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维权
icon
搜索文档
格力获赔16万元,董明珠称维权持续
新浪科技· 2025-10-17 15:16
公司网络维权进展 - 公司近期针对某MCN公司管理的多个账号在网络平台集中发布大量不实内容的行为提起诉讼[1] - 不实内容包括捏造客户投诉、歪曲事实、使用侮辱性及恶意引导性语言,严重侵害公司品牌声誉与社会形象[1] - 法院判决该MCN公司需公开发布道歉声明并置顶30日,同时赔偿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16万元[1] - 公司目前已收到对方的道歉及赔偿款项[1] - 公司董事长通过官方账号评论表示维权行动仍在继续[2]
乐视再次炮轰熊猫家电
第一财经· 2025-10-15 11:40
纠纷背景与核心事件 - 乐视电视发布公开信,指责其代工厂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拖欠1495万元赔偿款,并指控其通过更名、申请破产等方式逃避债务 [2] - 乐视电视自身目前仍拖欠外界十几亿元款项 [2][9] - 乐视电视否认此次发声是为了双11促销博眼球,解释称因9月有缅怀先烈事宜及国庆中秋双节,故推迟至10月发布公开信 [8] 合作与质量问题 - 2019年初至2022年3月期间,乐视电视委托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累计代工生产40万台电视,采购总额近4.5亿元,采用“预付定金+全款提货”模式 [3] - 部分合作产品上市不足一年便频繁出现屏幕横竖线、漏液等故障,坏屏率接近20% [3] - 为保障用户售后服务,乐视电视已陆续垫付超过1400万元的售后费用,涉及换机、换屏等服务 [3] 法律诉讼与判决结果 - 乐视电视自2021年起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4] - 2024年1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及其东莞分公司向乐视相关公司赔偿1347.21万元 [4] - 2024年6月25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 [4] - 2025年6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再次判决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及其东莞分公司赔偿乐视相关公司约69.9万元,以承担2023年7月至2024年12月的质保费用 [5] - 1495万元赔偿款总额包括判决赔偿款、保全费、诉讼费和迟延履行金 [6] 债务方状况与维权困境 - 在二审判决前4天(2024年6月21日),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更名为“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剥离了“中电熊猫”的央企标签 [4] - 2025年9月1日,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被其关联企业东莞中电熊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破产 [7] - 乐视曾多次向南京当地部门、中国电子纪检监察及相关部委反映拖欠款项事宜,但得到不予处理或需等待法院执行的回复 [7] - 记者尝试联系债务方公司均未成功 [7] 双方市场地位与行业背景 - 乐视电视目前在中国大陆彩电市场已被严重边缘化,2025年截至10月5日,其在线上下渠道均未进入行业前20名榜单 [9] - 调研机构数据显示,乐视电视的出货量被归入占比约2%的“其他品牌”类别,国内电视市场前八大品牌份额维持在95%以上 [9] - 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在全球专业电视ODM代工市场也是一个边缘化参与者,未在主要统计范围内 [9] - 乐视超级电视在2013年至2016年高峰期年销量近600万台,市场排名前三 [10] - 中电熊猫曾主导研发中国第一台电视机,但关联公司南京中电熊猫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已于2020年底由京东方正式接手,电视显示产业已非其核心业务 [10]
中国科技巨头 再次起诉美国国防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23:04
法律诉讼进展 - 公司于2024年10月18日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对美国国防部提起诉讼,挑战其被列入“中国军工企业”清单的决定 [1] - 地方法院在审理后驳回了国防部的核心不实指控,但基于个别武断理由维持了将公司列入清单的决定 [1] - 公司不认同上述判定,已于10月14日在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以捍卫名誉和利益 [1][2] 美国国防部清单相关事件 - 美国国防部于2022年将公司列入“中国军工企业”清单,但未提供任何理由或解释 [1] - 2024年1月,美国国防部更新清单,继续将公司保留在名单内 [1] - 2025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区法院作出判决,认为国防部大部分核心指控证据不足,但仅基于公司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质认定及技术具有两用用途就维持列入决定 [2] 公司立场与措施 - 公司一直坚决反对将其产品和技术用于任何军事或战争用途 [1] - 公司已采取全面措施,努力防止产品被滥用于军事战争目的 [1] - 在被列入清单后,公司持续尝试与美国国防部沟通,希望了解具体原因并提供证据,但未获得实质性回应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深圳 [2] - 公司是全球民用无人机及航拍技术的龙头企业 [2] - 公司产品线覆盖航拍、测绘、农业、能源巡检等领域 [2]
欠债百亿的乐视公开讨债,嘲讽债主“江东Jerry”;没有贾跃亭,员工人均年薪44万
搜狐财经· 2025-10-14 14:15
笑发财了家人们。 就在昨天,乐视电视时隔三年又发出一篇檄文,公开讨伐南京熊猫家电,讨伐之余还引经据典、冷嘲热讽,比如提议南 京熊猫更名"江东Jerry"、改"贵司"为"贱司",怒斥南京熊猫"厚颜无耻",吐槽之密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脱口秀演员 下岗再就业了。 事件的起因还得追溯到2019年初,当时乐视系企业委托南京熊猫的东莞分公司代工做了一批电视,根据乐视方面的说 法,截止2022年3月,采购40万台电视花了4.5亿。 然而,电视卖出去后却出了问题,坏屏率近20%,而当时两家协议规定的不良率是1.8%。这还了得,于是乐视急了,开 始找南京熊猫协商,甲乙双方身份调转,而此时南京熊猫已经从"小甜甜"变身"牛夫人",根据乐视的说法,对方不回邮 件、不垫费用、不谈解决方案。到了最后,还偷偷把东莞工厂关了。 2024年报显示,目前乐视网还有159名员工,根据年报数据计算,其人均支出薪酬高达44万元。是谁酸了我不说! 在一众企业降本增效的时候,早在2023年,乐视就因为"四天半工作制"喜提热搜,乐视摇身一变成了打工人眼中"别人家 的公司"。 而且,媒体还报道,靠着《甄嬛传》能每年为乐视带来一千多万元的收益。 于是乐视一 ...
“车主被大量抹黑”,理想汽车法务部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8-07 13:31
网络攻击事件 - 理想汽车收到多位车主举报 反映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理想车主的负面评价误导性信息 极大损害用户形象并造成线上线下生活严重侵扰 [1] - 公司核查发现此类负面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在多平台密集发布 具有多频次和内容高度同质化特征 涉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 [4] - 以8月3日为例 自0时至早7时仅1个平台就集中出现45篇相同主题视频 即便凌晨时段攻击仍未收手 [4] 攻击内容特征 - 攻击内容以《以前真没注意 理想车主 没有意外 一律乱停车…》为主题 在短时间内大量重复发布 [4] - 攻击视频发布频率极高 在7小时内同一平台出现至少45条同质化内容 显示明显的有组织性特征 [4] 公司应对措施 - 理想汽车表示将坚定站在车主背后 正在固定相关证据 [5] - 公司将通过平台投诉 发起民事诉讼 刑事报案等一切法律途径追究法律责任 维护用户和公司合法权益 [5]
比亚迪持续打击恶意侵权,多起诉讼程序依法进行中
虎嗅· 2025-06-04 18:29
比亚迪法务行动 - 公司近期遭遇有组织、有策划的网络黑媒体及黑公关恶意攻击,涉及虚假信息及不实言论,严重损害企业声誉并扰乱市场秩序 [2] - 公司采取法律手段打击网络侵权行为,公布6起典型案件进展,涵盖名誉侵权、不正当竞争及散布虚假信息等行为 [2][3][4] 具体侵权案件 - 新浪微博账号"周浩然Sean"因诽谤比亚迪操控自媒体诋毁同行,被判名誉侵权,需公开道歉并赔偿10万元 [2] - 微信视频号"AutoBiBiBi"因侮辱比亚迪及高管,被判名誉侵权,需公开道歉并赔偿10万元 [2] - 微信视频号"淘电池taodianchi"及抖音账号"尹哥讲电车"因编造产品安全隐患等言论,一审被判不正当竞争,需公开道歉并赔偿6万元 [2] - 网络账号"萨摩XXX"散布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等不实消息,被公安机关认定构成散布虚假信息并处罚 [3] - 网络账号"葡萄碎XXX"散布车辆爆炸不实信息,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3] - 网络账号"糇XXX"长期发布侮辱及不实信息,已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4] 法律维权立场 - 公司对自媒体"智能EVO"造谣行为提起诉讼并报案,要求公开道歉及赔偿200万元 [4] - 公司强调接受社会监督,但坚决通过法律手段打击任何形式的侮辱、造谣、抹黑等侵权行为 [4]
比亚迪重拳打击网络黑公关,公布多起维权成果并持续重金悬赏线索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4 17:04
法律维权进展 - 网络账号"周浩然Sean"因诽谤公司操控自媒体诋毁同行 经法院判决构成名誉侵权 须公开道歉并赔偿10万元 [1] - 网络账号"AutoBiBiBi"因公然侮辱、诋毁公司及高管 经法院判决构成名誉侵权 须公开道歉并赔偿10万元 [1] - 网络账号"淘电池taodianchi"及"尹哥讲电车"编造产品安全隐患、价高质劣等诋毁性言论 被法院一审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 除公开道歉外还须赔偿6万元 [1] - 网络账号"萨摩XXX"及"葡萄碎XXX"因散布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车辆爆炸等不实消息 被公安机关认定构成散布虚假信息并予以处罚 [1] - 网络账号"糇XXX"长期持续发布侮辱信息与不实内容 目前已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1] - 网络账号"猴XXX"长期发布侮辱信息及不实内容 现已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2] 维权行动规模 - 目前公司在诉黑号37个 另有126个账号已进入黑号观察名单 [1] - 所有黑号发布内容及相关评论区均进行证据保全 [1] - 公司接受媒体批评与监督 但对黑公关和黑媒体绝不姑息 [1] 举报奖励机制 - 对符合条件的线索提供者给予5万元至500万元奖励 长期有效 [2][3] - 举报渠道通过邮箱xwdj office@byd com联系 [2] - 2021年首次宣布悬赏5万至100万元打击黑公关 后提升至5万至500万元 [3] 行业影响 - 此举为行业树立依法维权标杆 [5] - 要求自媒体及网络用户恪守法律底线 [5] - 任何通过造谣传谣博眼球的行为将承担法律代价 [5] 品牌保护行动 - 2021年12月28日开展比亚迪清朗行动 [4] - 行动旨在维护品牌形象并响应中央网信办号召 [4] - 行动获得大量关注 相关信息阅读量达67万+ [4]
“胖东来白酒”现身澳洲超市售卖286元?胖东来回应:未与任何海外渠道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5:08
海外市场拓展争议 - 有网友称公司自营商品已进军澳洲 澳洲华人超市上架12款DL品牌热门产品 [1] - 公司明确否认与海外渠道合作 称商品仅限许昌 新乡门店及帮扶调改企业销售 海外销售属未经授权行为 [4][5] - 澳洲渠道售价显著高于国内 例如自由爱白酒国内75元 澳洲售价61.55澳元(约286元) 溢价达281% [4] 4月经营数据表现 - 超市 珠宝 百货三大业态领跑销售 分别贡献9.47亿元 1.85亿元和1.76亿元 合计占比超当月总销售额70% [7] - 时代广场店单店贡献4.43亿元 天使城店和大胖店销售额均超2亿元 分列门店前三甲 [7] - 前4月累计销售额达80.27亿元 其中超市业态44.10亿元 百货8.02亿元 珠宝7.94亿元 三大核心板块占比74.83% [7] 公司整体经营概况 - 2024年销售总额近170亿元 利润8亿多元 员工平均月收入达9000元 [9] - 当前共运营13家门店 包括5家综合百货 7家社区超市和1家专业服饰门店 全部集中于许昌 新乡两地 [9] - 茶叶业态表现突出 年度累计销售额已达3.64亿元 成为重要补充业务板块 [7][9] 商业模式透明度 - 公司创始人多次公开强调经营透明化 主张无保留分享运营经验以启发行业 [9]
小米又胜诉!涉事博主发道歉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4 23:07
小米公司名誉权诉讼案件 - 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自媒体"民之力"(又名"网络一兵")存在侮辱、诽谤行为,侵害小米公司名誉权,判令删除侵权内容、发布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6万元 [1] - 被告言论造成小米公司社会评价降低,超出舆论监督合理范围,部分言论具有明确侮辱、贬损性且缺乏事实依据 [1] - "网络一兵"已于5月2日在哔哩哔哩发布对雷军及小米公司的道歉信 [3] 聚好看商业诋毁案 - 聚好看公司通过"Vidda官方微博"发布虚假和误导性信息损害小米公司商业信誉,2023年8月法院一审判决要求置顶声明七日并赔偿55万元 [5][6] - 聚好看公司提起上诉后,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6] - 聚好看公司于5月10日通过"Vidda官方微博"刊登声明承认此前行为构成商业诋毁 [6] 小米汽车恶意抹黑事件 - 某平台博主2024年8月发布对撞测试视频存在严重谬误与偏颇,恶意误导公众并损害小米汽车商业信誉 [7] - 2025年1月涉事博主及其同伙多人因涉嫌恶意抹黑被依法缉拿归案 [7] 小米公司维权声明 - 公司表示将持续依法维权捍卫权益和声誉,呼吁用户及媒体共同抵制不实信息和恶意抹黑行为 [8]
胖东来关闭官网,其抖音发布于东来最新“快乐”动态,央媒纷纷公开支持胖东来
36氪· 2025-05-06 18:58
公司运营动态 - 官网因后台维护升级暂时关闭 关闭状态将持续一段时间 具体重新开放时间未确定 [1][2] - 公司创始人于东来已清空个人抖音账号 同时官方抖音发布其个人动态 显示位于新疆并配文强调保持快乐 [2][9][10] - 公司获得包括人民网 新华网 人民日报在内的央媒公开支持 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对公司玉石的日常检查结果 [12] 财务业绩表现 - 4月单月销售额达17.49亿元 1-4月累计销售额80.27亿元 达到去年全年销售额的47.2% [2] - 超市 百货 珠宝为核心支柱业务 1-4月累计销售额分别为44.10亿元 8.02亿元和7.94亿元 合计占比74.83% [3] - 茶叶业务1-4月销售额3.64亿元 占比4.53% 较去年同期提升0.88个百分点 医药业务销售额1.73亿元 占比2.15% 与去年基本持平 [3] 舆论与公众反应 - 近期遭遇网络炒作和造谣抹黑事件 引发公众对公司运营稳定性的担忧 [2][13] - 官方抖音评论区出现大量支持声音 肯定公司为良心企业 反对网络攻击 同时呼吁调查竞争对手柴氏珠宝的毛利率是否超过20% [12] - 消费者普遍期待公司拓展分店至更多城市 但同时存在对公司可能关闭业务的担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