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国际:甲玛矿全面复产渐进,集团优质资产注入可期
开源证券· 2024-12-06 16:15
公司投资评级 - 中国黄金国际的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黄金国际是中国黄金集团唯一的海外上市平台,2024年甲玛矿全面复产,预计全年金产量接近4.9万吨,铜金属产量达到4.45万吨,看好金价上行周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 公司概况 - 中国黄金国际主营金铜矿产,资源扩张稳健,拥有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和西藏甲玛矿两座大型矿山,2022年黄金和铜产量分别为7.4吨和8.5万吨,2023年受甲玛矿停产影响,黄金产量为4.6吨,铜产量为20051吨 [24] - 中国黄金国际是中国黄金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有中国黄金集团90%的股份 [30] 矿山复产与业绩恢复 - 2024年甲玛矿全面复产,预计铜产量最高可达4.45万吨,贡献利润增量 [9]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40.07%,主要由于甲玛矿复产和铜金价格上涨 [35] 集团海外资源储备 - 中国黄金集团海外矿产储量丰富,包括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库鲁-捷盖列克铜金矿(54%权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克鲁奇金矿(70%权益)、吉尔吉斯斯坦的布丘克金矿(51%权益)和刚果(布)的索瑞米铜铅锌矿(65%权益) [10] - 库鲁-捷盖列克铜金矿年产铜11700.6吨、金0.6吨,克鲁奇金矿年产金6.09吨,布丘克金矿年产金1.5吨,索瑞米铜铅锌矿年产铜19534吨 [77][81][82][8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84亿美元、13.55亿美元、16.15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亿美元、3.61亿美元、4.23亿美元 [88] - 2024-2026年EPS分别为0.33美元、0.91美元、1.07美元,对应PE分别为16.37倍、6.01倍、5.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1]
美团-W:24Q3点评:业绩超预期,关注核心本地协同效应释放
东方证券· 2024-12-06 14: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超预期,收入和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1]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和利润均超预期,外卖、闪购、到店酒旅业务表现强劲[1] - 新业务亏损继续收窄,海外市场投入增加[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业绩 - 24Q3营收936亿元,同比增长22.4%,超出市场预期的920亿元[1] - 调整后营业利润136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12亿元[1] - 调整后净利润128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18亿元[1] 核心本地商业 - 24Q3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20.2%,超出市场预期的683亿元[1] - 调整后经营利润146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29亿元[1] - 经营利润率21.0%,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1个百分点[1] 外卖业务 - 24Q3外卖及闪购业务总订单70.78亿笔,同比增长14.5%[1] - 外卖订单同比增长接近12%,闪购订单同比增长超35%[1] - 收入端受宏观因素影响AOV同比下降,但配送收入和广告变现效率提升抵消部分影响[1] - 利润端单均OP同比提升,但受季节性补贴增加影响环比下降[1] 闪购业务 - 24Q3闪购订单同比增长超35%,用户数和交易频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1] - 非食类目快速增长,生鲜和食品相关品类交易频次持续增长[1] - 收入增速与单量增速相当,并实现盈利[1] 到店酒旅业务 - 24Q3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50%,年度交易用户和活跃商家数量创历史新高[1] - 神会员计划扩展至全国,参与商家数量超过50%[1] - 收入增速与GTV增速差距收窄,OPM同比回升,环比下滑[1] 新业务 - 24Q3新业务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28.9%,超出市场预期的234亿元[1] - 经营亏损收窄至10亿元,亏损率改善至4.2%,超出市场预期的亏损17亿元[1] - 美团优选亏损继续环比收窄,其他业务整体实现盈利[1] - 海外市场投入增加,Keeta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正式上线[1]
华住集团-S:保持积极的开店节奏
兴证国际证券· 2024-12-05 17: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Q3 公司在去年高基数影响下境内酒店 RevPAR 承压下降,其中 OCC 韧性较强,ADR 降幅较大,公司保持积极拓店、坚定发力中高档品牌、提升低线城市渗透率、加强商旅合作、提升会员粘性,保持行业领军地位。境外部分持续推进轻资产化、精简管理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日期:2024.12.2 - 收盘价(港元):24.90 - 总股本(亿股):32.10 - 总市值(亿港元):799 - 净资产(亿元):121.32 - 总资产(亿元):620.39 - 每股净资产(元):3.78 [3] 投资要点 - 预计公司 2024E/2025E/2026E 营业收入为 237/258/28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2%/9.1%/8.3%;归母净利润为 37/44/48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9.3%/增长 17.4%/增长 11.2%。当前股价对应 2024E/2025E/2026E 的 PE 为 19/16/15 倍 [4] 2024Q3 业绩 - 2024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4.4 亿元,同比增长 2.4%,增速落在 2024Q2 指引的下限。其中境内自营、境内加盟、境外自营、境外加盟收入分别为 24.61、25.68、12.29、0.34 亿元,同比 -10.4%、+14.7%、+8.8%、+13.3%。调整后 EBITDA 为 21.1 亿元,同比下降 9.5%,其中境内和境外分部为 20.9、0.2 亿元,同比下降 7.5%、71.2%。调整后 EBITDA 率为 32.8%,同比下降 4.3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0.4 个百分点。调整后净利润为 13.7 亿元,同比下降 10.8% [4] 境内 RevPAR - 公司 2024Q3 的境内 RevPAR、ADR、OCC 分别为 256 元、301 元、84.9%,同比下降 8.1%、下降 7.0%、下降 1.0pct [4] 境外 RevPAR - 2024Q3 境外 RevPAR、ADR、OCC 分别为 82 欧元、117 欧元、69.8%,同比增长 3.7%、增长 2.5%、增长 0.8pct [4] 开店节奏 - 2024Q3 公司在境内新开门店 790 家,开店数量较上半年进一步加快,全年开店指引年内第二次上调,从 2200 家上调至 2400 家。期内关闭门店 231 家,出于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迭代物业的考量。截至 2024Q3 公司的总门店数为 10845 家。2024Q3 签约数量再创新高,超过 800 家,为未来开店提供保障 [4] 主要财务指标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23A 为 21,882,2024E 为 23,673,2025E 为 25,838,2026E 为 27,975 - 同比增长(%):2023A 为 57.9,2024E 为 8.2,2025E 为 9.1,2026E 为 8.3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23A 为 4,085,2024E 为 3,706,2025E 为 4,353,2026E 为 4,841 - 同比增长(%):2024E 为 -9.3,2025E 为 17.4,2026E 为 11.2 - EBITDA(百万元):2023A 为 6,840,2024E 为 6,783,2025E 为 7,513,2026E 为 8,166 - 同比增长(%):2023A 为 4,070.7,2024E 为 -0.8,2025E 为 10.8,2026E 为 8.7 - 归母净利润率(%):2023A 为 18.7,2024E 为 15.7,2025E 为 16.8,2026E 为 17.3 - EBITDA 率(%):2023A 为 31.3,2024E 为 28.7,2025E 为 29.1,2026E 为 29.2 - 每股收益(元):2023A 为 1.28,2024E 为 1.16,2025E 为 1.37,2026E 为 1.52 [5]
九方智投控股:直播时代股票投资的领先服务商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2-05 16:53
公司投资评级 - 无具体投资评级信息 [2][3][4][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九方智投控股是直播时代股票投资的领先服务商,专注于智能投顾和金融科技,通过技术创新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智能化的投资管理解决方案 [2] - 公司主要服务于大众富裕阶层个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受益于散户主导的行情 [2] - 公司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回暖的窗口期,订单数快速增长,业绩有望显著改善 [8] - 公司的发展是AI+短视频时代的大势所趋,而非短暂的市场热情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九方智投控股成立于中国,专注于智能投顾和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投资管理解决方案 [2] - 公司市值为119.7亿港元,已发行股本为4.48亿股,股价为26.6港元,52周股价范围为5.66港元至29.75港元 [3] 商业模式 - 公司通过专业化的投研团队生产投研内容,通过流量分发精准推送,吸引投资者观看并完成客户服务与销售转换 [4] - 变现方式包括智能投顾服务、财富管理、金融数据分析与研究、AI与量化交易 [4] 财务表现 - 截至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 - 22年营运收入为1850.1百万元,变动为3.94% [9] - 23年营运收入为1977.39百万元,变动为6.88% [9] - 24年预测营运收入为2103.5百万元,变动为6.38% [9] - 25年预测营运收入为2433百万元,变动为15.66% [9] - 26年预测营运收入为2670.5百万元,变动为9.76% [9] - 22年净利润为460.55百万元,变动为98.36% [9] - 23年净利润为190.72百万元,变动为-58.59% [9] - 24年预测净利润为308.5百万元,变动为367.42% [9] - 25年预测净利润为378百万元,变动为22.53% [9] - 22年每股收益为1.22元,变动为N/A [9] - 23年每股收益为0.45元,变动为-63.11% [9] - 24年预测每股收益为0.16元,变动为-64.44% [9] - 25年预测每股收益为0.72元,变动为350.00% [9] - 26年预测每股收益为0.88元,变动为22.22% [9] - 市盈率(@26.6港元):22年为23.55,23年为63.84,24年预测为179.55,25年预测为39.90,26年预测为32.65 [9]
爱康医疗:短期行业扰动不改长期成长逻辑,数字骨科+国际化打开发展空间
浦银国际· 2024-12-05 16:10
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8港元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爱康医疗作为国产骨科关节龙头,短期受行业反腐影响,但长期成长逻辑不变,数字骨科和国际化战略将打开发展空间 [1][2] 骨科行业分析 - 骨科行业短期受反腐影响,但长期受益于"患者基数大+手术渗透率提升+国产替代"逻辑 [1][16] - 9M24行业收入及净利同比+3%/+1%,1Q/2Q/3Q24收入同比-9%/+3%/+17%,收入增速已有回暖趋势 [1][16] - 骨科手术量预计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及手术渗透率提升而稳步增长 [1][16] - 外资品牌集采后资源投放更聚焦头部标杆医院,国产替代有望提速 [1][16] 公司核心产品分析 - 髋、膝关节类产品为爱康最核心的收入来源(1H24贡献收入85%),在关节国采接续采购中,爱康在各个产品分组中均以A组中选 [1][57] - 除需求量较小的金对聚髋关节中标价有所下降外,其余产品中标价均实现上调,出厂价维度个别产品实现出厂价上调 [1][57] - 随着关节集采风险出清且出厂价基本持平,叠加反腐进一步常态化,公司2025年收入有望在今年较低的基数下实现复苏增长 [1][57] 长期发展策略 - 爱康为国内首家将金属3D打印用于骨科植入物的企业,在骨科3D打印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2][62] - 公司基于3D精确构建技术(3D ACT)及ITI医工交互平台推出的ICOS定制化平台,可满足患者定制化需求,中高端市场推广潜力大 [2][62] - 公司VTS及手术机器人产品陆续上市,后续将结合ICOS打造数字骨科平台,进一步拉动耗材销售 [2][62] - 公司在海外拥有爱康及JRI双品牌,具备全产品线优势及规模化潜力,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第二引擎 [2][6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3-2026E收入CAGR 22%,给予公司22x 2025E PE目标估值倍数,该目标估值倍数与公司过去3年均值持平 [2][3] - 2022-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1052、1094、1305、1625、1990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2%、4.0%、19.3%、24.5%、22.5% [3] - 2022-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182、261、324、399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1%、-11.1%、43.1%、24.5%、22.9% [3] 市场表现与预期 - 目标价6.8港元,潜在升幅+27%,目前股价5.4港元,52周内股价区间3.5-7.1港元,总市值6029百万港元 [4] - 市场预期区间为5.4-7.6港元,浦银国际目标价为6.8港元 [5]
睿智投资|三生制药 (1530 HK) - 预期特比澳持续快速增长,创新品种蓄势待发
招银国际· 2024-12-05 16:0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81港元 [4] 核心观点 - 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结果公布,特比澳成功续约并新增儿童ITP适应症、伊尼妥(HER2单抗)成功续约,盐酸纳呋拉啡口崩片新进入医保目录 [1][2] - 医保基金持续支持创新药,预期公司续约品种的价格将较为稳定,为公司的稳健增长提供支撑 [1][2] - 公司在研管线推进顺利,多款创新品种已进入NDA或临床III期,预计将在2025E-27E陆续获批,为公司增长提供新动能 [1][3] - 预计公司2024E和2025E收入将分别同比增长12.8%和12.2%,当前市值对应6.6倍2025E PE,估值极其吸引 [1] - 预期公司将维持30%的分红比例,目前股价对应2025E 股息率为4.5% [1] 医保目录更新 - 特比澳和伊尼妥单抗(HER2)成功续约,且特比澳新增儿童ITP(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适应症 [2] - 盐酸纳呋拉啡口崩片(丽美治)通过谈判成功进入医保,用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瘙痒症 [2] 创新研发与合作引进 - 三生制药在血液、肿瘤、肾科、风湿科和OTC、电商等多个渠道构建了完善的销售能力 [3] - 2024年,公司的长效EPO(SSS06)和608(IL-17A)均完成递交上市申请,有望在2025E获批上市 [3] - 611(IL-4R)、613(IL-1β)、(IL-5)均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有望在2026E-27E相继获批 [3] - 707(PD-1/VEGF)正在开展针对三种适应症的临床II期试验 [3] - 公司引入多款临床后期产品,与现有管线具备较强的协同效应 [3] - 在皮肤毛发领域,公司引进了外用痤疮药物Winlevi和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目前均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3] - 在血液/肿瘤领域,公司在2024年引进了苯磺酸克立福替尼和紫杉醇口服溶液 [3] - 紫杉醇口服溶液在24年9月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胃癌,针对HER2 阴性乳腺癌的 III 期临床正在进行中 [3] - 苯磺酸克立福替尼处于临床III期阶段,用于治疗复发/难治AML [3] - 预期新产品将自2026年开始逐步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引擎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在2025E将分别同比增长12.2%和13.6% [4] - 基于9年DCF模型,给予目标价9.81港元(WACC:11.83%,永续增长率:2.0%),对应9.8倍25年市盈率 [4]
新世界发展:新管理团队履新,引领公司迈入新发展周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2-05 15:46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公司投资评级 [2] 核心观点 - 新世界发展新管理团队履新 黄少媚女士获委任为行政总裁 全面负责集团在香港与内地的业务 [2] - 公司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 2024财年非核心资产出售达80亿元 预计2025财年非核心资产出售为130亿港元 [2] - 公司2024年至今已完成超过500亿港元的贷款安排及债务偿还 包括发行4亿美元3.5年期美元债券 [2] - 受益于房地产政策调整 公司重点布局的广深及长三角区域楼市成交数据向好 预计四季度及明年内地楼市将止跌企稳 [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黄少媚女士获委任为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 继续担任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2] - 何智恒先生和刘富强先生被委任为执行董事 [2] - 黄少媚女士拥有超过20年房地产经验 曾任职于高力国际及新鸿基地产 [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内地土地储备面积达372万方 其中58%位于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 [2] - 公司拥有7个城市更新项目正在进行中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公司拟出售新世界体育发展100%股权给周大福企业 交易金额为41670万港元 [2]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4财年非核心资产出售达80亿元 预计2025财年非核心资产出售为130亿港元 [2] - 公司2024年至今已完成超过500亿港元的贷款安排及债务偿还 [2] - 公司7月成功发行4亿美元3.5年期美元债券 重新打开境外债券市场融资渠道 [2] - 公司完成多笔长年期、低利息的经营性贷 合共人民币58亿元 平均成本为3.1% [2] 行业及市场环境 - 受益于房地产政策调整 公司重点布局的广深及长三角区域楼市成交数据向好 [2] - 预计四季度及明年内地楼市将止跌企稳 [2]
国药控股:利润短期仍然承压,期待2025持续改善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2-05 15:45
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26.8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利润短期仍然承压,期待2025年持续改善 [2] 收入与利润 - 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收入4424.2亿元,同比减少0.78% [2] - 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至7.55% [2]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2.79亿元,同比减少13.41% [2] - Q3收入同比恢复增长1.88%,环比增速仅0.16% [2] - Q3归母净利润15.75亿元,同比减少20.94% [2] 医药分销业务 - 药品分销业务上半年维持0.47%的增长 [3] - 江浙沪、华中、华北、两广等地的收入占比保持较快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3] - 面向医疗机构的直接销售占比略有下降,但零售直销业务占比有所增长 [3] - 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的进一步铺展有望优化回款周期,并在利润端产生有益的影响 [3] 器械分销与医药零售业务 - 器械分销业务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7.08% [4] - 医用耗材分销业务相对稳健,但医疗设备、IVD检测试剂等高毛利产品收入明显减少 [4] - 集中配送及SPD项目已覆盖28个省份,上半年新增SPD项目31个,单体医院集中配送项目148个 [4] - 医药零售业务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6.43%至166亿元,其中国大药房Q2净亏损0.91亿元,Q3亏损缩窄至0.25亿元 [4]
爱康医疗:成长逻辑,数字骨科+国际化打开发展空间
浦银国际证券· 2024-12-05 15: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 6.8 港元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行业扰动不改长期成长逻辑,数字骨科+国际化打开发展空间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骨科行业短期虽因反腐承压,但长期仍将受益于"患者基数大+手术渗透率提升+国产替代" [1][16] - 9M24 行业收入及净利同比+3%/+1%,短期仍受反腐影响,但医疗反腐大规模开展已超过一年,1Q/2Q/3Q24 收入同比-9%/+3%/+17%,收入增速已有回暖趋势 [1][16] - 长期看,骨科手术量预计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及手术渗透率提升而稳步增长 [1][16] - 外资品牌集采后资源投放更聚焦头部标杆医院,对中国整体投入有所减少,国产替代有望提速 [1][16] 公司核心产品集采风险出清,2025 年业绩能见度提升 [1][2] - 髋、膝关节类产品为爱康最核心的收入来源(1H24 贡献收入 85%),在年内落地的关节国采接续采购中,爱康在各个产品分组中均以 A 组中选 [1][2] - 中标价维度,除需求量较小的金对聚髋关节(占髋+膝总报量 2%)中标价有所下降外,其余产品中标价均实现上调,出厂价维度个别产品实现出厂价上调 [1][2] - 随着关节集采风险出清且出厂价基本持平,叠加反腐进一步常态化,公司 2025 年收入有望在今年较低的基数下实现复苏增长,净利端则有望享受接续采购后更显著的规模效应及持续的费用率优化 [1][2] 长期通过"数字骨科+国际化"打开成长空间 [2][11] - 爱康为国内首家将金属 3D 打印用于骨科植入物的企业,在骨科 3D 打印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2][11] - 公司基于 3D 精确构建技术(3D ACT)及 ITI 医工交互平台推出的 ICOS 定制化平台,可满足患者定制化、缩短手术及康复时长等核心需求,中高端市场推广潜力大 [2][11] - 公司 VTS 及手术机器人产品陆续上市,后续将结合 ICOS 打造数字骨科平台,借助数字骨科平台进一步拉动耗材销售 [2][11] - 公司在海外拥有爱康及 JRI 双品牌,具备全产品线优势及规模化潜力,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第二引擎 [2][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3][4] - 预计公司 2023-2026E 收入 CAGR 22%,给予公司 22x 2025E PE 目标估值倍数,该目标估值倍数与公司过去 3 年均值持平 [2][4] - 2022-2026E 营业收入分别为 1,052 百万人民币、1,094 百万人民币、1,305 百万人民币、1,625 百万人民币、1,990 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 38.2%、4.0%、19.3%、24.5%、22.5% [3] - 2022-2026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5 百万人民币、182 百万人民币、261 百万人民币、324 百万人民币、399 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 121.1%、-11.1%、43.1%、24.5%、22.9% [3] 投资风险 [2] - 后续批次集采续约价格降幅较大、手术量增速不及预期、反腐等政策影响持续、国际化进展慢于预期 [2]
百度集团-SW:24Q3点评:广告业务短期承压,AI驱动云业务稳健增长
天风证券· 2024-12-05 13:23
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百度集团24Q3总收入为336亿元,同比-3%;Non-GAAP净利润为59亿元,同比-19% [1] - 百度Core收入为265亿元,其中在线营销收入188亿元,同比-4%,主要受宏观经济影响;非在线营销收入77亿元,同比+12%,主要由智能云业务带动 [1] - AI Cloud收入达49亿元,同比+11%,主要由生成式AI和基础模型驱动,AI收入占总AI Cloud收入的11% [1] - 爱奇艺收入72亿元,同比-10% [1] - 智能云业务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技术优势将推动AI CLOUD收入增长,ERNIE的市场采用率趋势良好 [1] - 自动驾驶服务萝卜快跑24Q3供应的自动驾驶订单约为98.8万单,同比+20%,累计提供超过8百万单服务 [1] - 公司在线营销业务处于转型期,将持续投入AI智能云业务和无人驾驶的发展 [1] 智能云&文心一言 - 公司扩展ERNIE系列,推出两款增强型轻量级机型Speed Pro和Lite Pro [1] - 11月,ERNIE每天处理约15亿个API调用,较8月的6亿个大幅增加 [1] - ERNIE Agent的对话次数显著增长,平均每天达到1500万次 [1] - 9月月活跃用户为7.04亿,同比+6%;搜索结果页面中包含生成内容的比例已由18%上升至20%,百度App AI功能覆盖其月活用户的近70% [1] 利润端 - 2024Q3 Non-GAAP运营利润为70亿元,运营利润率为26% [1] - 百度搜索的用户行为继续变好,运营利润率有望持续转好 [1] 智能驾驶 - 自动驾驶服务萝卜快跑24Q3供应的自动驾驶订单约为98.8万单,同比+20%,累计提供超过8百万单服务 [1] - 第六代无人车阿波罗RT6量产成本极具竞争力,价格低于3万美元 [1] 投资建议 - 调整FY2024-2026收入预测至1338/1476/1641亿元,Non-GAAP营业利润调整至274/308/342亿元 [1] - 基于SOTP估值,给百度2024年广告、云业务、爱奇艺非广告收入分别以8x P/E、3x P/S、14x PE,对应目标价13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