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

搜索文档
个税汇算月底结束,税总公布三则偷税案例敲警钟!
第一财经· 2025-06-16 23:31
个税汇算偷税典型案例分析 - 税务总局曝光3起自然人纳税人未依法办理个税汇算偷税案件 其中2起通过虚假填报专项附加扣除(如大病医疗 赡养老人 子女教育等)少缴个税 [1] - 重庆职员王青松和武汉职员李超因虚假申报被税务部门立案检查 需补缴税款 滞纳金及罚款(不缴或少缴税款的0.5-5倍)[1] - 税务滞纳金按日加收万分之五(0.05%)相当于年利率约18% 具有惩戒性 [1] 偷税手法与监管措施 - 部分个人听信"节税秘笈"少报收入或虚假申报扣除 但大数据比对容易发现此类违法操作 [2] - 税务部门对涉税风险纳税人采取提示提醒 督促整改和约谈警示 拒不整改者将立案检查 [2] - 上海某公司原总裁林忠海通过拆分隐匿收入 将薪酬伪装成工程款少缴个税 被追缴税款 滞纳金及罚款共计1250.58万元 [3] 个税收入情况 - 今年前4个月个人所得税收入5376亿元 同比增长7.4% 高于全国税收增速(-2.1%)[3]
个税汇算月底结束,税总公布三则偷税案例敲警钟
第一财经· 2025-06-16 19:43
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称,2024年度个税汇算将于6月30日结束,请依法如实办理,切勿轻信某些带有欺 骗诱导性质的"节税秘笈"。税务部门将在持续优化税费服务的同时,对发现存在涉税风险的纳税人,进 行提示提醒、督促整改和约谈警示,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纳税人,税务部门将依法进行立案检 查,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 此前一些明星、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例屡见不鲜,此次税务总局公布一则公司老板偷逃税被查典型案例。 员工虚假申报专项附加扣除和企业老板隐匿收入偷税手法被披露,警示个人诚信申报依法纳税 6月16日,税务总局网站实名曝光3起自然人纳税人未依法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偷税案件,其中 2起偷税手法较为常见,即通过虚假填报大病医疗、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 从而获得更多的个税扣除额,以实现少缴个税的目的。 上述偷税案例中的重庆某公司职员王青松和武汉某公司职员李超正是采用这一手法偷税被当地税务部门 发现,且经税务部门提醒督促,两人仍然不如实申报,最终被当地税务部门立案检查,最终两人不仅补 缴税款和滞纳金,还被处以罚款(不缴或少缴税款的0.5倍-5倍),得不偿失。 一般来说,当税务部门提醒督促 ...
没工作却在领工资?男子投诉个人信息被冒用,海南税务部门认定情况属实但问题仍未解决
新浪财经· 2025-06-12 13:27
内蒙古赤峰市的王先生在网络发帖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海南一家劳务公司盗用,疑似借此虚列工资、 偷税漏税。今年1月,患病的王先生因申请低保受阻,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已被盗用长达两年,涉 事金额超10万元。目前,王先生已向警方报案,并向相关部门申诉。 国家税务总局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给出了说明,海南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3 月1日认定为非正常户,故暂判定王先生的申述属实,并根据上述情况通过税务后台系统将其收入及个 税申报信息删除。6月11日,记者跟王先生所反映的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对方建议王先生走司法途径 解决。 王先生查询到自己信息被冒用,公司虚构工资。 患病男子发现信息被冒用 " 连续三年都在领工资" 今年1月,王先生确诊患病后,为了缓解医药费带来的经济压力,他前往当地社保部门申请低保。但工 作人员的答复却让他十分意外:"每个月都有公司给你发工资,不符合申请的条件。"带着满心疑惑,王 先生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查询发现,从2021年到2023年这连续两年多的时间里,每个月都有来自海南某 劳务服务有限公司4600元的工资进账记录,累计金额达10万元。 然而,王先生从未在这家公司任职,也从未收 ...
税务部门曝光3起隐匿未开票收入偷税案
经济观察网· 2025-06-10 18:43
6月10日,税务部门公布3起隐匿未开票收入偷税案件,分别是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法查处海南欧丽家实业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隐匿未开 票收入偷税案件;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法查处重庆多笠原食品有限公司隐匿未开票收入偷税案件;国家税务总局怀化市税务局稽查局依 法查处怀化泰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隐匿未开票收入偷税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 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 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曹越认为,隐匿未开票收入通常不计入正规财务系统,常见手段为使用现金交易不开具发票、个人账户收取销售款等。这种行为 不仅侵蚀了国家的税基,减少了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还会影响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发市场不正当竞争,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阻碍市场经济 的健康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 ...
@网络主播 这种“瞒天过海”的招数不可取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5 09:19
税收合规与违法行为 - 文章核心观点是强调合规经营和诚信纳税的重要性,揭露通过拆分收入、隐匿佣金等方式偷税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2][3][4] - 通过亲属户头拆分实际经营所得来隐匿收入并进行虚假申报,属于《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偷税行为 [3][4] -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偷税行为将面临追缴税款、滞纳金以及50%至5倍罚款的处罚,构成犯罪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 [4] 税收违法行为案例 - 税务部门发布的税案通报显示,类似因偷税被处罚的案例比比皆是 [3] - 文中举例说明通过平台结算部分佣金,私下将剩余佣金打入亲属卡上的行为属于偷税行为 [2] - 案例表明纳税人存在申报数据与实际收入不符的情况将面临严重后果 [3][4] 税收法律依据 -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明确定义了偷税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伪造、变造、隐匿账簿、记账凭证等行为 [4] - 法律明确规定对偷税行为的处罚标准,包括追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4] - 法律条款强调纳税人不得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列、少列收入 [4]
8000万黄金无故“消失”!深圳一公司被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00:20
案件概述 - 深圳金斯达应用材料有限公司因虚列研发费用偷税被查处 [1] - 公司通过虚列黄金材料支出等手段虚假纳税申报 [1] - 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1] - 少缴企业所得税1621.16万元 [1] - 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618.15万元 [1] 案件调查过程 - 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异常 [3] - 公司研发投入远超同行业正常水平 [3] - 检查发现"研发费用——直接材料"科目列支8000余万元黄金投入 [3] - 无对应成品产出或废料回收记录 [3] - 公司法定代表人辩称黄金因提纯损耗但证据不符 [3] - 第三方鉴定显示17个研发项目存在虚列黄金支出问题 [3] 违法行为定性 - 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定性为偷税 [4] - 虚列经营成本支出并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4] - 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4] 税务部门表态 - 将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涉税违法行为 [4] - 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税收法治环境 [4] - 助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
@网络主播,依法诚信纳税一堂课丨拆分收入不可取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1 17:43
⇧ 点 蓝字 关注 "蓝色柳林财税室" 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励。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来源:云南税务 供稿:红河税务 制图:王娅雯、 王丹 来源云南税务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主播通过亲属朋友名义在多个地方设立工 作室(个体工商户),把个人取得的直播带货 收入拆分至这些工作室,从而套享个体工商户 税收优惠政策。 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纳税人伪造、变造、隐 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 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 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 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 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 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 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带货收入: 主要为带货坑位费、销售佣金 或者销售差价,目 ...
偷税被曝光!8000余万元黄金“消失”藏猫腻!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21:50
国家税务总局5月19日发文详细披露了一则偷税案例:一家企业通过虚列黄金材料支出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违规享受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从而达到偷税的目的。 金徽新材全资股东为深圳金徽科技(下称"金徽科技")。金徽科技主要从事LED驱动电源和安防配套电源的研发、生产、 销售,目前已成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高。福建粤通的上层股东深圳粤通新材料也已被吊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黄金是自然界中化学稳定性极高的元素,容易提纯,提纯损耗如此大,疑点重重。经检查人员调查,深圳金斯达黄金的提 纯损耗低,且公司无法提供相关(提纯损耗大)证据。公司主张的大量黄金提纯损耗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检查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深圳金斯达有多个项目存在用金疑点,部分项目在研发过程中未有使用黄金的流程。同时,结 合第三方鉴定机构出具的项目鉴定结果,稽查局最终查实该公司有17个研发项目存在虚列黄金材料支出、违规享受研发费 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问题,共少缴企业所得税1621.16万元。 在检查过程中,稽查局发现深圳金斯达还存在其他少缴税款行为。 面对各项证据,深圳金斯达时任法定代表人张某仍然拒绝承认相关违法事实,且无法给出合理理由。不过,该公司 ...
税务部门曝光3起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
经济观察网· 2025-05-19 20:05
案件曝光 - 深圳金斯达应用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虚列8000余万元黄金研发费用骗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1][2] - 力软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违规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1] - 嘉善景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骗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1] 深圳金斯达案件细节 - 公司研发费用中列支8000余万元黄金投入但无对应产出或废料记录[2] - 公司声称黄金因提纯损耗但实际两家提纯机构反馈黄金提纯后基本无损耗[3][4] - 税务检查发现17个研发项目存在虚列黄金材料支出问题[4] - 公司因此少缴企业所得税1621.16万元[4] - 最终被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618.15万元[4] 税收优惠政策 - 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达120%[6] - 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享受"六税两费"减免及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等优惠[6] - 2025年一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4241亿元[6]
8000余万元黄金投入研发后“不知去向”,咋回事
人民日报· 2025-05-19 16:16
案件概述 - 深圳金斯达应用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虚列黄金材料支出等手段虚假申报研发费用 违规享受税收优惠 少缴企业所得税1621 16万元 [1] - 公司还存在其他少缴税款行为 被追缴税款 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618 15万元 [1] 异常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费用中列支8000余万元黄金投入 但无对应成品产出或废料回收记录 [2] - 法定代表人辩称黄金因提纯损耗 但提纯机构反馈显示加工后黄金重量基本无损耗 [5] 调查取证过程 - 两家提纯机构共处理160余万克黄金 收取工费合计68 9万元 证实黄金提纯损耗极低 [5] - 公司无法提供研发成品 废料记录或黄金损耗的佐证材料 [7] - 30余个研发项目中有17个存在虚列黄金支出问题 [8] 违法事实认定 - 公司行为构成《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偷税 [10] - 法定代表人在证据面前仍拒绝承认违法事实 但无法提供合理解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