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酸行业深度报告:产业多维度迎来突破,国内企业优势尽显
招商证券· 2025-11-24 20: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小核酸产业已进入多维突破时代,当下是前瞻布局小核酸投资的关键时刻[1][7] - 中国企业在小核酸赛道上凭借研发效率和工程创新优势占据竞争优势[1][7] - 2026年是小核酸产业催化大年,也是国内可投企业数量显著增加的一年,蕴含重要投资机会[7][14] 产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 医药行业大级别行情由产业趋势驱动,其节奏表现为海外“研发突破-国内映射-国内企业突破-向外输出参与全球竞争”[7][11] - 小核酸技术平台正从罕见病突破至慢病,从肝内靶向突破至肝外靶向,平台延展性与市场空间巨大[14][15] - 2026年产业将迎来多项关键催化事件,包括III期临床数据读出、BLA申请、新临床试验启动等,涉及罕见病、CNS、代谢、抗病毒等多个治疗领域[16] 小核酸技术底层与企业竞争力 - 小核酸成药的关键在于高效的递送平台和可成药的靶点,核心机制包括反义寡核苷酸(ASO)和小干扰RNA(siRNA)[17] - 化学修饰与递送系统是成药关键,已验证的平台包括GalNAc(肝靶向)和脂质纳米颗粒(LNPs),内吞体逃逸效率是当前主要挑战[18][19] - 企业竞争力体现在两方面:在已验证平台上对成熟靶点的开发速度,以及开发全新递送平台和创新靶点的能力[23][24] - 跨国药企积极布局新技术平台,例如诺华以120亿美元现金溢价收购Avidity Biosciences,进入抗体偶联寡核苷酸(AOC)技术平台领域[24] 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 中国企业在小核酸领域具有研发效率优势(临床前及临床研发效率)和工程创新优势,有助于在递送系统等平台上产生创新[28] -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助力小核酸药物的开发与评价[28] - 中国CRDMO企业如药明合联已提前布局,2025年上半年完成190个AOC分子的早期研究[35] 海外小核酸公司研究 - **Alnylam**:小核酸龙头企业,其股价随研发药物不断上市与销售而走强,市值已超过600亿美元[40][43];公司成功构建GalNAc递送平台,验证了“平台+靶点+速度”的核心竞争点,已有六款产品商业化,六款产品进入III期临床[40][43];其产品Inclisiran(PCSK9靶点)在临床试验中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约46%至51%[45] - **Arrowhead**:通过搭建TRiM递送平台进行创新,旨在实现不同组织的特异性靶向,例如利用TfR1配体靶向中枢神经系统[46][48][51];在靶点布局上差异化,涉及减重适应症(如INHBE、ALK7靶点)、CNS创新靶点等[46][61] 国内相关标的 - **舶望制药**:项目进度领先,与诺华深度合作,累计获得预付款3.45亿美元,潜在合作总价值高达93.65亿美元[62][66];基于RADS平台在心血管、罕见病、代谢、CNS等多领域广泛布局,多款药物处于II期临床阶段[62][67] - **瑞博生物**:核心产品RBD4059(靶向FXI因子的siRNA)是全球临床开发进展最快的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的siRNA药物,1期临床试验中最高剂量(600mg)可使FXI活性相对于基线平均最大下降91.6%[68][71];与勃林格殷格翰合作开发NASH/MASH疗法,并布局肝外递送平台[68][78] - **圣因生物**:专注于肥胖、心血管代谢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siRNA药物开发,已开发出靶向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肝外递送平台LEAD平台[80][82] - **前沿生物**:重点布局IgA肾病领域,两款靶向补体蛋白的小核酸药物(FB7013靶向MASP-2,FB7011双靶向MASP-2/CFB)在猕猴模型中显示长效治疗优势,单次给药抑制效果可持续13-16周[83][84] - **东阳光药**:小核酸平台起源于慢乙肝治疗,布局siRNA与ASO技术平台,其乙肝ASO候选药物临床前数据优于在研对照药物,并已在感染、心血管-肾脏-代谢、呼吸系统领域布局超过10款早期管线[85][88]
人工智能周报(25年第47周):谷歌发布Gemini3Pro和NanoBananaPro,阿里千问APP上线公测-20251124
国信证券· 2025-11-24 20:3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4] 核心观点 - AI对互联网巨头在广告业务、云计算场景和企业效率方面的带动作用依然明显,各公司保持积极的投资力度,但市场开始关注巨额资本开支(CAPEX)背后的投资回报率(ROI)表现 [32] - 国内大厂的资本开支压力远小于海外,且AI对其相关业务的带动同样明显,利润端预计腾讯、腾讯音乐、快手等公司经营效率提升明显 [32] - 建议继续聚焦AI主线,推荐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快手、百度集团、美图公司,以及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较低的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 [3][32] 人工智能动态:产品应用 - 谷歌推出新一代图像生成与编辑模型NANO BANANA PRO,整合了Gemini 3 Pro的多模态理解能力及谷歌搜索知识库,最多支持14张输入图片并保持一致性,强化了文本渲染和跨语言翻译能力 [16] - 蚂蚁集团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上线3天紧急扩容8轮,冲上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六位及免费工具榜第一位 [16] - 腾讯“元宝”上线“一句话生视频”能力,基于开源的HunyuanVideo 1.5模型,实现图文音视多模态覆盖 [20] - 1688推出跨境AI智能体“遨虾”,以“AI+供应链”为核心,整合选品、找厂、询盘、设计等环节 [20] -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进军AI to C市场,其App在公测上线两天后冲入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总榜第三位 [21] - 夸克App全面接入千问对话助手,并计划发布全新的AI浏览器 [21] - 月之暗面Kimi K2 Thinking模型被AI搜索应用Perplexity接入,成为其接入的唯一国产模型,Perplexity拥有3000万月活跃用户,估值突破200亿美元 [22] - 阿里国际站面向全球市场推出AI Mode,利用AI Agent全自动执行跨境电商采购流程 [22] - ChatGPT在日本、新西兰、韩国等四地试点社交群聊功能,支持最多20人共同对话 [23] 人工智能动态:底层技术 - 谷歌发布Gemini 3 Pro,以1501 Elo得分位列LMArena大模型竞技场第一,在一系列基准测试中远超Gemini 2.5 Pro [2][24][25] - Gemini 3 Pro在“人类终极测试”中得分37.5%,在GPQA钻石级测试和MathArena Apex测试中分别斩获最高分和23.4%的成绩,在MMMU-Pro和Video-MMMU多模推理上分别获得81%和87.6% [25] - AI Agent交易市场MuleRun发布2.0版本,上线一个月用户数突破50万,其中美国用户占比达27.43% [26] - 谷歌推出天气预报模型WeatherNext 2,并推出云端隐私保护专用AI计算服务“私有AI计算”(Private AI Compute) [27] 人工智能动态:行业政策 - 广东省提出积极培育人工智能、Web3.0等技术驱动的创新型平台,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 [2][28][29][30] - 工信部指出将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制造”应用探索,推进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规模化部署 [2][31] AI相关网站流量数据 - ChatGPT周平均访问量达1418.00百万,环比增长1.79% [10] - Gemini周平均访问量为303.60百万,环比增长7.20% [10] - Perplexity周平均访问量为45.48百万,环比增长2.02% [10] - 元宝周平均访问量环比增长11.69%,Kimi通义千问周平均访问量环比下降4.36% [10]
房地产行业报告(2025.11.17-2025.11.23):量价承压,信心与预期仍待修复
中邮证券· 2025-11-24 20:2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2] 核心观点 - 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调整周期,销售端整体同比延续下滑态势 [5] - 政策层面持续加码城市更新与存量盘活,成为推动行业转型的关键抓手 [5] - 市场信心修复缓慢,但政策预期较强,后续经济将呈现“政策驱动下的温和修复”态势 [5] - 需求端疲软格局短期难逆转,但货币政策维持宽松、财政发力基建与城市更新、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等组合拳将逐步托底经济 [5] 行业基本面跟踪 新房成交及库存 - 上周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199.71万方,本年累计新房成交面积为7985.33万方,累计同比-8.8% [6][14] - 30大中城市近四周平均成交面积为178.43万方,同比-33.3%,环比+0% [6][14] - 分线城市近四周平均成交面积:一线城市43.22万方(同比-49.3%,环比-7.9%),二线城市100.83万方(同比-25.1%,环比+8.6%),三线城市34.38万方(同比-27.7%,环比-11.2%) [6][14] - 上周14城商品住宅可售面积为7997.48万方,同比-6.92%,环比+0.1%,去化周期为18.86个月,其中一线城市去化周期为13.57个月 [6][16] 二手房成交及挂牌 - 上周20城二手房成交面积为212.27万方,本年累计二手房成交面积为9938.28万方,累计同比+8.5% [7][19] - 20城近四周平均成交面积为212.73万方,同比-20.5%,环比-1.8% [7][19][21] - 截至2025/11/10全国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量指数为5.81,环比-12.1%,挂牌价指数为148.8,环比-0.17% [7][24] 土地市场成交 - 上周100大中城市新增供应住宅类土地380宗,成交92宗;新增供应商服类土地288宗,成交94宗 [7][27] - 近四周100大中城市平均住宅类土地成交数量/供应数量为0.33,商服类为0.34 [7][27] - 近四周成交住宅类土地楼面均价为4826.25元/平方米,溢价率1.52%(环比-0.92pct);商服类土地楼面均价2413元/平方米,溢价率11.53%(环比-0.48pct) [7][27] 行情回顾 - 上周A股申万一级房地产行业指数下跌5.83%,沪深300指数下跌3.77%,房地产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2.06个百分点 [8][30] - 上周港股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下跌1.69%,恒生综合指数下跌5.37%,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跑赢恒生综合指数3.67个百分点 [8][30] - A股房地产行业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0,港股地产分类、物业服务及管理在14个恒生综合行业中分别排名第10、第2 [31] - 重点个股表现:A股涨幅居前为新城控股(+4.63%)、中国国贸(+0.1%);港股涨幅居前为建发国际集团(+2.64%)、中国金茂(+1.39%);物业服务企业涨幅居前为金科服务(+14.41%)、恒大物业(+5.47%) [36]
比较研究系列:AI智驾2.0,迈向智能涌现
平安证券· 2025-11-24 20:2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演进已从2024年的端到端范式确立,迈入智驾到AI 2.0的规模化能力兑现期 [1] - 基于模型能力提升及多样化的训练数据,智驾系统可能涌现出自主应对极端边缘场景的能力,从而推动智驾系统进一步打通商业闭环 [1] - 2026年AI智驾持续进阶的三条主旋律是:新一代城区领航算法迭代、软硬一体优化、基于量产车的Robotaxi业务推进 [81] - AI智驾是迈向物理世界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经之路,拥有多样化的真实路采数据及雄厚研发资源的玩家胜算更大 [81] 技术迭代 特斯拉智驾软硬件新迭代 - 特斯拉FSD V12转向端到端架构,带来智能驾驶的重大飞跃,FSD(监督版)累积行驶里程超过60亿英里 [7] - FSD V14采用新软件架构,参数规模实现大幅提升,整合了Robotaxi项目中的技术成果 [7] - 下一代芯片AI5性能指标远超AI4,据称有望成为“针对参数规模约2500亿以下模型的最佳推理芯片” [7] - Robotaxi业务进展:现有Robotaxi车队在无安全员状态下已累计行驶超25万英里,预计到2025年底奥斯汀地区实现无安全员运营,专为无人驾驶设计的Cybercab目标年产能从50万辆上升至200万辆甚至500万辆 [7] - 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将于2026年一季度发布,目标搭建年化产能100万台的生产线,单台生产成本预计约2万-2.5万美元 [9] 中国高阶智驾发展阶段 -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发展历经三阶段:规则系统阶段、混合系统阶段、完全数据驱动的系统构建阶段 [12] - 中国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已迈入第三阶段(数据驱动的全新发展阶段),从硬件堆料阶段(2021年),迈过人海战术的规则阶段(2023年),进入到数据驱动阶段(2024年开始) [15] - 基于真实数据的规模效应催生端到端2.0阶段到来,主流玩家技术架构趋势是训练端更强调强化学习,车端强调更高程度的模型化 [18] 主流玩家技术架构方向 VLA(视觉-语言-动作)方向 - 理想汽车和元戎启行采用VLA路线,理想汽车在2025年9月10日已开启VLA司机大模型的全量推送,元戎启行在2025年8月发布VLA模型并宣布已获5款车定点 [24] - VLA融合视觉、语言和动作三大模态,通过统一的多模态学习框架,将感知、推理与控制一体化,具备强大的思维链能力,能摆脱传统端到端模型的黑盒难题 [27][28] - VLA训练过程包括基座模型预训练、动作微调、强化学习优化三个阶段 [34] - VLA带来五大体验升级:空间语义理解、异形障碍物识别、文字引导牌理解、语音交互控车、防御性驾驶能力 [42][46] - VLA当前瓶颈在于车端算力及存储带宽不足制约模型潜力释放,以及对海量高质量数据的需求 [45][52] 华为ADS 4.0 - 华为ADS 4.0采用WEWA架构,标志着实现了从“数据驱动”向“场景驱动”,核心迭代在于实现了“AI训练AI”的闭环 [49] - WEWA架构由云端World Engine(世界引擎)和车端World Action Model(世界行为模型)组成,通过云端与车端协同进化以系统性解决长尾难题 [53] - 华为凭借45 EFLOPS云端算力、超100万台车的搭载量、超50亿公里的累计智驾里程保持领先优势 [49] 地平线机器人 & Momenta - 地平线最新版HSD基于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和强化学习能力,推动辅助驾驶迎来拟人化体验拐点,旨在实现系统低延时、全方位防御性驾驶、横纵向合一的车控 [59][60] - Momenta最新版算法为基于强化学习的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坚持“两条腿”战略(量产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Robotaxi),累计合作量产车型已超160款 [61][62] - Momenta的“数据飞轮”依赖数据驱动、海量数据和闭环自动化工具链三个关键因素 [62] 商业模式 Robotaxi业务提速 - 主流高阶智驾玩家基于消费级量产车业务进军Robotaxi业务的节奏加快,主要原因包括:Robotaxi可提供关键的长尾场景数据作为模型训练“燃料”;家用量产车与Robotaxi技术可复用,商业模式协同效应凸显;Robotaxi是“出行即服务”的关键战略卡位 [66] - 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形成两种技术路线:以Waymo为代表的“跨越式路线”(系统规范与安全冗余强,但成本高、扩展慢)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渐进式路线”(依托数据规模和迭代效率,更具商业化弹性) [67] - 华为规划2026年实现高速L3规模商用,2027年全面开启载人与载物的无人化新时代 [73][74] - 地平线认为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渐进式路线是实现L4的更优路径,扎实的L2基础能力是实现L4的必经之路 [75] - 元戎启行宣布将于2025年底落地Robotaxi业务,其Robotaxi与量产车共用一套技术框架,实现数据驱动的商业闭环 [76] 投资建议 - 推荐赛力斯、地平线机器人、长城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81]
IVD巨头共识下注肿瘤早筛
世纪证券· 2025-11-24 20: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医药生物行业的整体投资评级 [2][3][8] 报告核心观点 - 体外诊断(IVD)巨头已达成共识,行业增量在于分子肿瘤早筛,雅培以21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精密科学,罗氏与Freenome达成潜在价值超2亿美元的合作 [3] - 国内IVD行业经历多轮集采后,头部企业有望通过并购整合多组学肿瘤早筛寻找新增长点 [3] - 流感活动持续上升,2025年第46周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比为6.7%,北方省份为7.0%,均高于前一周及2022-2024年同期水平 [3][11]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11月17日-11月21日)医药生物板块收跌6.88%,跑输Wind全A(-5.13%)和沪深300(-3.77%) [3][8] - 所有子板块均收跌,其中原料药(-8.6%)、线下药店(-8.58%)和其他生物制品(-7.99%)领跌 [3][8][9] - 个股方面,海南海药(+23.8%)、*ST长药(+19.7%)和*ST苏吴(+15.5%)涨幅居前;金迪克(-25.5%)和特一药业(-22.3%)跌幅居前 [3][8][11] 行业重要事件 - 流感活动持续上升,2025年第46周南方省份ILI%为6.7%,北方省份为7.0% [3][11] 行业要闻 - GE HealthCare以23亿美元现金收购医疗成像软件提供商Intelerad [12] - 雅培以每股105美元、总价值约21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精密科学(Exact Sciences) [3][12]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IBI362)用于中重度肥胖的III期临床研究达成主要终点,将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12] - 三生制药建议分拆附属公司蔓迪股份于联交所独立上市 [12][13] - 罗氏与Freenome达成合作协议,潜在价值超2亿美元,包括7500万美元股权投资 [3][15] - 强生以30.5亿美元现金收购Halda Therapeutics [15] - 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新药AK152获NMPA批准开展阿尔茨海默症临床试验 [15] - 复宏汉霖帕妥珠单抗注射液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美国FDA批准,成为美国首款PERJETA生物类似药 [15] 公司公告 - 百诚医药就1类创新药BIOS-0629项目达成独家授权合作,交易金额3亿元,另享销售额10%提成 [15] - 微电生理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NMPA注册申请 [15]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的斯鲁利单抗注射液用于胃癌新辅助/辅助治疗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15] - 迈威生物发行不超过62,664,600股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15] - 泰恩康控股子公司博创园的CKBA乳膏联合NB-UVB治疗儿童白癜风II期临床研究申请获NMPA受理 [16] - 泽璟制药产品注射用ZG006联合疗法用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获批准,该药为全球首个DLL3靶点三特异性抗体 [16] - 金城医药谷胱甘肽原料药获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 [16]
AI点亮灯塔工厂,引领智能制造新范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24 1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看好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进行数智化转型的工业软件与自动化厂商 [3] 报告核心观点 - 在AI与“十五五”规划双重牵引下,灯塔工厂已演进为承载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载体,本土工业软件与自动化厂商正在成为这一体系的核心驱动力 [1] - AI+制造成为灯塔工厂发展的顶层牵引,推动其向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 [3] 灯塔工厂定义与发展新方向 - 灯塔工厂源于工业4.0战略,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应用的最佳实践工厂,代表全球智能制造最高水平,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人等新技术实现生产流程全面自动化、精准化和清洁化 [3] - 评估重心从单点4IR应用迭代为与可持续、供应链韧性、人才体系、客户导向的综合运营升级,细分类型从三类演进为客户至上、生产效率、供应链韧性、可持续和人才五大类型 [3] - 截至2025年9月,全球灯塔网络成员已超过200家工厂,覆盖30多个国家和35个行业,中国以85家工厂占比42.29%居全球首位 [20] 三大趋势驱动运营升级 - 人工智能与先进分析技术应用占比持续提升,已赋能50%的落地场景,将产品缺陷率降低41%、能源消耗减少28%、生产周期压缩44% [16] - 高度互联的组织突破单一工厂边界,主动赋能全供应链协同优化,端到端灯塔工厂大量涌现 [18] - 人才体系建设与全域可持续发展计划双轮驱动,每千名全职员工平均新增25个转型相关职位,平均减少30%的材料浪费,降低25%的能耗与水耗 [19] - 新晋灯塔工厂平均将劳动生产率提升40%,交付周期缩短48% [19] 政策与AI双轮驱动中国灯塔工厂发展 - 国家政策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写入制造业发展主线,并设定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量化目标 [35] - 地方层面以资金补贴、试点示范、产业基金等方式进行梯度培育,如上海对智能工厂支持最高1亿元,苏州提供智能化改造诊断“买单”等政策性资金支持 [37] - 在“人工智能+”行动和“十五五”规划牵引下,AI+制造上升为国家级系统工程,为灯塔工厂提供清晰政策轨迹和发展空间 [49] - 中国灯塔工厂运营成本平均下降35%,产量(营业额)平均增幅超100%,核心经营指标领先全球 [39] 本土工业软硬件厂商构筑数智底座 - 本土企业以工业软件、自动化控制、工业互联网和AI大模型为核心抓手,在感知、控制、平台与应用多层协同发力,提供从“工厂操作系统”到场景化解决方案的全栈能力 [3] - 重点厂商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中控技术、宝信软件、汉得信息、赛意信息、能科科技、鼎捷数智等 [3]
食品饮料行业2026年度投资策略:新消费内部轮动传统消费底部改善
银河证券· 2025-11-24 19:23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4] 核心观点 - 2026年食品饮料行业将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呈现“新消费内部轮动,传统消费底部改善”的格局 [6] - 新消费领域内部将出现轮动:渠道方面从零食量贩和山姆会员店转向渠道自有品牌和性价比业态扩张;品类方面从魔芋零食和功能饮料转向大健康食品和便捷化食品 [6][17] - 部分传统消费领域如乳制品、速冻食品等供给逐渐出清,需求改善有望推动板块底部修复 [6][38] - 白酒板块预计仍处于调整周期,但逐渐步入筑底阶段 [6] 行业整体复盘与展望 - 2025年前三季度食品饮料行业收入同比微增0.1%,利润同比下降14.6%,行业指数年内下跌4.8%,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31 [8][11] - 行业表现疲弱主要受白酒周期调整拖累,大众品复苏长期趋势不变,内部节奏呈现上半年新消费领先、下半年传统消费修复接力的特征 [11] - 2026年宏观经济预计保持韧性,实际GDP增速预计5.0%,社零增速预计4.7%,CPI增速预计0.4%,消费复苏节奏仍偏温和 [15][16] 软饮料板块 - 2025年上半年七家头部饮料企业收入1127亿元,同比增长6.2%,行业归母净利率13.3%,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42][45] - 2026年出行旺盛有望支撑饮料动销,PET瓶片价格同比降7.4%,白糖价格同比降11.4%,成本红利有望延续 [42][45] - 包装水行业关注娃哈哈内部纠纷可能带来的竞争格局变化,利好农夫山泉、华润饮料 [52] - 运动饮料、养生水、椰子水等细分品类将延续高景气度 [54][58][60] 零食板块 - 2025年魔芋行业高度景气,卫龙美味蔬菜制品和盐津铺子休闲魔芋收入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44%和155% [66] - 魔芋品类“健康+美味”底层逻辑不改,“魔芋+”创新持续打开需求,2026年品类红利有望延续 [70] - 零食量贩渠道头部公司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门店总数预计突破4万家,2026年重点转向利润率提升与第二增长曲线 [17][94] - 山姆会员店预计2026年新开8家左右门店,关注与上游品牌SKU合作带来的收入弹性 [97] 乳制品板块 - 2021年8月以来的奶价下行周期已持续四年,当前价格较2021年高点回落约31% [105] - 2026年原奶价格有望逐渐筑底,供给端去化确定性较强,需求端在多维度政策支持下有望改善 [107][117] - 低温白奶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逆势增长,深加工产品如黄油、奶酪人均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22][123] 速冻与调味品板块 - 速冻食品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显示价格竞争触底,业绩底部改善 [127] - 调味品板块2025年业绩稳健但增速趋缓,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利润同比增长2% [129] - 2026年B端餐饮需求有望在政策刺激下回暖,C端家庭烹饪因高性价比预计保持韧性 [131][133] 白酒板块 - 2025年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第三季度以来供给端加速出清,头部品牌中仅茅台与汾酒实现正增长 [6] - 参考2012-2015年调整周期,预计2026年行业处于触底阶段,动销与批价跌幅收窄,报表端继续出清 [6] 重点公司关注 - 大众品板块建议关注东鹏饮料、农夫山泉、万辰集团、锅圈、卫龙美味、盐津铺子、劲仔食品、新乳业、安井食品、宝立食品、立高食品、海天味业、青岛啤酒等 [6][64][101][126][142] - 白酒板块建议关注贵州茅台、山西汾酒 [6] - 东鹏饮料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57.7亿元,对应市盈率23倍;劲仔食品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9亿元,对应市盈率18倍 [3][102]
消费者服务行业周报(20251117-20251121):看好经营改善的酒店、免税行业-20251124
华创证券· 2025-11-24 19:20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推荐(维持)[1] - 核心推荐方向:看好经营改善的酒店、免税行业[1] 核心观点 - 尽管宏观环境下消费总体承压,但部分消费者服务行业的结构性复苏趋势明确,经营层面已现企稳改善迹象,逐步走出底部区间[4] - 酒店行业:供需格局优化,供给端增速放缓,行业供需关系走向再平衡,核心经营数据边际改善,行业进入景气度温和上行通道[4] - 免税行业:随着海南封关运作节点临近及相关配套政策持续落地,行业有望迎来新增长催化,政策红利将有效对冲消费外流影响,为龙头企业打开新增长空间[4] 行情回顾与市场表现 - 本周(2025/11/17-2025/11/21)社会服务行业涨跌幅为-4.86%,表现优于同花顺全A(-5.14%),但跑输沪深300(-3.77%)[4][7] - 中信消费者服务指数涨跌幅为-2.88%,恒生指数涨跌幅为-4.57%,恒生大湾消费服务涨跌幅为-3.35%[4][7] - 社服板块涨幅居前的股票包括大连圣亚、创业黑马、方直科技、科锐国际、蜜雪集团、古茗、凯撒旅业、香格里拉(亚洲)[4] - 细分板块本周涨跌幅分别为:互联网电商(-2.48%)、酒店餐饮(-4.31%)、贸易(-9.12%)、一般零售(-7.49%)、专业连锁(-5.03%)、旅游及景区(-5.75%)、教育(-4.42%)[11] - 年初至今各板块表现:餐饮(+33.96%)、零售电商(+42.84%)、酒店(+19.24%)、旅游景区(+12.23%)、教育(-1.30%)、专业服务(+28.59%)[17] 板块成交额分析 - A股市场:本周全部A股成交额从周一19,293.46亿元调整至周五19,780.05亿元,相比上周五调整-0.04%;沪深300成交额从4,389.40亿元调整至4,812.96亿元,增幅8.22%;中信消费者服务指数成交额从164.66亿元调整至137.33亿元,调整-22.21%[23] - 港股市场:恒生指数成交额从2,176.13亿元调整至2,857.02亿元,增幅22.73%;恒生大湾消费服务成交额从54.61亿元提升至77.95亿元,增幅47.97%,热度显著增加[24] 重要公司公告摘要 - 华住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酒店营业额同比增长17.5%至306亿元,收入增长8.1%至70亿元,净利润达15亿元,经调整EBITDA为25亿元,各项指标均超预期[4][30] - 携程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净营业收入约183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约199亿元,同比增长192.6%;经调整EBITDA约63亿元;其中住宿预订营收约80亿元,同比增长18%[4][30] - 万物新生:2025年第三季度集团总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27.1%;non-GAAP经营利润创新高达1.4亿元,同比增长34.9%,实现持续性全面盈利[4][30] - 君亭酒店:以7980万元收购君澜管理剩余21%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君澜100%股权[4][30] 行业动态与资讯 - 餐饮茶饮: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超7000家,伯牙绝弦累计销售超12.5亿杯;百胜中国计划到2028年将肯德基门店增至1.7万多家,布局超3700个城市,目标经营利润突破100亿元;海底捞试水"大排档火锅"新店型[32] - 旅游免税:美团数据显示11月以来"冰雪航线"搜索量显著增长,"成都到乌鲁木齐"同比增48%;10月份入境外国人达75.1万人次,同比增长19.8%[32] - 酒店业:华住集团旗下星程酒店获评"2025酒店投资人评估卓越投资价值中档酒店品牌十强";锦江酒店双11期间视频号直播累计成交超138万,曝光量超375万,订单数近7000份[33] - 服务互联网平台:京东外卖将推出独立App;美团洗浴服务交易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阿里巴巴发布AI助手"灵光",上线一天下载量破20万[34]
钢铁水泥电解铝配额方案落地,高能布局金矿强化资源化协同,龙净国资增持价值
东吴证券· 2025-11-24 19:20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高耗能行业碳排放配额方案落地,碳成本约束加强,利好碳监测设备与CCER资产增值收益标的[4] - 固废运营板块基本面强劲,资本开支下降带动自由现金流改善与分红提升,供热、IDC等多元化拓展提质增效[4][23][24][25] - 水务运营板块迎来市场化改革与现金流拐点,水价调整保障合理回报,自由现金流改善有望驱动估值提升,成为下一个垃圾焚烧板块[4][26][27][28] - 环卫装备新能源化趋势显著,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4][29] - 重点公司动态积极:高能环境战略布局金矿资源化协同,龙净环保获国资增持及紫金矿业定增赋能[4][13][18] 行业新闻与政策动态 - 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2024、2025年度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碳排放配额方案,明确配额范围、温室气体种类、预分配与核定机制、清缴方式及结转规则[4][8][9][10][11] - 2025年配额管理转向强度约束,预分配量为上一年度核查排放量的70%,CCER抵销机制允许使用2024年1月22日后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配额可结转至未来年度,基础结转量为10万吨[4][9][10][11] - 政策影响在于强化减排约束,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并带动碳监测、节能改造等环保产业链需求抬升[4][11][12] 重点公司跟踪 高能环境 - 战略进军矿业,以自有资金0.63亿元收购控股3家矿业公司(合计估值1.4亿元),获得4个金矿项目探矿权,金矿资源处于详查与普查阶段,储量有望增加[4][13][15] - 金矿项目资源优质,例如青山洞金矿保有矿石量725,585吨,金金属量2,445千克,平均品位3.37×10⁻⁶[15] - 此次布局旨在打开资源化协同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同时筹划发行H股,资源化技改效益良好,库存金铜涨价弹性加速体现[4][13][16] 龙净环保 - 紫金矿业拟现金全额认购公司20亿元定增,发行价11.91元/股,定增完成后紫金矿业持股比例将从25%提升至33.8%[4][18][19] - 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资本结构,紫金矿业承诺定增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彰显信心[4][19] - 2025年1-9月绿电业务贡献净利润近1.7亿元,储能电芯产能约8.5GWh,累计交付5.9GWh,环保板块新签订单76.26亿元(同比+1.1%),在手订单充足[4][20][21] 固废运营(垃圾焚烧)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基本面强劲,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毛利率提升2.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下降0.5个百分点[4] - 自由现金流持续增厚,2025年1-9月经营现金流净额133亿元(同比+28%),资本开支54亿元(同比-12%),简易自由现金流78亿元(2024年同期为41亿元),国补回收在2025年7-8月显著加速[4][23] - 行业提质增效效果显著,2025年上半年7家垃圾焚烧公司平均吨发电量(还原供热后)同比提升1.8%,吨上网电量同比提升1.2%,供热业务加速拓展[4] - 垃圾焚烧与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结合成为新趋势,三种合作模式下盈利增量弹性显著,综合ROE有望提升[4][25] - 分红比例持续提升,例如绿色动力2024年分红比例达71.45%,军信股份达94.59%[4][23] 水务运营 - 板块处于现金流左侧布局时机,2025年1-9月板块自由现金流为-21亿元(2024年同期为-68亿元),预计兴蓉环境、首创环保等公司资本开支自2026年起将大幅下降,自由现金流改善可期[4][26] - 水价改革持续推进,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自来水提价落实,佛山拟调整污水收费标准,水价制度保障合理投入回报,有望重塑成长性与估值[4][26][27] - 2024年水务板块分红比例为34%,参照垃圾焚烧板块自由现金流转正后分红比例持续提升的路径,核心公司如兴蓉环境(2024年分红比例28%)提升空间较大[4][26][28] 细分行业跟踪 环卫装备 - 2025年1-10月环卫车总销量60,675辆(同比+4.61%),其中新能源环卫车销量10,931辆(同比+63.32%),新能源渗透率达18.02%,同比提升6.33个百分点[4][29] - 2025年10月单月新能源环卫车销量1,235辆(同比+48.08%),单月渗透率达25.01%[29] -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盈峰环境、宇通重工、福龙马在新能源环卫车领域的市占率分别为30.96%、14.52%、7.26%[35] 生物柴油 - 2025年11月14日至20日,生物柴油均价8,200元/吨(周环比持平),地沟油均价6,484元/吨(周环比+0.4%),考虑一个月库存周期测算单吨盈利为-168元/吨(周环比-23.3%)[42] 锂电回收 - 碳酸锂价格上涨带动盈利能力改善,截至2025年11月21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9.24万元/吨(周环比+8.4%),根据模型测算,单吨废料毛利为0.37万元/吨(周环比+0.078万元/吨)[4][43][44] - 三元极片粉折扣系数周环比上涨,锂折扣系数为73.8%(周环比+0.8个百分点)[44]
周观点1123:储锂高增逻辑持续,重视风电业绩催化-20251124
长江证券· 2025-11-24 19:1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3] 核心观点 - 尽管本周板块因需求分歧出现调整,但全球储能和电力设备需求持续景气,锂电供应偏紧,风电海外及光伏反内卷逻辑不变,新方向亦有进展,继续重点推荐 [15] - 重视风电板块下半年基本面向上以及作为十五五风电新一轮景气周期起点的投资机会,2026年1月业绩预告有望形成催化 [16] 细分领域总结 光伏 - 行业处于淡季,量价表现弱势,核心催化仍为反内卷政策,预计产能管控相关措施将在年内落地 [16] - 10月组件出口18.04GW,同比下滑6.93%,环比下滑24.51%;电池出口10.67GW,同比增长140.54% [29] - 主链价格出现松动,单晶N型硅片(210mm/130μm)价格环比下跌1.8%,TOPCon电池片(210mm)价格环比下跌3.3% [25] - 投资建议关注政策核心环节硅料、存在涨价预期且储能贡献增量的电池组件,以及其他龙头和阿尔法标的 [16][42] 储能 - 当前大储进入量利双升通道,上游电芯排产及中游系统中标延续,下游电站收益率向好 [16] - 10月国内储能新增装机1.70GW/3.52GWh,容量同比下滑38%;但1-10月累计新增装机85.71GWh,容量同比增长56% [50] - 需求端确定性高,预计全球储能3-5年复合增速达40%,其中国内1-10月累计备案规模达1253.5GWh,同比增长145% [57] -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全球及国内大储龙头以及户储龙头 [16][68] 锂电 - 需求端预期仍在不断强化,各环节表现出挺价意愿,盈利改善预期将持续 [16] -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催化明显,设备招标节奏和规模可能超预期,重点关注干法电极制备设备和等静压设备等环节 [79] - 投资建议中长期首推电池环节,材料端关注电解液链、铁锂等涨价弹性,以及固态电池新技术方向 [16][85] 风电 - 十五五风电新一轮景气周期起点明确,海外市场进展积极,大金重工获得金额约13.39亿元人民币的海外海风过渡段独家供应合同 [12][92] - 丹麦启动至少2.8GW海上风电项目招标,采用差价合约(CfD)模式 [12][92] -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风电赛道beta,重点推荐风机及零部件龙头 [16] 电力设备 - 特高压建设持续推进,本周有5项背靠背柔直工程获核准批复 [12] - 美国缺电导致海外需求持续超预期,同时可关注电力AI、虚拟电厂等机会 [16] 新方向 - 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展,特别是特斯拉链定点合同情况以及新版本机器人发布 [16] - 关注英伟达H200人工智能芯片对华出口审批后续进展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