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上丝绸之路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中欧北极快航航线首艘货船抵达波兰
新华社· 2025-10-20 07:13
航线运营情况 - 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首艘货船于10月19日抵达波兰格但斯克港,该船于9月23日从宁波舟山港出发,历时26天 [1] - 货船在抵达格但斯克港前已陆续靠泊英国费利克斯托港和德国汉堡港,在格但斯克港完成装卸后将启程前往荷兰鹿特丹港 [1] - 该航线由海杰航运(香港)有限公司运营 [1] 航线优势与特点 - 中欧北极快航取道北极东北航道,仅用20天航程便抵达欧洲首站费利克斯托港 [1] - 相比途经苏伊士运河航线约40天和好望角航线约50天的航期,该航线具有显著的时效优势 [1] - 该航线的海况温度非常适合热敏货物和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商品运输 [1] 航线战略价值 - 中欧北极快航所经的北极东北航道是“冰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承载通道之一 [1] - 该航道是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线路,对优化全球供应链、促进沿线经贸合作具有重要价值 [1]
中欧北极快航航线首艘货船抵达波兰
新华网· 2025-10-20 00:42
航线运营详情 - 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首艘货船于10月19日抵达波兰格但斯克港,该船于9月23日从宁波舟山港出发 [1] - 货船在抵达格但斯克港前已靠泊英国费利克斯托港和德国汉堡港,完成装卸后将启程前往荷兰鹿特丹港 [1] - 该航线由海杰航运(香港)有限公司运营,其首席运营官指出航线海况温度非常适合热敏货物和时效性要求高的商品运输 [1] 航线优势与战略意义 - 中欧北极快航取道北极东北航道,仅用20天航程便抵达欧洲首站费利克斯托港,相比苏伊士运河航线约40天和好望角航线约50天的航期具有显著时效优势 [1] - 北极东北航道是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线路,作为“冰上丝绸之路”核心承载通道,对优化全球供应链和促进沿线经贸合作具有重要价值 [1]
“北极特快”首批“新三样”商品已送达
新华社· 2025-10-16 09:29
航线运营与首航情况 - 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首艘货船于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抵达英国费利克斯托港,历时20天 [1] - 该货船从宁波舟山港出发,满载约4000个标准箱,将在英国、德国、波兰和荷兰的港口完成卸载作业 [1] - 船舶在挪威海域遭遇风暴导致减速航行,较原计划晚两天抵达 [1] 航线优势与货物特点 - 相比中欧班列约25天、苏伊士运河航线约40天及好望角航线约50天的航期,该航线具有明显时效优势 [1] - 北极航道的海况温度适合运输热敏货物和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商品 [1] - 本次首航主要运输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商品 [1] 公司准备与未来规划 - 运营公司海杰航运(香港)有限公司为开辟此航线已准备三年,包括升级船舶硬件设备和系统培训船员 [1] - 公司计划于2026年投入更多冰区加强型船舶运力,初步实现夏季通航区间的固定航线布置 [2] 航线战略意义 - 中欧北极快航所经的北极东北航道是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线路,被视为“冰上丝绸之路”核心承载通道之一 [2] - 该航线对优化全球供应链、促进沿线经贸合作具有重要价值 [2]
海运通道上新 冰上丝路启航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12
航线首航与战略意义 - 中欧北极快航首航成功,海杰航运伊斯坦布尔桥轮搭载4890个标准集装箱,经过20天航程抵达英国费利克斯托港 [1] - 该航线是全球首条专门针对跨境电商与高附加值货物开辟的北极集装箱航线,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成果 [1] - 航线的开通为高端制造、跨境电商、新能源等产业提供了更快捷低碳的国际物流选择 [1] 运输效率与环保优势 - 相比传统航线,宁波舟山港至费利克斯托港的单程运输时效可缩短22天,从40天减少至最快18天,单程碳排放量降低约50% [2] - 航线自带的低温属性非常适合电池等货物和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商品运输 [2] 成本效益与供应链优化 - 通过该航线,企业业务库存量能大幅降低40%,资金占用大幅削减 [3] - 单柜运输成本相比中欧班列可节约40%左右,约7000美元,有助于企业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提升欧洲市场份额 [3] 港口网络与外贸影响 - 航线的开通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在全球航线网络上的最后一块拼图正式补齐,全面贯通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等全球主要通航大洋 [4] - 作为第三条中欧海运通道,航线将推动长三角高端制造、新能源产业与欧洲市场深度对接,今年前8月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88万亿元,增长4.3%,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3.1% [4] 未来运营计划 - 计划在明年充分利用7月到11月的北极通航期,同时升级更大船型、装载更多货物,争取跑出更多航次 [4]
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成功首航 海运通道上新 冰上丝路启航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11
航线首航与战略意义 - 全球首条专门针对跨境电商与高附加值货物开辟的北极集装箱航线成功首航 [1] - 该航线是践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成果 [1] - 航线的开通为高端制造、跨境电商、新能源等产业提供了更快捷低碳的国际物流选择 [1] - 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在全球航线网络上的布局全面贯通全球主要通航大洋 [4] 运输效率与成本优势 - 宁波舟山港至费利克斯托港单程运输时效相较传统航线可缩短22天,从40天减少至最快18天 [2] - 单程碳排放量降低约50% [2] - 航线运输成本相比中欧班列可节约40%左右,单柜成本约7000美元 [3] - 业务库存量能大幅降低40%,资金占用大幅削减 [3] 货物适配与市场影响 - 航线非常适合电池等货物和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商品运输,因其自带低温属性 [2] - 首航货物包括光伏组件、储能柜与跨境电商货物,其中锂电池储能柜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占比不小 [1][2] - 新航线将推动长三角高端制造、新能源产业与欧洲市场深度对接 [4] - 今年前8月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88万亿元,增长4.3%,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3.1% [4] 未来发展计划 - 明年将充分利用7月到11月的北极通航期运营航线 [4] - 计划升级更大船型、装载更多货物,争取跑出更多航次 [4]
“冰上丝绸之路”展新姿 中欧北极快航航线首艘货船抵达英国
证券时报· 2025-10-15 01:37
航线运营 - 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首艘货船历时20天抵达英国费利克斯托港 [1] - 该货船从宁波舟山港出发,满载约4000个标准箱 [1] - 货物将陆续在英国、德国、波兰和荷兰的港口完成卸载作业 [1] 航线战略意义 - 中欧北极快航所经的北极东北航道是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线路 [1] - 该航线是"冰上丝绸之路"核心承载通道之一 [1] - 对优化全球供应链、促进沿线经贸合作具有重要价值 [1]
打通“冰上丝绸之路”!“中欧北极快航”成功首航
环球网· 2025-10-14 15:43
航线开通与首航情况 - 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成功首航 标志着冰上丝绸之路正式打通 [1] - 首航船舶伊斯坦布尔桥轮于当地时间13日21时30分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 航程共计20天 [1] - 该船自9月23日从宁波舟山港启航 穿越北极圈后抵达欧洲 [8] 航线效率与优势 - 相较于传统苏伊士运河和好望角航线 新航线航程至少缩短20天 [5][6] - 与中欧班列相比 行程也缩短近一周 [6] - 新航线取道北极东北航道 核心段位于北纬70°以北 直抵欧洲枢纽港 [8] 货物运输与成本效益 - 首航船舶满载4890个集装箱 货物包括日用品和储能柜等 [3][10] - 有货主表示 新航线运输时间节省一半 综合成本降低四成 [10] - 单个集装箱的高价值货物如动力电池货值约30万美元 [10] 港口网络与运营规划 - 弗利克斯托港是英国最大集装箱港 被誉为欧洲市场北大门 [3] - 船舶在弗利克斯托港停留约8小时进行装卸 随后将驶往汉堡港 格但斯克港和鹿特丹港等重要欧洲港口 [10] - 该航线计划在明年夏季实现固定航线布置 并力争达到全年通航 [1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新航线为中欧班列和传统海运之外提供了更高效安全和自主的第三通道 [8] - 该航线的开通推动全球贸易从运河时代迈向极地时代 [12] - 航线成功衔接欧洲传统节日备货高峰 满足市场需求 [10]
中欧北极快航航线首艘货船抵达英国
新华网· 2025-10-14 12:11
航线运营情况 - 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首艘货船于10月13日抵达英国费利克斯托港,历时20天,较计划晚两天抵达[1] - 该货船从宁波舟山港出发,满载约4000个标准箱,将在英国、德国、波兰和荷兰的港口完成卸载[1] - 航线海况温度适合运输热敏货物和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商品,主要运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商品[1] 航线优势与规划 - 相比中欧班列约25天、苏伊士运河航线约40天以及好望角航线约50天的航期,该航线具有明显时效优势[1] - 该航线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直达欧洲,是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线路[1][2] - 公司计划于2026年投入更多冰区加强型船舶运力,初步实现夏季通航区间的固定航线布置[2] 公司准备与执行 - 公司为此次航线筹备三年,升级了船舶硬件设备,并对船员进行了系统培训[1] - 船舶在挪威海域遭遇风暴“艾米”,为保障安全减速航行[1]
【史海回眸】1879年人类首次穿越东北航线
环球时报· 2025-10-10 07:06
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开通 - 远洋货运轮船“伊斯坦布尔桥”轮从宁波舟山港启程,取道北极东北航道,单程18天左右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比传统航线缩短22天 [1] - 此次航行标志着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正式开通,是中国同其他国家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实践 [1] - 航线于2023年9月开通,标志着人类开拓探索数百年的北极航道转入常态化运营 [10] 北极东北航道的历史探索 - 16世纪中叶起,欧洲探险家开始探索北极航道,1553年英国军官休·威洛比率队尝试但遭遇不幸,其部分船员成功抵达俄国 [2] - 1596年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探索至斯匹次卑尔根岛和熊岛,其探索的海域后被命名为“巴伦支海” [3] - 1648年俄国探险家杰日尼奥夫证实亚洲与美洲之间无陆地连接,1728年维他斯·白令反方向航行,“白令海峡”由此得名 [4] - 1878年至1879年,瑞典探险家阿道夫·诺登舍尔德乘坐“维加”号蒸汽船成功贯通整条东北航道,成为历史第一人 [4][6] 北极东北航道的商业与战略价值 - 东北航道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极大缩短欧亚通航距离,潜在商业价值巨大 [8] - 二战期间,该航道被苏联视作“最安全”的物资运输通道,用于大量运输燃料与补给品 [10] -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2019年东北航道大部分水域无冰期长达93天,当年通过该航道的货物量高达2600万吨,是苏联鼎盛时期的数倍 [10] - 2018年中国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愿景 [10]
重塑中欧贸易的理性与秩序
国际金融报· 2025-10-10 00:34
事件背景与影响 - 波兰以边境安全为由单方面阻断中欧班列通行,导致大量货物滞留,中欧陆路物流主干道陷入瘫痪 [1] - 该事件被视为国际贸易体系区域化、政治化、价值观化的集中体现,部分欧洲国家将经贸合作异化为地缘政治博弈 [1]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8万列,连接中国与欧洲25国200余城市,年运输货值占中欧贸易比重持续提升 [1] - 202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维持在7800亿美元的高位,证明市场规律与产业互补性是中欧关系的底层逻辑 [1] 中欧班列的价值与现状 - 中欧班列是亚欧大陆最高效的陆路物流网络,显著降低了中欧企业间的物流成本与时间 [1] - 班列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的跨境协同 [1] - 波兰等国将中欧班列正常运营与对俄制裁强行挂钩,是安全泛化的典型表现 [2] - 中欧班列的货物清单、运输路径、通关流程均接受国际监管,其运行本身不构成安全威胁 [2] 地缘政治因素分析 - 价值观外交正成为阻碍中欧合作的新障碍,部分欧洲政客将经贸议题与意识形态、人权议题强行捆绑 [2] - 将复杂国际关系简化为民主VS威权二元对立的叙事,加剧全球分裂,损害中欧双方共同利益 [2] - 国际贸易的基础应是互利共赢的经济逻辑,而非强加于人的价值标准 [2] 战略应对与新通道开发 -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升级,最具战略意义的突破是冰上丝绸之路的实质性推进 [3] - 2025年中国首艘北极商业快航成功试航,仅用18天从中国抵达英国,航程较传统苏伊士航线缩短逾40% [3] - 北极航线单程燃油成本节省超50万美元,往返节省超百万元美元 [3] - 北极航线的启用标志着全球物流网络从海洋霸权主导向多元通道并存转型 [3] 新通道的战略意义 - 冰上丝绸之路依托气候变暖条件,通过中国与俄罗斯、挪威、冰岛等北极国家务实合作开辟 [3] - 新通道致力于打造和平、绿色、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体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3] - 中欧班列是陆上联通的典范,冰上丝路是极地联通的开创,二者构成推动全球贸易体系更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双轮驱动 [4] - 新通道为全球供应链提供更强韧性与更多元选择,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路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