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泸州老窖-2024 -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宣布股息政策
摩根·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Equal - weight(等权重),行业观点为In - Line(符合预期),目标价格为122.00元人民币,较目标价格的涨跌幅度为 - 3%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泸州老窖计划在2025年实现稳定的收入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和0.4%,与预期基本一致;2024年销售额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2%和1.7%,比市场共识和摩根士丹利预期低4%,这意味着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6.9%和29.9% [8] - 2024年股息支付率为65%,高于2023年的60%;公司目标在2025年和2026年将支付率分别提高到70%和75%,并计划在2025年支付中期股息,每年最低股息支付为85亿元人民币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销售情况 - 2024年中高端白酒销售额同比增长3%,占白酒销售的88.4%,低端白酒销售额同比增长6% [2] - 2025年第一季度总销售额为93.52亿元人民币,净销售额为82.62亿元人民币;2024年第四季度总销售额为68.93亿元人民币,净销售额为48.77亿元人民币 [10] 利润率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率(OPM)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化导致毛利率(GPM)下降,部分被销售税节省和稳定的运营费用率所抵消;2024年OPM收缩0.7个百分点,主要受GPM下降2.8个百分点影响,部分被运营费用率节省2.2个百分点所抵消 [2] 客户预付款与应收票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客户预付款为31亿元人民币,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40亿元人民币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25亿元人民币;应收票据为12亿元人民币,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18亿元人民币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53亿元人民币 [3] 现金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产品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7%,至99亿元人民币;净现金状况为314亿元人民币,高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290亿元人民币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214亿元人民币 [3] 估值方法 - 采用贴现现金流模型进行估值,关键假设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12%(由3%的无风险利率和11.0%的风险溢价得出),终端增长率为2% [11]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还列出了中国/香港消费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安琪酵母(600298.SS)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3998.HK)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等 [67][69]
摩根大通:五粮液-2024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7.1%,靠放宽信贷及提高经销商返利实现;2025 年销售目标约 5%(与 GDP 增速相符);评级中性
摩根·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五粮液(WLY)的评级为“中性” [2][4][10][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五粮液相对其他领先白酒品牌增长较慢但更稳定,市场价格已合理反映其情况 [10][25] - 鉴于需求疲软,五粮液投入更多资源帮助经销商,2024年运营现金流同比下降18.7%,促销费用占比升至8.9%,维持了产品市场价格稳定 [7][10][25] - 2025年五粮液销售目标增长约5%,预计销售和盈利同比增长4.7%/4.9%,认为该目标现实,其2024 - 26年股息支付率提高到70%,股息收益率为4.5 - 5% [7][10][25] - 五粮液2025年市盈率为14倍,认为估值合理 [7][10][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五粮液销售和盈利同比增长7.1%/5.4%,2H24销售和盈利同比+2%/-3%,1Q25销售和盈利同比增长6.1%/5.8% [7] - 2024年高端白酒销售同比增长8.1%,系列酒销售同比增长11.8%,但销售增长是以牺牲利润率为代价,净利润率下降0.6个百分点至35.7% [7] - 1Q25销售增长从2H24的2%加速至6.1%,净利润率稳定在40.2% [7] 销售目标 - 2025年五粮液目标总营收增长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同步,即约5%,预计需高端/系列酒销售同比增长3.4%/10.3% [7] 促销与价格 - 截至4月26日,普五批发价年初至今稳定,同比下降3%至925元/瓶,经销商每瓶亏损94元,五粮液需以销售返利形式补贴,促销费用同比增长49%,占2024年净收入的8.9% [7]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7 - 8%,主要因销售预测下调4 - 5%和SG&A/销售假设提高,引入2027年预测,预计2025 - 27年销售/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为5.2%/6.7% [22] - 将目标价日期从2025年12月推迟到2026年6月,基于DCF的目标价下调3%至131元,新目标价意味着14倍12个月远期市盈率 [23] 估值 - 基于DCF的2026年6月目标价131元意味着14倍12个月远期市盈率,假设五粮液的WACC为13.0%,终端增长率为1.5% [11][26] 财务总结 - 2023 - 2027财年,五粮液营收、盈利、现金流等指标呈现一定增长趋势,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保持相对稳定 [9][15][33] - 2024 - 2026年股息支付率提高到70%,股息收益率逐步上升 [9][15][33]
摩根士丹利:长安汽车-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或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
摩根· 2025-05-06 1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重庆长安汽车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 - Line”(符合预期),目标价为17.90元,较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12.35元有45%的上涨空间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重庆长安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坚韧,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16.8%,虽营收下降7.7%至341亿元,但新能源汽车业务亏损显著收窄 [1][6]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1.1个百分点至13.9%,但仍低于2024年的14.9%,表明存在持续的定价压力,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6.1%,销售费用率扩大1个百分点至5% [2] - 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进展提升了2025年利润增长的可见性,增强了投资逻辑 [2] 相关目录总结 行业覆盖情况 - 报告对中国汽车及共享出行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及价格,如安徽江淮汽车评级为“E”(Equal - weight,持股观望),价格34.90元;北汽蓝谷新能源评级为“U”(Underweight,减持),价格7.55元等 [66][68] 估值方法 - 对重庆长安汽车采用DCF模型进行估值,应用12.4%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和2%的终端增长率 [10] 潜在风险 - 上行风险包括国内外市场销售好于预期、华为助力加快新能源汽车转型、显著的成本降低和规模效益 [12] - 下行风险包括传统燃油车需求快速萎缩导致短期利润波动、新能源汽车销售在竞争中低于预期、国内外市场需求显著放缓 [12]
摩根士丹利:药明康德-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初评:营收符合中位数预期;新订单增长略逊于预期
摩根· 2025-05-06 1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Equal - weight(等权重)[4] - 行业观点:Attractive(有吸引力)[4] - 目标价格:27.40元人民币 [4] - 目标价格涨跌幅度:3%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0.9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符合2025年10 - 15%的增长指引,且因2024年上半年基数较低,2025年上半年有望实现更高增长 [7] - 调整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3.4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增长较营收疲软归因于生物制剂产能启动带来的折旧与摊销成本 [7] - 实验室服务和CMC新订单增长超10%,较2024年的20%+有所减速,主要因2024年第一季度CMC订单基数较高(同比增长40%) [7] - 实验室服务和CMC在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6%和19%,而2024年第四季度分别为15%和27%,2024年第一季度为 - 3%和 - 3%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地理分布 - 2025年第一季度来自北美、欧盟和中国的收入流同比分别增长16.8%、26.6%和13.1%,分别占总收入约65%、18%和15%,其他地区占2% [2] 客户群体 - 前20大制药客户和其他客户的收入流同比分别增长29%和14% [2] 现金流 - 净运营现金流增长14.4%至8.53亿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5.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4% [2]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众多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3SBio评级为E(等权重),价格13.02港元;Adicon Holdings Ltd评级为O(超配),价格6.94港元等 [68][70][72]
花旗:千方科技-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喜忧参半,经营利润未达预期,但投资收益助力盈利超预期
花旗·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中国通信息技术的评级为卖出,目标价为5.100元人民币,预计股价回报率为 -39.5%,预计股息收益率为0.3%,预计总回报率为 -39.2%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通信息技术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现喜忧参半,运营利润未达预期,但因投资收益实现盈利超预期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微增2%至16亿元人民币,比彭博一致预期高18%;毛利率同比扩大0.6个百分点至29.7%,比彭博一致预期低4.6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支出为5.55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比彭博一致预期高34%,导致运营亏损7700万元人民币 [1] - 得益于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2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21亿元人民币,比彭博一致预期高101% [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流出同比收窄17%至4.48亿元人民币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对比 - 与彭博一致预期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实际为16.09亿元人民币,高于预期17.9%;毛利率实际为29.7%,低于预期4.6个百分点;运营支出实际为5.55亿元人民币,高于预期33.6%;运营利润实际亏损7700万元人民币,而预期为盈利54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实际为2.21亿元人民币,高于预期100.5% [2] - 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毛利率同比扩大0.6个百分点;运营支出基本持平;运营亏损同比收窄;净利润由亏转盈 [2] - 与2024年第四季度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环比下降12.6%;毛利率环比下降2.4个百分点;运营支出环比下降30.3%;运营亏损环比收窄;净利润环比大幅改善 [2] 季度业绩回顾 - 2023 - 2025年各季度营收、成本、利润等指标呈现波动变化,如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毛利率为29.7%,同比扩大0.6个百分点 [5] - 各费用项目(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在不同季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1%,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0%,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8% [5] 估值 - 目标价5.1元人民币基于2024年下半年 - 2025年上半年预期市盈率19.0倍,与该行业5年平均水平相符,以反映适度增长 [7]
摩根士丹利:明阳智能-因风力发电机组发货量低于预期及利润受压,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未达预期
摩根·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增持”,行业观点为“有吸引力”,目标价格为35.24元人民币,较目标价格的上涨/下跌幅度为274%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明阳智能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未达预期,主要因风机(WTG)发货量低于预期和利润率承压 [1][2] - 2024年净利润3.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主要由于风机GP利润率持续承压、海上风电项目延迟致风机发货量低于预期、风电场销售低于预期(1.45GW) [2] - 2024年GPM为7.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经常性净利润1.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3%,收入2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2024年风机总发货量10.8GW,低于指引 [2] - 2024年第四季度净亏损4.62亿元人民币,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48亿元人民币,2023年第四季度亏损8.59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02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持平 [3] - 2025年指引:总发货量达20GW(陆上16GW、海上4GW);风机GPM因ASP回升、有效成本降低和更多海上发货,将同比提升5 - 10个百分点;风电场处置1.5GW;新订单超2024年的27GW,海上占20%,海外占40%(约一半为海上风电)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净利润3.46亿元人民币,同比降8.1%,经常性净利润1.75亿元人民币,同比降14.3%,收入272亿元人民币,同比降3.4% [2] - 2024年风机总发货量10.8GW,2023年为9.7GW,低于指引 [2] - 2024年GPM为7.5%,同比降0.5个百分点 [2] - 2024年第四季度净亏损4.62亿元人民币,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48亿元人民币,2023年第四季度亏损8.59亿元人民币 [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02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持平 [3] 公司2025年指引 - 总发货量达20GW,其中陆上16GW、海上4GW [4] - 风机GPM因ASP回升、有效成本降低和更多海上发货,将同比提升5 - 10个百分点 [4] - 风电场处置1.5GW [4] - 新订单超2024年的27GW,海上占20%,海外占40%(约一半为海上风电) [4]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对中国公用事业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如中广核电力(1816.HK)为“增持”(2023年8月10日)、中广核电力(003816.SZ)为“减持”(2021年3月29日)等 [65]
摩根大通:用友网络-再次出现业绩冲击;维持谨慎态度
摩根·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用友网络的投资评级为“中性” [2][12][5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用友网络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不佳,营收下滑21%,净亏损7.36亿元,且已连续11个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但股价表现却较强 [8] - 分析师再次下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预计公司2027年实现盈利,目标价降至12元,较当前股价有12%的潜在下行空间 [8] - 用友网络是中国最大的ERP供应商,受益于国产化趋势,但分析师对其盈利质量存疑,建议关注其竞争对手金蝶国际 [11][12][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指标变化 - 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测:2025E从-0.22元降至-0.34元,2026E从0.01元降至-0.12元 [3] - 价格目标:2025年12月目标价从13元降至12元 [2] 季度预测 - 2024A、2025E、2026E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分别为-0.62元、-0.34元、-0.12元 [4] 风格暴露 - 价值、成长、动量、质量、低波动、ESGO因子的当前排名分别为98、未提供、94、98、73、17 [5] 价格表现与公司数据 - 年初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27.7%、-11.9%、25.7%、19.4%,相对涨幅分别为29.4%、-9.7%、24.4%、11.5% [10] - 流通股数量34.19亿股,52周股价范围8.03 - 20元,市值64.27亿美元 [10] 财务预测 - 营收:预计2025 - 2027E分别为94.22亿元、101.3亿元、111.82亿元 [10] -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预计2025 - 2027E分别为-11.71亿元、-3.96亿元、2.87亿元 [10] - 调整后净利润:预计2025 - 2027E分别为-11.48亿元、-4.23亿元、2.47亿元 [10] 投资论点与估值 - 投资论点:用友网络是中国最大的ERP供应商,受益于国产化趋势,但盈利质量存疑,建议关注金蝶国际 [11][12][53] - 估值:基于DCF分析,2025年12月目标价12元,对应5倍远期EV/销售额 [13][55] 业绩驱动因素 - 市场、区域、宏观、风格、特质因素的贡献分别为16%、27%、5%、16%、37% [14] 季度损益表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3.78亿元,同比下降21%,净亏损7.36亿元 [18] 营收细分与其他关键绩效指标 - 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中小企业、政府及公共组织的营收均有不同程度变化 [20] - 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和合同负债有一定增长 [20] 损益表预测 - 预计2025 - 2027E营收分别为94.22亿元、101.3亿元、111.82亿元 [22] - 预计2025 - 2027E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分别为-11.71亿元、-3.96亿元、2.87亿元 [22] 营收按细分市场分析 - 各细分市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政府及公共组织、中小企业)的营收和云服务收入有不同的增长趋势 [24] DCF分析 - 基于9%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和3%的终端增长率,企业价值为429.15亿元,每股公允价值为12元 [44] 估值比较 - 与其他中国软件/SaaS公司相比,用友网络的EV/销售额倍数和销售增长率处于中等水平 [46] 财务总结 - 收入、现金流、资产负债表等各项财务指标在不同年份有不同表现 [59]
摩根大通:苏泊尔-2025 年第一季度销售额、收益同比分别增长 7.6%、5.8%(符合预期);2025 年销售增长放缓,但预计表现将优于同行 - 增持
摩根·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浙江苏泊尔的投资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目标价从63元下调至61元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苏泊尔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和盈利同比增长7.6%和5.8%,符合市场预期,虽2025年销售增长放缓,但预计表现将优于同行 [2] - 看好苏泊尔强大的现金生成能力,受益于中国以旧换新政策,近期盈利有上行空间 [10][20] - 中国小家电行业2025年国内外需求面临不确定性,但苏泊尔因美国销售敞口较低、生产基地多元化、母公司OEM订单利润率固定,销售和盈利增长将优于同行 [2][10][20] - 盈利调整后,预计2025年销售和盈利同比增长3.9%和5.8%,2025 - 2027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为7%,股息收益率为5% [2][10][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业绩亮点 - 国内销售同比增长约3%,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扩大到小家电的推动;出口销售同比增长约16%,主要因美国对从中国/东南亚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前的提前订单 [7] - 毛利率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至23.9%,国内外毛利率均有所改善;营业利润率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至9.9%,净利润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8.6%,主要因利息收入降低 [7] 2025年展望 - 苏泊尔维持2025年营收和盈利正增长目标,净利润率稳定;国内市场目标销售正增长,考虑到消费需求仍疲软和以旧换新计划刺激效果减弱;出口销售预计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增长放缓,在关税和外部需求前景更明朗前,暂维持全年约5%的增长目标 [7] 美国关税的一阶/二阶影响 - 对美销售影响(一阶):对美出口占苏泊尔海外销售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出口美国的产品在越南工厂生产(越南有90天美国关税豁免期),剩余从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在加征关税后目前不可行,苏泊尔将通过推动其他海外市场更高增长来弥补美国市场的收入损失 [7]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二阶):预计此前针对美国市场的品牌(大多为OEM供应商,品牌资产较低)将加入电商平台低端市场竞争,对行业平均销售价格和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但苏泊尔在中高端市场定位强,受影响小于行业 [7] 价格表现 - 年初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4.2%、3.0%、5.6%、 - 6.5%,相对涨幅分别为7.2%、7.1%、7.5%、 - 16.3% [9] 公司数据 - 流通股数量8.09亿股,52周股价范围为45.70 - 64.30元,市值61.54亿美元,自由流通股比例16.7%,3个月日均成交量214万股,3个月日均成交额1600万美元,90天波动率21 [9] 关键指标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233亿、243.39亿、254.26亿元,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26.35亿、28.51亿、30.40亿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分别为25.03亿、27.11亿、28.9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23.74亿、25.56亿、27.18亿元 [9]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9%、4.5%、4.5%,毛利率分别为24.9%、25.2%、25.4%,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分别为11.3%、11.7%、12.0%,息税前利润率分别为10.7%、11.1%、11.4%,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率分别为5.8%、7.6%、6.4% [9] - 预计2025 - 2027年调整后市盈率分别为18.7倍、17.4倍、16.3倍,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分别为4.3%、5.1%、5.5%,股息收益率分别为4.8%、5.2%、5.5% [9] 投资论点 - 看好苏泊尔强大的现金生成能力,受益于中国以旧换新政策,近期盈利有上行空间 [10][20] - 苏泊尔是中国第一的炊具制造商和小厨房电器制造商,2024年第三季度线下/线上市场份额分别为49%/27%和35%/25% [10][20] - 中国小家电行业2025年国内外需求面临不确定性,但苏泊尔因美国销售敞口较低、生产基地多元化、母公司OEM订单利润率固定,销售和盈利增长将优于同行 [2][10][20] - 盈利调整后,预计2025年销售和盈利同比增长3.9%和5.8%,2025 - 2027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为7%,股息收益率为5% [2][10][20] 估值 - 基于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出2026年6月目标价61元,对应18倍远期市盈率,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8.0%,终端增长率为1.0% [11][21] 盈利预测和目标价调整总结 - 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3 - 4%,主要因国内外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销售预测下调3 - 4%,并引入2027年预测 [16] - 基于现金流折现模型的目标价从63元下调3%至61元,主要因盈利调整 [16]
野村:比亚迪- 2025 年第一季度:市场领导者进一步受益于业务规模
野村· 2025-04-30 10: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重申比亚迪买入评级,基于SOTP的目标价为491港元,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为397港元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竞争激烈,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凭借业务规模优势受益,虽产品均价因产品结构变化和降价而下降,但销量增长仍带动营收增长 [1] - 受小米汽车事故影响,政府收紧智能驾驶功能推广政策,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担忧上升,各车企需重新考虑定价策略,比亚迪等OEM可能会注重安全教育以赢得客户信任 [2] - 比亚迪库存增加,经营现金流下降,为提升市场份额和销量,短期内可能采取积极的定价策略 [3] - 比亚迪本周和下周开启新一轮限时促销,部分王朝和海洋系列车型降价8 - 17%,预计只要月销量进一步提升,公司将继续受益 [4] - 比亚迪最新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8股红股和12股转增股,预计股份数量将从30.39亿股增至91.17亿股,这将改善股票流动性,扩大公司影响力,对股价表现有利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比亚迪营收1700亿元,同比增长36%,环比下降38%;新能源汽车(含商用车)销量100万辆,同比增长60%,环比下降34%;毛利率20.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3.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营业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39%,环比下降63%;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100%,环比下降39%;净利率5.4%,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8]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比亚迪库存从2024年末的1160亿元增至1540亿元,经营现金流同比下降16%,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02亿元降至86亿元 [3] 市场动态 - 小米汽车事故后,政府收紧智能驾驶功能推广政策,多数车企周订单受影响,市场竞争焦点或从智能驾驶升级转向定价策略 [2] - 比亚迪本周和下周开启新一轮限时促销,部分王朝和海洋系列2025款智能驾驶版车型降价8 - 17% [4] 利润分配 - 比亚迪拟每10股派发8股红股和12股转增股,股份数量将从30.39亿股增至91.17亿股,有望改善股票流动性,扩大公司影响力 [5] 估值方法 - 目标价491港元基于SOTP估值法,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按25倍2025财年预测市盈率估值,对应1.331万亿元人民币;比亚迪电子按16倍2025财年预测市盈率估值,对应598亿元人民币;基准指数为恒生指数 [21]
汇丰:中国铝业-买入 -表现平稳,无意外
汇丰· 2025-04-30 10: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中国铝业H股和A股的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符合盈利预警,同比更高的氧化铝价格和投资收益支撑了盈利 [9] - 尽管铝基本面稳固,但由于氧化铝价格下跌,预计2025年盈利将下降 [9] - 中国铝业A股目标价从9.90元调整至9.80元,维持对A、H股的买入评级,因铝前景向好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回顾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铝业净利润约35亿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59%,与盈利预警一致 [1] - 业绩强劲归因于铝和氧化铝销量和ASP超预期、运营费用改善和投资收益增加 [1] - 自生产铝销量环比下降5%,氧化铝销量环比增长6%,但由于氧化铝价格环比下跌24%,收入和毛利分别环比下滑12%和29% [1] - 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因有效控制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66%,公司因氧化铝价格同比上涨从联营公司获得更高投资收益 [1] 分析师简报要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关键产品产量同比增加,需求强劲 [2] - 中国铝业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148亿元,主要用于风电项目、大连新氧化铝生产基地和部分现有生产线成本效率提升 [2] - 2024年绿色电力占能源消耗约47%,公司预计2025年达到55% [2] - 公司计划将氧化铝生产从内陆省份迁至沿海省份以降低运输成本,预计2025年关闭1 - 2百万吨内陆氧化铝产能 [2] 投资观点 - 中国铝生产开工率达95%,“新三样”需求支撑,预计2025年铝价保持稳定 [3] - 氧化铝价格已跌破盈亏平衡点,下行空间有限 [3] - 2025年第一季度煤炭价格和电力成本疲软,虽华胜新氧化铝生产装置可降低成本,但预计中国铝业2025年盈利下降约12% [3] - 维持对中国铝业H/A股买入评级,认为公司在铝基本面稳固、利润率健康和战略供应链整合提高运营效率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3] - 纳入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最新生产数据和成本指引后,将中国铝业A股目标价从9.90元调整至9.80元,H股目标价维持在6.10港元,分别意味着约42%和48%的上涨空间 [3] 财务与估值 - 给出2024 - 2027年预计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关键数据,包括营收、EBITDA、净利润等 [10] - 展示2024 - 2027年营收、EBITDA等指标的同比变化率,以及各项比率和每股数据 [11] - 给出2024 - 2027年中国铝业H股和A股的估值数据,如EV/销售、EV/EBITDA等 [12] ESG指标 - 员工成本占营收比例为5.1%,员工流动率为6.9%,有多元化政策 [13] - 给出2023年环境指标(如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能源强度)和2024年治理指标(如董事会成员数量、女性董事会成员比例) [13] 价格相对表现 - 展示中国铝业H股相对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A股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价格相对表现 [15][19] 关键行业数据 - 展示铝价、氧化铝价、碳阳极价、动力煤价和铝冶炼行业利润率的历史数据图表 [21][23][25][27][29] 结果总结 - 给出2024年第一季度、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损益表关键数据,包括净收入、毛利、净利润等及同比、环比变化 [31] - 给出2024年第一季度、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关键运营数据,如铝、氧化铝外部销量,煤炭产量等及同比、环比变化 [32] 简报总结 - 铝生产运营产能776万吨,2025年第一季度满产,管理层预计2025年高利用率将持续 [32] - 鉴于氧化铝价格低迷,中国铝业可能调整氧化铝生产和销售策略,2025年可能降低产量 [33] - 公司拥有2500万吨氧化铝产能,为优化产能将部分内陆工厂迁至沿海省份利用低成本进口铝土矿,计划2025年关闭1 - 2百万吨产能,可能产生减值损失 [34] - 2025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增加主要因铝合金产品销量增加和对部分下游优质国企客户扩大信贷期限,整体风险可控 [3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增加3.7亿元,其中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增加3.2亿元,套期保值收益4500万元,但氧化铝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超1亿元存货减值损失抵消部分投资收益 [36] - 当前含税平均电价约0.46元/千瓦时(2024年含税为0.45元/千瓦时) [36] - 公司致力于通过收购国内资源和自主勘探扩大储备来保障铝土矿资源 [37] 估计变化总结 - 纳入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需求前景和成本趋势后,将2025/26/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7%/7%/上调10% [38] - 给出新老汇丰预测和市场共识预测的对比数据,包括销售、EBITDA等指标及变化率 [39] 估值 - 中国铝业H股目标价维持在6.10港元,采用8.5倍目标PE倍数(不变),基于2026年每股收益0.68元(之前为2025年估计),按1.05的人民币 - 港元汇率预测得出,意味着约42%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39] - 中国铝业A股目标价从9.90元微调至9.80元,采用14.5倍目标PE倍数(不变),基于2026年每股收益0.68元(之前为2025年估计),因每股收益估计四舍五入导致小幅变化,意味着约48%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40] 煤炭相关业务 - 2024年煤炭相关业务占中国铝业总收入约4%,包括煤炭和燃煤电力销售,煤炭资产用于能源安全和为自身铝冶炼业务供电,仅超出自身需求部分对外销售 [41] - 预计公司不会增加煤炭相关业务投资,因其积极投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推广绿色铝冶炼产能和降低热电厂煤炭消耗强度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