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企兴万村
icon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村企“双向奔赴” 江西崇仁绘就产业振兴新“画卷”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21:46
村企合作模式 - 崇仁县推行“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村企联动、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将资金、技术、管理优势与乡村特色资源结合[1] - 本地农业企业在贯桥村投资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投入资金完善农田水利、标准化大棚等基础设施,并带来先进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和稳定销售渠道[1] 产业发展与就业带动 - 贯桥村蔬菜基地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季节性用工高峰期每天可吸纳周边村民200余人参与劳作,人均日收入150元[3] - 蔬菜基地为周边村民提供150个固定岗位,人均年收入可达4万元[3] - 例如村民彭香花在基地从事蔬菜采摘工作,月收入达3750元,家庭经济状况显著改善[3] 项目规模与成效 - 目前崇仁县已有45家民营企业与56个村结对,累计实施各类兴村项目18个,投入资金达4.8亿元[4] - 村企合作项目有效带动580余户农户增收[4] 未来发展规划 - 崇仁县计划继续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新业态[4]
修文县多措并举做优民营经济统战工作
搜狐财经· 2025-10-30 14:19
零工市场发展 - 零工市场已从单纯服务求职升级为集招聘信息、技能培训、劳动维权和就业创业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2] - 贵州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24年投产以来日产量从100逐步提升至50多吨用工需求成倍增长其中90%的一线工人通过零工市场招聘入职[2] - 零工市场通过灵活流动提升了就业质量成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就业服务圈[2] 养老服务提升 - 社区助餐中心已拓展至5个服务点累计助餐213万人次并以年餐为纽带联动社区资源拓展出上门关怀等多样化服务[3] - 南明区老年大学开设18门课程包括礼仪和民族舞等热门课程学员达2700人帮助老年人发展爱好提升生活质量[3] - 社区食堂和康复服务让老年人从依赖氧气机到能唱歌看书生活质量和安全感显著提升[3] 文化教育活动 - 首届贵州诗词大会覆盖全省9个市州累计开展选拔活动30余场吸引15万诗词爱好者参与[4] - 寻美贵阳活动自2021年4月启动通过镜头和艺术展示贵阳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成就[4] - 民族服饰主题展系统展示贵州苗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包括工艺和色彩等四个单元[6] 民营企业支持 - 修文县通过大走访暖春行动按照收集整理分解交办督办反馈闭环解决企业困难新建商会2个[12][14] - 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全县132家企业结对帮扶108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2024年帮助解决就业1163人投入464万元助力乡村振兴[14] - 开展廉政教育进民企活动建立政企沟通机制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14] 农业资源利用 - 开阳县龙岗镇通过回收秸秆347吨帮助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长12万元并计划形成完整产业链[7] - 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超1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万亩秸秆资源丰富正申报专项资金开展规模化利用[7] - 该方式已带动10余个村寨开展资源化利用[7] 数据跨境合作 - 黔浙企业携手打造数据跨境服务创新中心采用中心共建和技术交流等合作模式重点解决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安全和效率难题[9] - 合作依托境内关外和保税+等政策及国际专用网络通道致力于解决企业数据跨境流通的安全需求[9] - 未来中心将提供多元化服务培育可信数据空间打造区域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10]
广州尚恩科技签约兴宁仁里村,深化“万企兴万村”实践
南方农村报· 2025-10-14 19:14
合作签约核心内容 - 广州尚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兴宁市永和镇仁里村签订"万企兴万村"帮扶合作协议 [1] - 此次签约是"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关键落地实践 以产业赋能为核心抓手为仁里村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注入动能 [1] - 协议签订后尚恩科技将仁里村列为"乡村振兴定点联系点" 标志着双方帮扶合作从阶段性互动转向长期化深耕 [4] 前期合作基础与成果 - 签约前尚恩科技已与帮扶工作队及本地企业柒农米生态农业公司联合打造乡村振兴试验田 为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2] - 基于试验田经验已落地多项帮扶实效 包括累计采购村内"柒农米"近8000斤帮助村民增收 [2] - 已捐赠办公电脑提升村务数字化管理效率 并计划近期在村内安装充电桩完善民生基础设施 [2] 未来合作规划与模式 - 后续公司将依托定点联系点 持续深化合作维度 联合天河区供销社天河南商会广雅校友会等多方力量 [4] - 精准聚焦仁里村产业发展需求 培育特色产业项目并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 [4] - 通过"企业+村集体+村民"的创新模式 推动帮扶从输血式救济向造血式发展转变 筑牢产业根基 [4] 外部支持与战略目标 - 省地方志办省联通驻永和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推动外部帮扶资源与村级需求精准对接 [7] - 公司董事长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 持续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成效 [7] - 战略目标是全力助力仁里村成长为"百千万工程"中产业强文化兴生态好的乡村样板 [7]
陕西以“万企兴万村”推动乡村振兴
陕西日报· 2025-09-26 08:32
企业参与模式与投资规模 - 石羊集团投资1.1亿元建成2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00多万元收入 [1] - 德有邻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通过“企业+村级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2000多户种植户,每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2] - 镇安县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落地产业项目47个,总投资金额达到12.6亿元 [5] 产业振兴与农户增收 - 石羊集团创新建立“党支部+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等模式,将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 [1] - 齐峰果业联合22家企业及合作社设立担保基金,通过担保融资2.47亿元助力猕猴桃产业 [2] - 森林源生态农业示范园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合作,带动316户农户种植食用菌,户均年增收4.8万元 [3] 金融支持与组织协同 - 陕西省工商联与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农行陕西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行动提供金融支持 [5] - 陕西省工商联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成立,使企业参与乡村振兴进入组织化、系统化新阶段 [5] - 截至2025年初,陕西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民营企业达10466家,实施项目14177个,兴村7785个 [5] 多元化发展模式 - 晶元集团采用“飞地经济”模式为村组异地建设光伏电站,每年让村子稳定增收30万元 [2] - 陕西长安唐村公司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开发,吸纳200余人就业,带动乡村劳动力超2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5000余元 [4] - 行动改变过去单向帮扶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让企业与乡村携手走可持续发展新路 [2]
民营企业捐赠564亿元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8-18 23:39
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共有23.51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1] - 投资总额达1.2万亿元 捐赠总额达564亿元 [1] - 行动惠及16.19万个村 [1] - "万企帮万村"行动动员全国1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帮助1万个以上贫困村 [1] 立法工作重点领域 - 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2] - 制定学前教育法回应民众对普惠安全优质学前教育的期盼 [2] - 统筹修改传染病防治法和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 [2] - 正在审议社会救助法草案医疗保障法草案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等民生急难愁盼问题 [2] 监督工作重点方向 - 听取审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报告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教育公平建议 [3] - 审议反家庭暴力工作报告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3] -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审议精神卫生工作报告提升服务水平 [3] - 推动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包括审议养老服务体系失能老年人照护托育服务等报告 [3] - 持续监督生态环保公共资金资产管理执法司法等领域突出问题 [3]
“万企兴万村”焕发乡土新活力
广西日报· 2025-08-14 09:37
产业扎根与联农带农 - 河池市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扶持20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7.51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产业 [3] - 凤山县惠民桑蚕养殖家庭农场带动26户农户就业,其中10户是脱贫户,2022年收入47.25万元,发放工资18.3万元 [3] - 广西天峨金桂元公司年收购山茶籽400余吨,产精品山茶油600余吨,年收入超2000万元,带动1086户农户参与,提供近800个就业岗位 [4] - 河池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家,农民合作社6124家,家庭农场2643家,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8.04% [4] 科技赋能农业 - 广西凤山县瑞祥茧丝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缫丝设备和工艺,年产成品白厂丝160吨,年产值可达1.3亿元 [5] - 广西凤山春天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年加工2000吨茶籽的标准化生产线,油茶产品通过"双有机""圳品"认证 [5] - 巴马香猪养殖企业联合高校研发杂交技术,香猪出栏量提高16.37%,经济效益提升79.20% [6] - 壮峨食品运用121℃高温杀菌锁鲜技术,将农产品变成即食精品 [6]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广西凤山春天有机农业公司参与凤山油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品牌价值评估达3.2亿元,带动全县21类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7] - 广西壮峨食品公司的"桂峨"牌速冻板栗仁获得欧盟有机认证,产品出口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8] - 巴马原种香猪农牧实业有限公司注册"小巴"商标,开发香猪腊肉、预制菜等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8] - 天峨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培训2000多名村民当主播,一年带动500多户每户增收0.7万元 [7]
重庆市“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在美心红酒小镇开班
搜狐财经· 2025-07-11 11:03
乡村振兴培训活动 - 重庆市工商联主办"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 为期3天 吸引50多家企业代表参与 通过政策解读 案例教学 实地考察等形式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1][3] - 培训汇聚茶叶 农旅 民宿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企业家 重点分析农旅融合 茶叶产业 金融赋能等典型案例 邀请业内专家和企业家授课分享 [3] - 美心红酒小镇作为全国首批优秀案例 分享农旅融合发展经验 包括生态酿酒葡萄种植 索道建设 农旅产业合作 青年返乡就业帮扶 闲置厂房改造 农副特产集市等举措 [3]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模式 - 美心红酒小镇采用"以农为本 文旅融合"模式 整合农业 文化 旅游资源 让农民成为产业链参与者和受益者 计划深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 引进全球优质项目 [5] - "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经营性合作和公益性帮扶促进乡村五大振兴 全市已有11605家企业结对帮扶6034个村 8107家企业实施8858个投资项目 总投资635.25亿元 [7] 政企合作平台建设 - 培训活动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为民营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合作平台 通过实地学习成功经验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9] - 选择美心红酒小镇作为培训地点 旨在让企业家身临其境学习交流 提升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 [9]
万企兴万村 兴出好图景
广西日报· 2025-07-08 10:31
产业聚力 - 富凤集团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统一提供鸡苗 饲料 疫苗和技术服务 农户负责养殖 公司保价回收 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 [2] - 富凤集团带动3.5万农民从事小麻鸡养殖 覆盖200个脱贫村的7000余户农民 [2] - 广西金福农业在隆安县种植火龙果5500亩 带动1.09万户农户年创收1500万元 [2] - 广西3.68万个兴村项目中 产业类占比超75% 形成"桂字号"农业品牌矩阵 [3] 科技焕能 - 来宾广荣建设烘干中心 9台烘干机日处理湿稻240吨 解决农民晒谷难题 [4] - 广荣农机服务合作社千亩水稻基地综合机械化率达99.45% 带动6.3万亩水稻机械化种植 [4] - 标准化种植使农民增收节支350元/亩 每年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500多万元 [4] - 乃志海洋科技引进深海抗风浪网箱技术 科学养殖带动200多名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5] 金融扶持 - 农行玉林分行为649户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贷款余额超40亿元 其中23亿元支持2000户新型农业主体 [6] - 博白编织行业在金融支持下实现工业总产值40.43亿元 外贸出口额12.46亿元 [6] - 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万企兴万村贷""坚果产业贷"等产品 强化全产业链金融支持 [7] 文化铸魂 - 黄姚乐耘庄园结合农耕文化和茶艺研学 2024年接待游客7万人次 助农消费金额超40万元 [8] - "印象那西"项目改造86栋民居 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5万元增至30万元 村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 [9] - 广西民营企业通过农文旅融合 推动产业结构从单一农业向多元业态转型 [8][9]
“万企兴万村”汇合力、增活力、再加力
齐鲁晚报· 2025-07-02 05:28
会议概况 - 聊城市召开"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亲清会客厅 会议传达山东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会精神并部署下步工作 [1] - 阳谷县工商联 山东省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冠县灵芝产业联合会等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1] - 与会人员参观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阳谷苹安耶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聊城维尔康食品有限公司等乡村振兴项目 [1] 行动成效与部署 - "万企兴万村"行动已取得积极成效 民营企业及商会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2] - 下一步将重点培育优势特色新兴产业 促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 [2] - 计划加强政企沟通 完善政策体系 创新金融服务以解决企业参与兴村行动中的困难 [2] 参与机构 - 聊城市工商联 农业农村局 农发行聊城市分行 农行聊城分行等分管负责人参会 [2] - 阳谷县有关负责人 各县市区工商联代表 市属开发区党群工作部代表出席会议 [2] - 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企业及市工商联驻阳谷县执委企业代表参与会议 [2]
农行福建分行:政银企齐发力 共筑产业富民新图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1 14:47
银企合作模式 - 农行福建分行与圣农集团保持42年银企合作,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全产业链发展[1] - 成立"火凤展翅"金融团队专项解决产业链融资难点,将绿色企业目标列为重点支持对象[1] - 截至4月末综合授信额度达40.8亿元,覆盖上中下游产业链:上游采用信用证提升结算效率,中游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下游研发贸易融资服务规避汇率风险[2] 产业链振兴成效 - 圣农集团在2省3县109个行政村兴办企业,通过"村企共建、跨村联建"模式带动乡镇增收[3] - 十里铺村年财政收入从薄弱村跃升至300万元,创办物流公司承接圣农运输订单,500名村民转型产业工人[1][3] - 创新无骨鸡爪项目配备80台自动脱骨设备,日产能16吨/年创收500万元,解决240人就业[5] 金融创新机制 - 农行推出"整村授信""活体抵押"等新型金融服务,政府提供用地、企业担保设备贷款形成协同模式[5] - 圣农关联企业陆恒集团负责原料采购与销售管理,构建"乡镇-村财-村民"三级增收体系[5] - 产业链深度嵌入乡村振兴,实现从单一企业致富到联农带农的规模化造血转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