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海洋牧场

搜索文档
谁是火锅赛道的“流量王”?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来了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12:05
谁是火锅赛道 的"流量王"?广 东现代化海洋牧 场臻品来了_南 方+_南方plus 秋分至,渔 正"丰",恰是 品"鲜"时! 9月的南海之 上,广东现代化 海洋牧场正迎来 丰收。在一座座 稳稳锚定的重力 式深水网箱中, 钢索轻收,网衣 顺着浮力向上拢 合,生鲜诱人的 金鲳鱼在网兜中 翻腾,鳞片映着 粼粼金波,鲜活 劲儿满满。刚从 网箱收捕的它 们,带着深海的 清鲜,每一口都 是秋日大海的馈 赠。 在广东,海鲜是 生活中不可或缺 的"烟火"。广东 人一年四季都爱 吃海鲜,待客 时,海鲜更是餐 桌上的C位担 当。湛江金鲳鱼 凭借一身好滋味 被誉为"海鲜中 的黄金",金黄 的外皮裹着雪白 细腻的鱼肉,入 口先是淡淡的海 鲜清甜,接着是 在舌尖化开嫩滑 的质感。更难得 的是,它不仅高 蛋白、低脂肪, 还只有一根主 刺,可谓是老少 皆宜的海鲜优 选。珠海白蕉海 鲈也是妥妥的广 东海鲜"实力 派"代表,它生 在咸淡水交汇的 珠江口海域,肉 质比普通鲈鱼更 加紧实弹嫩,只 用姜丝、葱段清 蒸,就能让鲜美 的汁水牢牢锁在 肉里。 这样的"鲜"味, 若是遇上重庆火 锅的热辣,会碰 撞出怎样的味蕾 惊喜? 场"鲜"与"辣"的 一 ...
汕尾企业亮相广州渔博会,“秀”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南方农村报· 2025-09-13 20:00
展会概况 - 第11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汇聚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参展企业 [7][8] - 汕尾市百千万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汕尾市城区牧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参展 [9][10] 汕尾农投核心项目 - 主导碣石湾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园项目 构建从苗种繁育到科技研发的全产业链集群 [15] - 项目采用陆海接力、岸海联动模式 建设1+N海洋养殖设施及配套码头、养殖辅助船、无人机等设备 [27][28] - 与挪威巴林集团合作中挪三文鱼陆基养殖项目 总投资31亿元 建设RAS智能化养殖厂房、冷链加工中心及研发中心 [30][31] - 三文鱼项目预计2027年3月投产 主要养殖富含EPA与DHA的大西洋鲑 [32][33] 牧海公司业务进展 - 作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 业务覆盖建设、养殖、加工与销售全链条 [36] - 已收储江牡岛287公顷及龟龄岛460公顷海域 [37] - 投入超7亿元推进重力式网箱、自动化蚝排等设施建设 [38] - 推广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海鲡鱼产品 [39] 产业融合模式 - 探索深远海养殖与风电、休闲海钓、精深加工、文旅融合四类产业新模式 [41][42] - 推动建设具备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海洋牧场产业园 打造蓝色粮仓 [42][43]
全球海产品集结广州 万吨级深海渔场秀硬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46
行业概况 - 中国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357.59万吨 同比增长3.39% 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1] - 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汇聚全球20多国650家参展企业及82国采购商 覆盖水产品、加工设备及养殖设备全产业链 [1][3] - 广东聚焦"百千万工程" 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体系 形成规划政策保障及种业、装备、产业三大创新平台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德海1号"智能养殖平台采用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 为首个万吨级深海渔场 经受17级台风考验 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2] - 广州市海珠区成立海洋牧场科技促进会 涵盖商贸、金融、数字化、装备研发及科技服务五大领域 现有70余家会员单位 [2] - 促进会推动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聚合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 引进科技研发型中小企业 [2] 展会与产业协同 - 第11届广州渔博会设立海洋牧场、名特优水产品、国际水产、养殖设备、预制菜加工及冷藏冷链六大展区 实现全产业链资源整合 [3] - 展会同期举办20场论坛及对接活动 汇聚专家献策 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 [3] - 博览会成为行业风向标 展示前沿技术及综合解决方案 促进全球水产品贸易流通 [1][3]
全球海产品集结广州,万吨级深海渔场秀硬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03
(原标题:全球海产品集结广州,万吨级深海渔场秀硬科技)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陈梦璇 实习生昝金玉 李雪瑶 向臻 广州报道 澳洲龙虾、俄罗斯帝王蟹、毛里塔尼亚金枪鱼,国内的金鲳鱼、对虾、石斑鱼、海参……来自全球的水 产品,通过广州"卖"向全球。 2023年以来,广东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建设全链条现代化海洋牧场,初步 构建了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形成了规划引领、政策保障两大体系及种业创 新、装备创新、产业发展三大平台。 经过11年发展,广州渔博会已成为水产行业的风向标,可以从多维度了解产业链的最新产品、前沿技术 和综合解决方案。本次展会设立海洋牧场、国内名特优水产品、国际水产品、养殖&动保设备、预制菜 加工及冷藏冷链展区六大展区,实现水产全产业链资源整合。此外,展会还同期举办20场论坛及交流、 对接、座谈活动,多位水产专家纷纷献计献策,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9月11至13日,第11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行。期间,来自中国本土及全球 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参展企业齐聚广交会展馆,集中展示水产品、水产加工设备、水产养殖设备 等多元产品, ...
歌起深蓝 广铸粮仓:广东书写“向海要粮”史诗 | 海上新广东系列报道⑤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14:33
行业核心观点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占全国总量1/5,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 [9][10] - 通过深远海养殖平台、种业创新及全产业链建设,破解传统渔业"看天吃饭"困境,构建"蓝色粮仓" [4][5][6][46][47] - 2024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4718.25亿元,海水养殖产量376.83万吨(同比增5.47%),渔民人均收入27381.84元(同比增8.65%) [48][49][52][148] 深远海养殖装备与技术 - 湛农1号采用桁架结构+座底桩柱设计,18根钢管桩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自主升降,可抵御17级台风,规划年产优质海鱼超600吨 [3][56][59][60][63][75][76] - 格盛1号为半潜桁架式平台,配备智能渔业系统,2024年试养章红鱼总产量超10万斤,单体均重8斤以上 [7][31][32][36][37] - 海威2号设计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单周期收获超100万斤优质鱼类 [16] - 全省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517个(全国第一)、桁架类智能网箱15个(全国第三) [28][29] 种业创新突破 - 阳西县海水种苗年产量超400亿尾(占全省80%),总产值超10亿元 [88][89] - 2023年以来突破南海大黄鱼、黄金鲹、章红鱼等人工繁育技术,培育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18个 [100][101][102] - 黄唇鱼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苗种出膜成活率达60% [103][104][105] - 2024年海水鱼苗产量67.96亿尾,占全国51.14%,连续7年领跑 [110]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建设 - 布局超百个海洋牧场项目,覆盖种业研发、装备制造、精深加工等全链条环节 [45][46] - 在湛江、珠海布局金鲳鱼产业集群,阳江、江门布局生蚝产业集群,珠海建设海鲈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向两百亿级规模发展 [137][138][139] - 发展预制菜精深加工,突破传统渔业600公里运输半径限制 [116][117][120][121]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3年出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17条措施,2024年设立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种业创新与装备研发 [43][44] - 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新增3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规划2025年前再增至少6个省级经济区 [134][135][136] 新兴模式探索 - 阳江青洲岛风电融合海域牧场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2023年首投1万尾鱼苗收获近万斤,2024年投10万尾收鱼8万斤 [77][78][79][80] - 建立"广东鲜品"农产品公用品牌,组织海鲜走进重庆、四川等地,推动高端鱼种远销 [144][145][146]
美团、京东齐“撑场”,“广东鲜品”掀起广东海鲜消费新时尚
搜狐财经· 2025-08-29 13:03
品牌发布与推广 - 广东省推出现代化海洋牧场区域公用品牌"广东鲜品"并在上海进行首次亮相 [1] - 品牌依托广东海洋资源与科技优势采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可持续海产品 [1] - 推介活动结合七夕主题通过海鲜载体实现美食营销与情感消费结合展示从海洋牧场直达餐桌新鲜体验 [1] 产业规模与资源 - 广东拥有全国最长大陆岸线1963座海岛和41.93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 [1]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4700亿元 [1] - 2024年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同比增长5.47%创近十年最高增速其中海水鱼养殖产量97.54万吨占全国产量近一半 [3] 运营体系与技术创新 - "广东鲜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现代化运营体系 [3] - 品牌通过严格认证机制和准入制度形成深水网箱养殖陆基工业化养殖等多业态产品矩阵 [3] - 广东拥有全国数量最多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在人工繁育技术领域实现多项突破解决深远海养殖品种匮乏难题 [3] 产业链与生态建设 - 建立从种苗饲料到装备制造完整产业链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生态 [3] - 持续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以耕海牧渔生态理念守护蓝色粮仓 [3] - 美团顺丰京东等平台加入广东开渔季营销活动为品牌提供全方位支持 [5] 品牌影响与市场拓展 - 通过系列展会和推广活动在多地掀起广东海鲜消费新时尚打造群众信得过水产品牌 [3] - "浪越大鱼越鲜"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推动实现海上牧场优品优价 [3] - 广东依托陆海兼备山海互济自然资源优势树立大食物观全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5]
一场七夕盛会,如何让“广东鲜品”找到沪上知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2:30
行业动态 - 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发展总体规划并印发17条支持措施[1] - 广东海水养殖产量2024年达376.83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10年新高[5] - 广东海水鱼苗产量和虾苗产量连续7年稳居全国首位 深水网箱养殖产量和工厂化养殖产量实现3年翻一番[5] 产品发布 - 广东首次以"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体亮相南海大黄鱼、金鲳鱼、海鲈鱼、章红鱼等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1][6] - 推出"广东鲜品"主题盲盒和文创产品 包括湛江徐闻北纬20°13′14″海域生蚝等特色商品[6] 市场拓展 - 美团、顺丰、京东等平台加入"广东开渔季"营销活动 推动粤海臻品进入全国市场[2] - 活动现场达成系列采购意向 上海采购商积极洽谈合作[2] - 媒体开展"南品北上"系列活动 助力广东海鲜进入上海市场并拓展国际影响力[4] 品牌建设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着力推进"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产品出海[6] - 通过七夕主题创意活动提升品牌热度 社交平台掀起"爱ta就请ta吃广东海鲜"热潮[3] 技术优势 - 广东实施全国首创"标准海"供应 涉及海域超16万公顷[5] - 依托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优势 推动渔业向深远海要空间要效益[5]
广东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亮相上海外滩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5:29
行业战略与定位 - 广东依托陆海兼备、山海互济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全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2] - 广东推动渔业向深远海要空间、要效益,依托全国领先的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 [7] 产量与市场份额 - 2024年广东海水鱼养殖产量近1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近一半,意味着全国每两条海水鱼里就有一条来自广东 [2] - 2024年广东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同比增长5.47%,增速创10年新高 [7]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包括南海(硇洲族)大黄鱼、金鲳、海鲈、章红鱼、海鮸等 [6] - 广东率先突破硇洲族大黄鱼、章红鱼、巴浪鱼等人工繁育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黄鳍金枪鱼陆基循环水池塘驯养,在省内首次完成红瓜子斑和海鲈全流程人工繁育 [7] - 全省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517个,数量全国第一 [7] 品牌与市场推广 - 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首次以"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体亮相 [1] - 活动通过名厨烹饪秀、创意融合菜展示、品鉴互动等形式实现沪粤风味与文化的情感链接,推出"醉梦琥珀""爷叔熏鱼""海皇小笼包"等融合菜式 [4]
张殿昌:以科技赋能,支撑广东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14:23
行业背景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多种产品产量全国领先 [1] 科技攻关重点方向 - 聚焦金鲳等深远海主养品种 开展系统化全链条科技攻关 [2] - 夯实种业基础 长期稳定支持广东省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等基础公益性平台建设 [2] - 强化突破性新品种培育 选育饲料效率高、耐粗饲料品种 目标将金鲳饲料系数从2.2降至1.5 成本可降低3-4元/斤鱼 鱼粉用量降低20% [2] - 研发室内可控繁育技术 实现四季有苗供应 [2] - 突破升降式重力网箱装备 保障设施和养殖生物安全 [2] - 研发精准营养饲料技术 制定不同生长阶段配合饲料 进一步降低饵料系数 [2] - 构建病害综合防控体系 包括病原精准快速检测技术和高效疫苗研制 [2] - 加强品牌建设 全面提升产业价值 [2] 产学研协同创新 -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3] - 充分利用南海渔业科技创新联盟 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实质化运行 [3] - 推动科技成果的中试、测试与转化 研究组建国家海洋牧场工程研究中心 [3] - 推动政府与企业共同投入研发资金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突出产业研究机构支撑作用 [3] - 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建立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平台 实现技术供需精准对接 [3] 研究机构支撑 - 南海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 是农业农村部驻粤公益型国家级产业研究所 [3] - 现有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和广东省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各1人 [3] - 长期支撑广东海洋渔业发展 围绕种业、装备、养殖、饲料、病害、加工与市场开展全链条创新攻关 并取得多项突破 [3]
海上新广东 粤向新征程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9:00
海洋产业发展 - 湛江雷州半岛海域深海网箱年产10万吨金鲳鱼 占全国市场需求40% [6] - 阳江形成全国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最齐全、规模最大的风电产业集群 [8] - 广州及中山科研机构研发4500米级水下机器人 全省汇聚2000多名海洋科研人员 [21][22] 新兴业态与人才 - 珠海万山群岛出现现代化海洋牧场与直播电商结合的新模式 [9] - 北部湾"海威2号"成为亚洲最大深海养殖平台 [11] - 95后青年返乡创业及留学人才子承父业投身海洋产业 [9][10] 生态保护与修复 - 广东已修复海岸线超168公里 每个沿海城市建成生态亲海空间 [13][14] -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面积达4827公顷 年固碳量3.5万吨 [15][16] - 深圳大鹏湾修复3公里生态海岸线 实现人海和谐发展 [12][13] 战略定位与规划 -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 拥有最长海岸线及水产品产量第一优势 [3][4] - 建设"海上新广东"成为核心发展命题 推动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型 [5][29] - 经略海洋被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涵盖新粮仓、新力量、新气象等五大维度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