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柜
icon
搜索文档
中银晨会聚焦-20250718
中银国际· 2025-07-18 09:13
核心观点 - 6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正增长,部分产品出口价格改善;2025年H1经济表现平稳增长,但消费信心仍待提振;中远海特H1业绩增长,货源结构改善;沪电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AI+HPC需求延续高景气 [6][10][14][18] 宏观经济 - 6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正增长,以美元计价,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5.9%,进口同比下滑3.9%,贸易顺差5859.6亿美元;以人民币计价,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同比下滑2.7%,贸易顺差42125.1亿元 [6] - 单月数据看,6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5.8%,进口同比增长1.1%,贸易顺差1147.7亿美元,环比上升115.5亿美元,出口当月环比增速2.9% [6] - 东盟、欧盟对6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有支撑,6月对东盟进出口总额906.6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长16.8%,进口同比增长0.1%;对欧盟进出口总额725.0亿美元,出口同比上涨7.6%,进口同比上涨0.4%;对美进出口总额497.7亿美元,出口同比下滑16.1%,进口同比下滑15.5% [7] - 6月东盟和欧盟对出口同比增速正贡献分别为2.7和1.1个百分点,对美出口拖累为2.4个百分点,负贡献度较5月收窄2.6个百分点 [8] - 上半年多数轻工业品出口同比增速较1 - 5月改善但低于整体,6月纺织、家电出口累计同比增速下滑;机电产品维持出口优势,集成电路和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8.9%和7.0%,汽车产业链延续正增长 [8] - 部分轻工业品及机电产品出口价格改善,家用陶瓷器皿及鞋靴出口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汽车、家电出口价格同比增速提升 [9] 社会服务 - 6月社零总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餐饮收入4708亿元,同比增长0.9%;服务业PMI为50.1% [2][10] - 2025H1实现GDP66.0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实际同比增长5.4%,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同比增长5.3%,但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处低位 [2][10] - 2025H1消费支撑作用良好,社零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8pct;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较一季度提升0.3pct;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0%,拉动GDP增长2.8pct [11] - 25H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延续恢复性增长,多类可选消费增势较好 [12] - 25H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6月为5.0%,但6月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皆低于临界点,用工景气度偏弱;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8.0,仍处低景气度水平 [12] 交通运输 - 中远海特2025年H1营业收入107.75亿元,同比大增44.05%,归母净利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扣非归母净利8.35亿元,同比大增52.77% [2][14] - 公司营收与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资产规模稳步扩张,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增凸显主业盈利能力提升;船队规模扩张运力结构优化,高附加值货品占比同比上升 [15][16] - 短期地缘政治风险与关税政策是外部不确定因素,公司凭借复合特种船队优势及高附加值货源布局有望保持经营韧性;2025年预计交付53艘新船,合计317.2万载重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公司有望巩固细分市场竞争力 [16] 电子 - 沪电股份2025年上半年受益AI+HPC需求延续高景气,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预计归母净利润16.50 - 17.50亿元,同比增长44.63% - 53.40%;扣非归母净利润16.10 - 17.10亿元,同比增长44.85% - 53.85% [18] - 公司加快资本开支,驱动高阶产能配套建设,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约6.58亿元;2024年Q4规划投资约43亿元新建项目已启动建设,能扩大高端产品产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19] 市场表现 - 7月金股组合包括滨江集团、顺丰控股、极兔速递 - W、卫星化学、安集科技、海优新材等 [1][5] - 市场指数方面,上证综指收盘价3516.83,涨0.37%;深证成指收盘价10873.62,涨1.43%;沪深300收盘价4034.49,涨0.68%;中小100收盘价6771.93,涨1.77%;创业板指收盘价2269.33,涨1.75% [4] -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中,国防军工涨2.74%、通信涨2.41%、电子涨2.18%等涨幅居前,银行跌0.42%、交通运输跌0.39%、环保跌0.26%等跌幅居前 [5]
中远海特(600428):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大幅增长,货源结构改善高附加值货品占比提升
中银国际· 2025-07-17 14: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远海特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是“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H1公司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资产规模稳步扩张,预计后续纸浆船和远海汽车船产能扩张将带来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4.6%、4.8%、11.7%、10.0%,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 - 12.0%、1.4%、4.7%、 - 7.7% [2]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2743.92百万,流通股2146.65百万,总市值18109.87百万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189.38百万元,主要股东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持股41.0148% [2] 财务数据 - 2025 - 2027年预计主营收入分别为19819、22983、2399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8.1%、16.0%、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7、2361、267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6.6%、21.9%、13.1% [7] - 2025年H1营业收入107.75亿元,同比大增44.05%;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扣非归母净利润8.35亿元,同比大增52.77%;扣非基本每股收益0.342元,同比增长34.11%;总资产同比增长19.6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大幅提升28.55% [8] 业务分析 - 公司强化基础货源营销,加强与行业头部客户合作及高附加值货源揽取力度,风电设备、储能柜、工程机械及商品车等货量占比同比上升,驱动货源结构持续改善 [8] 未来展望 - 短期地缘政治风险与关税政策是外部不确定因素,但公司凭借复合特种船队优势及高附加值货源布局有望保持经营韧性,2025年预计交付53艘新船,合计317.2万载重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特种运输需求有望增长,公司有望巩固细分市场竞争力 [8]
【深度】“烧柜子”火了,储能行业暗战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7-14 18:00
行业趋势 - 储能行业安全问题成为核心挑战,头部企业纷纷投入千万元级成本进行储能系统燃烧测试以验证产品安全性 [6][9][12] - 全球新型储能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主要受风光新能源装机增加、多国强制配储政策及电池成本下降驱动 [6] - 大储(发电侧/电网侧)占全球储能装机超70%,中储(工商业)和小储(户储)为次要场景 [12] - 2024年以来已有10家头部企业开展储能燃烧测试,6月单月有6家企业密集进行实验 [9][11] 企业动态 - 特斯拉加速转向储能业务,2024年储能交付量同比翻番,国内光伏企业也将储能视为第二增长曲线 [8] - 阳光电源2024年6月完成全球首个储能系统大规模燃烧测试,引发行业关注 [12] - 比亚迪成为国内首家通过CSA TS800大规模火烧测试的企业 [14] - 远景储能、海辰储能、科陆电子等企业在测试中采用差异化策略,如最小间距5cm、开门燃烧、59小时超长燃烧等 [12][24] 技术标准 - 当前燃烧测试主要参考国际标准如CSA TS-800、UL9540A、NFPA855等,但全球尚未形成统一规范 [14][15] - 中国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将于2024年8月实施 [16] - 北美市场对UL9540A测试报告需求明确,部分项目已将其作为准入门槛 [18][21] - 国内标准与国际存在差距,未来需加强全球标准协同互认 [17] 市场影响 - 燃烧测试正成为海外市场(尤其北美)的入场券,预计2026年后或成强制要求 [18][21] - 测试成本高(单次超千万元)将提高行业门槛,推动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 [23][26] - 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安全标准重塑市场格局 [22][26] - 国内招标中燃烧测试目前为加分项,但政策趋严(如136号文)推动安全重视度提升 [20][25] 技术细节 - 成功测试需满足相邻集装箱电芯温度低于热失控阈值(如B箱≤42℃)、结构不变形等条件 [13] - 企业采用多种技术方案:阳光电源"定向泄压+物理隔离"、科陆电子三级防护体系、华为增加热失控电芯数量等 [24] - 电芯热稳定性、箱级防火耐火性能是测试通过的关键 [24]
投资90亿!30GWh电池项目落地甘肃
起点锂电· 2025-07-08 18:36
行业活动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行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8] - 活动由起点锂电等主办 吸引小哈换电、雅迪科技、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等5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赞助或合作 [2] 国科能源产能布局 - 兰州新区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 总投资90亿元 分三期建设 每期10GWh [3] - 公司成立不足3年但快速扩张 已在兰州、南京、滁州、安庆布局 综合规划产能超90GWh 总投资约340亿元 [5] - 滁州基地规划21GWh动力/储能电池 总投资97亿元 当前已具备7GWh年产能 [5] - 安庆10GWh储能电池基地2025年底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 [6] 国科能源技术产品 - 具备电芯到储能系统全链条解决方案能力 电芯产品覆盖205Ah-314Ah磷酸铁锂系列 采用“五极电池”设计理念 [7] - 储能柜产品能量密度提升40% 单柜面积仅1.3-1.7㎡ 集成液冷、BMS、消防等模块 [7] - 205Ah/280Ah电芯获国际户储巨头订单 首批27.3MWh产品出口南非 [7] 行业竞争态势 - 锂电行业头部企业主导扩张 但新势力仍尝试突围 [2] - 储能电池市场格局未定 全球需求窗口仍在 但同质化竞争加剧 需技术创新与场景深耕 [9][10] 中孚新能源技术突破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Seraph” 通过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降低固载率 提升能量密度与热安全性 [12] - 技术具备四大优势: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性、原生阻燃性、高延展性 [13][14]
50MW/10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EPC招标
芜湖市富鑫钢铁有限公司50MW/10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EPC招标 - 项目规模为50MW/100MWh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电站,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涵盖前期手续、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并网验收等全流程工作 [2] - 招标范围包括7大核心内容:1)前期合规手续及报告编制 2)储能设备采购(含电池预制舱、PCS、EMS等关键设备) 3)工程设计及审批 4)土建施工与安装工程 5)设备试验认证 6)并网验收全流程 7)人员培训与质保服务 [3][4][5][6][7][8] - 储能设备采购清单明确包含电池系统(含BMS、热管理、消防)、PCS预制舱、能量管理系统(EMS)等核心组件,要求具备CMA/CNAS认证的型式试验报告 [6][7] - 并网验收标准严格,需完成全容量并网、电能质量评估、消防验收等12项专项验收,承包人承担全部验收文件编制及费用 [8] 投标人资格要求 - 设计资质需满足电力行业乙级及以上或综合甲级,施工资质需电力工程三级及以上,且必须具备建安安全生产许可证 [8][9] - 项目负责人需具备注册一级建造师(机电)或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资格,高级职称者必须为电气/电力相关专业 [9] - 业绩门槛设定:施工单位需1000万元以上新能源工程或10MW/20MWh以上储能项目经验;设计单位需20MWh以上储能或10MWp光伏设计业绩 [10] - 明确要求投标人具备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且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9][11] 招标流程安排 -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为2025年5月27日至6月1日,通过宝华智慧招标平台下载,需支付1000元平台使用费 [11] - 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16日09:30,逾期电子投标文件将被系统自动拒收 [11] - 公告同步发布于宝华智慧招标平台和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异议受理联系人庞勇(电话027-86801239) [11][12] 行业动态参考 - 宁夏近期300MW/600MWh储能电站EPC中标价0.549-0.633元/Wh,参与方包括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央企 [14] - CNESA组织越南储能市场考察活动,反映东南亚储能市场热度提升 [14]
近14亿!安徽淮南这一5GWh储能项目冲刺投产
鑫椤储能· 2025-05-22 17:31
项目概况 - 安徽世嘉合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5GWh储能系统建设项目研发楼已封顶 项目占地128亩 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经济开发区 生产车间同步建设中 [1] - 项目计划于2025年6月投产 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GWh锂电池储能pack 10万套储能PCS 2万台储能柜及(风冷)集装箱的生产规模 [1] 公司背景与技术实力 - 公司为北京道荣能源集团战略核心企业 聚焦锂电池储能前沿产品生产及研发 引入高度自动化生产线 [1] - 深耕新能源技术研发 在储能系统 光伏发电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累计申请专利27项 含4项发明专利和23项实用新型专利 [1] - 获得"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 "年度储能新锐企业"等行业殊荣 专业资质完备 [1] 战略定位与社会贡献 -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1] - 项目助力淮南能源结构转型 推动"双碳"目标达成 [1]
“碳路先锋”盐城:沐风逐光添新绿
上海证券报· 2025-05-20 02:52
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盐城被誉为"海上新能源第一城",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连续15年居江苏首位 [1] - 2024年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675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达312亿千瓦时 [9] - 盐城光伏产业重点制造企业达80家,2024年完成营收1060.48亿元,在新能源产业中占比最高 [3] 产业发展历程 - 2008-2009年盐城新能源产业开始起步,"十三五"时期进入发展快车道 [2] - 2010年金风科技落户盐城大丰区,带动形成国内集聚度最高、产业链较完整的风电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2] - 盐城晶硅光伏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跃升,建立覆盖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3] 产业布局与创新 - 提出"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战略,将风电光伏电能用于制取绿氢,多余电能上网或储能 [3] - 远景射阳储能电站2024年7月建成并网,成为江苏最大独立储能电站,40天收入4000多万元 [4] - 规划建设3个差异化零碳产业园区(大丰港"绿电+氢能"、射阳港"绿电+新型电力系统"、滨海港"绿电+冷能") [8] 科技创新与人才 - 2023年底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高标准建设绿色低碳科创园聚焦7大主题产业 [6] - 2024年开展"盐城科技行"153场,对接139家高校院所,服务1540家企业,提供11535项合作信息 [7] - 发布"黄海明珠人才计划"2.0版本,计划到2027年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跻身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前10强 [9] 重点项目与投资 -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吸引岚泽绿色甲醇航煤项目(总投资82.5亿元)和吉电绿氢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0.5亿元)落户 [8] - 国科华创新材料突破钛纤维气体扩散层进口替代难题,成为盐城首个"拨投结合"重点孵化企业 [6] - 远实能源科技选择盐城设立公司从事风电叶片回收处理,实现"上下楼就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生态 [6]
科力远: 科力远关于对《关于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20:33
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 - 2025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 [2] - 2026年营业收入不低于7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2.25亿元 [2] - 2027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3.5亿元 [2]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1亿元、净利润-1.36亿元 [2]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64亿元、净利润-0.10亿元 [2] 主营业务情况 - 主要从事电池及材料业务,包括镍氢电池全产业链、锂电上游产业链 [3] - 业务板块包括电池材料板块、电池板块和储能板块 [3] - 2024年镍产品、动力电池及极片毛利率分别增加5.82、4.30个百分点 [6] - 2024年锂电材料板块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158.03% [6] - 2024年消费类电池收入10.93亿元,同比增长6.18% [7] 储能业务发展 - 2024年储能产品收入0.99亿元 [8] - 河北井陉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2024年12月并网运行 [8] - 预计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到100GW,行业总产值超万亿元 [9] - 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220GW,行业总产值3万亿元 [9] - 2024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布新能源配储政策80项、独立/共享储能政策55项 [10] 业务发展规划 - 预计2025年电池材料板块收入22.56亿元,电池板块收入15.01亿元,储能板块收入20.15亿元 [14] - 预计2027年电池材料板块收入31.07亿元,电池板块收入18.16亿元,储能板块收入52.59亿元 [14] - 预计2025年消费类电池订单量3100万组,对应收入15亿元 [16] - 预计2025年两轮车换电订单量8万组,收入0.19亿元 [17] - 预计2026-2027年两轮车换电收入分别为0.98亿元、1.61亿元 [1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50亿元,2026年2.25亿元,2027年3.50亿元 [22] - 预计2025年消费类电池归母净利润0.6亿元 [22] - 预计2025年储能业务归母净利润率8%-10% [22] -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16.48亿元,其中受限资金3.35亿元 [20] - 预计可用资金10.83亿元,能够满足储能电站项目资本金投入 [20]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储能行业面临政策波动、产能过剩、价格战、技术迭代等风险 [30][31] - 碳酸锂价格2023年跌幅超过80%,从51万元/吨跌至不足10万元/吨 [26] - 预计2025-2027年碳酸锂价格维持在7-8万元/吨 [27] - 公司牵头组建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联合23家企事业单位 [10] - 联合体通过"长板叠加"策略聚合产业链优势产能 [11]
新一轮储能扩产潮来袭!
起点锂电· 2025-04-26 19:38
储能行业扩产潮核心观点 - 2024年Q1储能行业掀起新一轮扩产潮,涉及项目超过100个,涵盖储能电池和系统集成两大领域[2] - 储能需求呈现U型走势:2023上半年高峰→下半年过剩→2024年初回升,预计扩产持续至2026年[2] - 产品技术迭代加速:电芯容量增大导致储能柜结构简化,智能化/数字化/热管理技术增强[2] - 电池技术多元化:钠电池/半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开始放量,加剧电芯市场竞争[2] 头部企业布局情况 - 宁德时代:Q1新增6个项目,包括福州罗源基地(40GWh)、山东东营40GWh、洛阳三四期项目[4] - 远景动力:沧州工厂二期开工(20GWh),预计2026年投产动力/储能电池[5] - 楚能新能源:中标中国电建2025年首批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采购项目[6] - 亿纬锂能:与海博思创签订50GWh/200亿元协议,ESIE期间获11GWh订单(沃太10GWh+威胜1GWh)[7] - 赣锋锂电:启动10GWh项目覆盖新型储能/消费类/固态电池[8] - 瑞浦兰钧:江苏淮安10GWh储能系统项目落地,含模组/PACK/集成/逆变器产线[9] - 中创新航:成都二期开工,总产能将达30GWh(2025年中投产)[10] - 源之曻储能:盐城20GWh项目公示,总投资50亿元含PACK/3S系统/集成[11] - 新能安:与海梁科技签2GWh/3年协议,首批试点VERTI-X项目[12] - 海外订单:宁德时代(阿联酋19GWh)/比亚迪(沙特12.5GWh)等15家企业均有斩获[12] - 特斯拉:Q1储能装机10.4GWh(+156.6%),Powerwall首破1GWh,上海工厂(40GWh)2月投产并出口澳大利亚/日本/智利[13][14] 扩产驱动因素 - 政策变化:136号文件调整电价结算方式(上半年差价/下半年市场竞争),刺激项目加速落地[16] - 地方指标:各省储能建设指标推动需求增长[16] - 海外需求:中东/拉美能源转型推动大储招标,户储向大储转型[16] - 数字中心:AI发展带动数据中心配储需求[16]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提升:洗牌后头部企业主导本轮扩产,呈现"二八定律"[18] - 价格竞争加剧:可能出现低价抢市,500Ah+大电芯或引发降价[18] - 全球化竞争:扩产从中国/欧洲转向全球市场,企业战略升级为全球布局[18]
又有3个项目!2025年储能投产已120GWh
行家说储能· 2025-04-14 17:32
储能行业产能动态 - 2025年以来已有18个储能相关产能类项目投产,总产能超120GWh [2][10] - 电池项目占比最多,共10个,数量占比55.55%,涉及储能电芯、Pack、储能柜、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 [10] - 最大产能项目为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电池建设项目,达50GWh,其次为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总产能40GWh [10] - 涉及19家企业,包括鹏辉能源、特斯拉、广东能源集团、派能科技等,其中海外工厂投产有1家(派能科技意大利储能工厂) [10] 鹏辉能源储能项目 - 青岛储能产业第一个百亿级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占地约1000亩,分三期建设 [4] - 一期项目布局四条产线,年产能12GWh,年产值50亿元,亩均投资强度达1450万元 [2][4] - 一期电芯厂房面积9.3万平方米,为鹏辉集团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单体厂房,预计4月初完成试生产 [4] - 主要生产314Ah磷酸铁锂大储能电芯,应用于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等场景 [4] 顷刻能源电池产线 - 2.0GWh/年先进储能动力电池产线314Ah大容量电芯正式下线 [5] - 采用自研技术平台,循环寿命较行业常规产品提升15%以上,能量效率达95.5%,支持-20℃至60℃全温域运行 [7] - 顷刻能源隶属于陕煤集团,为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全资科技子公司 [7] 共盛能源储能工厂 - 年产2GWh智能模块标准储能柜产业基地建设完工,计划投资10亿,占地面积70亩 [7][9] - 建设3条储能集成生产线,基地包含设计研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销售运营中心等板块 [9] - 聚焦工商业储能柜及系统应用技术解决方案,产品已在浙江、江苏等省市落地使用 [9] 其他重点项目 - 广东能源集团全球首次实现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量产,产能6GWh [10] - 中科海钠阜阳钠离子生产基地正逐步扩建到5GWh,当前产能1GWh [10] - 大连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生产线二期投产,总产能15万立方 [10] - 远景能源智能风机和智慧储能系统生产基地储能项目产能1GWh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