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谣言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无法进海南”“汽车拖猫”谣言再被点名!处罚多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9-28 13:15
9月28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公安部网安局获悉,网警发布了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新能源车无法进海南""汽 车拖猫事件"网络谣言案再被点名,造谣网民均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处罚。 网民造谣"新能源车进不了海南"。 据悉,今年以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深入推进"净网-2025"专项工作,重拳出击,从快从严打击各类网络谣言,坚决维护良好网络秩序。9 月28日,网警公布了七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其中,网民苏某某以"海口新能源无票过海、海南彻底完蛋了,这个冬天没有人来海南这边过冬了""新能源彻底进不了海南"等为题在网络 平台发布系列网络谣言,引起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经查,网民苏某某为博取眼球,故意歪曲事实,制造过海焦虑,造成不良社会影 响,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网民宋某某用手机拍摄三亚国际免税城新建筑图片,并捏造虚假信息,称"2028年正式成为中国合法博彩业酒店",发布于网络平台,引 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经查,网民宋某某为博取关注,自行拍照并发布了不实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依 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近期,网民史某某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造谣海口 ...
真相来了丨涉及防汛、器官捐赠 公安部公布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 2025-09-28 03:58
近期,公安部公布了几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这些谣言案例涉及不同领域,但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度引发市民恐慌。我们来看其中的两起 案例。 造谣"学校组织签器官捐赠承诺书"被处罚 一网民以"惊悚!校园器官捐献惊曝光!校领导老师都参与了吗?"为标题,在网络平台发帖,称福州市和赣州市的中学要求学生签署"自愿捐遗体器官承诺 书",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一谣言到底是如何发布传播的?一起来揭开真相。 牡丹江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副支队长 冯旭巍:该文章引起了大量网民的评论,因为这个文章有悖正常的道德伦理,挑战了社会公众的道德认知。大 家不理解为什么学校会组织学生开展器官捐赠,还要签订责任书,大量的网民对这个行为进行评论,开展转发,这样会有一个不良的引导。短时间内大量的 网民就关注到了,转发量也很大,在短时间内就达到2万余条。 民警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真实性展开调查。通过观察比对网上发布的信息,发现信息中的图片存在大量的疑点。通过与图片中的学校联系,确认学生以及条 幅活动现场均不是一所学校,判断此文章属于网络谣言。 牡丹江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副支队长 冯旭巍:经核实,发布者的图片有PS修图的痕迹,然后与文章中涉及 ...
小心!发布未核实信息 可能让你陷入法律风险
央视新闻· 2025-09-27 02:13
去年3月,赵某在与朋友吃饭时得知,隔壁小区发生了火灾,本着不错过一手资讯的想法,赵某迅速赶往现场拍摄。在获得素材之后,赵某编辑了一段文字 发送给某互联网平台账号的运营人员,并获得了50元的稿费。 为追求"爆款"效果,赵某在文字说明中刻意添加了"起火原因是1楼被用作仓库,堆放类似桶装油漆"等细节,在网上引发关注。而消防部门提供的火灾认定 书和相关人员笔录显示,起火原因系遗留火种点燃了纸箱等可燃物,并未发现油漆等危险物品。赵某描述不属实,关键信息失真。 男子:我没造谣 遇到突发事情在网上发布消息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上海的赵某却因为在网上传播一则火灾的消息,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赵某却觉得自己只是在记 录真实发生的事件并表达看法,不应受到处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等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面临拘留或罚款的行政处罚。 最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赵某上诉,维持原判。 网络谣言特点 法院:这种行为就是造谣 在被行政拘留后,赵某认为,火灾确有其事,时间地点准确,自己只是在记录事件并表达看法,不应该被处罚,于是将此事上诉至法院。法院是怎么判决的 ...
为防台风车辆“五花大绑”?这些图都是假的!
新浪财经· 2025-09-26 20:16
粉碎谣言 真相来了 这些和"桦加沙"有关的消息是真的吗? 网传为防台风 车辆雕塑等被"五花大绑" 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不少广东朋友纷纷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家防台风措施,如封闭窗户、把阳台上 的物品挪进室内等。其中一些图片引发关注。 如有图片显示,车主为防止车辆被台风吹走,用麻绳将车子捆绑固定在地面,被网友称为"五花大绑"。 更有图片显示,被"五花大绑"的车辆最终被倒伏的大树砸到。 网络安全专家 潘季明:尽管AI生成的图片越来越逼真,但仍可以通过一些技术痕迹识别,如图像的细 节异常,包括光影不一致,光源方向和阴影长度不符合物理规律。AI生成的图片可能会出现纹理模糊 或重复的现象,如水面、云层、树叶等区域出现油画感较重或重复纹理等现象,此外,还有类似文字错 乱的情况,如下图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字样较模糊或缺失。 同一天,其他网民传播的图片显示,深交所门前的牛雕塑也被绳子"五花大绑",拴在柱子上。图片很快 在网络发酵,一夜之间,引发大量转发和关注,让关注台风消息的人更加感到恐慌。 昨天(24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辟谣称,经核实发现,这些图片有大量不合理细节,存在明显 的AI合成痕迹。 专家分析:AI造假图片 ...
“拴Q”被台风吹走了?最新消息
齐鲁晚报· 2025-09-24 10:54
台风防护措施 - 腾讯对深圳滨海大厦门前的企鹅雕塑(Q仔)进行绳索加固 防止超强台风"桦加沙"导致倾倒伤人[1] - 防护工作人员实施具体加固操作[1] 网络谣言事件 - 网友发布图片称腾讯企鹅雕塑已被台风吹走[1] - 腾讯公司官方回应称图片系伪造 明确表示"鹅栓得紧紧的 跑不了"[2] - 深交所牛雕塑被拴柱子的图片经查证为AI制作 牛雕塑旁实际无柱子且背后无深交所门牌[4] - 网络流传加固后企鹅雕塑照片及所谓"被吹走"的对比照片[5] 官方警示内容 - 强调网络空间非法外之地 提倡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8] - 腾讯在回应中提醒公众注意安全并做好防护措施[2]
清扫AI时代的网络谣言
河南日报· 2025-09-19 07:37
9月15日至21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自觉抵制网络谣言是其中一项重 要宣传内容。 "货车司机途经河南时备胎丢失""郑州一网约车司机辱骂乘客""许昌清潩河惊现两条大鳄鱼"……近期,我省 公布多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这些上榜信息造噱头、博眼球,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扰乱网络秩 序、社会秩序。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与AI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谣言也呈现出新变化。连日来,记者走访公安、网信 等部门及专家学者,深入剖析网络谣言的新特点、新趋势及应对策略,让谣言止于智者,共筑清朗网络空 间。 现状谣言多发花样翻新 今年3月,一则"有顶流明星在澳门输了10亿"的谣言在互联网平台传播,引发网民热议和猜测,相关话题迅速 登上各大社交媒体全国热榜,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涉事网民徐某强被处以行政拘留8日处罚。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构建的新传播生态下,谣言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数据显 示,部分精心策划的网络谣言,其传播量动辄千万级,甚至上亿。"一条蓄意炮制的蹭炒热点谣言,可能会在 发布后半小时内就冲上平台热搜、热榜,引起全国关注。"省委网信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负 ...
合肥严打网络谣言:今年已查处84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5:37
发布会现场。傅天骋 摄 当前网络谣言呈现出传播速度快、涉及领域广、社会危害大等特点。为此,合肥警方成立由市局主要负 责人任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筹11个警种力量,建立市、县两级7×24小时网上巡查机制并开 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谣言。 合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三大类:涉民生类谣言多发,就业、养 老、医疗等领域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社会关注度高;涉热点舆情事件谣言频发,一些自媒体为"蹭热 点""引流量"不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涉企谣言风险凸显,为跟风引流、非法牟利,一些自媒体从业人 员和"网络水军"编造涉企网络谣言给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合肥严打网络谣言:今年已查处84人 在近期查处的一起案件中,违法行为人于某某为博取网络关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拼凑外地热点事件, 捏造"合肥野生动物园发生小老虎咬伤儿童"的虚假信息并在网上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合肥警方发 现后迅速核查,依法对于某某予以行政处罚。 中新网合肥9月16日电 (傅天骋)"一些网民为博取关注或牟取流量,利用拼接视频甚至人工智能技术编造 谣言,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
AI编造虚假险情、摆拍传谣等 3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公布
央视网· 2025-09-12 09:55
近期,一网民在某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称,某地爆发传染性疾病,引发大量网民关注,造成当地居民 恐慌,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经查,刘某勃为博取关注、吸引眼球,发布不实信息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 处以行政拘留。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网民,在网上发布信息言论应遵守法律法规,对于编造、传播、散布谣言扰乱社 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打击。 希望广大网民依法依规文明上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共同营造和谐网络空间。 刘某娇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险情案 近期,一网民在某互联网平台发布帖文称:"大连燃气管道泄漏引发爆炸,事故致3人死亡、6人受 伤"。经查,发帖人刘某娇为博取流量、吸引眼球,利用AI工具将旧闻进行翻炒,在互联网上发布,引 发大量网民关注,造成当地居民恐慌。刘某娇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李某贵虚假摆拍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案 近期,一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邻居老太太到其家中偷樱桃,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 后续"老人连续两天到别人家院子摘樱桃,被劝阻时还拿扫帚打树的主人""偷樱桃老人报案说犯心脏 病"等话题接续爆出,持续误导大量网民关注。经查,发帖人李某贵为博取流量、吸引关注,让其岳母 配合摆拍偷窃视频,杜撰虚假警情,后在互 ...
网警公布3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第一财经· 2025-09-12 09:50
从快从严打击各类网络谣言,坚决维护良好网络秩序。 9月12日,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个别网民为了赚取流量博眼球,通过虚构事实、旧闻新炒、造假摆拍 等方式扰乱网络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深入推进 "净网-2025"专项工作,重拳出 击,从快从严打击各类网络谣言,坚决维护良好网络秩序。 刘某娇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险情案 近期,一网民在某互联网平台发布帖文称:"大连燃气管道泄漏引发爆炸,事故致3人死亡、6人受伤"。 经查,发帖人刘某娇为博取流量、吸引眼球,利用AI工具将旧闻进行翻炒,在互联网上发布,引发大 量网民关注,造成当地居民恐慌。刘某娇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李某贵虚假摆拍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案 近期,一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邻居老太太到其家中偷樱桃,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后 续"老人连续两天到别人家院子摘樱桃,被劝阻时还拿扫帚打树的主人""偷樱桃老人报案说犯心脏病"等 话题接续爆出,持续误导大量网民关注。 经查,发帖人李某贵为博取流量、吸引关注,让其岳母配合摆拍偷窃视频,杜撰虚假警情,后在互联网 上发布。李某贵已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 刘某勃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案 近期,一网民在某社交平台 ...
工作室确认:演员于朦胧坠楼身亡,微博也发通报→
证券时报· 2025-09-11 19:19
事件概述 - 演员于朦胧被传坠楼引发广泛关注 多个相关词条冲上热搜榜第一 [1] - 工作室于9月11日晚间发布官方声明 [2] - 微博平台巡查发现用户发布无事实根据的阴谋论内容并形成较大传播 该用户账号已被处理无法查看 [3][5] 当事人背景 - 于朦胧为中国内地男演员兼歌手 1988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 毕业于北京演艺专修学院 [7] - 2013年通过《快乐男声》选秀出道并获得全国第十名 曾参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太子妃升职记》等影视作品 [7] - 2025年有《侠客行不通》《临江仙》两部参演电视剧播出 [7] 商业关联 - 名下关联两家影视文化工作室 分别为上海起萌影视文化工作室和东阳鲜萌影视文化工作室 [7][8] - 上海起萌影视文化工作室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成立于2017年8月 持股比例100% 目前已注销 [8] - 东阳鲜萌影视文化工作室注册资本0.05万人民币(即500元) 成立于2016年9月 持股比例100% 目前已注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