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业本科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批吃螃蟹”的职业本科生|一线
吴晓波频道· 2025-07-09 23:40
职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 职业本科课程设置模仿普通本科,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培养特色,企业背景教师少,实操机会稀缺[1][14] - 职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面临认可度问题,央国企、考公考编单位及私企普遍对职本学历持保留态度[15][16] - 2024届高校毕业生单位就业率为55.5%,而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90%,形成鲜明对比[7] 职业本科发展现状 - 2024年上半年教育部新设32所职业本科院校,全国职业本科大学数量达87所[8] - 职业本科院校明显分化,2025公办职业技术大学排名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451.4分居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230.9分排第八[20] - 37所公办职业技术大学中,300-400分段仅3家,200-300分段9家,100-200分段14家,100分以下1家[23] - 民办职业技术大学200分段以上仅1家,100-200分段19家,100分以下3家[24] 区域与类型分化 -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职教水平整体发展更突出,如广州职教立足市场需求培养人才[30][31] - 江苏太仓2001年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吸引德资制造企业550余家,累计利用德资超60亿美元[31] - 2019年首批15所职业本科均为民办,2020年出现首所公办,2021年起公办成为主力,2024年新批复学校均为公办[26] 改革困境与堵点 - 校企合作存在明显堵点,31所职业本科院校中仅14所达到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1000万元以上的标准[43][45] - 学校评价体系仍侧重拿奖、课题、项目,专业设置易脱离市场需求,如2025年学前教育等专业撤销或停招点达100个[47][48] - 德国职教由行业协会主管,注重技术应用和项目成果考核,而中国缺乏类似顶层设计[51][52] 标杆案例 -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设置产业融合副院长,注重就业匹配,或将评上第二期"双高计划"[35][36] - 莱茵科斯特承接教育部SGAVE项目,与六七十家高职合作,提供德国双元制职教培训服务[39]
越来越多毕业生反向“镀金”学技能
第一财经· 2025-07-06 14:35
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招生中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三个专业明确招收本科毕业生 每个专业招生45人 [1] - 该校是河南省唯一公办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 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具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等多项资质 [1]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累计招收150名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 培训方向包括心理咨询师等 学员年龄跨度22-52岁 含硕士博士及985高校毕业生 [2] - 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15年累计招生400人 本科学历占比三分之一 含国内外名校毕业生 [2] 就业市场反馈 - 智联招聘报告显示52.2%毕业生认为"回炉"学技能有助于就业 因专业技能需求大 43.2%认为可拓宽职业路径 33.2%看重社会经验积累 [3] - 产业升级导致企业需求变化 需要兼具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跨境电商等行业对人才职业潜力要求提升 [4]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 - 2019年起国家开展职业本科试点 2025年职业本科学校达87所 今年新增36所创历史新高 [5]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东物理类最高投档分600分(超本科线158分)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本科专业最低投档分超一段线40分 [5]
2025高考志愿新选择:57所新本科院校带来哪些机遇?
央视网· 2025-06-25 17:52
新设本科学校概况 - 教育部2024年公示4批新设本科高校名单 包括36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及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1] - 全国职业本科大学数量累计达87所 突破职业教育专科层次限制 [4] - 2024年职业本科院校计划招生规模达55万人 较2019年首批职业本科大学诞生后规模显著扩张 [4]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 - 多所职业本科院校2024年招生分数线超普通本科线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浙江一段最低分530分(超一段线38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物理类最低分520分(超本科线78分)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最低分483分(超本科线56分) [3] - 职业本科教育呈现区域产业联动特征 院校投档线提升反映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契合度提高 [3] 新型研究型大学特点 - 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采用"小而精"学科布局 聚焦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领域 [6] - 东方理工大学2024年首批本科生招生70人 专业方向覆盖新能源 新材料等六大前沿科技领域 [6]
“本科扩容”成为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关键词 | 新本科学校特点梳理↓
央视网· 2025-06-25 12:06
高等教育本科扩容 - 2025年教育部公示57所新设本科学校,包括36所职业本科学校和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1] - 本科扩容主要通过现有本科高校扩招和专科升本科两种方式实现,目标是提高本科占比[3] - 2025年职业本科院校计划招生规模达55万人,自2019年首批职业本科大学诞生后快速发展[4]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 - 职业本科大学累计达87所,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文凭效力与普通本科一致[7] - 职业本科硬指标包括:实验实训项目完成率100%、实践教学课时占比不低于50%、每个专业需开发至少2个校企合作项目[9][11][13] - 2024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物理类投档最高分600分(超本科线158分),最低分559分(超117分)[14] -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招生最低分分别超一段线38分、78分、56分[15] 职业本科专业设置 - 职业本科聚焦智能制造、软件技术开发等专业,对接区域产业需求[16]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开设嵌入式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学生60%时间在产线级设备实训[18][20] - 黎明职业大学围绕服装鞋帽产业集群建设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等专业,培养全流程工程师[22][24] 新型研究型大学特点 - 新型研究型大学学科布局"小而精",瞄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25]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聚焦6大科技领域,首届招收70人,实行院士"一对一"导师制[27][29] - 大湾区大学首批招收80人,设置5个本科专业,与区域大科学装置及科技企业联合培养[31][32]
六年探索路,职业本科闯出了一条怎样的赛道
中国青年报· 2025-06-23 10:41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6月,中国职业本科高校数量达87所,其中51所(28所公办、23所民办)已实现招生 [1] - 2024年职业本科高校出现"报考热、招生热、高分热"现象,招生绝对人数持续增长 [1][4] - 职业本科高校体量规模较小,仅占全国1257所普通本科学校的4%,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3] 政策与历史沿革 - 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明确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1][2] - 2021年政策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招生规模不低于高职教育的10%,并出台3份配套文件 [2] - 2020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成为首所公办职业本科高校,开创发展先河 [2] 办学质量与资源配置 - 职业本科高校资源分布不均:250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中53.2%集中在10所高校,644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80%集中在10所高校 [3]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设立23个本科专业,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首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01%,留浙率92.85% [6][7][8]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在"三大央企"就业比例接近50%,注重外语能力培养以适应海外工作需求 [9][10] 人才培养定位 - 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普通本科形成差异化赛道:浙江大学药学培养研发人才,杭州医学院培养技术转化人才,职业本科培养工艺优化与合规管控人才 [7][8]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保留产业急需专业(如中医康复技术),淘汰低就业率专业 [7]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创建"三进三延伸"教学体系,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解决实际问题 [10] 校企合作与产业需求 - 华为公司通过技术培训参与职业人才培养,认为产业升级需要大量应用型和技术技能人才 [11] - 职业本科面临"校热企冷"挑战,央企招聘政策尚未完全认可职业本科毕业生 [9][10] - 校企合作呈现双向奔赴趋势:企业从适应学校转向学校主动服务企业需求 [11]
职业本科:不是普通本科“复制版”,也不是专科教育“加强版”
中国青年报· 2025-06-09 06:12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现状 - 教育部最新公示32所拟升格本科高校名单中包括23所职业本科大学,使正式批准及拟同意设置的本科层次职业大学达到83所 [1] - 2014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2] - 职业本科院校专业布局聚焦材料、电器、工业、信息软件、生命科技等制造业关键领域,例如芜湖职业技术大学开设装备制造类专业,无锡职业技术大学开设人工智能技术专业 [3] 职业本科教育定位与特点 - 职业本科教育应做到"两个高于":基础理论知识高于专科,技术能力高于普通本科 [2] - 职业本科办学定位不是普通本科复制版也不是专科加强版,而是培养能工巧匠的"胚子" [2] - 职业本科以职业为导向,教学和生产相互贯通,鼓励学生"将设计方案转化成生产力" [4] - 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明确不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而是以工艺改进、技术创新等作为毕业设计内容 [2] 产教融合实践案例 -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针对晋江年产值超4000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链构建全链条专业群 [6] - 电商专业学生可到企业实习并获得2000-3000元/月补贴,有学生成为"金牌主播"年收入近30万元 [7]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与龙头企业组建大豆选育协同创业中心,选育推广50个大豆品种,其中"嫩奥2号"突破种植区域北界,年推广面积达300万亩 [7] 职业教育与产业关系 - 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70%劳动力来自职业教育 [6] - 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强耦合"关系,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的关键 [3] - 职业本科院校应研究重点产业链前10位企业,实地探访了解专业与产业匹配度 [5] 未来发展方向 - "新双高"建设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 [6] - 产教融合下一步是科教融汇,通过知识创新、技术研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7] - 专业设置需适应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高端化产业特点,整合教育资源与科技资源 [8]
职业本科,高考新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0:38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现状 - 2025年高考临近,教育部公示拟同意设立23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使国内职业本科高校总数达83所 [2] - 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目标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约50万人/年),但2023年仅招生9万人 [2] - 新设23所高校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多所"双高"职业院校,预计吸引大量考生报考 [2] 职业本科升格路径 - 2014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9年教育部批准首批15所民办职业本科试点院校 [4] - 2021年山西工程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成为首例"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整合设立的公办职业本科高校 [4]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为首个公办本科职业院校,当前升格主力为"双高"高职院校,此次23所新设高校均属此类 [5] 高校办学质量与招生情况 - 部分职业本科高校录取分数线超普通本科,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广东物理类最低559分(超本科线117分) [9] - 民办高校招生分化明显,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高职单招录取最低分仅256分且缺额276人 [9] - 优质公办高校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一段线录取率达100%,生源质量持续优化 [9] 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 - 教育部预测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达3000万人(缺口率48%),职业本科瞄准现场工程师培养 [9][10] - 2025年目标累计培养20万名现场工程师,覆盖500所职业院校和1000家企业 [10] - 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覆盖1434个专业的52.9%,明确工科/文科专业均不强制要求毕业论文 [10][11] 招生模式与就业优势 - 职业本科通过高考统招、职教高考、贯通培养等多渠道招生,如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24年统招占比47% [14][15] -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2025年计划高考统招600人,贯通培养90人,订单班占比超50% [14] - 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对接国家战略的专业就业优势显著,部分订单班学生未毕业即被企业预定 [14] 区域与院校特色 - 苏州市职业大学前身可追溯至1911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两年位列高职高专综合竞争力榜首 [6][8]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实现专业100%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5] -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首批职业本科专业聚焦机械电子、汽车工程等6个优势领域 [14]
新设立大学主要是职业本科 意味着什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5 09:45
职业本科院校设立趋势 - 教育部5月22日公示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校 其中23所为职业本科大学 占比超七成 [1] - 2023年新增职业本科院校数量多于2022年 去年新设24所本科高校中13所为职业本科 [3] - 职业本科院校多由高职院校"升格"而来 但要求保留"职业技术"字样以明确办学定位 [1] 政策导向与发展目标 - 2019年起新设职业本科院校类型 旨在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 [1] - 2021年政策提出2025年职业本科招生规模需达高等职业教育10%以上 [3] - 当前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重点为控制普通本科新增 鼓励职业本科发展 [3] 市场需求与就业表现 - 部分职业本科院校因就业前景良好 吸引高分考生放弃普通本科 [4] - 2022年高考出现职业本科投档线超普通本科线100多分的案例 [5] -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使职业本科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4] 办学质量与社会认知 - 需警惕中职/高职院校过度追求升学率导致职业教育定位偏离 [3] - 职业本科院校坚持技能培养导向 有助于缓解学历内卷和教育焦虑 [4] - 特色职业本科院校未来录取分数可能超过部分"双一流"高校专业 [5]
城市24小时 | 被上海反超,深圳能否守位“外贸第一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4 22:01
外贸数据对比 - 2025年前4个月深圳进出口1.39万亿元同比下降1% 其中出口8293.4亿元下降7% 进口5652.2亿元增长9.4% [1] - 同期上海进出口1.40万亿元增长1% 其中出口6290.20亿元增长13.8% 进口7758.19亿元下降7.4% [1] - 上海一季度进出口10053.85亿元同比下降2.7% 深圳9901.04亿元同比下降2.8% [1] 城市外贸竞争 - 2024年深圳进出口4.50万亿元同比增长16.4% 超越上海4.27万亿元成为外贸第一城 [1] - 2025年1月起上海反超深圳并保持领先 深圳外贸依存度超120% [2] - 深圳4月对东盟进出口690.3亿元下降4.1% 对美国进出口352.7亿元下降22.6% [2] 单月表现 - 深圳4月进出口4046.1亿元同比增长3.8% 连续两月正增长 3月3870.5亿元增长12.3% [2] - 深圳连续两月单月进出口超过上海 [2] 政策动态 - 深圳部署稳外贸工作 鼓励全球布局与新兴市场开拓 [5] - 山西对氢能货车高速公路通行费实施全额补贴 2025年6月至2027年5月执行 [8] - 北京离境退税限额提升至22万元 6月启用3家集中退付点 [9] 产业与投资 - 江苏省数据产业基金成立 规模15亿元 由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等出资 [10] - 全国职业本科院校超80所 2023年招生8.99万人同比增长17.82% [11] 文化产业 - 2024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北京蝉联第一 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位列前六 [12][15][16] - 指数体系包含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三个维度 [15] 人事变动 - 刘桂平任天津市委副书记 陈辐宽不再担任 [17] 交通动态 - 中越跨国列车5月25日恢复开行 南宁至河内全程约12小时 [7]
教育部拟同意设置一批高校,23所公办职业本科获公示
新京报· 2025-05-23 17:00
职业教育本科化进程 - 教育部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其中23所为公办职业本科院校[1] - 自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后,高职学院加速升级为"职业大学"[1] - 2024年全国职业本科高校达51所,2023年招生8.99万人,仅占高职招生总数的1.6%[2] - 2025年目标要求职业本科招生规模占比不低于高职招生的10%,当前存在显著差距[2] 职业本科院校扩张动态 - 2025年初已新设9所职业本科大学,加上最新公示的23所,全国职业本科大学预计超80所[2] - 公示名单覆盖16个省级行政区,包括芜湖/安徽/宁夏/成都/苏州/扬州/杭州/宁波/呼和浩特/广州/深圳等23所职业技术大学[1][3][4] - 江苏省布局最密集,含苏州/扬州/无锡3所职业技术大学[3][4] - 广东省新增广州/深圳信息/顺德3所职业大学,内蒙古新增呼和浩特/内蒙古建筑/兴安3所[4] 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调整 - 拟设立4所公办本科院校:安徽第二医学院/抚州医药学院/天津警察学院/曲靖健康医学院[2][3] - 4所高校更名升格:南昌工程学院→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医药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化工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大学[2][3] - 独立学院转设: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转为公办绍兴理工学院[2][4] 区域分布与办学性质 - 安徽省新增安徽第二医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大学/安徽职业技术大学3所[1][3] - 宁夏新增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大学2所[1][3] - 甘肃省新增甘肃工业/武威2所职业大学及天水师范学院更名[3][4] - 全部32所拟设置院校均为公办性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