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承与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信心、传承、责任……5位民营企业家与中外记者分享奋斗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15:27
民营经济发展态势 - 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197.9万户同比增长7.1%超过过去三年平均增速 [2] - 截至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96.76%同比增长2.3% [2] - 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受全球关注上半年机器人行业成长速度快科技发展趋势明显 [2] 企业创新与转型升级 - 山东魏桥在云南投产第二个绿色铝产业基地提高能源绿色占比减少碳排放总量 [2] - 内蒙古鄂尔多斯通过创新升级传统产业打造"百年老店"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 [4][5] -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坚持火箭技术创新为中国航天市场提供有价值发射服务 [3][6]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政策红利和广阔前景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2] - 商业航天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未来大有可为 [3] - 医药流通龙头企业持续投入基层服务设施及数字化建设看好健康中国战略 [6] 企业家精神与传承 - 年轻企业家传承父辈志存高远的理想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4] - 实业报国制造业强国的企业使命是核心发展动力 [4] - 企业家精神体现在创新创业和社会责任的高度结合 [5][6]
五届全勤襄盛举 陇派珐琅绘敦煌
消费日报网· 2025-07-11 11:24
行业动态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海明的《敦煌藻井》系列作品亮相,其中《珐琅敦煌四方佛藻井》荣获百鹤杯"百鹤奖" [1]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从业者搭建了技艺展示与学习交流平台,汇聚业内最新工艺、技法、材料和创意 [4] - 甘肃工美展团连续5届参加博览会,陇派珐琅以展现敦煌、丝路、黄河等甘肃文化元素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与西北风土人情完美融合 [4] 产品与技术 - 陇派珐琅技艺是将传统宫廷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创新艺术形式,主要由白描、掐丝、着色及挂釉等十道工序构成 [4] - 李海明大师可以将一百多种天然矿料配比成三千多种珐琅釉料,并成功攻克珐琅壁画长期保存产生的釉料脱落问题 [4] - 《珐琅敦煌四方佛藻井》取材莫高窟一四窟晚唐时期藻井,完美传承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实现艺术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5] - 《珐琅飞天藻井》创意灵感来自莫高窟初唐时期藻井,通过掐丝珐琅工艺赋予敦煌文化全新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5] 发展战略 - 陇派珐琅艺术需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挖掘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将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融入作品创作 [5] - 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和表现形式,迎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开发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的产品 [5] - 未来将持续挖掘甘肃文化内涵,开发更多地域特色文创产品,加强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跨界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6] 人才培养 - 公司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现代师徒制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陇派珐琅技艺传承与创新事业 [6]
吉林夏日文旅添“国粹热” 生旦净丑献梨园盛宴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20:28
吉林市京剧文化活动 - 吉林市社区京剧展示月活动迎来收官演出,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携"全明星"阵容亮相,吸引数千名游客、票友到场 [1] - 演出曲目包括《花木兰》《三打祝家庄》《状元媒》《醉酒》《牛子厚》等经典剧目,展现不同流派韵味 [2] - 活动期间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0余场,为夏日文旅增添"热力" [1][4] 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 - 吉林市被誉为"京剧第二故乡",1904年创办喜(富)连成社京剧科班,2016年"喜连成社"落户吉林市群众艺术馆 [2] - 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青年演员比例达八成,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献艺,展现人才培养成果 [3] - 吉林市通过开放喜连成京剧艺术公园、吉林京剧出科博物馆等场所推动国粹传承 [3] 群众参与与普及 - 京剧展示月活动吸引资深票友参与,61岁票友高小雯登台演出并学习表演技巧 [3] - 吉林市举办"名家讲堂""票友精品展演""京剧进校园""京剧进社区"等活动,扩大京剧艺术影响力 [3] - 经典唱段引发观众跟唱,现场叫好声不断,体现群众对京剧的热情 [2][3]
第三十一届北京图博会开幕,山东1700多种图书与全球展商见面
大众日报· 2025-06-19 09:04
行业动态 - 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 吸引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展 [2] - 山东17家出版单位携1700多种图书及电子出版物参展 涵盖主题出版、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普生活、少儿读物等多个类别 [2][4] - 山东展区举办14场文化活动 包括版权输出签约和新书发布 如《行走的月光静悄悄》泰文版权、《故色中华》马来文版权等 [4] 文化输出 -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发祥地 收藏古籍约12万部近200万册 占全国古籍总存量的7.3% [2] - 《儒典》作为国家级文化工程和"山东文脉"工程首部文献 自2022年9月亮相后获学界高度关注 被多家图书馆收藏 [2] - 鲁书"出海"类型丰富 包括史料呈现和漫画创作 如《海尔兄弟环球历险记》科普漫画书 向世界传递多元中国文化 [3][4] 产品亮点 - 山东展区经典文献展台展示《儒典》《齐书》等12种280余册图书 集中体现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3] - 精品图书如《写给青少年的红色战典》《中国北斗》等书写红色记忆 多语种版本如《中国北斗(日文版)》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3] - 新书发布活动包括"图画书里的中国"第二辑、《探险家学院》系列等 展现国际化发展布局 [5] 市场反响 - 马来西亚出版协会会长评价山东图书为"了解哲学智慧与现代中国的重要窗口" [4] - 全球展商首次接触《海尔兄弟环球历险记》4册漫画书 该IP以全新面貌回归市场 [3] - "遇见泰山"Youtube频道项目签约 进一步拓展鲁书版权输出渠道 [4]
非遗“老手艺”碰撞高校“新活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6-14 09:42
非遗传承与高校合作成果 -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研培计划)实施10年,全国200余所高校参与,培训非遗传承人超20万人次,35岁以下青年传承人占比超40% [1] - 140余所参与院校在展览中展示传统工艺、表演艺术、乡村振兴等产学研创新成果 [1] - 截至2024年4月,全国25所高校开设非遗保护本科专业,50余所高校设立非遗保护研究方向 [9] 非遗技艺创新与现代应用 - 河南孟津剪纸传承人畅杨杨通过研培班学习,将剪纸从平面拓展至空间艺术,创作《剪纸空间装置》 [1][2] - 花丝镶嵌传承人马赛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婚礼结合,设计"莲华盛世大凤冠"等日常佩戴饰品 [2] - 山西漆艺传承人裴晓俊运用犀皮漆技法改良古琴漆面,果洛银饰传承人段松文融合数字艺术创作虚拟首饰 [3] 代际传承与人才培养 - 婺州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吕雄心父子通过中央美院等研培项目,累计培训360余名传承人,并与13所院校合作 [4] -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帮扶华梅少年晋剧团提升表演水平,保护10余种传统戏剧非遗项目,培训学员500余人 [5][6] - 研培计划推动非遗工坊建设达1.1万余家,带动乡村手艺人就业增收 [7] 非遗产业化与乡村振兴 - 贵州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创办非遗工坊,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带动3000多名村民就业 [7] - 徐州香包传承人孙歌尧通过江南大学研培设计创新产品,与奶奶王秀英共同推动年产值达1000万元,带动600余名妇女就业 [8] - 江南大学帮扶延川县建设非遗工坊,共享延川布堆画知识产权 [8]
镜观·回响|津门文化万象新
新华社· 2025-06-10 21:06
城市文化特色 - 天津文化具有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独特气质,体现在三岔河口的地理特征和建筑风格上 [4][6] - 城市文化资源包含红色旅游景点(平津战役纪念馆)、非遗老字号聚集地(古文化街)、近代建筑群(五大道)三大核心板块 [8][9][12] 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 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年接待观众141万人次,同比增长50%,成为核心红色旅游景点 [8] - 五大道街区采用"一楼一策"模式,已完成200余幢历史建筑修复再利用,典型案例包括庆王府、先农大院等 [14] - 工业遗存改造项目成效显著,天津第一机床总厂老厂房转型为工业博物馆和产业公园,保留工业元素并注入现代功能 [16][17] 文化产业发展 - 演艺市场呈现多元化,涵盖相声(名流茶馆)、戏曲(人民公园)、交响乐(津湾广场)、街头话剧(《钗头凤》《日出》)等多种形式 [18][19][21][22] - 商业与文化融合创新案例涌现,如解放北路T台走秀等新型文化消费场景 [24] 历史建筑保护 - 北安桥融合巴黎桥梁设计与中国传统雕塑元素,成为文化交融的实体象征 [13] - 梁启超纪念馆"饮冰室"经修缮后于2025年重新开放,完整保留1924年原始建筑格局 [14]
中医“养生风”刮进热门商圈
镇江日报· 2025-06-02 08:07
将中医药文化带进热门商圈,创新推出中医养生局,这一举措,既是市卫生健康委及医疗机构对国 家提出的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号召的积极响应,同时也是为了通过中医药手段,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水平和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市卫健委中医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委着力实施中医药文化建 设发展行动计划,年内至少举办百场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让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的道路上发挥更大 的作用。(记者 杨泠) 当古老智慧碰撞青春活力,一场由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承办的端午养生游园会 于5月30日举行。活动融合针灸推拿体验、中药茶饮品鉴、趣味打卡集章等环节,并特别关注年轻人的 健康痛点,为市民打造了一场可感、可玩、可学的健康文化嘉年华。 当天晚上7时,在新城吾悦广场,华灯璀璨,百草飘香,医护人员现场"设点摆摊",市民们一边逛 集市,一边解锁中医药的"潮玩法",一派热闹场景。在"望闻问切疗愈馆",来自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 病科、骨伤科、美容整形科、眼科等科室的中西医专家为市民免费把脉问诊,提供咨询服务,并根据市 民的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养生建议和调理方案。针对现代人常见的颈肩酸痛、失眠多梦等问题,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 ...
文脉·画意中国|有福之州,龙舟竞渡
新华社· 2025-05-31 13:48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岐国家中心渔港内,一艘艘渔船整齐地停靠在码头。(无人机照片)CICPHOTO/王旺旺 摄端午节的龙 舟竞渡,是福州独特的文化盛宴。江面上,龙舟如离弦之箭,船员们齐心协力,呐喊声、鼓声交织在一起,激昂的旋律在闽江 上空回荡。这是福州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与传承,也是这座城市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写照。 ↑此图结合AI制作 02:09 在东海之滨,闽江之畔,福州——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独特 的光芒。当海港的波光粼粼,映着渔船的摇曳波涛,悠扬的渔歌在海风中飘荡……这座城市在船头船尾诉说着它的激情与美 好。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岐国家中心渔港内,一艘艘渔船整齐地停靠在码头。(无人机照片)CICPHOTO/王旺旺 摄 ↑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流水镇拍摄的北港村景观。(无人机照片)CICPHOTO/王华斌 摄 ↑选手们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江田镇三溪村参加赛龙舟比赛。(无人机照片)CICPHOTO/王旺旺 摄走进福州的老街区,仿佛 踏入了时光的隧道。秀美的屋檐层层叠叠,岁月的痕迹在砖瓦间流淌。这里藏着福州的旧时光,每一处角落都诉说着古老的故 事。 ...
直播助力非遗新传承,抖音电商携手传承人亮相非遗嘉年华
财富在线· 2025-05-29 14:23
非遗节活动概况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5月28日开幕,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1] - "抖音非遗嘉年华"活动设立五大板块,包括"非遗新表达"和"非遗有好物",通过表演、走秀等形式展示非遗风采 [1] - 抖音电商在"非遗有好物"板块组织全天候直播带货,集中展示地方特色非遗产品,促进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融合 [1] 非遗技艺展示 - 沈广隆剑铺展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体现千年传承智慧 [1] - 梁兴春展示28道古法工序的泥模铸造技艺 [1] - 郑春成分享古法盘香、线香、倒流香制作技艺 [1] - 林小雨创作年轻化非遗木雕作品,融合传统题材与流行元素 [1] 非遗美食展示 - 余庆展示老母水古法发酵技术制作的泡菜 [2] - 李泽西用黄豆与沙地西瓜制作西瓜酱 [2] - 戴康迪现场制作蕲春手工石臼艾绒艾条,增添端午节日氛围 [2] 非遗之夜活动 - "抖音非遗之夜"上演《蜀地风华》、非遗新潮走秀等节目 [4] - 抖音电商达人展示蜀锦、京绣、香云纱等非遗技艺 [4] - 手艺人穿着结合非遗技艺的服装鞋品,如三寸盛京、ZHUCHONGYUN等品牌 [4] 抖音电商数据 - 平台销售非遗商品超65亿单 [4] - 非遗商家直播成交额中63%来自店播模式 [4] - 超过10个非遗商家店播破千万元 [4] 直播活动 - 梁氏父子官方旗舰店进行直播 [3] - 奶奶的酱(西瓜酱豆)准备直播 [5]
邮储银行大余县支行 金融赋能大余烫皮“滚烫”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5 23:14
大余鸿发烫皮厂发展历程 - 公司通过邮储银行"极速贷"产品获得20万元贷款,用于购置蒸汽锅炉并建立首个标准化生产车间 [1] - 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米浆细腻度提升,成品率提高近25%,并推出湿炒、沙炒、油炸等多种新口味 [2] - 2025年春节后公司再次获得邮储银行30万元信贷支持,用于购置泡米机等自动化设备,产量提升近两倍 [2] 邮储银行金融支持模式 - 银行构建"走访对接—精准供给—高效服务"全链条机制,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开通绿色通道 [3] - 推行"限时办结"机制精准满足产业链客群需求,重点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3] - 通过政银企合作平台组织市场对接活动,为非遗产业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 [3] 大余烫皮行业特征 - 产品具有"薄如蝉翼、柔韧透香"的独特口感,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 行业传统工艺存在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的局限性,需通过设备升级突破瓶颈 [1] - 产品从本地市场拓展至周边县市及邻省,形成跨区域销售网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