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材料

搜索文档
8000万黄金无故“消失”!深圳一公司被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00:20
案件概述 - 深圳金斯达应用材料有限公司因虚列研发费用偷税被查处 [1] - 公司通过虚列黄金材料支出等手段虚假纳税申报 [1] - 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1] - 少缴企业所得税1621.16万元 [1] - 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618.15万元 [1] 案件调查过程 - 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异常 [3] - 公司研发投入远超同行业正常水平 [3] - 检查发现"研发费用——直接材料"科目列支8000余万元黄金投入 [3] - 无对应成品产出或废料回收记录 [3] - 公司法定代表人辩称黄金因提纯损耗但证据不符 [3] - 第三方鉴定显示17个研发项目存在虚列黄金支出问题 [3] 违法行为定性 - 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定性为偷税 [4] - 虚列经营成本支出并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4] - 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4] 税务部门表态 - 将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涉税违法行为 [4] - 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税收法治环境 [4] - 助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
中国税务部门曝光三起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23:24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赵建华)中国国家税务总局19日曝光三起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警示享受 税费优惠必须合法合规。涉案企业分别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虚构研发项目、虚列材料消耗支出等手段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骗享税费优惠。 在深圳,深圳金斯达应用材料有限公司被查。经查,该公司通过在研发费用中虚列黄金材料消耗支出等 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少缴企业所得税1621.16万元(人民币, 下同)。同时,该公司还存在其他少缴税款违法行为。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依法追缴税费款、加 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618.15万元。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苏州,力软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被查。经查,该公司在没有真实业务交易的情况下,接受虚开的 13份增值税普通发票,列支成本,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违规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 税优惠政策,少缴企业所得税78.27万元。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工业园区税务局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 金并处罚款,共计177.57万元。 国家税务总局强调,将持续深化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既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税费支持政 策,提升税费服务水平,推动政策红利 ...
8000余万元黄金投入研发后“不知去向”,深圳金斯达应用材料有限公司虚列研发费用偷税
快讯· 2025-05-19 21:53
税务违规案件 - 深圳金斯达应用材料有限公司因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被查处 [1] - 公司通过在研发费用中虚列黄金材料支出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1] - 违规行为导致少缴企业所得税1621.16万元 [1] - 公司还存在其他少缴税款行为 [1] - 稽查部门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618.15万元 [1]
8000余万元黄金投入研发后“不知去向”,咋回事
人民日报· 2025-05-19 16:16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税收大数据及相关涉税线索,依法查处深圳金斯达应用材料有限公司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偷税 案件。经查,该公司通过在研发费用中虚列黄金材料支出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少缴企业所得税1621.16万元, 同时该公司还存在其他少缴税款行为。针对其违法事实,稽查部门依法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618.15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 8000余万元的黄金投入研发后"不知去向" 前期,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深圳金斯达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巨大,远超同行业正常水平。对此疑点线索,检查人员比对了 企业申报数据、财务资料、进销存数据等,发现该公司在检查所属期内"研发费用——直接材料"科目中有列支金额8000余万元的黄金投入,既没有对应的成 品产出,也没有相应的废料回收等记录。 "黄金因提纯损耗"的主张不攻自破 根据企业提供的账簿和发票,检查人员发现有两家黄金提纯机构曾在三个年份内先后为该公司提供黄金提纯服务。为查证该公司黄金研发提纯损耗情况,检 查人员依法向这两家机构分别开具并送达《税务协助检查通知书》。 从两家提纯 ...
凯盛科技:一季度利润大涨73.01% 显示材料减亏+新产品放量驱动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7: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65亿元,归母净利润2384.75万元,同比大涨73.01%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显示材料传统业务减亏及新产品批量应用带来的利润贡献 [1] 业务结构 - 业务分为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两大板块 [1] - 显示材料领域形成从玻璃原片到一体化模组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具备成本控制和质量一致性等竞争优势 [1] - 应用材料业务围绕锆、硅、钛三种元素形成新材料平台,向芯片、光伏、半导体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2] 技术创新 - 依托中研院、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2] - 正在开发屏幕定向发声、玻璃基Mini-Led显示、车载智能驾舱等多项新技术 [2]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82件(发明专利167件),软件著作权26件 [2] 市场与客户 - 营销网络覆盖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亚马逊、三星、京东方等知名品牌 [3] - 行业认可度高,客户黏性强 [3] 人才储备 - 拥有724人研发团队及20支省级以上人才团队 [3] - 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项目团队核心成员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奖 [3] 发展战略 - 显示材料板块将加速产品导入,应用材料聚焦电子信息、半导体等前沿领域 [3] - 计划攻克关键技术并迭代新产品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3]
日久光电:4月2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4-28 21:08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83亿元,同比增长22%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747万元,同比增长506.9% [2]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39亿元,同比上升16.45%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805万元,同比上升346.48% [5]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34.83% [5] 业务亮点 - 导电膜业务结构优化带动收入增长,游戏机触控按键领域低方阻ITO膜实现收入9873万元,同比增长22.83% [1] - 调光导电膜在汽车天幕、侧窗、后视镜等应用场景实现收入6694万元,同比增长122.7% [1] - 光学膜产品在手机、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应用实现收入2944万元,同比增长104.19% [1] - OC光学胶实现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21.3% [1] 技术优势 - 围绕湿法精密涂布、精密贴合、真空磁控溅射镀膜三项核心技术 [1] - 已完成PDLC、SPD、EC及LC四大调光材料技术平台建设 [3] - 拥有147项专利,其中2024年新增86项授权专利 [4] - 实现IM消影膜、PET高温保护膜、离型膜等前道原材料自研 [4] 市场地位 - ITO导电膜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2%,主要竞争对手为日本日东电工、尾池等 [4] - 深度绑定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双赛道 [1] - 调光导电膜产品已获汽车客户广泛认可 [3] 未来增长点 - 重点发展调光导电膜及光学膜产品 [3] - 智能穿戴、建筑等新应用场景已完成前期样品认证 [3] - 医疗、商显等领域正进行样品认证并取得部分通过 [3] 产能与财务 - 主要生产设备具备通用性,产能利用率逐步提高 [4] - 2024年负债率12.1%,财务费用-19.08万元 [5] - 出口销售额606万元,占营收比重仅1.04% [4]
新莱应材2025年营收28.49亿元 同比增长5.08%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9:26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8.49亿元,同比增长5.08%,归母净利润2.26亿元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0元人民币,合计派发2434.76万元,占归母净利润10.76% [1] - 业绩增长主因半导体国产化趋势及食品饮料行业稳健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升市占率 [1] 业务领域与产品覆盖 - 高洁净应用材料产品覆盖半导体、光电、光伏、生物医药、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 [1] - 无菌包装材料及机械设备下游应用于食品饮料等消费品领域 [1] - 产品可覆盖半导体产业除设计外的全制程,通过美国前二半导体设备厂商认证并成为一级供应商 [2] 半导体行业布局 - 配合泛半导体下游厂商(芯片厂、LCD/LED面板厂、光伏厂)推动本土化进程,实现国产化 [2] - 研发覆盖半导体制程设备和厂务端所需的真空系统、气体管路系统,填补国内超高纯材料空白 [2] - 顺应半导体行业高洁净度、高精密化、高集成性趋势,提升全球竞争力 [2] 生物医药领域进展 - 2003年进入生物医药行业,亚洲首家通过ASME BPE管道管件双认证企业 [3] - 实现洁净管路系统、控制系统、无菌反应釜等进口替代,填补国内空白 [3] - 无菌隔膜阀技术升级并通过寿命测试,性能稳定,符合GMP认证标准 [3] 食品安全领域优势 - 国内食品安全领域市占率第一,推动乳品行业管路系统自动焊接标准与国际接轨 [3] - 专注食品行业上游材料与设备的自动化、无菌化生产,与国际标准同步更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