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

搜索文档
IPO趋势观察!港股“迎芯”
中国基金报· 2025-06-15 14:13
港股半导体IPO热潮 - 6月12日杰华特微电子、深圳华大北斗、紫光股份等3家半导体公司递交港股IPO招股书,半导体企业成为港股IPO主力军 [2] - 自2024年12月以来10家A股半导体公司公告拟港股IPO,包含5家科创板公司,多家企业意图打造"A+H"上市模式 [2][6] - 港股生态从金融地产主导转向硬科技特色,半导体企业上市潮有望推动市场新一轮重塑 [2][4] 第三代半导体企业集中赴港 - 深圳基本半导体成为碳化硅功率器件领域首家申报港股IPO企业,2024年12月以来天域半导体、瀚天天成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企业密集申报 [4] - 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因热导性能、耐高压等优势,契合电动车、新能源等需求 [4] - 港交所2023年3月新增18C章节允许无收入科技公司上市,政策变革吸引硬科技企业 [5] A股半导体企业国际化战略 - 天岳先进等头部企业赴港目的为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接触,推动产能扩张及海外基地建设 [6] - 科创板已培育119家半导体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A股企业技术产能具备出海能力 [7] - 韦尔股份2024年境外收入209.62亿元(占比81.7%)、毛利率32.05%,显著高于境内业务 [7][8] 港股市场结构变化 - 申报港股IPO的A股半导体公司多为细分领域龙头,韦尔股份A股市值达1515亿元 [10]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实现零折扣,显示港股从"折价融资平台"向"价值发现中枢"转型 [11] - 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港股与个人投资者为主的A股估值差异缩小,基本面成为定价核心 [11][12]
纳芯微: 关于使用剩余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1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526.60万股,每股发行价230元,募集资金总额581,118万元 [2] - 扣除承销保荐等费用22,993.34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558,124.66万元 [2] - 募集资金已全部存入专项账户,并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原计划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金额75,000万元,全部用于信号链芯片开发及系统应用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3][4] - 2024年10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节余资金4,826.85万元已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4] 超募资金使用方案 - 本次拟使用剩余超募资金71,926.68万元(含利息及理财收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5] - 使用后超募资金账户余额将清零,相关专户将注销 [5] - 公司承诺12个月内补充流动资金不超过超募资金总额的30% [1][5] 资金使用合规性 - 本次资金补充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及科创板自律监管规定 [5][6] - 资金将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生产经营,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 [6] - 补充流动资金后12个月内不进行高风险投资及对外财务资助 [1][5] 审议程序 - 议案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 [5][6] - 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5] 专项意见 - 监事会认为该事项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 [6] - 保荐机构核查后对资金使用方案无异议 [6][7]
纳芯微: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19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形成后至今公司股本数量变化情况 公司于 2023 年 5 月 15 日召开 2022 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于公司 2022 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的议案》,以方案实施前的公 司总股本 101,064,000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 4 股,共 计转增 40,425,600 股,转增后公司的总股本增加至 141,489,600 股。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苏州 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纳芯微")首次公开发行A股 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和持续督导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 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 监管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纳芯微首次公开发行部分 限售股上市流通的事项进行了审慎的核查,核查情况及意见如下: 一、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类型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证监许可〔2022〕427 号),同意公司 ...
纳芯微: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剩余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1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获准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526.60万股,每股发行价230元,募集资金总额581118万元[1] - 扣除承销保荐等费用22993.34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58124.66万元[1] - 资金已全部到位并存放于专项账户,签署三方监管协议[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募集资金原计划用于信号链芯片开发及系统应用项目,总投资75000万元[2] - 2024年10月28日董事会决议通过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 - 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完成结项[2] 超募资金使用计划 - 超募资金总额为506124.66万元,本次拟使用71926.68万元(含利息及理财收益)补充流动资金[3] - 补充后超募资金账户余额归零,将注销专用账户[3] - 资金用途限定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3] 相关承诺及程序 - 承诺12个月内补充流动资金不超过超募资金总额30%[4] - 2025年6月13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该议案,尚需股东大会批准[4] - 监事会认为该举措符合监管要求且未损害股东利益[4]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保荐机构确认程序合规性,需股东大会审议[5] - 补充流动资金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财务成本[5] - 未发现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5]
纳芯微: 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09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股东大会类型为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集 [4] - 现场会议召开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15:00,地点为苏州工业园区东荡田巷9号公司会议室 [1]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3日,A股股东需在中国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方可出席 [13][5] 投票安排 - 采用现场投票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相结合的方式 [1]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全天,其中交易系统投票时段为9:15-9:25、9:30-11:30、13:00-15:00,互联网投票时段为9:15-15:00 [1] - 融资融券、转融通等特殊账户需按科创板监管指引执行投票程序 [2] - 同一表决权重复投票时以第一次结果为准 [3] 审议事项 - 唯一议案为《关于使用剩余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属非累积投票议案 [2] - 议案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 [2] 参会登记 - 登记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9:30-17:00,可通过现场、信函、传真或邮件办理 [6] - 自然人股东需提供身份证及持股证明,法人股东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文件 [6] - 不接受电话登记,现场参会需携带原件及复印件 [7] 其他事项 - 股东可委托非股东代理人出席并表决,需提交授权委托书 [12][15] - 参会人员需提前半小时签到,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 [14] - 会议联系人为姜超尚、王一飞,联系方式含电话0512-62601802-823及邮箱ir@novosns.com [14]
纳芯微: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0:57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6月13日以现场及通讯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1] - 会议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监事3名,会议由严菲女士主持 [1] - 会议的召集、召开、表决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 [1] 现金管理议案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9亿元(含9亿元)的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1]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5亿元(含35亿元)的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1] - 资金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 [1] - 该举措不会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及主营业务发展 [1] 超募资金使用议案 - 公司拟将剩余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2] - 资金将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 [2] - 该举措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及公司内部规定 [2] - 有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2] 表决结果 - 两项议案均获得全票通过,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2]
【IPO追踪】华大北斗冲刺港股:北斗芯片巨头的机遇与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6-13 20:50
港股IPO市场与芯片企业 - 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火爆,吸引多家芯片企业如峰岹科技、纳芯微、创智芯联等递交招股书 [2] - 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为又一家寻求港股上市的芯片企业 [2] 华大北斗公司背景 - 华大北斗是一家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专注于北斗及全球主要GNSS系统的导航定位芯片、模块及解决方案 [3] - 公司脱胎于世界500强中国电子旗下导航芯片设计业务,2016年由中电光谷、上汽集团、北汽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同投资成立 [3] - 获得比亚迪、格力创投、TCL科技等产业资本及招银国际、鼎晖等投资机构的多轮投资 [3] - 董事长孙中亮为GNSS行业领军人物,曾任职于同方股份及华大电子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专有GNSS芯片及模块具有功耗低、精度高、集成度高等特点 [3] - 产品组合覆盖智能交通、共享单车、智能驾驶、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多个数字经济领域 [4] - 在共享单车导航芯片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截至2024年底销量突破1500万片,占北斗高精度共享单车市场90%以上份额 [6] - 2024年全球GNSS芯片及模块出货量排名第六,中国内地公司中排名第二,全球市场份额4.8% [6]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会 - 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市场预计2028年达9540亿元人民币,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14.5% [7] - 北斗产业融入数字经济,智能交通、低空经济、智能农业等领域将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亿元,2023年下滑主要因半导体行业低迷及政府基建项目减少 [9] - GNSS芯片及模块销量从2022年540.5万件增至2024年1606.7万件 [9] - 过去三年研发费用占比均超14% [10] - 2022-2024年分别亏损9261.2万元、2.89亿元、1.41亿元,累计亏损超5亿元 [10] - 毛利率呈下降趋势,2022-2024年分别为12.0%、10.5%、9.8%,主要因参与行业价格战 [11] 行业竞争 - 面临北斗星通、芯星通等竞争对手的激烈争夺,行业竞争白热化 [9] - 国产芯片行业普遍面临毛利率承压情况 [11]
德州仪器放弃价格战,模拟芯片行业复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20:40
德州仪器(TI)涨价动向 - 市场消息显示TI拟对部分产品线涨价 汽车类芯片涨幅超50% [2] - 涨价最终结果需等待6月15日官方函件 下游客户目前持观望态度 [2] - 此次涨价可能是对2023年5月中国市场全面降价策略的调整 [3][4] 价格战对行业的影响 - TI在2023年发动价格战导致其毛利率从2022年68 8%降至2025Q1的56 8% [7] - 国内厂商思瑞浦2024H1归母净利润亏损6563 85万元(同比-565 93%) 纳芯微亏损2 65亿元 [4] - 价格战期间国内厂商采取"利润换份额"策略 思瑞浦销量增27% 纳芯微各产品线销量均有增长 [4] 行业策略转向 - 模拟芯片厂商普遍从"保份额"转向"保利润优先"战略 [10] - 思瑞浦2024H1综合毛利率下降6 71个百分点至48 03% 纳芯微毛利率下降6 17个百分点至32 33% [5] - 艾为电子明确2025年考核目标以利润优先 思瑞浦计划在保持合理毛利率基础上扩大收入 [10] 国产替代进展 - 杰华特指出汽车模拟芯片国产化率仍低 公司在该领域加大投入 [11] - 中航证券认为行业转向高端工业/汽车产品替代 下游需求在工业/汽车端率先复苏 [11] - 思瑞浦2025Q1营收达4 22亿元(同比+110 88%) 受益于工业/汽车/通信领域增长及并购 [10] TI涨价的潜在影响 - 若TI涨价属实 可能反映行业从低价抢份额转向保利润率策略 [8] - 华泰证券指出本土厂商尚未跟进涨价 后续落地情况需跟踪 [2] - 行业关注点转向新老产品替代可能性与全行业利润链重构 [8]
纳芯微(688052)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2025-06-13 19:47
募资情况 - 公司获准发行2526.60万股,每股230元,募资总额581118万元,净额558124.66万元[1] - 募投项目总投资75000万元,拟投资75000万元,结项节余4826.85万元补充流动资金[4] 现金管理 - 公司计划用不超9亿元闲置募资、3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7][8] - 2025年6月13日会议审议通过,监事会、保荐机构均无异议[16][18][19] - 现金管理存在市场波动系统性风险[14]
纳芯微(688052)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剩余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5-06-13 19:47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获准发行2526.60万股,每股230元,募资总额581,118.00万元,净额558,124.66万元[1]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资75,000.00万元[4] - 公司本次超募资金483,124.66万元[6] 资金使用安排 - 两项目结项节余4,826.85万元永久补流[4] - 拟用71,926.68万元剩余超募资金永久补流[6] - 公司承诺12个月内超募补流不超总额30%[8] 决策与意见 - 2025年6月13日通过使用超募资金补流议案[9] - 监事会认为补流符合规定,利于公司和股东[10] - 保荐机构对补流事项无异议[12] 后续操作 - 使用超募资金后账户余额为0元,将注销专用账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