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信用修复
搜索文档
涉税名词一起学|数电发票系列(3)怎样开具红字数电发票?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1-10 16:18
红字数电发票开具规则 - 当发生销售退回、开票有误、应税服务中止或销售折让等情况时,需按规定开具红字数电发票[3] - 若受票方未对发票进行用途确认及入账确认,开票方可在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填开《红字发票信息确认单》后,由平台依据确认单全额或部分开具红字数电发票,或由开票方开具红字纸质发票,此过程无需受票方确认[4] - 开具红字发票所需的《确认单》信息必须与原始的蓝字发票信息完全相符[4] 银税互动政策 - 银税互动是税务部门在依法合规和企业授权的基础上,向银行机构共享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10] - 该政策旨在推动银行机构加大对诚信纳税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10] - 企业申请银税互动贷款需满足在税务部门登记、纳税信用良好、定期缴纳税款、按期提交财务报表且未受到税务处罚等条件[10][11] - 若企业纳税信用不符合条件,可在纠正失信行为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纳税信用修复,信用级别为A、B、M级的企业即可申请[11] 银税互动贷款流程与产品 - 企业申请银税互动贷款的流程包括:向银行提交融资申请并签署税务信息查询授权书、银行获得授权查询其纳税记录、银行进行贷款审批、审批通过后发放贷款[10] - 以浙江省电子税务局平台为例,建设银行提供的“云税贷”产品最高可贷款3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为36个月,利率最低可至4.0525%[12] - 企业可通过地方电子税务局的“地方特色”模块中的“银税互动”服务进行申请[11][12]
让服务跑在诉求前 江阴税务构建“未诉先服”模式
扬子晚报网· 2025-11-06 09:37
服务模式转变 - 税务部门服务模式由纳税人自行申请转变为主动服务 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梳理筛查精准识别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并主动推送修复提醒与操作指南[2] - 税务部门依托征纳互动平台开展点对点辅导 详细讲解扣分原因 修复条件及政策依据 引导企业主动守信并及时纠错[2] - 服务推广以来已累计发送提示提醒636条 辅导35家企业处理异地关联D级修复 实现了纳税人办税体验与征纳互信的双提升[2] 主动服务举措 - 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异常信息 某公司因法人名下外省企业被判定为D级而被系统自动关联为D级纳税人 经核查关联关系不成立并主动为企业完成纳税信用复评[1] - 税务部门着力提升税费服务主动性 精准研判纳税人潜在诉求 在多领域实施预先服务 包括新办企业流程提醒 最新政策动态提示 信用修复对接及税费申报智能审核[2] - 针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等办税基础薄弱群体 税务部门从新办开业阶段精准发力 通过分析咨询数据归集高频问题并编制专项清单和手册精准推送 辅导规范建账和按时申报[3] 服务成效 - 企业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主动牵头和全程帮办帮助企业及早化解了D级纳税信用带来的不便 切实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优化[1] - 税务部门邀请企业开展税务健康体检 全面扫描并提示涉税风险点 例如提醒企业妥善保存采购运输凭证并及时申请发票提额以防止开票受限[2] - 通过精准推送和辅导 江阴市小微企业业务咨询量已下降15% 经营主体办税能力进一步提升[3]
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00万元及以下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与1000万元及以下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1-01 14:54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2027 年 12 月 31 日前,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 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税费优惠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 100万元及以下小额贷款利息 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 片图 享受主体 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的金融 机构 优惠内容 享受条件 1.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是指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 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其中,资产 总额和从业人员指标均以贷款发放时的实际状态确 定,营业收入指标以贷款发放前 12 个自然月的累计数确定,不 满 12 个自然月的,按照 以下公式计算: 营业收入(年)=企业实际存续期间营业收入/企业实际存 续月数×12 2.小额贷款,是指 单户授信 小于 100 万元(含本数)的小 型企业、微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贷款;没有授信额度的,是指 单户贷款合 同金额且 贷款余额 在 100 万元(含本数)以下的贷 款。 3.金融机构应将相关免税证明材料留存备查,单独核算符 合免税条件的小额贷款利息收入,按现行规定向主管 ...
长春经开区税务局:优化企业信用修复 助力实现“信用增值”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3 18:41
公司案例:雅嘉智能家居 - 雅嘉智能家居(长春)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长春本地,专注智能家居研发与生产,日常订单核算量大,资金流转频繁,对财务流程及时性、准确性要求极高 [1] - 公司连续两年纳税信用等级止步B级,2023年度最终信用评定等级仍为B级,原因包括未按规定期限填报财务报表、已代扣代收税款未按规定解缴等 [1] - 在长春经开区税务局“AB级纳税人孵化计划”的常态化跟踪与精准辅导下,公司于2024年度成功获评A级纳税人 [2] - 公司获评A级后着手构建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优化内部财务管理流程,加强合同管理和票据审核,并常态化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最新税费政策以提升合规能力 [2] 公司案例:吉林省鼎泰建筑 - 吉林省鼎泰建筑有限公司曾因财务人员未及时掌握个人所得税政策,导致代扣代缴逾期,纳税信用降为C级 [3] - 经税务部门“一对一”精准辅导,公司2024年信用等级成功由C级恢复至B级 [3] - 为维持B级信用,公司主动规范内部财务管理,高度重视税务部门风险提示,及时开展全流程涉税风险自查,严格把控信用指标扣分风险 [3] 税务服务举措 - 长春经开区税务局为辖区企业建立“信用健康档案”,针对不同行业特性精准施策 [4] - 该局“纳税信用修复”专项辅导今年以来覆盖企业60余家,解决个性化问题100余个 [4] - 在办税服务厅设立“信用管理专窗”,整合信用评价查询、异议申诉受理、修复申请审核等6项功能,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 [4] - 税务局持续深化“靠前服务”理念,将信用管理与精准辅导结合,助力企业实现从“信用达标”到“信用增值”的跨越 [4]
今年以来全国税务系统已曝光300余起涉税违法案件
新华网· 2025-09-26 15:32
税务执法与案件曝光 - 今年以来全国税务系统分类分级曝光300余起涉税违法案件 [1] - 前8个月税务总局转各省级税务局办结的涉税检举事项中 有超过1000件经核查未发现检举人反映的涉税问题 税务部门均依法出具无问题税务稽查结论 [1] - 曝光典型案件是对违法者的警示和对守法者的保护 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营造规范有序的税收环境 [1] 企业合规引导与案例建设 - 税务部门今年推出30余个有代表性的合规经营典型案例 [2] - 案例围绕"依法诚信纳税""合规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纳税信用修复实现更好发展"等主题 为市场经营主体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合规模板 [2] - 正面合规案例帮助企业夯实合规管理基础 有效激发市场经营主体内生发展动力 [2] 政策导向与未来举措 - "合规是保护有利发展、偷税是违法必受惩罚"的理念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2] - 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涉税舆论环境 以更主动的担当和更有力的举措维护法治公平的税收秩序 [2] - 对不实举报及时澄清是对守法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也是对"职业举报人"牟利行为的精准打击 [1]
被列为非正常户怎么解除?操作方法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20 09:21
纳税信用修复 - 已按规定解除非正常状态的纳税人无需提出纳税信用修复申请 税务机关将自动重新评价其及关联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级别 [6] - 系统已于5月份升级对应功能 目前已实现纳税信用自动修复 [6] 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 - 申报流程包括人员信息采集 填写全部人员信息后点击报送并自动获取反馈 [11] - 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需根据实际情况采集或更新员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采集的指定该扣缴单位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11] - 在综合所得申报模块据实填写所有报表后进行税款计算 附表填写后点击申报表报送 [11] - 申报成功后 有税款的需要进行税款缴纳 没有税款的完成申报即可 [11] 出口退税管理 - 外贸企业取得进项发票一部分用于出口一部分用于内销时 该发票可以办理出口退税 需在认证时勾选为用于退税 [13] - 需通过电子税务局或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将内销部分开具出口转内销证明 办理出口退税申报时据实申报用于出口的部分即可 [13]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是指在已实施离境退税政策的地区 境外旅客在即买即退商店购买退税物品时可现场申领与退税款等额的人民币款项 [15][16] - 境外旅客需签订协议书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 离境时经海关验核通过并在承诺期限内于指定口岸离境且符合政策规定的 退税代理机构解除信用卡预授权办结退税业务 [16] - 不符合要求的通过信用卡预授权扣款方式向境外旅客追回预付金并按规定办结离境退税业务 [16]
税收分类编码一点通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27 09:18
税收分类编码概述 - 税收分类编码是增值税发票系统中商品与服务的标准化分类体系 用于规范开票和加强税收征管 [4] - 编码选择需遵循关键字查找优先 无法直接查找时按行业大类划分 货物类按材料或用途选择近似编码 服务类按交易实质选择近似编码 [2] - 编码结构为19位数字 第一层1-6代表六大类别(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不征税项目) 第二层2-3位代表行业子类 第三层4-5位进一步细分 [13][14][15] 编码选择规则与要求 - 企业需根据实际经营情况新增编码 但不可创造编码 所有编码必须基于税务总局发布的编码表 [5] - 不同商品需一一对应编码 不可合并使用同一编码 例如水果销售中苹果/梨子等需分别选择对应编码 [5] - 开票内容需反映客观实质 包含可识别信息 避免使用俗称或统括名称 编码选择需匹配实际业务 无直接对应时可选择"其他XXX"类编码 [27] 编码错误的影响与处罚 - 编码选择错误属于发票填写不全 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 且可能被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7] - 恶意选择编码(逾期不更正)视为开具与实际经营不符发票 虚开金额1万以下可处5万以下罚款 超过1万处5-50万罚款 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8] - 常见错误包括货物与服务编码混淆 整机与零配件编码错选 门类选择明显错误 以及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区分错误等 [28][29] 编码查找技巧 - 优先使用关键字直接检索 如"餐饮"或"香蕉"可快速定位编码 [19] - 长名称开票内容需缩短关键字并多角度尝试 例如"医用植入钢钉"应以"植入"为切入点而非"钢钉" [20] - 可更换同义词或近义词查找 如"土豆"需检索"马铃薯" "酸奶"需检索"乳制品" [21] - 按材料或用途定位大类后选择近似编码 例如充气水池按材料"塑料"选择"其他塑料制品" [22] - 分类过细时可向上选择上层分类 如水泥专用设备选择"水泥专用"大类 汽车保养服务选择"其他现代服务" [25] 智能赋码功能使用 - 智能赋码功能匹配度100%表示与总局编码完全一致 85%以上通常可认为无误 但需人工复核实际业务匹配性 [11][21] - 该功能仅作为参考 需根据推荐编码的关键字或分类缩小查找范围 最终依据编码表确认 例如"绞股蓝纸箱"推荐编码为中药 但实际应选"纸和纸板制容器" [11] 特殊场景处理 - 税率可根据实际业务修改 例如小规模纳税人餐饮服务系统带出6%税率可改为3% 优惠政策需选择"是"并选优惠税率 [13] - 开票内容应避免模糊表述 备注栏可补充说明 例如娱乐服务不得开"招待费" 应如实填写"歌厅服务"并在备注栏补充细节 [26] - 不确定商品用途或材料时可查阅产品说明书 服务合同或咨询内部部门 [24]
新电子税局业务操作指引更新了!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06 17:50
新电子税局业务操作指引 - 新电子税局系统功能高度集成,北京税务更新了业务操作指引电子书,可按事项大类逐层浏览或通过搜索功能查看具体操作 [1][3][5] - 操作步骤包括:识别二维码查看电子书、按事项浏览或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查看具体功能(如“信用修复”显示纳税信用修复相关条款及页数) [8][9] - 指引内容将随新电子税局功能完善持续更新,支持红字数电发票开具等操作 [12] 农林牧渔业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 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可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具体包括蔬菜、谷物、薯类等种植所得 [16][17] - 外购稻谷加工成大米(清理、脱壳等初加工)销售可免征所得税,但直接购买蔬菜销售不享受优惠(属贸易行为) [18][19][20] - 政策依据为《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明确初加工范围(如稻米初加工包括碾米、分包装等) [16][20] 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限制情形 - 分支机构、未合规汇总计算的总机构、“证多企”拆分经营等情形不得享受优惠 [23][24][25][26] - 企业实际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超300人(含劳务派遣)、资产总额超5000万元时不符合条件 [27][30][31] - 从事国家限制/禁止行业(如外商投资企业受限产业目录)的企业亦被排除 [32][33] - 依据文件包括《企业所得税法》、2023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等 [34]
新电子税局业务操作指引更新了!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06 17:28
新电子税局操作指引 - 新电子税局系统功能高度集成,北京税务更新了业务操作指引电子书,提供具体操作步骤[1] - 用户可按事项大类逐层浏览指引或通过页面下方搜索功能查找特定功能[3][5] - 搜索功能示例显示纳税信用修复相关操作流程,包括修复、复评、补评等子功能[8][9] 农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企业可享受所得税减免,但直接购买蔬菜销售等贸易行为不符合免税条件[17][18][19] - 外购稻谷加工成大米属于粮食初加工范畴,可免征企业所得税[20][21] 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限制条件 - 分支机构、"一证多企"拆分经营、应纳税所得额超300万元等情形不得享受优惠[23][24][25][26] - 从业人数超300人(含劳务派遣)、资产总额超5000万元或从事国家限制/禁止行业的企业亦不符合条件[29][30][31][32][33] - 政策依据包括《企业所得税法》、2023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第12号等文件[36]
思维导图丨新政执行!一起来看纳税信用常见扣分项及修复情形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25 22:50
纳税信用修复新规 - 纳税信用修复机制调整 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新增连续无失信行为按月累加修复规则 每增加1个月无新增失信记录可修复1分 年度修复上限为原扣分分值且最高不超过11分 [1][3] - 修复案例演示 A企业因未按期填报财务报表被扣3分 起评分90分降至87分 按旧规修复后仅加0.6分至87.6分(B级) 新规下因连续13个月无新增失信 可追加修复2.4分 总分恢复90分(A级) [5][6] -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2号公告明确纳税缴费信用管理细则 湖里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参与政策制定 [7][8] 信用评分动态调整机制 - 修复触发条件 需满足纠正失信行为+履行法律责任+评价年度内最后一次扣分后连续6个月无新增失信记录 [3] - 修复进度量化 失信行为终止后 每保持1个月无新增记录可获1分修复值 实现信用分阶梯式回升 [3] - 修复上限控制 单次修复总量不超过原扣分分值 且全年累计修复不超过11分 防止信用分异常波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