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
搜索文档
买买买!俄罗斯飞行员又来“扫货”了:成箱啤酒抱上运输机,还有人带走“东风-5C”模型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40
新闻核心观点 - 俄罗斯飞行员在参加中国航空展会期间,展现出对中国商品的强烈购买需求,批量采购啤酒、周边纪念品等日常用品 [1][3] - 外国游客来华购物热潮兴起,“中国游”与“中国购”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海外消费者甚至组成“代购团”专程来华采购 [3] 航空展会活动 - 2025年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于11月2日闭幕,俄罗斯飞行员在返程前进行大规模采购 [1] - 俄罗斯飞行员批量采购中国产啤酒,成箱装入运输机带回俄罗斯,同时购买手提包、茶叶、纪念徽章及“东风-5C”模型等周边产品 [1] - 俄罗斯传奇飞行员谢尔盖·博格丹在2024年珠海航展后,经停广州和太原时持续购物,购买衣服裤子等商品 [3] 跨境消费趋势 - 外国游客专程前往北京秀水街、义乌国际商贸城、海南免税店、深圳华强北等中国商业中心进行购物 [3] - 海外社交平台热议“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的实用贴士,推动“China Travel”到“China Shopping”的消费趋势 [3] - 海外消费者组成“代购团”飞来中国采购热门商品,社交媒体出现“互助代购”邀请 [3]
“中国游”活力蓬勃不断“圈粉”海外游客 欢迎更多外国朋友跨越山海来相聚
央视网· 2025-10-17 17:43
入境旅游市场趋势 - 今年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超700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72.2% [3] - 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上升48.3%,同比增长近五成 [1][3] - 今年以来“中国游”呈现出蓬勃活力,不断吸引海外游客 [1] 旅游消费行为变化 - “中国游”从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打卡转变为鲜活多元的深度体验 [3] - 外国游客零距离走进现代中国人的生活,领略山河美景并体会烟火人情 [3] 行业政策与展望 - 中国将继续推进各类便利化措施,优化完善服务保障 [3] - 行业致力于将游在中国的“流量”转化为认识中国的“增量” [3] - 行业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欢迎更多外国朋友相聚中国 [1][3]
外交部:欢迎更多外国朋友们跨越山海,相聚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5:51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今年第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超过700万人次 [1] - 免签入境人数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72.2% [1] - 第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数量同比增长48.3% [1] 旅游消费行为趋势 - 外国游客在华旅游模式从走马观花式景点打卡转变为鲜活多元的深度体验 [1] - 外国游客零距离体验现代中国生活,包括领略山河美景和体会烟火人情 [1] 行业政策环境 - 入境旅游流量的增长得益于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相关部门将继续推进各类便利化措施并优化完善服务保障 [1]
中金: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口岸消费能否从中受益?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07:59
入境政策与客流复苏 - 受益于入境政策持续优化及汇率通胀环境,境外旅客“中国游”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1]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整体出入境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其中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28%,恢复至82% [1] - 自2024年第一季度起,外国人出入境人次保持均衡修复趋势,平均每季度提升约5个百分点 [1] 入境消费特征与潜力 - 2024年中国入境旅客平均消费为714美元,其国际旅游消费具有“重品质体验”特征,如在酒店等方面花费较多 [2] - 入境旅客购物消费存在提升空间,偏好具备中国特色、稀缺性或价格优势的产品,如奢侈品、国产电子、传统及新潮国货 [2] - 2025年4月离境退税政策的优化较大幅度刺激了相关购物消费增长 [2] 机场口岸消费机遇与挑战 - 机场有税商业和免税商业均可受益于入境消费增长趋势,但当前对业绩影响有限 [2] - 机场有税商业品类齐全,但购物时间、商店布局及退税资质等因素构成限制 [2] - 机场免税商业以香化品类主导,虽具备价格优势但未能有效拉动外国人客单,可能与消费习惯相关 [2]
中金:从“中国游”到“中国购”,口岸消费能否从中受益?
中金点睛· 2025-10-17 07:32
入境游市场复苏态势 - 受益于持续优化的入境政策,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Q25中国大陆整体出入境人次恢复至2Q19同期的96%,其中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28%,恢复至82% [4] - 自1Q24起,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基本保持均衡修复趋势,平均每季度恢复进度提升约5个百分点 [4] - 2024年入境游客总人数达1.319亿人次,同比增长60.8%,恢复至2019年的91%,其中外国人入境269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85% [14] 入境游客消费特征 - 2024年入境游客(含港澳台)总花费942亿美元,单人次平均消费为714美元 [19] - 从2019年消费结构看,购物消费为入境消费第二大项,占总支出23% [19] - 与亚洲其他目的地相比,外国游客消费存在"重品质体验"特征,更重视酒店等服务体验,而中国游客更偏爱购物 [21][22] 离境退税政策效果 - 2025年4月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后,2025年上半年退税人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税款同比分别大幅增长186%、95%、93%,显著高于同期入境客流量16%的增速 [26] - 政策优化措施包括扩大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提升退税商品供给、下调起退点、上调现金退税限额及便捷化退税流程 [26] - 入境旅客单笔退税商品销售额水平较高,多地数据显示多为数万元 [26] 入境游客购物偏好 - 入境游客偏好具备中国特色/稀缺性或价格优势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奢侈品、国产电子产品、中国特色传统商品及新潮国货四大类别 [28] - 中国机场免税以香化品类主导,但数据显示外国游客并未对免税客单形成有效拉动,或与其消费习惯相关,中国旅客对于香化品的消费偏好远大于其他国家旅客 [30][32] 机场口岸商业机遇与挑战 - 机场有税和免税商业均可受益于入境消费增长趋势,但目前对业绩影响有限 [30] - 机场有税商业存在部分堵点,如购物时间有限、商店布局以及退税资质等可能构成限制 [30] - 尽管外国游客占比提升,但上海机场近几个季度国际线客流人均免税租金尚未看到持续的回升迹象 [34]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中国游”为消费添彩
央广网· 2025-10-04 17:44
入境旅游市场趋势 - 国庆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突破200万人次 [1] - 10月1日平台数据显示乘坐飞机的外国旅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0%,飞往国内70个城市 [1] - 入境游前十大目的地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青岛、深圳、杭州、沈阳、厦门、南京 [1] 政策支持与行业驱动因素 - 免签政策持续扩大,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并增加免签口岸 [1] - 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推广至全国 [1] - 一系列举措推动“China Travel”成为国际热词,吸引大批境外游客 [1] 消费行为与产品需求变化 - 入境游客旅行方式从浅层观光转向深度体验,例如在北京胡同品尝豆汁、在西安体验汉服、在江南参与传统文化工作坊 [1] - 外国游客购物选项从传统小饰品、茶叶扩展至手工茶具、汉服、潮玩、折叠屏手机、无人机、智能手表等 [2] - 深度体验与中国产品供给推动“中国购”成为国际游客新时尚 [2]
暑期“中国游”圈粉全球!上海成入境游目的地榜首→
搜狐财经· 2025-09-01 22:02
入境游市场热度攀升 - 暑期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受签证政策便利化和通航国家增多等因素影响[1] - 国际客运航班量在8月上旬达到每日2100班左右的高峰[3] - 外籍旅客入境数量增长明显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巴林等免签国家来华旅客量同比增长超过50%[3] 旅游目的地及消费趋势 - 上海 深圳 广州 北京 成都位居入境旅游目的地排名前五[4] - 外国游客旅行轨迹从传统枢纽城市向纵深腹地延伸 机票预订遍布144个城市[4] - 暑期前往山西大同的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9倍 前往浙江义乌的同比增长2.6倍[4] - 即买即退等举措带动中国购 外国游客消费意愿提升[6] 游客结构及体验方式 - 外籍儿童和年长者游客人数显著增加 以家庭游形式组团来华成为新热门[3] - 游客更深入体验当代中国生活 包括逛胡同 品尝小吃 城市骑行及传统文化活动[1] - 欧洲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将中国作为首选旅游目的地[8]
暑期旅游盘点 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
央视网· 2025-09-01 00:17
入境游市场热度攀升 - 受签证政策便利化和通航国家增多影响 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1] - 外籍旅客入境数量增长明显 免签国家来华旅客量同比增长超过50%[4] - 外国游客不仅逛胡同品尝小吃 还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1] 民航国际航班及通航情况 - 民航通航国家增至80个 国际客运航班量在8月上旬达每日2100班高峰[2][4] - 外籍儿童和年长者游客人数增加 家庭游组团形式成为新热门[4] 旅游目的地分布变化 - 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位居入境旅游目的地前五[7] - 外国游客旅行轨迹向纵深腹地延伸 机票预订覆盖144个城市[7] - 前往山西大同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9倍 浙江义乌增长2.6倍[7] 消费趋势变化 - 中国游带火中国购 即买即退举措满足外国游客多元需求[8] - 外国游客在开启中国游的同时燃起更高消费意愿[8]
广州边检口岸暑运客流超277万人次 创近五年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6:44
暑运客流总体表现 - 广州边检口岸暑运期间出入境旅客超277万人次 同比增长约12.8% [1] - 查验出入境客运交通工具1.6万余架(艘)次 同比增长3.6% [1] - 白云机场口岸单日出入境客流最高峰值达5.85万人次 创近五年纪录 [2] 出境客流特征 - 出境内地居民数量超89万人次 同比增长约6.5% [2] - 旅客出行目的地集中于"新马泰"及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占比达60% [2] - 家庭出游与"中小学生游学团"共同构成出境客流主力 亲子游、研学游需求旺盛 [2] 入境客流表现 - 入境外籍旅客超38万人次 同比增长32% [5] - 以"来华旅游"为目的的外籍旅客占比超43% [5] - 马来西亚籍入境旅客数量同比提升26.4% 中马互免签证政策实施带动周边国家来华客流同步增长 [5]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广州市内首家免税店开业 提供"市区下单、口岸提货"便利服务 [5] - 免签政策促使超半数相关国家外籍旅客开启"说走就走"中国游 [5]
望海楼:畅游中国,感受温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8 15:56
旅游行业热度提升 - 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同比增长53.9% [1] - 全球对中国好感度升至6年新高 年轻群体表现尤为显著 [1] - 移动支付 网购 人脸识别等科技应用获得国际游客高度评价 [1] 旅游体验与服务优化 - 已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 [2] - 过境免签国家扩展至55个 通关效率达全球领先水平 [2] - 支付系统支持大额刷卡 小额扫码 现金兜底三重保障 [2] - 推出即买即退便捷退税服务 手机操作即可完成流程 [2] 人文环境与安全保障 - 外国游客多次提及中国治安状况优异 物品遗失后能完整找回 [2] - 北京胡同 上海街头 广州小巷等地出现大量中外民众友好互动案例 [2] - 民间自发形成美食指引 语言帮助等非官方服务体系 [2] 国际传播与品牌影响 - 国际游客通过社交平台主动分享在中国正面体验 [1][3] - 实际体验者成为重要传播节点 带动周边人群来华旅游 [1] - 真实旅游体验有效消解部分国际媒体存在的认知偏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