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启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1 10:12
活动背景 - 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在湖南长沙启动,为期一周,参与人员包括两岸及香港的40余名记者和特邀台湾青年自媒体人 [1] - 活动由国务院台办和中国记协共同打造,是两岸新闻交流品牌,迄今已举办23届 [2] 活动内容 - 采访团将走访长沙、常德、衡阳、怀化等地,参观抗战史迹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常德博物馆、南岳忠烈祠 [1][2] - 活动包括采访高新企业调研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探访古城苗寨如凤凰古城、竹山苗寨感受民族风情 [1][2] 活动意义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湖南曾是重要抗日战场 [1] - 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时展现当今湖南的蓬勃生机与崭新气象,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1]
通山跨海架金桥 八闽勇毅立潮头 福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调研行(下篇)
金融时报· 2025-07-21 10:47
金融开放 - 厦门国际银行是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1985年成立,在港澳拥有全功能附属商业银行,国际化业务占比超三分之一,华侨金融业务量突破2100亿元,客户数突破9.7万户,跨境金融业务余额约450亿元,同比增幅超100% [2][3] - 厦门自贸片区推出632项创新举措,包括飞机租赁业务、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和印花税优惠试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等,成为中国重大改革先行政策密度最高、力度最大、措施最集中、效果最突出的系统集成地之一 [5] - 厦航租赁自2020年设立以来,累计完成22架飞机和5台备用发动机融资租赁项目投放,投放规模超58亿元 [4]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福州高新区集聚2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福建省约18%、福州市约54%,区内光电企业130多家,入选国家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6] - 中科芯源依托中科院技术研制出全球首个千瓦级K-COB光源及模组,成为全球首家通过美国倍科实验室单颗600W大功率COB LM-80认证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领域 [7] - 福州高新区科创金融服务基地推出信用贷款、债权+股权+投贷联动等模式,中科芯源获得1500万元股权融资及等额信用贷款,设立规模2.5亿元的"国改绿盈基金"助力新能源企业 [8] -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为闽都创新实验室孵化企业提供300万元专项融资支持 [9] 两岸金融融合 - 厦门银行成为福建省台企授信户数、台胞信用卡发卡数最多的金融机构,台企客户数3569户,台企授信户数750户,台胞客户数8.68万户,台胞信用卡发卡数8794张 [12] - 厦门银行推出大陆首个专为台胞设计的线上薪资汇出产品"薪速汇",台胞可通过手机银行将完税薪资汇至境外收款人,免手续费且汇率优惠 [13] - 金圆统一证券是全国首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金圆集团已合作设立9只涉台参股基金,规模近60亿元,共投资140余个项目,金额超40亿元 [14]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12条政策措施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包括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支持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等 [15]
聚焦航海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首届海峡两岸航海文化交流活动在厦举行
人民网· 2025-07-10 17:28
海峡两岸航海文化交流活动 - 活动主题为"同心领航未来",由厦门海事局、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厦门市总工会联合主办,集美大学等承办,重点围绕文化交流、产业合作、院校联盟、青年融合等开展 [1] - 设置学术研讨、技能交流、青年联谊、参观观摩等交流活动,旨在加强海峡两岸航海领域民间交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途径 [1] 活动内容与特色 - 举办海峡两岸航海文化暨航运高质量发展研讨交流,邀请两岸主管部门、航商负责人、学者等研讨航海文化传承、航运新业态发展、绿色转型、新能源运用等议题 [2] - 组建海峡两岸航海高校联盟并举行签约仪式,联合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 [2] - 活动突出两岸融合交流主题,设计开幕式、参观交流和联谊活动,展现"两岸一家亲"愿景 [3] - 活动是2024年两岸(厦金)海员技能竞赛的升级拓展,注重文化交流和现场参访,参观台湾海峡首艘大型巡航救助船、观摩海上联合搜救应急演练 [3] 两岸航运合作成果 - 厦门自贸片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站",开设对台海员培训基地、开展两岸航运人才联合培养试点项目 [4] - 设立首个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首创台胞紧急救援保险"两岸通保",构建两岸航运要素便捷流动的"高速通道" [4] - 2023年首创两岸高校联合培养国际邮轮船员,累计培训台胞超650人,246名台胞获发大陆船员适任证书 [5] - 191名台胞取得大陆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97名台胞参加台湾船员换发大陆船员适任证书补差培训 [5] 厦门港与两岸航运 - 厦门港是两岸航运重要枢纽、两岸贸易核心港口之一,闽台客货运频繁、航运交流密切 [4] - 2023年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客运量突破125万人次,同比增长74 93% [5]
心相近,情更浓——2025年上半年两岸交流合作述评
新华网· 2025-07-05 05:56
两岸经贸合作 - 2025年前5个月两岸贸易额达123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显示两岸经济合作动力强劲[6] - 台企光宝科技从传统摩托车车灯转型为新能源汽车智能车灯核心供应商,多家台企积极对接大陆新能源汽车供应链[6] - 大陆出台"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和"农林22条措施"等政策助力台胞台企发展[8] - 福建作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地位日益凸显[8] - 台资农业企业鸿鼎农场成为海峡两岸高优精致农业的"样板",验证"台湾技术+大陆场景"模式潜力[8] 两岸文化交流 -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吸引两岸800余代表出席,其中台湾嘉宾约600人[2]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吸引超7000名台胞参会,台青占比超40%,创两岸民间交流热潮[2] - 大陆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推出闽南语版在台北首映,引发两岸文化共鸣[11] - 两岸举办28个校际交流活动,包括循环经济产业论坛、哲学论坛等教育领域交流[4] 两岸青年交流 - 大陆设立大量青年就业创业基地,300余名台胞获工青妇系统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9] - 台青王艺霖认为大陆新质生产力带来发展机遇,台青应积极参与[9] - 台青陈宇宏在昆山设立"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工作站"帮助台青融入大陆[9] - 台青王祥宇在武汉创办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9] - 2025两岸青年峰会鼓励两岸青年互相学习,共同开创未来[11]
心与心的双向奔赴(两岸脉动)
人民日报· 2025-06-29 05:49
北京市台联"台胞之家志愿服务队"发展情况 - 志愿服务队成立一年多来成员已发展至255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700多个小时 [1] - 服务队为台胞提供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能力、融入北京的有效途径 [1] - 服务队吸引从岛内来京读书就业的青年参与,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润滑剂 [2] 志愿服务活动内容 - 参与2025年北京市青少年跳水冠军赛志愿服务工作 [1] - 组织首届京台两岸大学生龙舟文化节活动,6支高校龙舟队参与 [1] - 在台湾会馆开展"中华魂·京台情"展览讲解服务 [2][3] - 参与北京园博园京彩新春彩灯嘉年华活动,37名台胞志愿者参与 [4] - 服务首都大型文体活动如"海淀马拉松"和"水立方"冰壶邀请赛 [5] - 连续14年开展"百个家庭百棵树"公益植树活动,累计种植4000余株树苗 [5] 志愿服务特色 - 采用"夫妻档""亲子档"形式,最小志愿者仅6岁 [4] - 让台胞从服务对象转变为工作主体,增强主人翁意识 [3] - 通过同龄人交流快速建立两岸青年友谊 [2] - 利用台湾会馆等历史场所开展文化传承活动 [2][3]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继续围绕台湾会馆讲解、首都大型活动、涉台会议活动等开展服务 [5] - 将持续为台胞创造更多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 [5]
国台办: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取得丰硕成果
新华社· 2025-06-25 15:10
海峡论坛成果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福建厦门成功举办,已举办42场系列活动,后续还将举办14场活动 [1] - 超7000名台胞参会,其中台青占比超40%,新增5场活动如两岸应急消防融合发展论坛 [2] - 论坛集中展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果,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等政策 [3] 两岸融合发展政策 - 福建省发布全国首个台胞"双证关联"金融线上应用场景,揭牌海洋渔业创新闽台科技合作基地 [3] - 签约10个闽台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合作项目,发布《海峡两岸共通 妈祖祭典》地方标准 [3] - 中央明确六方面工作重点,包括优化涉台营商环境、推动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畅通台湾青年发展渠道 [5] 文化交流与历史共鸣 - 论坛围绕"非遗中国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主题开展沉浸式文化活动,强化两岸共同历史记忆 [3] - 台湾同胞通过活动体验中华文化底蕴,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首次出席并带领青年参访 [2][3] 示范区建设进展 -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专题推进会召开,总结《意见》发布以来的首创性成果 [4][6] - 中央台办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建设 [6]
国台办回应台当局将华为、中芯等纳入出口管制名单
证券时报· 2025-06-25 12:07
两岸经贸政策 - 自2025年7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免收台湾"首来族"申办台胞证证件费以扩大两岸人员往来[2] - 民进党当局将601个大陆实体纳入"出口管制名单"包括华为和中芯国际等芯片企业可能冲击台湾半导体企业[3] - 大陆将采取有力措施维护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正常秩序反对技术封锁和"脱钩断链"[3] 国际组织参与 - 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支持台湾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但大陆重申台湾无权参加因IMF是主权国家组织[4] - 大陆敦促美国停止推进涉台消极法案并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4] 海峡论坛成果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吸引超7000名台胞参会其中台青占比超40%[6] - 论坛新增5场活动包括两岸应急消防融合发展论坛等拓宽交流领域[6] - 论坛期间发布多项对台政策措施如金融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7] - 签约10个闽台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合作项目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7] 文化交流活动 - 论坛围绕两岸共同历史记忆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如两岸龙舟赛和海峡两岸关帝旅游文化节[8] - 逾1400名台胞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活动广受好评[8] - 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让台胞感受中华文化底蕴如闽南语版《长安三万里》展示[8]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备受两岸舆论关注 国台办:两岸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 谁都阻挡不了
央视新闻· 2025-06-25 10:55
海峡论坛成果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于6月15日在福建厦门成功举办,已举办42场系列活动,后续还将举办14场活动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论坛大会并致辞,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立场 [1] 台胞参与情况 - 超7000名台胞参会,其中台青占比超过四成 [2] -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首次出席论坛并带领青年学子在闽参访,呼吁两岸人民情感与交流不可中断 [2] - 台湾嘉宾呼吁尽快实现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和各领域交流常态化 [2] 两岸融合发展 - 论坛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两周年为契机,展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果 [3]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 [3] - 福建省发布全国首个台胞"双证关联"金融线上应用场景,揭牌成立福建省现代海洋渔业创新闽台科技合作基地,签约10个闽台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合作项目 [3] 文化交流活动 - 论坛围绕"非遗中国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台湾光复80周年等主题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4] -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林铭聪分享雾峰林家先辈抗战报国故事 [4] - 两岸文学论坛、龙舟赛、关帝旅游文化节、青年论坛等活动吸引台胞参与,逾1400名台胞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4]
搭起“连心桥” 铺就“融合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4 07:02
两岸民间交流与融合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涵盖56场活动,聚焦青年、基层、文化、经济四大板块,主会场设在厦门,福建其他地区同步举办相关活动 [1] - 论坛展现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强调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纽带关系 [1][2] - 台湾青年参与福建乡村建设案例突出,如厦门后溪村通过台湾文创、餐饮等元素实现闽台融合,带动就业与返乡创业 [3] 文化传承与创新合作 - 台湾青年张钧凯分享晋江寻根经历,体现血缘与历史纽带对两岸家族的联结 [2] - 大陆文娱IP(如《黑神话:悟空》《哪吒2》)在台走红,中华文化创意表达引发跨海峡共鸣,台湾文化界呼吁两岸青年携手弘扬传统文化 [2] - 两岸影视业者探讨AI技术重塑创作生态,提出需强化人才培育与合作新模式 [6] 产业与技术协作 - 海峡职工论坛提出两岸职工协同创新、技能提升及工匠精神弘扬的具体措施 [5] - 两岸气象论坛发布《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开放式课题申报指南》,推动灾害防御与科技文化交流 [5] - 中医药领域启动闽台师承拜师及中药标准研究项目,深化行业合作 [5] 科技赋能与未来发展 - 两岸青年通过AI技术共创音乐作品,体现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6] - 电子科技大学团队结合脑机接口与AI技术,为孤独症儿童提供诊断治疗,计划与台湾康复机构合作 [6] - 台商关注AI赋能制造业升级,强调台企需融入大陆产业链与创新链,推动智改数转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6]
海峡两岸中小企业交流活动在泉州台商区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7:27
海峡两岸中小企业交流活动 - 200余名台商台胞参与"台商焕新 泉台共兴"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政策对接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1] - 活动组织参观城市规划展示馆、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及钜闽机械、睿佳健康等台企,展示政务服务创新与产业成果 [1] - 招商、医保部门现场解读企业落地扶持、人才补贴政策,演示线上医保服务平台操作流程 [1] 台胞便利化服务 - "台胞医保/健保福建线上服务平台"已办理83笔健保预审业务,涉及医疗费用69.98万元 [1] - 泉州市现有1523名台胞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医保服务线上化 [1] - 大陆首创"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和医保线上平台等便民举措 [2] 两岸经贸合作成果 - 泉州台商投资区2023年新签约台荣运动用品等4个台资项目,总投资额15.1亿元 [2] - 该区采用招商推介、驻点招商等模式拓展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合作 [2] - 区域内超200家台资企业在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领域与本地企业协同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