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互鉴
搜索文档
世界华商大会澳门开宴!洋河与全球华商为梦想举杯
中金在线· 2025-11-04 21:41
濠江浪潮涌,华商再聚首。第十八届世界华商大会在澳门隆重召开,以"共商共筑华商命运共同体"为宏 图,集结全球商界精英。在这座中西交融的国际舞台上,洋河股份再度亮相盛会,与全球华商为梦想举 杯。 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名华商领袖、企业家、专家与学者参会,参会企业 和机构超过1500家。在"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的道路中,洋河股份始终与全球华人华商一起,传 承中华情怀,凝聚中华力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01澳门华商大会,大有看头! 世界华商大会自1991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成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全球华商盛事之一,为推动经济合 作共赢、文化交流互鉴、民心相亲相通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世界发展注入了中华梦想之光。 洋河股份与世界华商大会有着深厚的渊源。在2024年的第十七届世界华商大会上,洋河股份就携旗下洋 河、双沟、贵酒三大中国名酒品牌亮相。此次第十八届世界华商大会,洋河股份再次深度参与,成 为"第十八届世界华商大会晚宴用酒",这既是华商大会对洋河产品品质与文化的认可,更是两者"共筑 连接、共促发展"理念的高度契合。 大会首次落户澳门,不仅向全球华人华商展现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历 ...
“优秀中华文化学生使团”赴南非文达大学绿色科技孔子学院访学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7 17:31
人民网约翰内斯堡10月27日电 (记者邹松、实习生董嘉怡)近日,南非文达大学绿色科技孔子学院中方合作 院校湖北工业大学选派16名优秀学生代表组成"优秀中华文化学生使团",赴南非开展为期一周的中华文化海外传 播与南非文化学习考察活动。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学生使团"与孔子学院师生合影。南非文达大学绿色科技孔子学院供图 此次来访促进了语言与文化的双向交融。使团成员走进绿色科技孔子学院大学中文课堂、文达大学附属示范 幼儿园儿童中文课堂参与教学活动,为当地学生带来宝贵的中文实践机会;文达大学人文学院非洲语言学系也精 心准备文达语与文达文化相关课程,帮助来访学生加深对南非文达族的了解。 作为文达大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学生来访,本次活动既是对今年6月文达大学学子赴华参加"汉语桥中南 文明互鉴探索团"活动的回访,也是为2026中非人文交流年做筹备。南非文达大学绿色科技孔子学院将持续致力于 搭建文明互鉴桥梁,编织民心互通纽带。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学生使团"参与歌舞汇演。南非文达大学绿色科技孔子学院供图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学生使团"在儿童中文课堂教学。南非文达大学绿色科技孔子学院供图 在"中南文化交流互鉴音乐舞蹈专场汇演"与" ...
女性笔下的汉字之美
人民日报· 2025-10-26 06:12
金秋十月,芳华绽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 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掷地有声、温暖人心。我不禁回想起30年前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盛况,沉浸于全 球妇女峰会再次为全球妇女事业注入新动能的喜悦之中。作为一名女性,我对这30年间妇女事业的全面 发展感同身受,更见证了女性在文化艺术领域开辟的新天地。值此峰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与中国美术馆 主办的"文化互鉴 美美与共——全国知名女书法家邀请展",汇聚起历史回响与时代新声。 | 哥衛史上華陳國 | | --- | | 関 のみんなんていた | "文化互鉴 美美与共"的主题,进一步凸显女书家作为"文化使者"的独特作用。书法创作与女性特质具 有深层联系。女性自身对美的热爱与追求,特有的执着与专注;女性在社会中自觉的奉献与服务意识; 女性兼具多重角色在家庭中独特的连接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这一切都有助 于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让书法重新回到中国人的日常之中,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同时对家庭和 谐、青少年教育、家风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当日常生活美学与高雅艺术相融,笔墨承载起更丰富 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书法艺术的教 ...
中俄美术作品展在沈阳举行
辽宁日报· 2025-10-24 09:01
副省长单义、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普雷日科瓦参加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本次展览共展出69幅美术作品,其中俄方37幅作品,中方32幅作品。这些油画和版画作品,既有俄 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及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的艺术家对古典写实的深刻诠释,也有鲁迅美术学院的艺术家 对东方意蕴的当代探索。此次展览并非一次简单的合展,是一场深度的文化交流互鉴与对话,更是两国 艺术家友好合作的体现和对中俄友谊的展望。 10月23日,由辽宁省商务厅主办,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承办,俄罗斯圣彼 得堡美术家协会、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协办的"41°N-59°N双纬共振: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鲁迅美术学院 美术馆开幕。 ...
多元文化碰撞 世界读懂中国
中国青年报· 2025-09-25 16:06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北京中轴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体现中国文明的世界意义[1] - 传统文化被视为各国文明发展的核心 中国核心理念为和而不同与和合共生[1] - 京剧通过融合唱腔、杂技、武术等艺术形式形成独特表演体系 吸引国际艺术家参与[5] 跨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 中法合拍电影《风筝》于1958年上映 为新中国首部中外合拍电影 讲述两国儿童通过孙悟空形象建立友谊的故事[5] - 法国前总理指出中法民族特质高度相似 文化在两国交往中占据核心地位[2] - 英国动画设计师格伐1993年接触京剧后转型为职业京剧演员 1996年起专演孙悟空角色30余年[5][6] 文化科技融合与产业化 - 数码修复技术使1958年电影《风筝》重现银幕 吸引中国大学生群体观看[5] - 游戏《黑神话:悟空》基于传统文化获得全球成功 尤其在年轻观众中产生国际影响力[8] - 京剧通过游戏、电影等媒介实现全球化传播 创造文化与商业双重回报[8] 国际平台与遗产保护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搭建跨国知识共享平台[9]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世界遗产作为国家间桥梁的作用 支持文化成为可持续发展基石[9] - 论坛聚焦传统戏剧全球叙事与创新实践 在清康熙年间古戏楼举办专业沙龙[6][8]
在光影交汇间展开文明对话(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06:42
活动概况 - 第二届金熊猫奖在四川成都举办 主题为"光影之约 遇见美好" [3] - 活动涵盖电影 电视剧 纪录片 动画片4大单元共27个奖项 [3] - 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部作品参评 [3][5] 参评作品与国际化 - 国际作品占比73.2% 较首届提高3.2个百分点 [5] - 参评国家和地区数量较首届增加22个 [5] - 评委会由27位资深从业者组成 近半数来自海外 [5] 获奖作品与创作者 - 意大利影片《还有明天》获电影单元最佳影片奖 [5] - 中国导演万玛才旦凭《雪豹》获最佳导演奖 [5] - 中国演员朱一龙和巴西演员黛丽丝·韦恩伯格分获电影单元最佳男、女主角奖 [2][5] -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获最佳剧集奖和最佳编剧奖 [5] - 中国演员吴镇宇和唐嫣分获电视剧单元最佳男、女主角奖 [5] 文化交流与传播 - 活动包括熊猫观赏 非遗体验和城市探访等文化交流环节 [3][6] - 金熊猫奖已走进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亮相联合国总部展览及香港书展等活动 [6] - 意大利议员评价该奖为"凝聚各国人民共同价值观的全球性平台" [6]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数字特效 虚拟制片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正重塑影视制作方式 [9] - AI技术可辅助修复历史影像和生成场景 降低电影制作预算门槛 [9] - 文化遗产数字化(如卢浮宫、敦煌)为全球文化体验提供新途径 [9] - 技术需与创意结合以满足Z世代对沉浸式文化消费的需求 [9] 行业合作与影响 - 德国提名代表称期待与中国影视行业达成更多合作 [7] - 美国制片人认为活动推动文化视角碰撞与融合 [8] - 法国合拍制片人强调合作是成功的基石 [8]
上合之约即将开启 “城市焕新+文化交流互鉴”绽放“津”彩魅力
央视网· 2025-08-25 10:35
城市更新与商业发展 - 天津累计推进城市更新项目41个 涵盖老建筑改造和工业遗存再利用 [4] - 樘院项目将老式花园建筑改造为集餐饮娱乐 艺术展览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1] - 旧厂房改造引入文创空间 市集等新业态 修旧如旧成为艺术客厅 [4] 文化演艺产业 - 天津打造"沉浸大舞台"城市文化品牌 在街角巷陌 广场公园常态化开展戏剧演出 [7] - 经典话剧《日出》在故事原发生地惠中饭店实景演绎 [7] - 城市以"戏剧大码头"为定位 通过街头戏剧展现津派文化魅力 [7] 文博交流与国际合作 - 天津博物馆近60件馆藏文物将于10月赴哈萨克斯坦展出 包含甲骨 瓷器 玉器等品类 [8] - 中哈联合推出"黄金武士与富饶草原"文物展 展出哈方近200件套文物 其中过半为首次来华 [12] - 文物交流推动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领域深度合作 上合国家馆际间将深化人文交流 [12][15] - 展品包含哈国博镇馆之宝"黄金武士"及中国甲骨文 竹雕 丝绣等代表性文物 [10][12]
成都世运会:一座城市重塑世界想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5:56
赛事规模与竞技成就 - 成都世运会为史上规模最大世运会 涵盖34个非奥项目 吸引116个国家和地区6679名运动员及官员参赛[3] - 累计打破18项世界纪录 81个国家和地区登上领奖台 创历届获奖地区数量之最[5] - 中国代表团获36金17银11铜共64枚奖牌 金牌及奖牌总数均居榜首[5]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赛事首次启用流媒体直播平台 采用室外安保机器人和智能化导览机器人[6] - 2024年成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24.12亿元 同比增长12.4% 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8] - 成都位列《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百强榜第23位 连续6年排名跃升[8] 体育基础设施与人口参与 - 年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超5000场次 新兴运动项目参与占比提升至18%[10] - 体育人口突破980万人 建成体育公园87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平方米(较2023年增长15%)[10] - 统筹打造130个"世运空间" 形成2100万人的"天然体育场"格局[10] 生态建设与低碳产业 - 构建1500多个公园及9600余公里天府绿道网络 实现碳积分兑换环保实践[12] - 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超2600亿元 公园城市建设经验入选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12] - 获英国游客赞誉超大城市生态自然度 绿色低碳融入日常居民生活[12] 国际开放与文旅消费 - 航空口岸入境游客达88.4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56.3%[18] - 实现公共交通全兼容外卡支付 支持全球41种货币景区实时结算[19] - "体育+"经济模式激活消费 通过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转化赛事流量为经济增量[18] 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 - 外国选手深度体验都江堰古堰/人民公园茶文化等多元文化 全球社交平台获上亿次流量曝光[15] - 印度武术选手公开表达对青城山武术文化的向往 体现文化吸引力[18] - 国际媒体评价赛事标准"堪比奥运会" 为下届主办国德国树立标杆[8]
世运会开幕式
经济观察网· 2025-08-07 23:17
开幕式核心信息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于2025年8月7日晚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区域举行 [1] - 开幕式以"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为主题 整体时长约90分钟 其中文体表演约15分钟 [1] - 通过芙蓉花 川剧变脸 太阳神鸟等四川元素与街舞 滑板 轮滑等时尚运动深度融合 [1] 开幕式特色亮点 - 主火炬点火仪式打破常规设计 结合水火相融创意理念 以运动语言诠释拼搏精神 [1] - 表演环节展现活力与时尚 运动与欢乐 科技与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 [1] - 开幕式作为文化交流平台 向全球展示中国西部地区的活力与魅力 [1]
传承文化瑰宝 架起友谊桥梁(记者札记)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22
文化传承模式 -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形成玛纳斯史诗立体化传承格局 创新实施传习+展演+推广模式[1] - 通过举办玛纳斯奇常态化培训 演唱大赛和研修班打造专业人才梯队[1] - 玛纳斯史诗走进校园 融入社区生活 亮相旅游景区 入驻文博展馆 从纸上记载变为身边故事[1] 文化保护机制 - 居素甫·玛玛依完整背诵吟唱20多万行8部玛纳斯史诗 使口头传唱转为文字留存[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为传承提供法治保障[1] 国际文化交流 -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同传唱英雄玛纳斯及其后代故事 共同挖掘史诗文化内涵[1] - 两国共同探索史诗现代表达 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1] - 文化传承保护交流互鉴模式为中吉友好关系奠定坚实民意基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