,目标倍数较历史平均低0.9个标准差 [8] - 各业务板块估值:EPC业务市盈率10.0倍,目标价7.0元;逆变器业务市盈率10.0倍,目标价25.7元;ESS业务市盈率10.0倍,目标价28.0元;其他业务市盈率10.0倍,目标价2.0元 [9]
花旗:紫金矿业-2024 财年卡莫阿 - 卡库拉项目约贡献 5% 利润
花旗· 2025-06-02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紫金矿业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4.40港元,预计股价回报36.3%,股息收益率2.3%,总回报38.7%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28日举办的花旗泛亚会议与紫金矿业会面,卡莫阿 - 卡库拉(KK)项目全年产量和成本指引影响待进一步调查 [1] - 紫金正进行重组和股权转让,剥离8个金矿资产并上市,管理层目标在2025年底前完成,但取决于审批流程 [3] - 马诺诺锂项目预计2026年运营,2028年锂产量指引为25 - 30万吨 [4] - 考虑到阿散蒂金矿项目的合并,2025年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预计同比增加 [4] 各部分总结 卡莫阿 - 卡库拉矿 - 卡库拉矿地下开采活动暂停,1 + 2期年处理45万吨铜的加工厂开始处理地表库存矿石,截至2025年4月底,库存矿石380万吨,平均铜品位3.2%(约含12万吨铜金属),3期年处理15万吨铜的加工厂正常运行 [2] - 2025年KK项目铜产量指引为52 - 58万吨,归属铜产量占紫金2025年矿山铜总产量指引的20% - 22% [2] - 2024年紫金从KK项目获得净利润17亿元,占紫金总净利润的5.4% [2] 估值 - 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假设终端增长率2.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2%(无风险利率3.5%,贝塔系数1.05,市场风险溢价7%),得出紫金H股每股价值20.9港元,另估算卡莫阿净现值每股3.5港元,最终紫金H股净现值为每股24.40港元 [7]
花旗:优必选科技- 人形机器人部署的第一年
花旗· 2025-06-02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高风险,目标价为108.00港元,预期股价回报率为28.0%,预期股息收益率为0.0%,预期总回报率为28.0%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优必选科技投资者关系总监陈先生在花旗2025宏观与泛亚投资者会议上分享关键信息,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交付300 - 500台工业级人形机器人,比亚迪订单预计6月下达;人形机器人BOM成本到2027年有望从40万元降至20万元;公司在工业应用方面领先同行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与比亚迪合作 - 优必选五台人形机器人在比亚迪长沙工厂训练超500小时,比亚迪20 - 30台人形机器人具体订单6月下达,公司还将部署300台用于技能训练和数据收集 [2] Walker S2 - 新版本工业级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6月推出,相比S1,用行星减速器替代谐波驱动器,6轴扭矩传感器从4个减至2个,成本预计降低30%,采用可更换电池增加工作时长 [3] 人形机器人总出货量 - 除300 - 500台人形机器人出货外,还计划出货500台类人机器人Una、200台Walker C和200台天宫Walker [4] 计算能力 - 优必选Walker S1目前使用英伟达Jetson AGX Orin,因算力不足,公司可能采用更先进GPU或加强云计算能力 [5] 投资回收期和生命周期 - 一台人形机器人可替代两名人力,投资回收期预计2.0 - 2.5年,生命周期为5年,假设机器人在工厂工作12 - 16小时 [8] 估值 - 对亏损的优必选采用市销率估值,目标价108.0港元基于2025年约22倍市销率,与同行平均市销率相近 [12]
花旗:恒立液压- 挖掘机为主要驱动力,美国关税影响有限
花旗· 2025-06-02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恒立液压的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非挖掘机业务持平,但恒立液压目标在2025年实现营收和盈利同比增长超10%,主要受挖掘机零部件营收同比增长20%驱动 [1] - 墨西哥工厂将于2025年6月扩大生产以支持美国客户,预计该工厂2025年营收贡献为2 - 3亿元 [1][4] - 由于主要美国客户可通过非美国工厂采购产品再运往美国,恒立液压未因美国互惠关税出现大量提前采购需求 [1] 各业务板块总结 挖掘机业务 - 预计2025年挖掘机泵阀营收同比增长30%,油缸营收同比增长10%,主要因在中国大型挖掘机泵阀市场份额增加 [2] - 预计2026年恒立液压挖掘机泵阀产品可打入外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市场 [2] - 2025年3 - 5月生产满负荷运转,6月产量可能环比下降(同比仍增长),因处于淡季 [2] 非挖掘机业务 - 2025年营收可能持平,主要因高空作业平台需求疲软,该业务在非挖掘机业务中占比最大,2024年约占总营收10% [3] - 非挖掘机油缸营收同比个位数下降,泵阀营收仍可能同比增长 [3] 墨西哥工厂 - 2025年6月为美国扩大生产,利用墨西哥对美国的零关税政策,预计营收贡献达2 - 3亿元,占2025年美国营收约50% [4] - 预计2026年营收翻倍至6 - 7亿元,未来最终可达30亿元 [4] 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业务 - 2025年滚珠丝杠、直线导轨和电动执行器营收合计可达2.5亿元 [5] - 预计2026年营收翻倍至5 - 6亿元,毛利率/净利率可达30%/10% [5] - 初期聚焦中国国内塑料注塑机和机床行业客户,目标打入在华外资企业工厂 [5][8] 估值 - 恒立液压目标价85元,基于2025年预期市盈率40倍,等于自2023年以来平均市盈率加2倍标准差 [15] 预期收益 - 预计股价回报率26.1%,股息收益率1.0%,总回报率27.2% [6] 市值 - 市值903.58亿元(125.57亿美元) [6]
摩根士丹利:比亚迪汽车的影响
摩根· 2025-05-31 0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观点为In-Line,即分析师预计其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将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保持一致 [4][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日本公司计划持续拓展日本市场,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车型,2026年开始销售PHEV,下半年推出日本专属规格的迷你电动汽车,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6] - 日本迷你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大,多家日本OEM计划推出相关车型,比亚迪进入该市场有望刺激市场发展,同时也促使日本零部件供应商重视降低成本 [8][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比亚迪日本市场增长策略 - 4月15日开始销售第四款车型海豹7,续航540 - 590公里,建议零售价495万 - 572万日元,2024年在日本市场总销量2223辆,预计2025年1 - 5月销售1120辆 [3] - 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车型,解决BEV在降雪地区的弱点,安装高效热泵系统和直冷直热机制 [3] 比亚迪PHEV在日本市场的推出 - 目标是到2027年左右建立7 - 8款BEV和PHEV的产品线,2026年推出PHEV,全球约65%的比亚迪乘用车销售为PHEV,希望凭借整体质量吸引日本消费者 [7] 比亚迪进入日本迷你电动汽车市场 - 2026年下半年推出迷你电动汽车,采用日本专属平台和相关技术,可能在常州工厂生产 [8] - 认为日本迷你电动汽车市场将因日本OEM的举措而受到刺激,正在研究竞争对手价格,以平衡性能和价格 [8][9] 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 - 日本迷你电动汽车销售扩张的潜力,凸显日本零部件供应商降低成本(包括电动汽车组件)的重要性 [10] 公司评级情况 | 公司(代码) | 评级(截至日期) | 价格(2025年5月29日) | | --- | --- | --- | | Aisin(7259.T) | O(2024年10月16日) | ¥1,818 | | Denso(6902.T) | O(2022年9月13日) | ¥1,982 | | EXEDY(7278.T) | U(2024年7月9日) | ¥4,310 | | F.C.C.(7296.T) | E(2024年9月10日) | ¥2,799 | | Koito Mfg.(7276.T) | U(2023年9月13日) | ¥1,766 | | Musashi Seimitsu Industry(7220.T) | O(2024年7月9日) | ¥2,925 | | NHK Spring(5991.T) | O(2024年7月9日) | ¥1,625 | | Nifco(7988.T) | O(2024年3月6日) | ¥3,479 | | NOK(7240.T) | O(2025年3月6日) | ¥2,133 | | Stanley Electric(6923.T) | E(2025年3月6日) | ¥2,707 | | TOKAI RIKA(6995.T) | U(2024年7月9日) | ¥2,184 | | Toyoda Gosei(7282.T) | O(2024年3月6日) | ¥2,789 | | Toyota Boshoku(3116.T) | E(2024年3月6日) | ¥2,049 | | Toyota Industries(6201.T) | E(2024年7月9日) | ¥18,080 | | TS Tech(7313.T) | U(2025年3月6日) | ¥1,604 | | Unipres(5949.T) | U(2024年6月4日) | ¥982 | [57]
摩根大通:潍柴动力- 成长股定位为可负担的周期性股票
摩根· 2025-05-29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潍柴动力H股和A股均维持“增持”评级,H股目标价为22.00港元(截至2026年12月31日),A股目标价为24.00元人民币(截至2026年12月31日) [3][4][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潍柴动力作为重型卡车和发动机市场的领导者,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产品拓展保持领先地位,聚焦新能源解决方案和产能扩张有望在未来一年带来积极催化因素 [3] - 中国国四重型卡车置换计划将从6月/7月起推动国内重型卡车销售,潍柴预计剩余月份月度销售将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全年重型卡车销售(国内外合计)有望达约100万辆 [2][3] - 潍柴在大口径发动机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发动机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计划扩大产能以满足增长需求 [2][7] - 潍柴推进新能源能力建设,与比亚迪合作利用技术和客户资源,在电动重型卡车市场谋求增长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重型卡车市场 - 国四重型卡车置换计划6月/7月起生效,多数省会城市实施,其他城市推进政策落地,有望推动国内重型卡车销售,潍柴预计剩余月份月度销售同比增长15 - 20%,全年销售(国内外合计)约100万辆,但目标实现有一定不确定性 [3] - 2025年计划纳入LNG卡车,潍柴在国内LNG重型卡车发动机市场占约60%份额,将受益于LNG卡车需求增长,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3] 大口径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市场 - 2025年大口径发动机(含非数据中心相关)目标销量10,000 - 12,000台,应用于发电、船舶和采矿领域 [7] - 2025年AIDC用发电大口径发动机目标销售1,000 - 1,200台,在中国占约10%份额、全球占约5%份额(2024年为400台),一季度产量近200台,同比大幅增长,约55%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7] - 大口径发动机每台售价约20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高,潍柴已将年产能扩大到2000台,海外制造商预计2026 - 2027年才扩产,潍柴长期计划将年产能增至4000台,目标全球市场份额达25 - 30% [7] 新能源领域 - 潍柴预计中国电动汽车渗透率中期将达约30%(目前年初至今约20%),长途电动汽车在能源补充和续航方面存在技术挑战,短途电动汽车替换进展迅速,目前短途运输车队60 - 70%已完成替换 [7] - 烟台新能源产业园一期投产,将为轻型卡车、客车、工程机械和重型卡车生产电动解决方案 [7] - 潍柴与比亚迪合作,比亚迪提供技术,潍柴提供客户资源,合资企业中潍柴持股49%,专注动力总成和电动机控制,预计贡献可观收入,标志着潍柴战略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7] 国内工程机械发动机市场 - 2024年潍柴销售工程机械发动机11万台,在推土机、轮式装载机和起重机机械领域有较强影响力,但挖掘机市场份额较低(个位数),主要供应山东重工集团内部原始设备制造商 [10] - 工程机械发动机毛利率略低于重型卡车发动机,但高于轻型卡车发动机和客车发动机,潍柴认为该领域国产替代机会大,计划利用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推进高端转型战略,拓展高吨位挖掘机市场 [10] 中国VII排放标准升级和电动重型卡车展望 - 未来几年预计引入中国VII标准,将影响市场动态和潍柴产品的监管合规性,潍柴积极推进电动重型卡车解决方案,以应对长途运输挑战 [10] - 潍柴与比亚迪的合作对开发有竞争力的电动重型卡车产品至关重要,潍柴在价格上相比外国品牌有优势,战略重点是国内市场增长 [10] 投资分析 - 潍柴是领先的重型卡车发动机供应商,国内市场份额约40%,估值具有吸引力,未来在重型卡车周期中盈利能力和自由现金流生成有望改善,新能源解决方案、液压部件、挖掘机发动机和大口径发动机等新举措取得进展,尽管替换周期时间有变化,但潜在卡车替换周期仍存在,有逢低买入机会 [8][13] - H股2026年12月目标价22.00港元基于DCF估值,关键假设包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9.4%(不变)、股权成本9.6%、贝塔系数0.9倍、债务成本5%、税率25%、目标债务资本比0%(公司有净现金头寸)、终端增长率0% [9][11] - A股2026年12月目标价24.00元人民币基于DCF估值,关键假设与H股类似,对A股应用8%的A - H溢价(此前为10%)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