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秋季养生
icon
搜索文档
寒露时节如何养生?刷经络、药浴真的有用吗?
人民网· 2025-10-09 18:51
"进入秋季尤其是寒露以后,天气逐渐转凉,我们认为是阳气渐收,因此身体也要适应这种变化,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刮拭过度或者频率过高,容易损伤正气,导致抵抗力下降,可能出现比如周身乏力或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丁亦鑫)近年来,"秋季刷经络""药浴排寒"等养生项目比较流行。今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高颖表示,"刷经 络"、"药浴排寒"等这些养生方式,并非适合于所有人群,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高颖介绍说,"秋季刷经络"包括刮痧、使用经络刷等方式,主要是借助体表刺激来达到促进气血运 行、疏通经络的作用,一般适用于体质偏实、阳气偏盛或者气血瘀滞的人群。对于身体虚弱者,比如经 常出现疲劳、畏寒,以及正值月经期或者孕期的女性,或者有出血倾向,还有一些人皮肤容易过敏的情 况,不建议选择这样的养生方式。 高颖表示,如果公众希望尝试这种养生的方式,有几点建议:首先,要咨询具有专业背景的中医医 师,评估一下体质是否适合;第二,尽量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同时要注意调理方式频率要适 度。比如,如果采用刮痧这种方法,要注意前面的旧痧完全消退以后,再进行第二次刮痧的调 ...
北京号最精彩 | 浪漫浓度百分百!顺义这处粉色花海已上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05 19:57
演出期间有自土桥地铁站、郝家府地铁站往返于音乐节现场之间的免费交通接驳车,乘坐地铁前往的观 众可在1号线八通线土桥站B口或6号线郝家府站D口出站后乘车前往音乐节现场。十一假期就来大运河 音乐节!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不用跑远,海淀的公园就藏着浓郁秋意。7家特色公园组成的"多彩公园"矩阵,从历史名园到社区公 园,随手就能打卡秋日美景。 ▶ 大运河音乐节交通全攻略来啦!自驾、接驳车、电动车一篇掌握!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 3大场景、30场活动!海淀"秋日限定",邀您打卡 ▶ 超级火爆!石景山首钢园开启"沸腾模式" 秋日午后的石景山首钢园,天高云淡,大跳台南广场上人山人海,球迷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自9月28日 开园以来,位于首钢滑雪大跳台南广场的WTT大满贯公园,集观赛、互动、展示、餐饮于一体,成为 了赛事直播的"第二现场"。WTT大满贯公园每日都迎来大客流,截至10月3日总接待人次已突破7.3万 次。快来首钢园,感受"票根经济"的魅力吧! ▶ 浓度100%!顺义这处粉色海洋上线 走进东郊湿地公园(顺义园),那片朦胧的粉色花海便跃入眼帘。远远望去,一大片粉黛乱子草连绵不 绝,好似天空遗落的粉色云霞。 ▶ 解锁夜游新 ...
秋日出游遇上丰收季 哪里景色美、美食多?来看出行指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1 09:17
"天选出游季"叠加"丰收季",应该怎么玩、怎么吃?这个月的新闻日历让我们翻开一份实用的"秋日生活指南"! 故宫博物院重磅推出百年特展。大家会看到许多教科书上的国宝。10月16日至26日,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开幕。25部来自10个国家的特邀剧目齐聚江南水 乡,绝对是沉浸式的秋日限定浪漫。 十月还正值丰收季。在江西婺源,你可以看到色彩浓郁的"晒秋"图景;处在开渔期的福建平潭也成为热门目的地。 明天,期待已久的小长假就要开始了!告别酷热,迎来金秋,加上连放八天假,我发现,在旅游平台上,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意愿同比去年增长三成,假 期前夜的多条热门线路火车票开售就"秒光"。 10月1日起,民航境内航线告别纸质行程单,统一使用电子行程单,同时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如果老年人、无法使用网络的人群不方便查询座位 和车次信息,可以到车站人工窗口、自助设备打印行程信息提示单。 生活指南的第一步,出行要先盯紧交通新变化! 据统计,中国铁路每年约印制1.5亿张纸质报销凭证。使用电子发票不仅是一种数字化的体验,更是为绿色出行出一份力。 票搞定,第二步,就是想好去哪儿玩?今年秋天,比起打卡具体的城市,人们更注重寻找独特的风景和体验 ...
之业堂京东健康中医院发布秋季健康提示:科学应对“秋燥” 滋阴润肺正当时
证券日报· 2025-09-26 15:1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推出"科学贴秋膘,润肺防秋燥"系列健康服务,结合AI舌诊等智能工具与名医资源提供健康咨询和问诊开药服务[1] - 上线医生主页数字人功能提供AI诊前问诊,已入驻中医师超28000人,其中副主任及以上医生超8000人[2] - 针对中药服用痛点推出"服务甜"特色活动,为购药用户赠送暖心礼品,并建立超40个药品调剂中心支持全剂型配送[2] - 加强合作药房的中药质控,实施严格验证和抽检制度保障药品质量[2] 行业数字化升级 - 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数字健康技术相结合,推动中医药服务数字化发展[1][3] - 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三甲中医专家在线问诊咨询,提供便捷专业的健康管理支持[3] - 根据用户体质实施一人一方辨证施治,提供个性化养生调理解决方案[2] 服务案例验证 - 北京用户通过平台获得东直门医院医生诊疗,根据舌苔情况开具包含调理中药与花茶的个性化方案,两周复诊后身体状况持续改善[2]
针对秋季养生流行说法 专家表示:“秋冻”并非人人适合 “贴秋膘”也需因人而异
科技日报· 2025-09-23 07:32
核心观点 - 专家指出“秋冻”传统养生观念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风险,寒冷刺激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动脉斑块破裂及急性心梗、脑梗风险 [1] - 专家建议更新“贴秋膘”内涵,从补充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转变为补充营养、强健体质、控制体脂,多摄入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减少动物脂肪 [3] - 对于心血管基础疾病人群,当日温差超过10摄氏度时,应注重保暖、勤测血压、规律用药和适度运动,以应对血管收缩舒张带来的心脏负荷增加和血压波动风险 [2] 心血管健康风险 - 寒冷刺激可使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易导致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发急性心梗和脑梗 [1] - 心梗存在不典型症状易被忽视,如不明原因恶心呕吐、极度疲劳、心慌头晕,以及左肩、后背、牙或喉咙等部位疼痛 [1] - 日温差超过10摄氏度时,人体血管收缩舒张会增加心脏负荷,引起血压波动,显著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风险 [2] 秋季养生建议 - “贴秋膘”应注重补充营养、强体质、控体脂,建议多补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少补高热量食物和动物脂肪,并结合适度抗阻锻炼增加肌肉量 [3] - 秋季宜食用润燥食物,少食或不食辛辣食品,避免暴饮暴食影响脾胃功能,保证作息规律,避免报复性熬夜耗气伤津,保持情绪平稳 [3] - 对特殊人群而言,“春捂”可行但“秋冻”不可取,应及时采取“秋暖”策略,防护措施包括保暖莫受凉、血压勤测量、用药不能忘、运动适为佳 [2][3]
草木敛华顺时方(大健康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7:01
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改为降温。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秋季人体的新陈代谢 逐渐减缓,是呼吸道和胃肠疾病的高发期。秋季万物开始收敛,人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忧 郁、烦躁的情绪。因此,秋季养生,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 阳。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秋季中医药养生"主题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中医药专家出席,介 绍秋季常见健康问题的中医预防、调理、保健方法等内容。 "秋老虎"伤人怎么防 夏秋交界之际,虽已立秋,还会出现短期炎热天气,老百姓俗称"秋老虎"。应对不好的话,"秋老虎"也 会伤人。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秋老虎"时湿气和暑热没有散尽,立 秋以后有时会感觉身上燥热,燥邪和暑热联系到一起,很容易造成"秋老虎"伤人的问题,造成头晕等中 暑症状。 "预防是最重要的,午后高热时尽量减少外出,穿一些透气的衣服,在屋子里面保持开窗通风,饮食上 需要清暑祛湿,当然也要向预防秋燥过渡,可以煮一些绿豆薏苡仁粥等来缓解这样的症状,切忌辛辣刺 激、冰冷的食品,避免伤及脾胃。"刘清泉说,起居上应该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耗伤元气。如果有时间 的 ...
预防秋季高发病 中医专家来支招
新华社· 2025-09-21 09:22
中医秋季养生核心观点 - 秋季主气为燥 不宜大肆进补 应先调理脾胃为冬季打好基础 [1] - 科学贴秋膘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避免暴饮暴食损伤肠胃 [1] - 应根据自身体质特点选择养生方法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理 [2] 秋季饮食起居调理 - 饮食上切忌辛辣刺激及冰冷食物 避免伤及脾胃 [1] - 起居应保持早睡早起 避免熬夜 [1] - 清晨和傍晚可适当散步或打八段锦 但需减少剧烈活动 [1] 特定人群进补注意事项 - 肥胖及代谢异常人群如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患者不宜盲目进补 [1] - 脾胃虚弱者 胃火旺盛者 老年人和儿童不宜盲目进补 [1] - 若遇秋雨湿盛导致脾胃功能受困 则不宜贴秋膘 [1] 秋季脱发防治方法 - 脱发与肾精亏虚 脾胃虚弱 气血收敛及发根失养密切相关 [1] - 防治强调内外调养综合施策 生活作息调节尤为重要 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1] - 外养可每日以指腹轻柔按摩头皮 并用木梳或牛角梳从前向后梳头以疏通经络刺激血液循环 [1]
“秋冻”“贴秋膘”有讲究!专家回应秋季养生热门话题
新华社· 2025-09-18 07:58
秋季养生核心观点 - 秋季养生需根据个体差异科学调整 避免盲目跟风传统习俗 [1][2][3][4][5] 秋冻适应人群与限度 - 适当秋冻可增强身体耐寒能力 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概率 但平均气温低于10℃且出现大风降温时需及时添衣 [2]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低温易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需重点保护头部颈部保暖 [2] - 老年人耐寒能力差 儿童体温调节机制不成熟 两类人群需适度保暖避免盲目秋冻 [2] 贴秋膘饮食调理方案 - 贴秋膘需因人而异 气虚体质宜温补鸡肉红枣桂圆栗子山药 痰湿体质宜利湿食物薏米红豆茯苓 [3] - 肥胖及代谢异常人群不宜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脾胃虚弱者强补易消化不良 胃火旺盛者需先清热 [3] - 老年儿童消化功能弱 大量进食肉类易积滞 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3] 秋季脱发防治措施 - 秋季脱发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相关 内调需多摄入黑芝麻黑豆核桃桑椹枸杞等滋阴养血食材 [4] - 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 严格避免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 并在晚11时前保证充足睡眠 [4] - 外养需每日指腹按摩百会风池穴位疏通气血 选用含何首乌侧柏叶的温和洗发产品 避免电吹风高温损伤发质 [4][5]
秋冻”“贴秋膘”有讲究!专家回应秋季养生热门话题
新华社· 2025-09-17 00:36
秋季养生核心观点 - 秋季养生需顺应季节气候特点 通过科学方法增强体质并预防疾病 [1] 秋冻适应人群与注意事项 - 适当秋冻可刺激机体自主调节体温能力 增强寒冷耐受能力并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概率 [2] - 平均气温低于10℃且出现大风降温时需及时添加衣物 不再适合秋冻 [2]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避免受冻 低温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增加脑血栓和心绞痛风险 [2] - 老年人对寒冷耐受能力较差 儿童免疫系统和体温调节机制不成熟 这两类人群需适度保暖不可盲目秋冻 [2] 贴秋膘饮食调理原则 - 贴秋膘需因人而异 不同体质应采用不同进补方案 气虚体质宜温补(鸡肉/红枣/桂圆/栗子/山药) 痰湿体质宜健脾化痰(薏米/红豆/茯苓) [3] - 肥胖及代谢异常人群不宜盲目进补 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会加重病情 [3] - 脾胃虚弱者强行进补易导致消化不良 胃火旺盛者需先清热再进补 [3] - 老年人和儿童消化功能较弱 大量进食肉类易引起积滞 [3] - 贴秋膘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避免暴饮暴食 重视辨证施补并以平补润燥为主 [3] 秋季脱发防治措施 - 秋季脱发与燥邪耗伤阴血相关 多因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导致发根失养 [4] - 内调需多摄入滋阴养血之品(黑芝麻/黑豆/核桃/桑椹/枸杞)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并避免辛辣温燥食物 [4] - 外养需每日按摩百会风池等穴位疏通头部气血 选用含何首乌侧柏叶的温和滋养型洗发产品 [4][5] - 洗发后避免电吹风高温吹头以减少发质损伤 同时保证充足睡眠并在晚11时前入睡 [4][5]
中医建议:秋季养生必做的三件大事,懂的人现在就开始了!
洞见· 2025-09-16 10:32
洞见给读者送福利啦!! 预约直播 ! 送 童涵春堂阿胶糕 ( 包邮 ) 转发文章喊亲朋好友一起抽(10份哦)~ 大家好,我是洞见林静。 一阵秋雨一阵凉,转眼就 入秋 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跟我一样的困扰: 一到秋冬就,皮肤干燥、喉咙发痒,甚至动不动就感冒? 晚上睡觉手脚冰凉,早上起床疲惫不堪,仿佛睡了个"假觉"? 如果你正被这些问题困扰,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在发出 "求救信号"!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 ,秋季作为从炎夏到寒冬的过渡期, 正是身体调整适应的重要时期。 一旦错过这个养生黄金期,等到冬天才想起滋补,就如同等到口渴才挖井——为时已晚! 为什么秋季必须养生 许多人一到秋季就面临三大健康危机: 呼吸道问题频发,比如咽炎、鼻炎、哮喘、免疫力下降;反复感冒、疲劳乏力;皮肤毛发干燥,出现脱发、皮肤瘙痒…… 这些都是身体不适应当季气候变化的明显表现。 百年老字号:童涵春堂 说到秋季养生,就不得不提拥有 242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童涵春堂。 自 清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创立以来,童涵春堂一直秉承 "精选道地药材,传承古法工艺" 的宗旨,不仅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单位,更是膏方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