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沟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连跌,苏酒龙头人事地震,张联东辞任洋河股份董事长!此前洋河集团董事长杨卫国已提前卸任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13
人事变动 -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因工作调整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1][3] - 控股股东江苏洋河集团董事长杨卫国同期被免职 形成双重人事地震 [6][9] - 宿迁市委任命顾宇接任洋河酒厂党委书记 顾宇此前任宿城区区长 主抓经济工作 [3][5] 管理层评价 - 张联东任内推动"双名酒、多品牌"战略 成立双沟酒业销售公司 布局贵酒全国化 [13] - 实施核心骨干持股计划 2021-2023年营收从212亿增至278亿 2023年净利润首破百亿 [13] - 2024年业绩显著下滑 营收288.8亿(同比-12.83%) 净利润66.73亿(同比-33.37%) [17][18]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资产673.45亿(同比-3.51%) 经营活动现金流46.29亿(同比-24.49%) [18] - 2025年Q1营收110.66亿(同比-31.92%) 净利润36.37亿(同比-39.93%) 现金流25.36亿(同比-47.72%) [25] - 行业排名下滑 2024年被山西汾酒(营收360.1亿)反超 净利润低于泸州老窖(134.7亿)和汾酒(122.4亿) [17][24] 战略反思 - 张联东承认管理层问题 品牌升级滞后 电商直播等新渠道布局不足 [26][28] - 行业评论建议重启双沟品牌 优化团购和互联网营销 强化手工班高端产品线 [31][32][33] - 需解决营销体系官僚化 调整传统广告投放 加强短视频社交媒体传播 [33]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江苏洋河集团持股34.18%(5.15亿股) 实控人为宿迁市政府 [9][10]
洋河股份半个多月内再现高层变动,董事长张联东辞职
新浪财经· 2025-07-02 15:17
人事变动 -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因工作调整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1] - 公司暂未披露新董事长人选 将尽快完成董事补选及董事长选举程序 [1] - 官网显示现任党委书记为顾宇 党委副书记兼总裁为钟雨 张联东信息已移除 [3][5] - 这是公司半个月内第二次高层变动 此前董事杨卫国于6月10日辞职 [8] 管理层背景 - 张联东1968年出生 曾任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 2018年任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 [5] - 2021年2月出任洋河股份董事长 同时兼任双沟酒业董事长 [7] 经营战略 - 推行"双名酒战略" 推动洋河与双沟双品牌协同发展 [7] - 建立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双沟/贵酒全价位产品矩阵 [7] - 重点打造梦之蓝M6+/M9等高端产品 推出超高端手工班独立品牌 [7] - 推动数智化转型与白酒国际化布局 [7] 财务表现 - 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20%至254亿元 2023年归母净利润首破百亿 [7] - 2024年营收下滑12.83%至288.76亿元 净利润下滑超30%至66.73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幅下滑 [7]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在头部酒企中排名第四 净利润排名第五 [7]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后股价报64.86元 微涨0.34% 总市值977.08亿元 [5] 管理层反思 - 张联东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就业绩下滑向投资者致歉 [8] - 指出过去20年经验可能成为发展阻碍 认为"最大问题在管理层" [8]
洋河股份人事巨震!董事长张联东辞职,接班人未公布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22:47
高层人事变动 -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因工作调整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2] - 张联东原定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届满 辞职涉及董事 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2] - 公司未披露新董事长人选 将尽快完成董事补选及新任董事长选举程序 [4] - 宿迁市宿城区委副书记顾宇传闻将接任董事长 但未获官方确认 [5] - 此前董事杨卫国也因工作调动于6月离职 半个月内连续两名高层离任 [5] 张联东任内改革举措 - 推行"双名酒战略" 强化洋河与双沟双品牌协同 挖掘双沟历史底蕴 [3] - 构建多品牌矩阵 覆盖海之蓝 天之蓝 梦之蓝 双沟 贵酒全价位产品线 [3] - 升级"梦之蓝·手工班"为超高端独立品牌 重点打造梦之蓝M6+和M9等高端单品 [3] - 缩减低效产品 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公告肯定其在生产经营 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 [3] 业绩表现与挑战 - 2021-2024年营收增速持续下滑 从20 14%降至-12 83% 2024年营收288 76亿元 [3] - 净利润波动明显 2024年同比骤降33 37%至66 73亿元 2023年峰值100 16亿元 [3] - 行业调整期暴露渠道问题 经销商体系存在小而多 老而弱的结构性缺陷 [4] - 四大核心问题:品牌势能下降 渠道利润收窄 渠道库存压力 营销转型滞后 [4] 未来发展方向 - 渠道改革被列为重点 需加强终端分类分级管理 深化渠道深耕 [4] - 需加速营销转型 从终端渠道向消费者运营模式转变 [4] - 频繁人事变动释放改革信号 新管理班子思路受行业关注 [5]
白酒专家喊话洋河新董事长:稳住省内、突破河南湖北山东等地,重振双沟、独立运营手工班!
新浪财经· 2025-07-01 21:34
公司人事变动 -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董事长等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1] 新任董事长发展建议 品牌战略 - 建议通过重振"双沟"品牌实现渠道、市场、团队破局,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极",利用其家喻户晓的知名度吸引超级代理商扩容大商阵营[1] - 建议独立运营"手工班"品牌作为超高端旗舰产品,巩固千元价格带消费者心智占位[3] 营销策略 - 重启"组织化做团购"的"后备箱"工程,从渠道争夺转向高净值人群消费拉动[1] - 减少传统电视广告预算,加强互联网"品牌种草"和短视频社交媒体传播,注重品效合一与消费体验分享[2] - 优化互联网平台营销策略,防止电商破价冲击线下代理商价格体系[2] 市场运营 - 激活营销体系"主动营销"战斗力,通过授权机制稳住江苏省内市场,组织核心根据地市场会战[2] - 强化市场竞争响应效率,防止营销体系行政化和官僚化,适应行业"快鱼吃慢鱼"趋势[2] 人才与投资管理 - 优化人才引进、考核、激励机制,吸引全国化人才促进品牌提升[2] - 优化贵州贵酒、湖北梨花春等对外投资项目运营,通过放权激励培育新增长点[2]
公务消费政策收紧,“禁酒令”激活口粮酒市场生机
搜狐财经· 2025-06-20 17:57
政策影响 - 政务监管政策逐步收紧,从2012年"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酒水"到2025年"全面禁酒",旨在破除"酒桌办公""以酒谋私"的潜规则 [2] - 2025年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公务接待烟酒全禁,多地政府推出升级版"禁酒令",实施全天候酒精检测巡查 [2] - 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一刀切"现象,新华社等央媒发声指出整治违规吃喝不是一阵风不能一刀切 [4] - 随着央媒集体发声,A股白酒板块迎来大涨,皇台酒业涨停,金种子酒、迎驾贡酒涨超6% [8] 行业格局变化 - "禁酒令"促使白酒消费摆脱政务依赖,转向市场化竞争,大众消费场景成为重要阵地 [8] - 头部名酒将资源倾斜至高端会所、私房菜等场景,开展品味非遗、名酒品鉴等活动 [8] - 餐馆、夜市等大众餐饮渠道中,盒装酒让位于光瓶酒,玻汾、光良酒等50-100元价格带产品迎来爆发 [8] - 光瓶酒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3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00亿元,占中国白酒总体销售收入超过18%,2025年剑指2000亿元 [11] 消费趋势 - 消费环境变化推动高性价比产品需求激增,光瓶酒契合消费者对于"质价比"的需求 [10] - 超过65%的Z世代消费者拒绝为"华而不实的包装"支付溢价,青睐"简单好看又好喝"的产品 [10] - "即时零售"模式让消费碎片化、即时化,光瓶酒凭借随时随地畅饮、简单包装等优势天然适配 [10] - 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助力光瓶酒崛起,撕下"低端""低质"标签 [10][11] 产品与价格 - 光瓶酒不断突破价格天花板,江小白金盖定价108元,泸州老窖黑盖98元,光良59plus定价109元,献礼版玻汾突破百元/瓶 [13] - 光瓶酒市场进入品牌、品质、渠道等多维度综合竞争阶段 [13] - 头部名酒推出主流价格50-100元/瓶的战略大单品,如汾酒玻汾、五粮液尖庄、郎酒顺品郎等 [13] - 区域名酒产品主流价格20-60元/瓶,老牌光瓶酒品牌主流价格10-50元/瓶 [13] 挑战与机遇 - 光瓶酒面临产品同质化、利润空间有限、后劲乏力等问题,60元以下价格带长期主导 [15] - 部分品牌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导致行业利润空间压缩 [15] - 品质升级是破局之道,需撕掉"低价低质"标签,实现品质突破 [15] - 低度酒与养生酒或将成为突破口,需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 [15] - 加强与电商、即时零售等渠道合作,提升产品触达效率 [15]
酒商商讯:任晓波调研泸州酒产业;今世缘回应投资者;进口新西兰葡萄酒双增
搜狐财经· 2025-06-10 03:35
白酒行业现状与趋势 - 白酒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但全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总体大局未变,白酒产业特殊属性未变,市场长期缺好酒、老酒的基本逻辑未变 [1] - 泸州产区优势包括得天独厚的酿酒生态、千年传承的酿造技艺、集群成链的产业优势 [1] - 宿迁市酿造(酒)产业2024年产值同比增长6.4%,正朝着千亿级目标稳步迈进,白酒行业产值占江苏近八成、占全国5.8% [3] 企业战略与市场布局 - 泸州市提出要坚定发展信心,坚守品质致胜的"长期主义",工作重心向扩产能与拓市场并重转变,在产能优化、品牌塑造等方面统筹发力 [1] - 今世缘2025年战略聚焦市场精耕、产品升级与渠道创新,省外主攻400-500元价格带,省内深化优势区域 [5] - 光良酒业通过影视IP合作实现品牌曝光量2220万次,抖音搜索指数同比+116.67%,终端客流环比增长超300%,产品销售环比增长超198% [6] 产品与品质管理 - 强调产品品质是企业发展"生命线",需坚守纯粮固态酿造,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 [2] - 今世缘巩固四开、对开等成熟单品,培育V3冲击600元高端带,布局V6,百元价格带依托淡雅抢占城乡宴席增量 [5] 渠道与营销创新 - 今世缘优化传统经销体系,试点新零售模式,强化品牌差异化营销,如国缘V9启用胡军代言 [5][6] - 五粮液提出六项酒类物流倡议,包括深化数智融合、打造精准化服务网络、推动绿色转型等 [3] - 奔富与建发酒业深化合作,核心单品销量显著增长,渠道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7] 国际合作与进出口 - 新西兰葡萄酒对华出口量额双增,2025年1-4月进口量128万升(+52.8%),价值1195万美元(+39.5%) [7][8] - 泸州老窖国际与中信建设探讨粮食贸易、保税加工、股权合作等领域合作 [5] 行业活动与社会责任 - 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洋河股份共同发起"江苏青少年梦之蓝基金",开展公益活动 [4][5] - 山东数十家酒类企业通过"山东老字号"复核评审,包括百脉泉、今朝、栈桥等品牌 [8]
“茅五洋”神话破灭
搜狐财经· 2025-05-22 22:27
政策影响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和酒类,引发新一轮"禁酒令"[2] - 新规出台后,5月19日白酒股普遍下跌:贵州茅台跌2.37%至1575.95元/股,五粮液跌1.50%至129.11元/股,泸州老窖跌2.82%至122.73元/股,洋河股份跌0.91%至67.69元/股,山西汾酒跌2.00%至200.91元/股[2] - 洋河股份市值从2021年巅峰3973.93亿元跌至1026.34亿元,跌幅近75%,目前股价维持在68元/股左右[2] 行业格局变化 - 白酒行业格局从"茅五洋"变为"茅五泸",再演变为"茅五汾",洋河股份排名下滑至第五位[4][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超90亿的白酒企业中,洋河股份是唯一营收净利双降的企业:营收110.7亿(-31.92%),净利润36.37亿(-39.03%)[5][6] - 古井贡酒表现亮眼,2025年一季度营收91.46亿(+10.38%),净利润23.30亿(+12.78%),是除茅台外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企业[5][6] - 2024年洋河股份营收288.7亿(-12.83%),归母净利润66.73亿(-33.37%),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7][8] 产品竞争力问题 - 洋河股份中高档酒(出厂价≥100元/500ml)占比86%,但主力产品蓝色经典系列价格带竞争激烈[11] - 梦之蓝M6+批价长期徘徊550-580元,终端价格倒挂10%-15%,次高端价格带市占率被汾酒青花系列反超[11] - 2024年中高档酒营收243.17亿(-14.8%),下降42.21亿,直接影响业绩表现[13] - 品牌被视为缺乏历史文化底蕴的"广告酒",高端化转型面临挑战[13] 渠道与营销问题 - "1+1"深度分销模式面临挑战:经销商数量达8866家,但多为小经销商,抗风险能力弱[14] - 2024年批发经销占比98.6%,线上直销仅占1.4%,远落后于汾酒45%的线上增长[15] - 2024年销售费用55.16亿(+2.40%),其中广告促销费用36亿(+5%),但效果不佳[16] - 合同负债从2022年137.42亿降至2024年103.44亿,经销商信心不足[17] - 存货规模达197.3亿,周转天数1135天,显著高于行业头部企业[18] 内部管理问题 - 管理层多为政府官员背景,缺乏酒企运营经验,创业元老已全部离任[19] - 股权激励覆盖不足5%,管理层持股比例不足0.1%,利益绑定不足[19] - 2021年以来持续进行管理层大调整,现任团队缺乏行业经验[19] 市场竞争态势 - 江苏省内今世缘表现强劲:2024年营收115.44亿(+14.32%),净利润34.12亿(+8.80%),2025年一季度营收50.99亿(+9.17%)[20] - 今世缘通过"缘文化"营销和高返利政策(5-8%)吸引经销商,蚕食洋河婚宴市场份额[20] - 古井贡酒2024年营收235.78亿(+16.41%),净利润55.17亿(+20.22%),三年内从百亿突破200亿[20]
不再青睐“低垂果实”,洋河股份正在开启一场深层次“进化”
搜狐财经· 2025-05-15 11:47
白酒行业现状 - 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2023年行业逻辑生变 低垂果实所剩无多 [1] - 2024年白酒板块收入4419.4亿元 同比增长7.7% 增速较2023年15%以上大幅放缓 [2] - 2025Q1白酒上市公司收入1534.0亿元 同比仅增1.8% 归母净利润634.1亿元 同比仅增2.3% [2]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414.5万千升 同比下降1.80% [2] - 行业面临价格倒挂 库存高企 业绩分化 市场空间挤压等压力 [2] 洋河股份战略布局 - 采取"双名酒 多品牌 多品类"战略 构建全价格带产品矩阵 [2] - 主导产品包括梦之蓝 天之蓝 海之蓝 苏酒 珍宝坊等系列 [2] - 2024年推出第七代海之蓝 采用3年基酒+5年调味酒提升品质 [2] - 梦之蓝手工班成为首个获"中国酒业协会"认证的"中国高端年份白酒" [2] - 拥有70000多条窖池 10平方公里酿酒产业园 近70万吨原浆陈酒储备 [4] 洋河经营数据 - 2024年营收288.76亿元 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 [5] - 2025Q1营收110.66亿元 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 [5] - 2024年江苏省内新增39家经销商 省外新增38家经销商 全国净增77家 [5] - 自2009年上市以来连续16年分红 累计分红528.53亿元 [7]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70亿元 每10股派23.17元 [7] 洋河渠道与市场策略 - 从深度分销转向厂商一体化模式 [5] - 聚焦团购 酒店和乡镇市场应对消费降级 [5] - 中端和次高端价格带覆盖主流消费人群 301-1000元价位占比67.33% [5] - 强化省内重点市场 同时推进全国高地市场布局 [5] 行业未来展望 - 2025H2行业或进入良性修复阶段 [7] - 洋河通过产品矩阵和品质建立护城河 具备长期稳定业绩预期 [7] - 多家券商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认为当前调整是为未来蓄力 [7]
破局行业分化,洋河股份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
第一财经· 2025-05-04 16:2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73亿元 [1] - 2023年度现金分红70.20亿元(含税),占当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0.09% [8] - 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30元(含税),中期现金分红金额35.10亿元(含税) [8] 战略转型与产品布局 - 公司实施战略转型步伐,包括品质焕新工程、渠道体系重构、商业模式创新等系统性改革方案 [1] - 构建"老酒战略"与产品焕新,实现"品质+消费分级"双驱动,形成全价格带产品矩阵 [2] - 高端市场推出梦之蓝手工班年份酒,次高端有梦之蓝M6+、水晶版,大众价位带包括天之蓝、海之蓝,中低端有洋河大曲、双沟大曲 [2] - 2025年推出第七代海之蓝,以储存三年以上的优质原酒为主体,加入5年以上的陈年酒 [2] - 推出高线光瓶酒,以"名酒品质、光瓶便利、亲民价格"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 - 升级梦之蓝商务版,精准卡位中度酒,弥补价格带空缺 [2] 供应链与产能优势 - 公司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大白酒窖池群",16万吨年产能、70万吨原酒储量、23万吨高端陶坛储酒量以及7万口窖池 [3] - 依托"老窖池、老工艺、老酒"三老体系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3] 品牌建设与营销 - 公司品牌价值909.79亿元,在中国白酒行业排名第三,全球酒类品牌价值排名第五 [4] - 推出"绵柔年份老酒战略",梦之蓝·手工班10、15、20年系列在千元价位带站稳高端市场 [4] - 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中船文创"达成合作,推出"洋河股份X中船文创"项目 [5] - 联动黄渤启动"中国年"IP营销,通过"我爱天之蓝"、马拉松、高端赛事等构建"体育营销生态链" [5][6] 公司治理与长期发展 - 2024年制定《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3项制度,修订《公司章程》等10项制度,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7] - 召开2023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和股东大会,与股东及投资者积极互动 [7] - 制定《现金分红回报规划(2024年度-2026年度)》,强化股东回报 [8] - 公司围绕长期主义,聚焦主责主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应对行业存量竞争 [7][8]
穿越周期!洋河,蓄势待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5-01 08:2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88.76亿元,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在行业周期底部展现经营韧性 [1] - 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超70亿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的104.90%,其中年度分红拟每10股派23.17元,合计34.90亿元 [11] - 中期利润分配已派发现金红利35.10亿元,2024-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承诺不低于归母净利润70%且绝对额超70亿元 [11] 行业竞争策略 - 主动调整发展节奏,通过"品质+消费分级"双轮驱动构建产品矩阵,高端市场梦之蓝手工班获"真年份"认证,次高端及大众价位带产品定位清晰 [3] - 2025年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基酒储存3年以上)及高线光瓶酒,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4] - 依托16万吨年产能、70万吨原酒储量、23万吨高端陶坛储酒量及7万口窖池的储能优势,推进"老窖池、老工艺、老酒"三老体系 [4] 产品创新与趋势应对 - 针对年轻化趋势推出洋河微分子,面向国际化打造生肖酒、火箭联名款等文创产品 [7] - 产品覆盖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建设海外白酒文化体验中心 [7] - 酿酒101车间和包装一车间获零碳认证,成为行业首家零碳示范企业 [8] 渠道与利益共同体建设 - 通过厂商会议、大商议事委员会、反馈平台三大举措强化经销商关系,起草《经销商保护大法》等管理大纲 [11] - 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获"年度环境治理优秀案例",通过捐赠、青少年基金等履行社会责任 [7]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产能从2016年1358.4万千升降至2024年414.5万千升,降幅超60%,进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时代 [6][7] - 头部企业普遍低速增长,公司增速与行业趋势一致,主动降速为未来蓄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