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量化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震荡,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超额显著
长江证券· 2025-11-03 19:14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13]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属于红利系列主动量化产品,旨在通过主动量化方法构建一个兼具防御性和成长性的红利投资组合[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研报未详细说明该组合的具体选股因子和权重配置方法,仅提及其为红利系列产品之一,并具有“攻守兼备”的特性[13] 2. **模型名称:央国企高分红30组合**[13]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同样属于红利系列主动量化产品,聚焦于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风格偏向“稳健+成长”,旨在从央国企中筛选高分红股票[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研报未详细说明该组合的具体选股因子和权重配置方法,仅提及其为红利系列产品之一,并聚焦央国企高分红标的[13] 3. **模型名称: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13]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属于行业增强系列,聚焦电子板块,旨在通过量化方法对电子行业进行均衡配置,以获取超越基准的超额收益[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研报未详细说明该组合的具体选股因子和权重配置方法[13] 4. **模型名称:电子板块优选增强组合**[13]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属于行业增强系列,聚焦电子板块,特别关注迈入成熟期的细分赛道龙头企业,旨在通过优选个股实现增强效果[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研报未详细说明该组合的具体选股因子和权重配置方法,仅提及其聚焦于成熟期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1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 * 2025年初以来相对中证红利全收益超额约7.35%[20] * 在全部红利类基金产品中绝对收益分位约32%[20] * 报告期内(2025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周度超额收益约0.85%(相对于中证红利全收益)[20] 2. **电子板块优选增强组合**: * 报告期内(2025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周度超额收益约0.42%[30] * 周度收益跑赢主动科技型基金产品中位数[30] (注:研报中未提供央国企高分红30组合和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在报告期内的具体回测指标取值[1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研报中未详细提及具体的底层量化因子及其构建过程[1][5][6][12][13]) 因子的回测效果 (研报中未涉及具体因子的测试结果[1][5][6][12][13])
成长稳健组合年内满仓上涨62.94%
量化藏经阁· 2025-11-01 15:10
一、国信金工主动量化策略表现跟踪 本周,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 绝对收益-0.57%,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 益-0.63%。本年,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绝对收益28.80%,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 指数超额收益-3.67%。 今年以来,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在主动股基中排名 52.61%分位点(1825/3469)。 本周, 超预期精选组合 绝对收益0.22%,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 0.16%。本年,超预期精选组合绝对收益44.19%,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 收益11.72%。 今年以来,超预期精选组合在主动股基中排名24.96%分位点 (866/3469)。 本周,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 绝对收益0.31%,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 益0.24%。本年,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绝对收益35.08%,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 指数超额收益2.61%。 今年以来,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在主动股基中排名 40.13%分位点(1392/3469)。 本周, 成长稳健组合 绝对收益0.56%,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 0.50%。本年,成长稳健组合绝对收益55.51%,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 益 2 ...
科技板块回暖,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跑出超额
长江证券· 2025-10-27 13:1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央国企高分红30组合**[10] * **模型构建思路:** 构建一个具有“稳健+成长”风格的红利增强组合,聚焦于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详细说明该组合的具体选股因子、权重配置和调仓规则 2. **模型名称: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10] * **模型构建思路:** 构建一个兼具防御性和进攻性的红利增强组合,目标是在红利资产中实现更好的风险收益比[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详细说明该组合的具体选股因子、权重配置和调仓规则 3. **模型名称: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10] * **模型构建思路:** 在电子行业内进行均衡配置,旨在跑赢电子全收益指数[4][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详细说明该组合的具体选股因子、权重配置和调仓规则 4. **模型名称:电子板块优选增强组合**[10] * **模型构建思路:** 聚焦于电子板块内迈入成熟期的细分赛道龙头企业,进行优选增强[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详细说明该组合的具体选股因子、权重配置和调仓规则 5. **模型名称:主动量化策略通用框架**[9] * **模型构建思路:** 遵循“自上而下”的选股逻辑,通过洞察和提炼行业、主题核心要点,为量化模型输入清晰的选股思路,旨在从海量基本面因子库中高效筛选有效因子,精准定位潜力标的[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描述了通用框架思路,但未给出具体应用于上述模型的详细构建流程、因子定义或公式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2025年年初以来相对中证红利全收益超额约4.63%[22],在红利类基金产品内绝对收益分位约43%[22] 2. **央国企高分红30组合**,本周(2025年10月20日至2025年10月24日)未能跑赢中证红利全收益[4][11] 3. **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本周(2025年10月20日至2025年10月24日)未能跑赢中证红利全收益[4][11] 4. **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本周(2025年10月20日至2025年10月24日)相较于电子全收益指数超额约0.27%[4][30],周度收益在科技类基金产品内绝对收益分位约36%[4][3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报告未明确提及具体的独立量化因子及其构建细节)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提供独立因子的测试结果)
主动量化策略周报:大盘股指数创历史新高,四大主动量化组合本周均战胜股基指数-20251025
国信证券· 2025-10-25 19:24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3][51] * **模型构建思路**:将对标基准从宽基指数转向主动股基,在借鉴优秀基金持仓的基础上,采用量化方法进行增强,以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3][5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首先对基金进行优选,为避免基金收益类因子在市场风格突变时出现反转及导致持股风格集中化,对收益类因子进行分层中性化处理[51] * 基于业绩分层视角构建优选基金组合,以其补全持仓构建优选基金持仓组合[51] * 以业绩分层视角下的优选基金持仓为选股空间和对标基准,采用组合优化的方法控制组合与优选基金持仓在个股偏离、行业偏离及风格上的偏离,最终构建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52] 2. **模型名称:超预期精选组合**[4][57] * **模型构建思路**:以研报标题超预期与分析师全线上调净利润为条件筛选超预期事件股票池,接着对超预期股票池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维度的精选,挑选出同时具备基本面支撑和技术面共振的超预期股票[4][5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筛选条件:研报标题出现“超预期”且分析师全线上调净利润[4][57] * 对筛选出的超预期股票池,从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维度进行精选[4][57] * 构建超预期精选股票组合[4][57] 3. **模型名称: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5][62] * **模型构建思路**:以券商金股股票池为选股空间和约束基准,通过组合优化控制组合与券商金股股票池在个股、风格上的偏离,旨在获得稳定战胜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表现[5][6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以券商金股股票池为选股空间和对标基准[5][62] * 采用组合优化的方式控制组合与券商金股股票池在个股、风格上的偏离[5] * 构建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5] 4. **模型名称:成长稳健组合**[6][67]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先时序、后截面”的方式,构建成长股二维评价体系,旨在对成长股股票池超额收益释放的黄金期进行提前布局[6][41][6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以研报标题超预期及业绩大增为条件筛选成长股股票池[6] * 引入“超额收益释放图谱”,描绘利好事件触发前后不同阶段股价相对市场指数超额收益的释放强弱[67] * 根据距离正式财报预约披露日的间隔天数进行分档,优先选择距离财报预约披露日较近的股票[6][67] * 当样本数量较多时,采用多因子打分精选优质个股[6] * 引入弱平衡机制、跃迁机制、缓冲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以降低组合换手、规避组合风险[67] * 构建100只股票等权组合[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56] * 全样本年化收益(考虑仓位):20.31%[56] * 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11.83%[56] * 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2012年以来大部分年度):前30%[53] 2. **超预期精选组合**[60] * 全样本年化收益(考虑仓位):30.55%[60] * 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24.68%[60] * 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2010年以来每年):前30%[58] 3.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66] * 全样本年化收益(考虑仓位):19.34%[66] * 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14.38%[66] * 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2018-2025年期间每年):前30%[63] 4. **成长稳健组合**[71] * 全样本年化收益(考虑仓位):35.51%[71] * 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26.88%[71] * 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2012年以来各年度基本):前30%[68]
四大主动量化组合本周均战胜股基指数
量化藏经阁· 2025-10-25 15:08
国信金工主动量化策略核心观点 - 国信金工主动量化策略以公募主动股基为业绩基准,目标是战胜主动股基中位数,区别于市场上主流以宽基指数为基准的量化产品 [2] - 策略包含四个组合: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超预期精选组合、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和成长稳健组合 [2]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成长稳健组合表现最佳,本年绝对收益达54.64%,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为22.26%,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前13.12%(455/3469) [1][30] 各量化策略组合表现总结 -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本周(2025.10.20-2025.10.24)绝对收益4.27%,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0.45%;本年绝对收益29.53%,相对超额收益-2.86%,在主动股基中排名50.56%分位点(1754/3469) [1][9] - **超预期精选组合**:本周绝对收益3.90%,相对超额收益0.08%;本年绝对收益43.86%,相对超额收益11.47%,在主动股基中排名25.22%分位点(875/3469) [1][20] -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本周绝对收益5.82%,相对超额收益2.00%;本年绝对收益34.66%,相对超额收益2.27%,在主动股基中排名40.36%分位点(1400/3469) [1][21] - **成长稳健组合**:本周绝对收益4.31%,相对超额收益0.49%;本年绝对收益54.64%,相对超额收益22.26%,在主动股基中排名13.12%分位点(455/3469) [1][30] 市场整体表现 - **本周市场表现(2025.10.20-2025.10.24)**:股票收益中位数为3.06%,81%的股票上涨;主动股基收益中位数为3.44%,91%的基金上涨 [1][37] - **本年市场表现(2025.1.2-2025.10.24)**:股票收益中位数为22.59%,84%的股票上涨;主动股基收益中位数为30.20%,98%的基金上涨 [1][37] 各策略构建方法论 -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构建量化组合时从对标宽基指数转变为对标主动股基,在借鉴优秀基金持仓的基础上采用量化方法进行增强,以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 [6][34] - **超预期精选组合**:以研报标题超预期与分析师全线上调净利润为条件筛选股票池,再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维度的精选,构建组合 [13][41] -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以券商金股股票池为选股空间和约束基准,采用组合优化方式控制组合与股票池在个股、风格上的偏离,以全体公募基金的行业分布为行业配置基准 [17][43] - **成长稳健组合**:采用“先时序、后截面”方式构建成长股二维评价体系,根据距离正式财报预约披露日的间隔天数进行分档,优先选择距离财报披露日较近的股票,并采用多因子打分精选个股 [27][47] 历史业绩表现 -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在2012.1.4-2025.6.30区间内,考虑仓位及交易费用后年化收益达20.31%,相较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11.83%,大部分年度业绩排名在股基前30% [38][40] - **超预期精选组合**:在2010.1.4-2025.6.30区间内,考虑仓位及交易费用后年化收益达30.55%,相较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24.68%,每年业绩排名均在股基前30% [42] -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在2018.1.2-2025.6.30区间内,考虑仓位及交易费用后年化收益为19.34%,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14.38%,每年业绩排名均在主动股基前30% [44][46] - **成长稳健组合**:在2012.1.4-2025.6.30区间内,考虑仓位及交易费用后年化收益达35.51%,相较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26.88%,各年度业绩排名基本在股基前30% [48]
科技板块调整,电子板块优选增强组合超额显著
长江证券· 2025-10-19 23:17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涉及的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央国企高分红30组合[11] **模型构建思路**:聚焦于具有"稳健+成长"风格的央国企,通过高分红特征进行选股[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从央国企股票池中,选取30只高分红股票构建投资组合[11] 2. **模型名称**: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11] **模型构建思路**:在红利策略基础上兼顾进攻和防守特性[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选取50只股票构建组合,平衡收益与风险[11] 3. **模型名称**: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11] **模型构建思路**:在电子行业内进行均衡配置,实现风险分散[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在电子板块内多维度选股,实现组合的均衡配置[11] 4. **模型名称**:电子板块优选增强组合[11] **模型构建思路**:聚焦迈入成熟期的电子细分赛道龙头企业[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在电子板块内,优选各成熟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构建组合[11]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2025年年初以来相对中证红利全收益超额约4.27%[18],在红利类基金产品中绝对收益分位约44%[18] 2. **电子板块优选增强组合**:周度相对电子行业指数超额约1.92%[27],周度收益在科技类基金产品中绝对收益分位约28%[27] 主动量化策略方法论 **构建思路**:遵循"自上而下"的选股逻辑,透过洞察和提炼行业、主题核心要点和逻辑,为量化模型输入清晰的选股思路[10] **构建价值**:有助于从海量基本面因子库内更高效地筛选出合理有效的选股因子,从而更为精准地定位赛道内潜力标的和主题高契合个股,同时也是对行业、主题逻辑的一层阶段性检验[10]
主动量化策略周报:市场短期调整,成长稳健组合年内相对主动股基超额20.74%-20251018
国信证券· 2025-10-18 16:17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其中涉及的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将对标基准从宽基指数转变为主动股基,在借鉴优秀基金持仓的基础上,采用量化方法进行增强,以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4][4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首先对基金进行优选,为避免基金收益类指标在市场风格突变时出现反转及持股风格集中化问题,对收益类因子进行分层中性化处理,构建基于业绩分层视角的优选基金组合[45];然后,以该优选基金组合的补全持仓作为选股空间和对标基准,采用组合优化的方法控制组合与优选基金持仓在个股偏离、行业偏离及风格上的偏离,从而构建最终的投资组合[46] 2. **模型名称:超预期精选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以业绩超预期事件为核心,对超预期股票池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维度的精选,挑选出同时具备基本面支撑和技术面共振的股票构建组合[5][5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首先,以研报标题出现“超预期”与分析师全线上调净利润为条件,筛选出超预期事件股票池[5][51];接着,对该股票池中的股票分别从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维度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构建超预期精选股票组合[5][51] 3. **模型名称: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以蕴含Alpha潜力且能反映公募基金前瞻性判断的券商金股股票池为基础,通过组合优化方法进行精选,旨在稳定战胜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6][5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以券商金股股票池作为选股空间和约束基准,采用组合优化的方式控制组合与券商金股股票池在个股、风格上的偏离,构建最终的业绩增强组合[6][56] 4. **模型名称:成长稳健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先时序、后截面”的二维评价体系,重点捕捉成长股在利好事件(如财报发布)前超额收益释放的黄金期,并进行多因子精选和风险控制,以高效获取成长股超额收益[7][35][6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首先,以研报标题出现“超预期”及上市公司业绩预增为条件筛选成长股股票池[7][61];然后,根据股票距离正式财报预约披露日的间隔天数进行分档,优先选择距离财报预约披露日较近的股票[7][61];当样本数量较多时,采用多因子打分的方法精选优质个股[7][61];此外,还引入了弱平衡机制、跃迁机制、缓冲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以降低组合换手率和规避风险,最终构建100只股票的等权组合[7][61]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 - 全样本区间(2012.1.4-2025.6.30)年化收益(考虑仓位):20.31%[47] - 全样本区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11.83%[47]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绝对收益(考虑仓位):24.22%[2][14][22]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3.30%[2][14][22]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52.75%[2][14][22] 2. **超预期精选组合** - 全样本区间(2010.1.4-2025.6.30)年化收益(考虑仓位):30.55%[52] - 全样本区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24.68%[52]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绝对收益(考虑仓位):38.46%[2][14][28]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10.94%[2][14][28]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23.23%[2][14][28] 3.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 - 全样本区间(2018.1.2-2025.6.30)年化收益(考虑仓位):19.34%[57] - 全样本区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14.38%[57]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绝对收益(考虑仓位):27.24%[2][14][34]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0.27%[2][14][34]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45.06%[2][14][34] 4. **成长稳健组合** - 全样本区间(2012.1.4-2025.6.30)年化收益(考虑仓位):35.51%[62] - 全样本区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26.88%[62]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绝对收益(考虑仓位):48.25%[3][14][39]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20.74%[3][14][39] - 2025年(截至10月17日)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10.72%[3][14][39]
成长稳健组合年内相对主动股基超额20.74%
量化藏经阁· 2025-10-18 15:09
国信金工主动量化策略核心观点 - 国信金工开发了四种以公募主动股基为业绩基准的主动量化策略,旨在战胜主动股基中位数,而非传统的宽基指数 [2]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成长稳健组合表现最佳,本年绝对收益达48.25%,超预期精选组合次之,为38.46% [1][5] - 在主动股基排名中,成长稳健组合位列前10.72%(372/3469),超预期精选组合位列前23.23%(806/3469) [1][5] 各策略本周及本年表现 -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本周绝对收益-3.94%,相对基准超额收益0.41%;本年绝对收益24.22%,相对基准超额收益-3.30%;在主动股基中排名52.75%分位点(1830/3469) [1][3][5][9] - **超预期精选组合**:本周绝对收益-6.08%,相对基准超额收益-1.73%;本年绝对收益38.46%,相对基准超额收益10.94%;在主动股基中排名23.23%分位点(806/3469) [1][3][5][19] -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本周绝对收益-5.10%,相对基准超额收益-0.75%;本年绝对收益27.24%,相对基准超额收益-0.27%;在主动股基中排名45.06%分位点(1563/3469) [1][3][5][20] - **成长稳健组合**:本周绝对收益-4.26%,相对基准超额收益0.09%;本年绝对收益48.25%,相对基准超额收益20.74%;在主动股基中排名10.72%分位点(372/3469) [1][3][5][29] 策略构建方法论 -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在优选基金的基础上,采用量化方法对基金持仓进行增强,控制组合与优选基金持仓在个股、行业及风格上的偏离 [35][36] - **超预期精选组合**:筛选研报标题超预期与分析师全线上调净利润的股票,再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双层优选,构建组合 [41] -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以券商金股股票池为选股空间,控制组合与金股池在个股、风格上的偏离,以公募基金行业分布为行业配置基准 [45] - **成长稳健组合**:采用“先时序、后截面”的二维评价体系,根据距离财报披露日的间隔天数对成长股分档优选,并引入多种机制控制风险 [49] 历史长期绩效 -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在2012-2025年6月区间,考虑仓位及费用后年化收益20.31%,相较基准年化超额11.83%,多数年度排名居前30% [38][40] - **超预期精选组合**:在2010-2025年6月区间,考虑仓位及费用后年化收益30.55%,相较基准年化超额24.68%,每年业绩排名均在前30% [43] -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在2018-2025年6月区间,考虑仓位及费用后年化收益19.34%,相较基准年化超额14.38%,每年排名居前30% [46][48] - **成长稳健组合**:在2012-2025年6月区间,考虑仓位及费用后年化收益35.51%,相较基准年化超额26.88%,各年度业绩排名基本在前30% [50] 市场环境概览 - **本周市场(2025/10/13-10/17)**:股票收益中位数-3.48%,20%股票上涨;主动股基收益中位数-4.59%,4%基金上涨 [1][34] - **本年市场(2025/1/2-10/17)**:股票收益中位数18.17%,79%股票上涨;主动股基收益中位数25.53%,98%基金上涨 [1][34]
主动量化策略周报:股票涨基金跌,成长稳健组合年内满仓上涨62.19%-20251011
国信证券· 2025-10-11 17:08
核心观点 - 报告跟踪国信金工四大主动量化策略组合表现,以战胜主动股基中位数为目标,基准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12] - 成长稳健组合年内表现最佳,满仓收益达62.19%,相对基准超额收益21.53%,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前13% [1][2][13] - 市场呈现股票涨基金跌格局,本周55%股票上涨但80%主动股基下跌,股票中位数收益0.41%而主动股基中位数-1.63% [2][46] 策略表现总结 -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本周收益-0.98%(超额0.54%),年内收益29.30%(超额-4.01%),在3469只主动股基中排名1895位(54.63%分位) [1][13][23] - 超预期精选组合:本周收益0.22%(超额1.74%),年内收益47.41%(超额14.10%),排名753位(21.71%分位) [1][13][31] -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本周收益-1.51%(超额0.01%),年内收益34.07%(超额0.76%),排名1541位(44.42%分位) [1][13][38] - 成长稳健组合:本周收益-0.08%(超额1.44%),年内收益54.84%(超额21.53%),排名451位(13.00%分位) [2][13][42] 策略方法论 -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借鉴优秀基金持仓,采用量化方法增强,控制组合与优选基金在个股、行业、风格上的偏离 [3][47][48] - 超预期精选:以研报标题超预期和净利润全线上调为条件筛选股票池,再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双层优选 [4][53] -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以券商金股为选股空间,采用组合优化控制个股和风格偏离,反映公募基金前瞻判断 [5][58] - 成长稳健:采用"先时序、后截面"二维评价体系,根据财报披露间隔分档优选,聚焦超额收益释放黄金期 [6][63] 历史业绩表现 -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全样本年化收益20.31%,相对基准超额11.83%,多数年度排名前30% [49][52] - 超预期精选组合全样本年化收益30.55%,相对基准超额24.68%,各年度排名均在前30% [54][56] -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全样本年化收益19.34%,相对基准超额14.38%,2018年以来年度排名前30% [59][62] - 成长稳健组合全样本年化收益35.51%,相对基准超额26.88%,基本保持年度排名前30% [64][67] 市场环境监控 - 本周股票收益分布:最小-35.35%,最大36.14%,中位数0.41%,55%个股上涨 [46] - 本年股票收益分布:最小-45.18%,最大1891.60%,中位数22.40%,83%个股上涨 [46] - 主动股基收益分布:本周中位数-1.63%(20%上涨),本年中位数31.74%(98%上涨) [46]
主动量化策略周报:股票涨基金跌,成长稳健组合年内满仓上涨 62.19%-20251011
国信证券· 2025-10-11 17:07
根据研报内容,现对其中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4][48][49] * **模型构建思路**:将对标基准从宽基指数转变为主动股基,在借鉴优秀基金持仓的基础上,采用量化方法进行增强,以达到优中选优、稳定战胜主动股基中位数的目的[4][4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优选基金:对基金进行优选,并对收益类因子进行分层中性化处理,以解决市场风格突变时的反转问题和持股风格集中化问题[48] 2. 构建优选基金持仓组合:根据业绩分层视角下的优选基金补全持仓构建组合,该组合能较好地跟踪股基中位数走势[48] 3. 组合优化增强:以优选基金持仓为选股空间和对标基准,采用组合优化的方法控制组合与优选基金持仓在个股偏离、行业偏离及风格上的偏离,构建最终组合[49] 2. **模型名称:超预期精选组合**[5][54] * **模型构建思路**:以业绩超预期事件为切入点,对超预期股票池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维度的精选,构建同时具备基本面支撑和技术面共振的股票组合[5][5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超预期事件股票池:以研报标题出现“超预期”与分析师全线上调净利润为条件进行筛选[5][54] 2. 双层优选:对超预期股票池中的股票,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维度的精选[5][54] 3. 构建组合:挑选出符合条件的股票构建超预期精选股票组合[5] 3. **模型名称: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6][59] * **模型构建思路**:以券商金股股票池为基础,通过组合优化控制与基准的偏离,以期获得稳定战胜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表现[6][5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确定选股空间与基准:以券商金股股票池为选股空间和对标基准[6][59] 2. 组合优化控制偏离:采用组合优化的方式,控制组合与券商金股股票池在个股、风格上的偏离[6] 3. 构建组合:形成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6] 4. **模型名称:成长稳健组合**[7][64]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先时序、后截面”的方式构建成长股二维评价体系,重点布局成长股超额收益释放的黄金期,以高效获取超额收益[7][6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成长股股票池:以研报标题出现“超预期”及业绩大增为条件筛选成长股[7][64] 2. 时序分档:根据距离正式财报预约披露日的间隔天数进行分档,优先选择距离财报预约披露日较近的股票[7] 3. 截面精选:当样本数量较多时,采用多因子打分精选优质个股[7] 4. 构建组合:构建100只股票的等权组合,并引入弱平衡机制、跃迁机制、缓冲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以降低换手、规避风险[6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14][17][24][50][53] * 本周(2025.10.9-2025.10.10)绝对收益(考虑仓位):-0.98%[14][17][24] * 本周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0.54%[14][17][24] * 本年(2025.1.2-2025.10.10)绝对收益(考虑仓位):29.30%[14][17][24] * 本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4.01%[14][17][24] * 本年(截至2025.10.10)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54.63%[14][17][24] * 全样本区间(2012.1.4-2025.6.30)年化收益(考虑仓位及费用):20.31%[50][53] * 全样本区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11.83%[50][53] 2. **超预期精选组合**[14][17][32][55][57] * 本周(2025.10.9-2025.10.10)绝对收益(考虑仓位):0.22%[14][17][32] * 本周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1.74%[14][17][32] * 本年(2025.1.2-2025.10.10)绝对收益(考虑仓位):47.41%[14][17][32] * 本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14.10%[14][17][32] * 本年(截至2025.10.10)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21.71%[14][17][32] * 全样本区间(2010.1.4-2025.6.30)年化收益(考虑仓位及费用):30.55%[55][57] * 全样本区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24.68%[55][57] 3.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14][17][39][60][63] * 本周(2025.10.9-2025.10.10)绝对收益(考虑仓位):-1.51%[14][17][39] * 本周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0.01%[14][17][39] * 本年(2025.1.2-2025.10.10)绝对收益(考虑仓位):34.07%[14][17][39] * 本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0.76%[14][17][39] * 本年(截至2025.10.10)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44.42%[14][17][39] * 全样本区间(2018.1.2-2025.6.30)年化收益(考虑仓位及费用):19.34%[60][63] * 全样本区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14.38%[60][63] 4. **成长稳健组合**[1][14][17][43][65][68] * 本周(2025.10.9-2025.10.10)绝对收益(考虑仓位):-0.08%[14][17][43] * 本周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1.44%[14][17][43] * 本年(2025.1.2-2025.10.10)绝对收益(考虑仓位):54.84%[14][17][43] * 本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21.53%[14][17][43] * 本年(截至2025.10.10)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13.00%[14][17][43] * 全样本区间(2012.1.4-2025.6.30)年化收益(考虑仓位及费用):35.51%[65][68] * 全样本区间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26.88%[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