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新车周期促进2024年销量大幅增长-20250213
东方证券· 2025-02-13 14: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6.20元人民币,17.60元港币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车周期促进2024年销量大幅增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4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224,632、269,476、316,008百万元,同比增长25.4%、20.0%、17.3% [4] - 2024 - 2026年预测营业利润分别为13,751、10,272、12,142百万元,同比增长261.3%、 - 25.3%、18.2% [4] - 2024 - 2026年预测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442、10,884、12,948百万元,同比增长172.1%、 - 24.6%、19.0% [4] - 2024 - 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分别为1.43、1.08、1.29元 [4] - 2024 - 2026年预测毛利率均为15.6% [4] 公司销量情况 - 2024年12月吉利汽车总销量21.01万辆,同比增长43.3%,环比减少16.0%;新能源汽车销量11.12万辆,同比增长93.1%,环比减少9.2%;出口2.45万辆,同比增长20.9%,环比减少25.3% [7] - 2024年吉利品牌全年累计销量166.90万辆,同比增长27.4%;吉利银河全年累计销售49.40万辆,同比增长约80%;吉利中国星·高端系列累计销售44.80万辆,销量再创新高 [7] - 2024年极氪品牌全年累计销量22.21万辆,同比增长87.2%;极氪7X发布75天交付超过3万辆,上市后两个月蝉联20万级中国纯电SUV销量冠军 [7] - 2024年领克品牌全年累计销量28.54万辆,同比增长29.6% [7] 公司新车计划 - 2025年吉利乘用车销量目标为271万辆,同比增速约25%;新能源销量目标为150万辆 [7] - 2025年吉利品牌将推出2款全新燃油换代产品;吉利银河计划推出5款全新新能源产品;极氪预计将推出3款新车,销量目标为32万辆 [7] - 2025年领克将以插电混动为主,预计推出3款全新车型,销量目标为39万辆 [7]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2025年PE平均估值15.14倍 [8]
中化化肥: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0.1-11.1亿元,公司稳步推进“生物+”战略-20250213
海通国际· 2025-02-13 14: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化化肥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预计为10.1 - 11.1亿元,剔除联营公司相关减值或损失后有稳健增长,集团经营业绩增长得益于“生物+”战略推进和产业运营管理水平提升 [2][4] - 公司坚定“生物+”战略,生物肥料销量持续增长,成长业务在品牌、盈利和销量方面表现良好 [2][5] - 公司持续提升研发能力,推进新产品转化,未来将继续攻关关键技术并完善相关模型 [2][6] - 依托先正达集团协同效应,公司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实现了植保和种子协同收入增长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东应占溢利情况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预计介于10.1 - 11.1亿元,已计入联营公司相关减值或损失影响,剔除后2024年应占溢利介于11.8 - 12.8亿元,较2023年11.49亿元有稳健增长 [2][4] - 2023年确认信用损失3.28亿元及资产减值损失1.95亿元,2024年确认有关向联营公司借款的信用损失约1.68亿元 [2][4] “生物+”战略实施情况 - 公司致力于成为“生物肥料与土壤健康创新引领者”,“生物+”战略通过成长业务体现,生物技术商业转化成效凸显 [2][5] - 品牌建设上打造蓝麟、雅欣、科得丰等新产品,带动成长业务高速增长 [2][5] - 2022 - 2024H1成长业务收入分别为74.41亿元、78.45亿元、55.55亿元,2023 - 2024H1同比增长5.43%、5.25%;溢利分别为1.94亿元、2.39亿元、3.98亿元,2023 - 2024H1同比增长23.20%、26.75% [2][5] - 2022 - 2024H1成长业务总体销量分别为205万吨、228万吨、171万吨,2023 - 2024H1分别同比增长11.22%、14.77%;差异化销量分别为127万吨、144万吨、117万吨,2023 - 2024H1分别同比增长13.39%、14.71% [2][5] 研发能力与新产品转化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攻关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等9项关键技术,推进“生物+”有机无机 - 焕丰等重点差异化产品开发与转化 [2][6] - 搭建由三位首席科学家领衔的生物技术、土壤健康、养分高效研发团队 [2][6] - 应用三组学模型攻关抗低温和促光合技术取得初步进展 [2][6] - 完成“生物+”有机无机 - 焕丰、“生物+”激发碳水溶肥 - 水滴丰等4个重点产品试产试销,2024年上半年研发成果转化量88.6万吨 [2][6] - 未来将继续完善多组学模型及构建土壤微生态模型,持续攻关关键技术研究,并通过研产销一体化机制推进新产品转化 [2][6] 先正达集团协同效应情况 - 公司是先正达集团控股子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先正达集团(香港)持股比例为52.65% [2][7] - 2023年10月与先正达集团植保板块共建中国中化中央研究院植物保护与营养中心项目 [2][7] - 2023年12月科研团队与先正达集团全球科学家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研发经验,推动“生物+”战略 [2][7] - 2024年3月全营养作物专用肥“焕丰”融合多种先正达集团中国自主研发的领先技术 [2][7] - 2024年上半年实现植保协同收入2.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1%,种子协同收入3396万元 [2][7]
巨子生物:事件点评:独家专利重组人Ⅳ型胶原蛋白获批,医美业务未来可期-20250213
民生证券· 2025-02-13 14: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获独家专利重组人Ⅳ型胶原蛋白,在修护和舒缓等方面功效突出,应用空间广阔,公司积极布局巩固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地位 [1][2] - 公司医美产品已获优先审批,看好重组胶原蛋白相关业务发展空间及后续医美产品落地对业绩的提振作用 [3] - 预计2024 - 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1.31/26.98/32.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1%/26.6%/20.1%,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x、21x、17x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巨子生物独家专利重组人Ⅳ型胶原蛋白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为Ⅳ型胶原蛋白截短蛋白应用开辟全新路径 [1] 产品功效 - 巨子生物重组人Ⅳ型胶原蛋白富含整合素位点和抗炎活性三肽,具有提升屏障相关蛋白、抑制炎症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在修护和舒缓等方面功效突出,相关功效已获权威检测论证 [1] 应用布局 - Ⅳ型胶原蛋白具备修复基底膜屏障等多重生物学功效,巨子生物已将重组人Ⅳ型胶原蛋白专利独家应用于旗下旗舰品牌,还成功申请多项创新专利,为其在皮肤科学以外领域应用奠定基础 [2] 医美产品审批 - 巨子生物的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符合优先审批情形,拟定予以优先审批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524|5,307|7,091|8,763| |增长率(%)|49.0|50.6|33.6|23.6| |经调整净利润(百万元)|1,469|2,131|2,698|3,241| |增长率(%)|39|45|27|20| |EPS(基于经调整净利润)(元)|1.42|2.06|2.60|3.13| |P/E(基于经调整净利润)|38|26|21|17| |P/B|12.8|10.1|7.8|5.9| [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如营业收入、净利润等逐年增长,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等 [6]
思摩尔国际:全球雾化科技龙头迎政策拐点,布局加热不燃烧打造第二曲线-20250213
东吴证券· 2025-02-13 14: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思摩尔国际“增持”评级 [1][8][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思摩尔国际是全球雾化科技龙头,与大客户绑定深耕雾化电子赛道,加大研发投入发展多元业务,未来或将受益于欧美电子烟监管趋严,加热不燃烧业务有望打造第二曲线,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2/16.6/22.4亿元,对应PE为60/48/36倍,率先受益于电子烟格局改善、加热不燃烧放量释放业绩弹性 [8][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发展历程:2009年麦克韦尔于深圳成立,以雾化电子烟代工起家,2020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业务涉及多领域,市场覆盖多地,2023年全球电子雾化设备市场市占率13.7%;发展分三阶段,初步发展(2009 - 2015年)海外代工起家并新三板挂牌,快速发展(2016 - 2019年)依托陶瓷芯技术拓展客户和业务,多元发展(2020年至今)监管趋严下拓展多元业务 [17][18][19] - 业务模式:产品以尼古丁传输设备为主,布局特殊雾化和雾化新业务;业务分to B和to C两部分,to B业务约占8成,2023年营收111.7亿元,同比 - 8%,to B/to C业务收入分别为93.2/18.5亿元,占比83%/17%,同比 - 13%/+26%;to B业务收入整体下滑,美国和欧洲贡献主要收入,to C业务开放式自有品牌持续快速增长,欧美海外市场为主导 [20][22][23] - 股权结构:创始人团队为实控人,股权结构稳定,SMR & Alon Limited是第一大股东,创始人陈志平及熊少明一致行动人士持股38.15%,第二大股东是亿纬锂能间接全资子公司,实控人刘金成间接持股31.77%;管理层经验丰富;2024年12月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以市值为绩效目标体现中长期发展信心 [36][37][42] 行业分析 - 雾化电子烟监管趋严,合规龙头格局优化:2023年全球雾化电子烟市场规模212亿美元,同比 + 7%,欧睿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6%;主要消费国渗透率长期呈提升趋势;一次性和不合规产品流行,各国政策和执法力度趋严;合规、换弹式产品份额或将提升,美国合规口味烟或扩容;合规龙头品牌市占率有望提升 [43][47][54] - 加热不燃烧空间可观,龙头公司卡位布局:2023年全球加热不燃烧规模345亿美元,同比 + 12%,欧睿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14%;HNB替烟减害效果明显,主要消费国渗透率有望提升;HNB进入壁垒较高,2023年菲莫国际、英美烟草和日本烟草三大龙头市场份额为71%/16%/6%,龙头公司HNB业务收入占比中长期将持续提升 [58][60][65] 公司看点 - 与行业龙头客户深度绑定,合规趋势下率先受益:建立全球客户网络,合作客户涵盖烟草公司和电子雾化公司;PMTA审查程序下合规品牌和代工方深度绑定,截至2024年底FDA审核通过的34款产品中65%由思摩尔国际代工;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监管趋严下合规龙头换弹式销售有望率先好转,2024H1一次性产品收入同比 - 19%,Q2换弹式收入同比 + 22.5% [71][74][75] - 高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满足客户新品研发需要:打造专业研发团队和体系,2024年上半年研发支出7.6亿元,同比 + 23.7%,主要增长来自雾化医疗及HNB产品领域;专利成果支持产品更新迭代,截至2024H1全球累计申请专利8394件;深耕HNB研发多年,新品可分享价值链 [79][83][86] - HNB有望打造第二曲线,多元业务助力长期发展:与英美烟草合作的HNB新品在塞尔维亚上市,预计2025年起推广;新品有优势,销量爬坡助力打造第二曲线;拓展多品类雾化业务,特殊雾化增长较快,美国合法化后空间较大 [87][91][93] 财务分析 - 2024Q1 - Q3业绩恢复增长,2016 - 2021年营收CAGR达81%,2022年起下滑,2024Q1 - Q3营收83.2亿元,同比 + 4%;2024年毛利率结构性改善,2023年毛利率39%,同比 - 4pct,2024H1为38%,同比 + 2pct;销售和研发费用增加带动期间费用率上行,2024年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合计23%;归母净利润下滑,2024Q1 - Q3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归母净利率13% [97][99][10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面向企业端销售,预计2024 - 2026年美国收入增速为 - 6%/+5%/+15%,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为 - 10%/+3%/+12%,中国大陆为 + 40%/+10%/+5%;自有品牌销售,预计2024 - 2026年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增速为 + 88%/+26%/+20%,美国为 + 20%/+20%/+20%;预计2024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38.0%/38.2%/38.9%,销售费用率为7.2%/6.2%/5.5%,研发费用率为14%/13.7%/13.2%,管理费用率为6.6%/6.1%/5.6%;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118.5/130.2/150.0亿元,同比 + 6.1%/+9.8%/+15.3%,归母净利润13.2/16.6/22.4亿元,同比 - 19.7%/+25.7%/+34.6% [105][108][109] - 投资建议:思摩尔国际未来或将受益于欧美电子烟监管趋严,加热不燃烧业务有望打造第二曲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12]
万国数据-SW:国内IDC龙头企业,海外业务高速成长-20250213
海通国际· 2025-02-13 14: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中国 IDC 行业领导厂商,深耕 IDC 数据中心领域多年并开拓海外市场,出海和智算中心是 IDC 行业核心驱动力,公司将充分受益 [2][5][6] - AI 大模型迭代和应用进展将驱动全球智算中心建设,形成高景气周期 [6] - 采用 GDSH 和其占 GDSI 估值部分相加计算公司整体估值,给予目标价 36.53 港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务表现 - 2023 年营收约 99.57 亿元,同比增长 6.8%,经调整 EBITDA 约 46.241 亿元,同比增长 8.8%,净亏损约 42.85 亿元,经调整 EBITDA 率为 46.4% [2] - 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约 84.19 亿元,同比增长 13.78%,中国区营收约 76.25 亿元,国际业务营收约 8.25 亿元 [2] - 2024 年第三季度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636.3%,环比增长 42.1%,经调整 EBITDA 从 2023 年第三季度 -3646.8 万增至 9701.4 万元 [2] - 2024 年前三季度经调整 EBITDA 约 37.91 亿元,EBITDA 率约 45.00%,净亏损约 8.08 亿元 [3] - 截止 2024 年前三季度,服务能力达 88.22 万平米,承诺使用面积 78.57 万平米,承诺率 92.7%,可提供服务面积 64.75 万平米,已使用面积 48.18 万平米,服务利用率 74.4%,在建面积 23.47 万平方米 [3] 海外业务情况 - 2024 年是海外加速扩张年,截止前三季度,海外数据中心 IT 负载使用功率超 100 兆瓦,获 18 个月内增 300 兆瓦使用承诺,客户总 IT 承诺功率达 431 兆瓦 [3] - 截止 2024 年第三季度,已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日本开发数据中心业务,海外 IT 功率总计约 1.2 吉瓦 [3] - 2023 年起向海外业务实体(GDSI)融资,截止 2023 年底,GDSH 向 GDSI 提供约 5.95 亿美元公司间资金;2024 年 3 月,投资者认购 GDSI 5.87 亿美元 A 系列可转换优先股;10 月,GDSI 达成 10 亿美元 B 系列可转换优先股,已完成 21.82 亿美元融资 [3] 财务数据及预测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326|9957|11550|11356|12491| |(+/-)YoY(%)|19.3%|7%|16%|-2%|10%| |净利润(百万元)|-1270|-4290|-1105|-496|-291| |(+/-)YoY(%)|-6.7%|-238%|74%|55%|41%| |全面摊薄 EPS(元)|-1.03|-2.96|-0.72|-0.33|-0.19| |毛利率(%)|20.76%|19.31%|22.13%|20.50%|21.00%| |净资产收益率(%)|-5.27%|-21.50%|-4.67%|-2.14%|-1.27%|[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上市公司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5.50/113.56/124.91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6.0%/-1.68%/10.0%;EBITDA 分别为 50.34/49.71/50.77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8.87%/-1.26%/2.13% [6] - 预估 GDSI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2.27/40.47/76.90 亿元人民币;EBITDA 分别为 3.33/13.56/28.07 亿元人民币 [6] - 给予 GDSH 2026 年 forward 动态 EV/EBTIDA 15 倍,估值为 369.99 亿人民币;给予 GDSI 2026 年 forward 动态 EV/EBITDA 23 倍,估值为 415.59 亿人民币;GDSH 占 GDSI 估值的 35.6%,两者相加上市公司估值 517.94 亿人民币(556.92 亿港币),目标价 36.53 港元 [7] 分项业务预测逻辑 - 2024 年公司全年收入可达 15%以上双位数增长水平以及 21%以上毛利率 [10] - 2025 - 2026 年,因 GDSI 财务数据不再并入上市公司报表,2025 年收入可能持平或微降,2026 年可恢复小双位数百分比增幅 [10]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报表|项目|2023|2024E|2025E|2026E| |----|----|----|----|----|----| |资产负债表(百万人民币)|流动资产|10984|14320|11066|11235| ||现金|7711|9454|7544|7465| ||应收账款及票据|2546|3850|2681|2845| ||存货|0|0|0|0| ||其他|727|1016|841|925| ||非流动资产|63463|68847|68295|67291| ||固定资产|47499|51925|51719|51041| ||无形资产|13201|13864|13517|13191| ||其他|2762|3058|3058|3058| ||资产总计|74447|83167|79361|78525| ||流动负债|8305|11895|9591|9053| ||短期借款|3382|6082|4082|3082| ||应付账款及票据|3425|3799|3831|4178| ||其他|1499|2014|1678|1793| ||非流动负债|46017|47458|46458|46458| ||长期债务|43035|44535|43535|43535| ||其他|2982|2923|2923|2923| ||负债合计|54323|59353|56049|55512| ||普通股股本|1|1|1|1| ||储备|19867|18755|18252|17954|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9958|23646|23143|22845| ||少数股东权益|166|168|168|169| ||股东权益合计|20124|23814|23312|23014| ||负债和股东权益|74447|83167|79361|78525| |利润表(百万人民币)|营业收入|9957|11550|11356|12491| ||其他收入|0|0|0|0| ||营业成本|8034|8994|9028|9868| ||销售费用|144|177|174|191| ||管理费用|1185|1271|1249|1374| ||研发费用|38|44|44|48| ||财务费用|1939|2091|1383|1336| ||除税前溢利|-4300|-969|-464|-264| ||所得税|-15|134|31|27| ||净利润|-4285|-1103|-495|-291| ||少数股东损益|5|2|1|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90|-1105|-496|-291| ||EBIT|-2361|1122|918|1073| ||EBITDA|1311|5034|4971|5077| ||EPS(元)|-2.96|-0.72|-0.33|-0.19| |现金流量表(百万人民币)|经营活动现金流|2065|4255|6064|5315| ||净利润|-4290|-1105|-496|-291| ||少数股东权益|5|2|1|0| ||折旧摊销|3672|3912|4052|4004| ||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2679|1445|2507|1602| ||投资活动现金流|-6326|-9297|-3443|-2938| ||资本支出|-6022|-9000|-3500|-3000| ||其他投资|-304|-297|57|62| ||筹资活动现金流|3142|6793|-4524|-2449| ||借款增加|3461|4200|-3000|-1000| ||普通股增加|0|4800|0|0| ||已付股利|-54|0|0|0| ||其他|-265|-2207|-1524|-1449| ||现金净增加额|-964|1743|-1910|-79|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6.76%|16.00%|-1.68%|10.00%|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7.92%|74.25%|55.09%|41.32%|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9.31%|22.13%|20.50%|21.00%| ||获利能力 - 销售净利率|-43.09%|-9.56%|-4.37%|-2.33%| ||获利能力 - ROE|-21.50%|-4.67%|-2.14%|-1.27%| ||获利能力 - ROIC|-3.54%|1.72%|1.38%|1.70%|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72.97%|71.37%|70.63%|70.69%|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92.34%|172.85%|171.90%|170.13%|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32|1.20|1.15|1.24|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28|1.16|1.11|1.19|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13|0.15|0.14|0.16|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4.02|3.61|3.48|4.52|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47|2.49|2.37|2.46| |每股指标(元)|每股收益|-2.96|-0.72|-0.33|-0.19| ||每股经营现金流|1.35|2.79|3.98|3.49| ||每股净资产|13.09|15.51|15.18|14.99| |估值比率|P/E|-2.85|-26.82|-59.72|-101.77| ||P/B|0.64|1.25|1.28|1.30| ||EV/EBITDA|39.31|14.06|14.02|13.55|[13]
先声药业:创新药密集兑现,未来持续增长可期
太平洋· 2025-02-13 14: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7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先声药业是创新与研发驱动的制药公司,聚焦肿瘤、神经系统、自身免疫及抗感染领域,创新药密集获批上市,收入占比快速提升,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当前估值较低,随着业绩提升估值有望修复 [10][15][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创新药占比提升,未来持续增长可期 - 先声药业重视创新药研发,在多地设研发中心,有研发人员约 880 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有营销人员约 3900 名,产品覆盖超 3000 家三级医院等 [15] - 已有 8 款创新药获批上市销售,3 款 2024 年 11 月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将有 2 款创新药上市,恩泽舒有望成国内首个获批铂耐药性卵巢癌适应症的新一代 VEGF 单抗,科唯可国内尚无同类失眠药上市 [16][19] - 2017 -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 CAGR 为 9.3%,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12.6%,创新药收入 CAGR 为 33.8%,占比从 2017 年的 21.4%提至 2023 年的 72.0%;2017 - 2023 年研发投入 CAGR 为 39.5%,20 - 23 年 3 款创新药累计研发投入约 11 亿元 [20][21] 产品注重协同优势,成为专科制药龙头 - 公司在多领域有商业化创新药,发挥协同优势,在神经和自身免疫领域成专科制药龙头 [23] - 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约 394 万例,现患患者达 2800 多万人,先必新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TASTE 研究显示疗效优于单用依达拉奉;2020 年 7 月注射液获批上市,20 - 23 年 CAGR 达 749.9%;2024 年 12 月舌下片获批,有望与注射液构成序贯疗法,TASTE - SL 研究显示舌下片组治疗第 90 天良好功能结局患者比例更高 [25][26][29] - 艾得辛 2012 年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上市和国内唯一上市的艾拉莫德药物,2017 年纳入医保,是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治疗药物;2023 年全国院内市场销售额超 9 亿元,是抗炎和抗风湿药 TOP2 品种,2016 - 2023 年 CAGR 达 39.9% [36][40] - 恩度 2005 年 9 月获批上市,用于晚期 NSCLC 患者治疗,被约 20 种权威指南等纳入推荐,2023 年被推荐用于Ⅳ期 NSCLC 一线治疗;恩维达、科赛拉、恩立妥等肿瘤创新药获批上市,科赛拉和恩立妥纳入 2024 年国家医保目录,未来增长放量可期 [41][44] 管线注重差异化布局,失眠药大品种有望获批 - 公司搭建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具备多个针对神经疾病、恶性肿瘤领域的技术平台 [46] - 子公司先声再明专注肿瘤创新药研发,管线布局注重协同发展;恩泽舒 III 期临床研究达主要终点,2024 年 3 月 NDA 申请已受理;SIM0500 开展中美临床 I 期研究,2025 年 1 月与艾伯维达成许可选择协议,公司将获最高 10.55 亿美元付款;SIM0501 对 HRD 肿瘤有抗增殖活性,SIM0508 的 IND 已获批准 [48][50][53] - 全球仅 3 款 DORA 类失眠药获批上市,国内尚无此类药上市;DORA 类药疗效和安全性较好,上市后销量快速增长;科唯可海外和中国 III 期临床数据显示可改善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安全耐受性良好;2022 年 11 月先声药业获其中国权益,2024 年 5 月在香港获批上市,7 月 NMPA 受理 NDA 申请,有望 2025 年国内获批 [58][59][64]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 2024 - 2026 年神经系统领域收入分别为 19.11/23.53/28.80 亿元,自身免疫领域收入分别为 16.70/18.20/19.11 亿元,肿瘤领域收入分别为 15.16/17.84/22.06 亿元 [66][67][68] - 预计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为 67.76/76.54/87.11 亿元,同比增速为 2.55%/12.96%/13.80%;归母净利润为 9.73/12.07/15.04 亿元,同比增速为 36.07%/24.15%/24.58%;对应 EPS 分别为 0.39/0.49/0.60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16/13/10 倍;与可比公司相比,先声药业市盈率较低,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71]
海底捞:深度报告:火锅主业依旧“热辣滚烫”,烤肉品牌大有可为-20250213
国信证券· 2025-02-13 14: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底捞火锅主业后续成长性良好,烤肉品牌发展前景可观,建议中线战略配置 [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火锅赛道:中餐最大细分品类,海底捞稳坐头把交椅 - 市场规模: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超5900亿元,预计2024 - 2028年CAGR约7.2%,是中餐最大细分品类,川渝火锅2023年收入占比超66% [6][14] - 竞争格局:2022 - 2023年玩家洗牌明显,2024年三季度竞争边际缓和;连锁化率从2019年的16%提升至2024年的25%,但头部格局分散,门店CR10仅1.6%,海底捞居首 [6][16][21] - 消费趋势:消费者追求品质与价格的平衡,平价和高端火锅受众稳定,中端火锅占比降低 [31] - 供给趋势:2023年下沉城市门店逆势扩张,火锅连锁品牌呈现下沉趋势;火锅赛道拥抱线上获客渠道 [33] 海底捞:组织架构与时俱进,火锅龙头焕发新生 - 发展历程:1994年创立,2015 - 2023年营收CAGR约28.0%、归母净利润CAGR约42.0%,2023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2021年经营战略失误,后通过组织架构变革走出低谷 [37] - 组织架构变革:“啄木鸟计划”固基,关停部分门店,推进门店管理体系建设,重建职能部门等;“硬骨头计划”提效,复开调整门店,调整存量门店薪酬体系 [40][41][45] - 管理层分析:创始人张勇为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集中,核心高管团队利益绑定充分;实施股权激励,绑定人才;不同发展时期有匹配的人事任命 [49][50] 成长展望:火锅主业同店&开店双改善,烤肉品牌确认加速发展 - 同店复苏:2024年翻台恢复先扬后抑,客单价主动降低;与历史高点相比,客单价和翻台率有回升空间;门店保本点降至约2.0次/天,经营利润弹性增强;修炼内功、场景延展、政策拉动,翻台预计稳中有升;折扣收敛、消费复苏,客单价预计触底回暖 [61][63][64] - 门店扩张:翻台率达到重启规模扩张临界点,扩张主动权重回公司;审慎推行加盟模式,助力下沉市场拓展;中期门店空间测算为1902 - 1998家,未来5年预计每年净增65家左右 [74][75][79] - 新品牌孵化:2024年提出“红石榴计划”,成立专门高管团队;新品牌孵化迅速推进,至少10个副品牌正常运营;“红石榴计划”意义非凡,有完善顶层制度、贯通人才体系和激励体系、完善供应链体系和创业经验等保障 [85][86] 投资建议:经营拐点已至,盈利与估值迎双击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50.5/55.6亿元,同比增0.4%/11.8%/10.2%;给予公司2025年PE估值16 - 18x,对应目标市值为878 - 987亿港元,较最新收盘价涨幅空间为12.4% - 26.4%,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建议中线战略配置,关注潜在戴维斯双击机会 [9]
先声药业:创新药密集兑现,未来持续增长可期-20250213
太平洋· 2025-02-13 14: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7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先声药业是创新与研发驱动的制药公司,聚焦肿瘤、神经系统、自身免疫及抗感染领域,创新药密集获批上市,收入占比快速提升,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当前估值较低,随着业绩提升估值有望修复 [10][15][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创新药占比提升,未来持续增长可期 - 先声药业重视创新药研发,在多地设研发中心,有研发人员约880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有人员约3900名,产品覆盖超3000家三级医院等 [15] - 已有8款创新药获批上市,3款2024年11月纳入医保;2款创新药申请获受理,恩泽舒有望成国内首个获批铂耐药性卵巢癌适应症的新一代VEGF单抗,科唯可国内尚无同类上市 [16][19] - 2017 - 2023年公司营收CAGR为9.3%,归母净利润CAGR为12.6%,创新药收入CAGR为33.8%,占比从2017年的21.4%提至2023年的72.0%;2017 - 2023年研发投入CAGR为39.5%,2020 - 2023年3款创新药累计研发投入约11亿元 [20][21] 产品注重协同优势,成为专科制药龙头 - 公司在多领域有商业化创新药,发挥协同优势,在神经和自身免疫领域成专科制药龙头 [23] - 我国卒中负担重,先必新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注射液2020年获批上市并多次纳入医保,2024年12月舌下片获批,与注射液构成序贯疗法,患者依从性有望提高,2020 - 2023年CAGR达749.9%,有望成改善卒中预后重磅药 [25][28][29][31] - 艾得辛2012年获批,是全球首个上市和国内唯一的艾拉莫德药物,2017年纳入医保,是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治疗药物,2023年院内销售额超9亿元,2016 - 2023年CAGR达39.9% [36][40] - 恩度2005年获批,用于晚期NSCLC治疗,被约20种权威指南推荐,2023年被推荐用于Ⅳ期NSCLC一线治疗;恩维达、科赛拉、恩立妥等肿瘤创新药获批上市,科赛拉和恩立妥纳入2024年医保,未来增长可期 [41][44] 管线注重差异化布局,失眠药大品种有望获批 - 公司搭建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有多个针对神经疾病、恶性肿瘤领域的技术平台 [46] - 子公司先声再明专注肿瘤创新药研发,管线布局协同发展;恩泽舒III期临床达主要终点,2024年3月NDA申请已受理;SIM0500开展中美临床I期研究,2025年1月与艾伯维达成许可选择协议,公司最高可获10.55亿美元付款;SIM0501和SIM0508有临床开发潜力 [48][50][53][55] - 全球仅3款DORA类失眠药获批上市,国内尚无;此类药疗效和安全性好,上市后销量快速增长;先声药业获达利雷生中国开发及商业化权利,其在香港获批上市,获指南推荐,2024年7月NMPA受理NDA申请,有望2025年国内获批 [58][61][63][64]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神经系统领域收入分别为19.11/23.53/28.80亿元,自身免疫领域收入分别为16.70/18.20/19.11亿元,肿瘤领域收入分别为15.16/17.84/22.06亿元 [66][67][68]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为67.76/76.54/87.11亿元,同比增速为2.55%/12.96%/13.80%;归母净利润为9.73/12.07/15.04亿元,同比增速为36.07%/24.15%/24.58%;对应EPS分别为0.39/0.49/0.60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6/13/10倍;与可比公司相比,先声药业市盈率较低,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71]
吉利汽车:1月销量开门红,再创单月历史新高-20250213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2-13 13: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目标价19.0港元,对应2025年的13.0倍预测市盈率,距离现价有33%上涨空间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月吉利汽车总销量达26.7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提升27%,再创历史新高,且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1][2] - 吉利控股集团优化整合后各大品牌定位清晰,2025年吉利汽车销量目标271万辆,主要增量来自吉利汽车品牌 [3] - 基于吉利各大品牌在新技术赋能下不断升级迭代的良好态势,及其在销量和市场份额上的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情况 - 1月吉利汽车总销量26.7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提升27%;吉利品牌销量22.5万辆,同比增长30.0%;极氪销量1.2万辆,同比下降5%;领克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7% [1][2] 品牌定位与发展 - 2024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进行优化整合,2025年吉利汽车销量目标271万辆,其中吉利品牌200万辆,极氪品牌32万辆,领克品牌39万辆 [3] - 吉利汽车品牌定位中低端市场,2025年迈入技术爆发期,多款新技术应用到银河产品体系,推出爆款新车 [3] - 领克品牌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定位高端车市场,后续将推中型混动产品,开拓欧洲市场 [3] - 极氪品牌定位科技、豪华,后续专注中型纯电、中大型混动市场,增强智驾能力 [3] 财务数据 |年份|销售收入(百万元)|增长率(%)|净利润(百万元)|增长率(%)|毛利率(%)|净利润率(%)|ROE(%)|每股盈利(元)|每股净资产(元)|市盈率(x)|市净率(x)|股息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A|147,965|46|5,260|9|14.1|3.6|7.3|0.53|7.60|25.0|1.7|1.4| |2023A|179,204|21|5,308|1|15.3|3.0|6.8|0.52|7.93|25.4|1.7|1.5| |2024E|239,344|34|15,779|197|15.5|6.6|17.9|1.56|9.44|8.6|1.4|1.8| |2025E|288,745|21|13,774|-13|16.1|4.8|13.6|1.36|10.56|9.8|1.3|2.6| |2026E|338,698|17|18,430|34|16.5|5.4|16.1|1.82|12.04|7.3|1.1|2.7| [8] 股价与市值 - 6个月目标价19.0港元,2025年1月28日股价14.3港元,总市值1489.13亿港元,流通市值1489.13亿港元,总股本100.75亿股,流通股本100.75亿股 [6] 股东结构 - 李书福持股41.5%,其他持股58.5% [6] 股价表现 |时间|相对收益(%)|绝对收益(%)| | ---- | ---- | ---- | |一个月|1.92|4.23| |三个月|8.20|6.79| |十二个月|62.97|93.12| [7]
新意网集团:2025上半财年业绩预览:人工智能及MEGAIDC项目拉动增长预期
交银国际证券· 2025-02-13 10: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5上半财年新意网将稳定增长,收入高个位数同比增长,EBITDA低双位数同比增长,得益于MEGA IDC项目运营、数据中心利用率提高、现有项目价格上涨和电力使用增长 [7] - MEGA IDC是未来关键驱动力,其第一期已承诺和签约出租率达约60%,剩余部分租赁进度加快将成股价催化剂,或推动二期建设提前 [7] - 预计2025年利率下降,利息支出适度下降,推动净利润更快增长,2025上半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 [7] - 鉴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据中心需求旺盛,上调2025/26/27财年EBITDA预测2.6%/6.6%/3.7%至22.08亿港元/25.42亿港元/28.60亿港元,目标价从4.50港元上调至5.2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股价及市值信息 - 收盘价4.46港元,目标价5.22港元,潜在涨幅17.0% [1] - 52周高位4.46港元,低位2.38港元,市值18,103.47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12.88百万,年初至今变化4.45%,200天平均价3.71港元 [4] 财务数据一览 |年份|收入(百万港元)|同比增长(%)|净利润(百万港元)|每股盈利(港元)|同比增长(%)|市盈率(倍)|每股账面净值(港元)|市账率(倍)|股息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2,346|12.5|905|0.22|6.9|20.0|1.15|3.89|2.5| |2024|2,674|14.0|907|0.22|0.2|20.0|1.26|3.54|2.5| |2025E|3,322|24.3|1,198|0.30|32.0|15.1|1.33|3.35|3.3| |2026E|3,882|16.9|1,413|0.35|17.9|12.8|1.38|3.22|3.9| |2027E|4,433|14.2|1,639|0.40|16.0|11.0|1.44|3.10|4.5|[6] 损益表(百万港元) |年份|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销售及管理费用|其他经营净收入/费用|经营利润|财务成本净额|其他非经营净收入/费用|税前利润|税费|非控股权益|净利润|作每股收益计算的净利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2,346|(1,025)|1,321|(154)|26|1,192|(109)|0|1,084|(178)|0|905|905| |2024|2,674|(1,259)|1,414|(155)|20|1,279|(220)|0|1,060|(152)|0|907|907| |2025E|3,322|(1,552)|1,770|(193)|0|1,578|(156)|0|1,422|(224)|0|1,198|1,198| |2026E|3,882|(1,798)|2,084|(225)|0|1,859|(177)|0|1,682|(270)|0|1,413|1,413| |2027E|4,433|(2,053)|2,380|(257)|0|2,123|(164)|0|1,959|(320)|0|1,639|1,639|[12] 资产负债简表(百万港元) |截至日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及票据|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总流动资产|物业、厂房及设备|其他长期资产|总长期资产|总资产|短期贷款|应付账款|其他短期负债|总流动负债|长期贷款|其他长期负债|总长期负债|总负债|股本|储备及其他资本项目|股东权益|非控股权益|总权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年6月30日|237|594|10|30|870|19,846|62|19,908|20,778|0|1,735|314|2,049|9,736|4,337|14,073|16,122|234|4,420|4,654|2|4,656| |2024年6月30日|499|697|6|39|1,240|22,770|62|22,832|24,072|0|1,780|183|1,963|11,897|5,094|16,991|18,954|234|4,882|5,116|2|5,118| |2025E年6月30日|1,185|866|6|39|2,095|23,265|62|23,327|25,422|2,509|2,194|219|4,922|9,997|5,094|15,091|20,014|234|5,173|5,407|2|5,409| |2026E年6月30日|1,751|1,011|6|39|2,807|23,719|62|23,780|26,587|0|2,542|242|2,784|13,086|5,094|18,180|20,964|234|5,387|5,621|2|5,623| |2027E年6月30日|2,438|1,155|6|39|3,637|24,051|62|24,112|27,750|0|2,902|268|3,170|13,636|5,094|18,730|21,900|234|5,614|5,848|2|5,850|[12] 现金流量表(百万港元) |年份|税前利润|折旧及摊销|营运资本变动|利息调整|税费|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资本开支|其他投资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负债净变动|权益净变动|股息|其他融资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年初现金|年末现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905|506|(71)|121|28|(16)|1,473|(1,946)|6|(1,940)|3,949|0|0|(3,555)|394|310|237| |2024|907|581|(67)|220|(107)|NA|NA|(2,965)|0|(2,965)|2,372|0|(905)|89|1,555|237|499| |2025E|1,198|631|245|156|36|0|2,265|(762)|0|(762)|610|0|(907)|(520)|(817)|499|1,185| |2026E|1,413|683|202|177|23|0|2,497|(724)|0|(724)|579|0|(1,198)|(589)|(1,208)|1,185|1,751| |2027E|1,639|738|217|164|25|0|2,783|(688)|0|(688)|550|0|(1,413)|(545)|(1,408)|1,751|2,438|[13] 财务比率 |年份|核心每股收益(港元)|全面摊薄每股收益(港元)|每股股息(港元)|每股账面值(港元)|毛利率(%)|EBITDA利润率(%)|净利率(%)|ROA(%)|ROE(%)|净负债权益比(%)|利息覆盖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0.223|0.223|0.112|1.147|56.3|72.4|38.6|4.7|19.6|204.0|3.8|0.4|1.2|81.3|218.6| |2024|0.223|0.223|0.112|1.260|52.9|69.6|33.9|4.0|18.6|222.7|2.5|0.6|1.1|88.1|239.9| |2025E|0.295|0.295|0.148|1.332|53.3|66.5|36.1|4.8|22.8|209.3|4.2|0.4|0.7|85.8|218.3| |2026E|0.348|0.348|0.174|1.385|53.7|65.5|36.4|5.4|25.6|201.6|4.3|1.0|0.6|88.2|222.6| |2027E|0.404|0.404|0.202|1.441|53.7|64.5|37.0|6.0|28.6|191.4|5.2|1.1|0.5|89.2|22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