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房即交证
搜索文档
铜梁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项目“加速跑”
环球网· 2025-10-31 14:41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前夕,铜梁区内重点工业项目——硕镭汽车零部件新建厂房项目迎来建设关键期。 铜梁区市民服务和营商环境促进中心了解企业诉求后,立即响应,协调区住房城乡建委等部门主动靠前 服务,组织质量安全、消防、档案等专业力量并联推进验收指导。工作人员帮助排查消防隐患、跟踪整 改问题,推动项目于9月30日顺利完成竣工验收。节后,各部门持续协同,于10月13日完成联合验收并 当场发放意见书,确保企业顺利投产。 这一过程体现了铜梁区"竣工即验收"机制的有效落实。通过提前服务、帮办代办、一次性告知等举措, 实现了"只进一扇门、只交一套材料",大幅压缩审批时间,为企业抢抓市场机遇提供了有力保障。 "拿地即开工":集成服务提速项目建设 2025年5月,位于铜梁高新区的铭利达高端新能源汽车镁铝合金精密结构件生产项目现场建设正酣。作 为全区集中开工项目之一,该项目得益于"三证齐发+联合验收"全周期集成服务模式,实现了"拿地即开 工"。通过将规划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前置,企业在交地当日即同步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 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关键证照,审批流程由原来一个月压缩至当天完成,抢出至少30天建设时间 ...
办好产权证 托起安居梦(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2
一本不动产权证书,是百姓安居的定心丸。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一些群众虽已入住房屋多年,却迟迟 拿不到这本关键的证书,"买了房、拿不到证"成为他们的"心病"。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自然资源部协同多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动化解不动产登记前端环 节历史遗留问题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以来,全国已成功化解230多万套历史遗留问题房屋的办证难题, 累计化解总量达2300多万套。这场为群众办证的攻坚战,让万千家庭的安居梦照进现实。 部际协同,精准施策解民忧 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复杂,往往涉及项目审批、建设、交易、监管等多个环节的衔接 不畅与不规范,单靠一个部门难以根治。为啃下这块"硬骨头",今年以来,一场高效的跨部门协同作战 全面展开。 首先是建立起常态化的部际沟通协调机制。自然资源部牵头,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最高法等相关部门, 构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通过定期会商,共同研究破解涉及跨部门的重大难题,确保政策制定与执行步 调一致、高效协同,为化解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针对房企将项目抵押导致业主无法办证,政策创新性地提出"按套注销"的解决方案。即以居住为目的、 已付清全款的购房者,在为其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时 ...
因房企等原因拿不到房本怎么办?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联合发声
央视新闻· 2025-09-26 11:13
政策核心原则 - 政策制定贯彻“四个坚持”原则,包括坚持为无过错群众办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历史态度实事求是、疏堵结合源头防范 [1] - 全国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超过2300万套,其中今年以来已化解230多万套 [3] - 全国2300多个县市实施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证”改革,已发放不动产权证书840多万本 [3] 针对土地房屋被查封问题的处理 - 对于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含按揭)且不动产被查封的购房群众,查封机关应根据法律规定与司法政策及时处理 [1] - 办理预告登记后被查封的应解除查封,但因购房群众自身债务被查封的不得解除 [1] - 对其他劣后于购房群众交付请求权的债务导致被查封的,应当解除查封 [1] - 人民法院在查封土地时应注明已出售房屋及其对应土地不在查封范围内,对于已办理预告登记或支付全款的房屋不予查封 [2] 针对土地房屋被抵押问题的处理 - 以居住为目的且已支付全部购房款的群众,可在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时按套注销对应房屋的抵押登记 [3] - 注销抵押登记前需与金融机构协商,督促房企通过偿还开发贷款或置换足值抵质押物等方式等额足值保障金融机构债权安全 [3] - 对于尚不能实现按套注销抵押的地方,由省级工作机制加强指导督促以确保政策落实 [3]
全国2300多个县市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4:18
针对土地房屋被房企抵押项目办证问题,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副司长申爱华指出,以居 住为目的的购房群众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含按揭),但房企存在未偿还抵押债务的,在为购房群众办理不 动产权证书的同时,按套注销对应房屋的不动产(含土地、在建工程、房屋)抵押登记。同时,也要采取 有效措施保障金融机构债权安全。注销抵押登记前,各地相关工作机制应与金融机构加强协商,并督促 指导房企按照被注销抵押登记的不动产的市场价值,通过将本项目超出预售资金监管额度的部分依法优 先用于偿还开发贷款等金融机构抵押债权,或置换、补充新的足值抵质押物等方式,等额足值保障金融 机构债权安全。 胡善顺解释,在政策举措研究制定中,坚持为无过错群众办证。不让购房群众为开发商违规行为和政府 监管问题"埋单"。同时,严防风险、严守底线,防止违法违规问题借不动产登记合法化。同时,坚持疏 堵结合、源头防范。一手抓化存量,一手防新增。化解存量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注重加强业务协同、 信息共享和惩戒约束,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全业务链条闭环监管,推动实现"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 源头防范新增问题产生。(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国2300多个县市新建商品房 ...
“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显效
证券日报· 2025-09-24 07:23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是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和交付的重点举措。上海易居房 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引导资金精准支持"保交房",为房地产项 目注入流动性,使得楼盘能够加快完工交付。为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实现"住有所居"提供了助力。 融资新模式落地见效 2024年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 协调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协调机制。 2024年10月份,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举行全国保交房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协调机 制"扩围增效",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确保合规房地产项目"应进尽进"。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建立了以房地产项目而 非企业为核心、资金封闭运转的融资新模式,专注于项目本身创造和平衡现金流的能力。既满足了项目 的合理融资需求,也保障了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需求。 协调机制为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推进保交房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 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过5万亿元,保交房攻坚战实现住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显效
证券日报· 2025-09-24 07:15
今年以来,协调机制持续推进,"白名单"项目贷款规模稳步增长。 本报记者 张芗逸 9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 牵头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有力保障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是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和交付的重点举措。上海易居 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引导资金精准支持"保交房",为房地产 项目注入流动性,使得楼盘能够加快完工交付。为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实现"住有所居"提供了助力。 融资新模式落地见效 2024年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 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协调机制。 2024年10月份,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举行全国保交房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协调机 制"扩围增效",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确保合规房地产项目"应进 ...
全国2300多个县市新建商品房实施“交房即交证”
证券时报· 2025-09-24 02:20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通过相关部门和各地共同努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全国累计已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2300多万套,今年以来化解230多万套,群众拿到"小红本",与之相 关的落户、入学、买卖、融资等难题也迎刃而解,有力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增强了市场活力,维护了 社会和谐稳定。源头防范新增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全国2300多个县市实施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 即交证"改革,发放不动产权证书840多万本,群众在拿到新房钥匙的同时就能领到不动产权证书,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据介绍,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努力让 群众在登记服务中感受到舒心、暖心和安心。与此同时,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业务链条长,涉及部 门和环节多,历史上一些项目审批、建设、交易、监管等环节不衔接、不规范,导致登记要件缺失,无 法登记办证,影响群众合法权益。买了房、拿不到证,成为群众的一块"心病"。为解决群众的这一急难 愁盼问题,有效破解办证难题,近年来,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推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办 证。 自然资源部表示,今年以来,多部门协调联动,采取了三 ...
全国2300多个县市 新建商品房实施“交房即交证”
证券时报· 2025-09-24 02:15
自然资源部表示,今年以来,多部门协调联动,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建立部际沟通协调机制。自然 资源部联合相关部门构建部际沟通协调机制,开展常态化沟通会商,共同研究解决涉及跨部门的重大问 题,高效协同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二是研究提出政策举措。坚持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 么,政策举措就解决什么。针对群众已购买国有土地上的住房,因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无法办理 登记的难题,自然资源部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政策, 分类施策,提出了化解存量问题、防止新增问题的政策举措。三是指导地方积极化解问题。采取实地调 研、视频培训、定期调度等方式,督促指导地方用好用足政策举措,积极稳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群 众办好证。各地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普遍建立了跨部门化解协调机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细化政 策,采取划片包点、定期调度等举措,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大力推动问题化解为群众办证。 自然资源部表示,下一步,将与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深化协调联动,强化政策指导,抓好统筹调度,推 动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努力让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历史,让"小红本"托起更多群众的"安居梦"。 全国累计已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显效 “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 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证券日报· 2025-09-24 00:44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是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和交付的重点举措。上海易居 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引导资金精准支持"保交房",为房地产 项目注入流动性,使得楼盘能够加快完工交付。为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实现"住有所居"提供了助力。 融资新模式落地见效 2024年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 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协调机制。 2024年10月份,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举行全国保交房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协调机 制"扩围增效",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确保合规房地产项目"应进尽进"。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建立了以房地产项目而 非企业为核心、资金封闭运转的融资新模式,专注于项目本身创造和平衡现金流的能力。既满足了项目 的合理融资需求,也保障了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需求。 9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显效 “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证券日报· 2025-09-24 00:28
本报记者 张芗逸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建立了以房地产项目而非企业为核心、资 金封闭运转的融资新模式,专注于项目本身创造和平衡现金流的能力。既满足了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也保障了金融机构的风 险防控需求。 协调机制为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推进保交房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白名单"项目 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过5万亿元,保交房攻坚战实现住房交付373万套,顺利完成年度既定目标。 今年以来,协调机制持续推进,"白名单"项目贷款规模稳步增长。 在国新办今年5月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云泽介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 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 截至目前,"白名单"项目贷款已超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较5月初的数据进一步增加。 9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 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 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