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海外医疗“朋友圈”持续拓展 再签两所国际顶尖医疗机构
证券日报网· 2025-11-04 14:44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京东海外医疗在2025年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近期与美国顶尖医疗机构西北纪念医院和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达成战略合作[1] - 公司致力于深化“直联直送”一站式服务模式,以解决海外就医过程中的机构选择、流程管理、跨境沟通等痛点[1] - 公司已汇聚来自瑞士、日本、泰国、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医疗资源,收录全球医院榜单Top100+医院与医生信息[2] 服务模式与覆盖领域 - “直联直送”模式打通从咨询、匹配、就诊到归国健康管理的全流程服务,减少中间环节并提高转诊效率[1][2] - 服务覆盖辅助生殖、重症治疗、精密体检、细胞抗衰、慢病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2] - 依托京东互联网医院的资源,公司可为患者提供出国前与回国后的完整健康诉求管理,实现国内国外全周期服务[2] 市场机遇与用户触达 - 中国居民对高品质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1] - 用户可通过京东APP搜索“海外医疗”直达服务平台,享受专业、便捷的跨境医疗选择[2] - 公司未来计划联合更多全球合作伙伴,结合国内资源提供全面医疗支持,让更多患者享受世界一流服务[2]
10万港人北上养老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1:23
港人北上养老趋势与市场机遇 - 港人北上养老呈现“井喷”式发展趋势,市场参与者已敏锐捕捉到商机并催生专门的中介角色整合长者资源并向内地机构推荐客户[2] - 截至2024年已有近10万名香港长者定居广东,较过去10年增长超40%[3] - 深圳市宝安区悦华年颐养中心院长透露,自今年6月以来已接待6批香港考察团体[3] 北上养老的核心驱动因素 - 香港养老资源紧张,2020年3月全港约3.9万人轮候政府资助养老床位,平均等候时间超过两年,而入住广东省内养老机构审批周期仅需一个月[5] - 性价比优势显著,香港夫妻在港同等环境养老院月支出约5万元,在深圳仅需2万元,费用减半且可由退休金覆盖[8] - 选择核心是“适配性”而非“地域”,包括充足护理、宽敞空间、贴合需求的服务以及子女探望便利等[8]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完善 - “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覆盖范围延伸至大湾区内地城市,参与机构从2025年3月的15家增至今年10月的24家,覆盖城市从6个增至8个[6]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新政,自10月1日起资助1000名领取综援的长者参与“粤舍试验计划”,每人可获5000元资助[3] - 长者医疗券适用范围扩大,今年8月深圳市可用机构扩至6家覆盖7个服务点,大湾区共有21间指定医疗机构实现9个内地城市全覆盖[11]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跨境医疗是最大痛点,香港长者无内地医保,急性病就医需返回香港且尚无绿色通道,流程繁琐[10] - 医疗数据互通不畅,过往病历与检查结果难以共享,影响诊疗精准度与效率[13] - 文化习惯与饮食差异存在,部分长者偏好港式特色食品而内地机构供应相对有限,服务人员粤语能力也是考量因素[13] 未来市场前景与规模预测 - 香港人口老龄化加剧,2024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3.9%,银发老年人口超170万,到2050年每3名港人中约有1名老人[5][14] - 叠加政策深化,未来五年北上养老可能成为新的主流选择,人群规模将快速增长,承接城市覆盖范围将继续扩大[14]
京东海外医疗持续拓展全球合作网络 今年以来连签三家国际顶尖医疗机构
搜狐财经· 2025-10-13 15:40
合作进展与战略布局 - 2025年公司先后与香港宝德医务集团、日本医疗法人偕行会、泰国康民国际医院三家区域领先医疗机构达成战略合作[1] - 合作核心为推进"直联直送"一站式服务模式落地 标志着公司在跨境医疗资源整合、服务流程标准化和体验优化方面取得关键进展[1] - 平台已汇聚来自瑞士、日本、泰国、美国、中国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医疗资源[7] 具体合作领域与内容 - 与日本医疗法人偕行会合作聚焦高端体检与特色治疗 包括早期癌症诊断、聚焦超声治疗和透析治疗 其透析网络覆盖日本1都6县[1] - 与香港宝德医务集团在辅助生殖领域合作 提供试管婴儿、生育力保存等服务 支持合法合规的胚胎及配子跨境转运[3] - 与泰国康民国际医院合作拓展东南亚医疗旅游市场 该院在2025年全球最佳医院排名中位居泰国第一、全球第100位[5] 平台能力与服务模式 - 平台收录全球医院榜单Top100+医院与医生信息 并更新海外最新获批药物和前沿疗法资讯[7] - "直联直送"模式打通咨询、匹配、就诊到归国管理的全流程服务环节 减少中间转介成本[7] - 依托京东互联网医院国内资源 承接患者出国前与回国后的健康诉求 提供国内外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11]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海外医疗需求日趋多元与精细化 用户在机构选择、流程厘清、跨境沟通等方面存在痛点[1] - 公司致力于搭建资源透明、流程顺畅、服务可追溯的专业化平台 助力用户精准对接国际高水平医疗资源[1] - 未来公司将强化"国内外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闭环 实现从"治病"到"整体健康管理"的价值升级[11]
中俄免签刚实行不久,新状况就出现了?
搜狐财经· 2025-10-07 01:04
政策实施与流量涌入 - 中俄免签政策实施后,跨境人流量显著增加,携程平台上莫斯科至上海航线搜索量迅速攀升至去年同期的近两倍 [3] - 绥芬河边境通道流量汹涌,商业活动、医疗服务、婚恋联姻成为三大主要流动通道 [3] - 政策实施前七个月共接待免签团体游客约五十万人次,但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单日双向客流最高值仅1.2万人次,低于设计承载能力2.5万人次的预期 [10] 商业与贸易活动 - 边境地区商业活动高速流动,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争相搭乘航班补充库存,携带大量卢布现金 [3] - 订单量暴增百分之三百,但银行每日卢布现钞兑换额度仅五万元,导致木材贸易商无法及时兑换人民币支付工资 [6] - 卢布在当地市场流通地位下降,汇率剧烈波动,部分商家调整政策仅接受人民币或美元结算,早市豆浆价格从五元攀升至七元 [9] 医疗服务需求与挑战 - 黑河市中医院针灸科室打印俄文标签,牙科诊室一天内处理超过一百二十颗牙齿问题 [3] - 绥芬河市医院急诊科室俄罗斯籍患者数量成倍增长,出现因语言沟通障碍导致的医疗误判风险 [8] - 由于俄罗斯医疗保险体系未接入中国DRG统一结算平台,医疗机构每月需额外垫付约三百万元资金 [12] 支付与金融基础设施 - 俄罗斯游客持有的MIR银行卡在中国商户POS终端频繁交易失败,消费者不得不携带大量现金购物 [9] - 俄罗斯远东地区机场的银联支付终端覆盖率仍低于百分之二十 [15] - 跨境支付环节陷入尴尬,买卖双方通过计算器屏幕上的数字展开拉锯式谈判 [9] 社会文化与教育领域 - 婚恋机构将相亲活动安排在清晨市场,有案例在七天内完成婚姻登记 [3] - 哈尔滨某国际学校将会议室改造为临时教学场所,为俄语外教开出税后五十五万元人民币年薪仍难以招到合适人选 [13][14] - 家长群中流传关于跨文化社交的微妙情绪 [14] 基础设施与政策应对 - 中国推进边检口岸改造工程,单个口岸平均预算高达一亿元人民币 [15] - 俄方承诺采取相应措施但进展有限,仅作出扩大电子签证适用范围的表态 [15] - 民宿租金较去年同期飙升三成,超市商品被抢购一空 [5] 潜在解决方案与发展方向 - 建议在边境口岸增设智能外汇兑换终端,解放卢布现钞兑换业务 [17] - 推进MIR支付系统与银联二维码互联互通,建立“跨境商业保险 区块链电子账单”即时结算机制 [17] - 教育领域可考虑将俄语外教资源纳入银龄讲学计划,为返聘教师提供年薪三十万并配备公租房 [17][18] - 开发“跨国婚恋预沟通”数字化工具,将关键生活事项列为必要前提 [20]
粤澳携手共绘大健康产业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6:15
论坛概况 - 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高品会)将于9月3日至7日以"一会展两地"模式在横琴与澳门举办 [1] - 大健康主题论坛定于9月6日下午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举行 主题为"健康新生态 湾区共未来" [1] - 论坛由南光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 澳门中医药大健康产供销商会主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健康研究院等机构协办 [1] 政策与制度创新 - 澳门特别行政区药物监督管理局将解读澳门在"出海落地"方面的制度设计 探讨政策支持如何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3] - 澳门种远科研大健康制造厂将分享在政策创新和海外市场落地方面的尝试与成果 [3] 前沿医学与科技创新 - 论坛将展示细胞科技 组织再生 脑科疾病修复等方向的研究成果 [3] -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将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国际医学合作与跨境医疗体系构建 [3] - 原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将从细胞科技角度探讨"寿命革命"的科学图景 [3] - 澳门华圣中医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将发表脑科疾病修复研究报告 [3] 跨境合作与实践路径 - 圆桌环节将聚焦粤澳医疗技术创新与跨境科研协作的实践路径 [3] - 探讨以澳门为枢纽 横琴为基地 推动粤澳医疗科研资源与"一带一路"国家医疗需求精准对接 [3] - 研究依托横琴产业政策与澳门国际医疗认证优势 构建"科研成果输出+技术合作+学术交流"的跨境协作模式 [3] 论坛目标与行业意义 - 大健康产业被视为未来横琴与澳门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1] - 论坛旨在为粤澳合作和湾区议题提供跨界交流平台 [1][4] - 论坛旨在探索粤澳在制度 科研和产业层面共建健康新生态的路径 [4]
10万香港老人北上养老
第一财经· 2025-08-05 10:12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趋势 - 截至2024年中近10万名65岁及以上香港老人定居广东省,较10年前激增40.5% [4] - 香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3.9%,约170万老年人,北上养老者占该群体不到一成但增长显著 [5] - 内地生活成本低、居住空间大及房价便宜是主要吸引力,老年人表现出强烈融入意愿 [5] 跨境医疗政策与现状 - 2025年香港新增12家内地三甲医院作为试点,覆盖大湾区9城,首次纳入中医院 [7] - 香港长者可使用每年2000港元医疗券(累积上限8000港元)在内地指定医院支付门诊费用 [8]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10年内累计接待12万人次使用医疗券,2025年6月使用量同比增长79% [13] 医疗成本与效率差异 - 香港公立医院眼科手术排期需1年、费用10万元人民币,内地同类手术仅3万元且两周内完成 [10] - 香港私营牙科服务费用800-1000元人民币,内地使用医疗券后仅需180-550元 [12] - 香港专科门诊轮候时间长达3年(眼科)和2年(外科),内地就医效率优势明显 [12] 跨境医疗痛点 - 医疗券仅覆盖门诊,住院、手术及购药需自费,年额度2000港元对实际需求覆盖有限 [15] - 香港医健通系统仅港大深圳医院实现对接,其他机构需手动申请跨境健康记录调阅 [16][17] - 两地医疗支付体系差异及数据互通障碍导致重复检查、诊断信息不连贯等问题 [17] 养老成本与市场潜力 - 香港养老院月费2-6万港元,大湾区内地机构收费仅为1/3-1/5(1500-3万元人民币) [19] - 香港政府资助养老床位平均轮候2年,高端机构需6年,推动长者选择内地分流 [20] - 广东省为合资格港人提供每月1570港元高龄津贴及4060港元生活津贴 [21] 保险业布局动态 - 泰康保险申请香港寿险牌照,计划打通两地养老服务资源,瞄准香港增量市场 [23] - 中国太保2024年推出"保单直付"功能,支持非人民币保单支付内地养老社区费用 [25] - 中国太平推出"养老颐积分"计划,通过保险积分兑换大湾区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26] 高端养老社区现状 - 珠海某高端养老酒店入住率不足20%,每晚2600元人民币,客户均为香港保险持有人 [29] - 内地险企"保险+养老社区"模式分化,泰康采用重资产自建,国寿推行"1+N"多元模式 [26] - 香港保险产品因潜在收益率更高(终身5%-7% vs 内地2%-3%)更受跨境养老者青睐 [26]
10万香港老人到广东定居:“北上养老潮”背后藏着多大的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8-05 10:11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趋势 - 截至2024年中近10万名65岁或以上香港老人定居广东省 比过去10年间激增40.5% [1] - 香港65岁或以上人口占比23.9% 约170万银发老年人 北上养老人数占老年人口不到一成 [2] - 内地生活成本低 居住空间大 房间较便宜等因素吸引香港老人北上 [2] 跨境医疗政策与实施 - 香港卫生署新增12家内地三级甲等试点医疗机构 共21个服务点覆盖大湾区9个城市 [4] - 香港长者每年有2000港元医疗券 累积上限8000港元 可在内地指定医院当现金使用 [5]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使用长者医疗券超过12万人次 2025年6月同比增长79% [10] 医疗互通挑战 - 医疗券仅限于门诊服务 不包括住院 日间手术 药物购买等 实际医疗支出覆盖面较少 [12] - 香港公立医院急症病床住院收费每日120元人民币 覆盖患者早午餐 [12] - 仅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开通医健通系统 可实现跨境健康记录调取 [13] 养老成本比较 - 香港普通护理院月费超过2万港元 高端养老院达4万-6万港元 [15] - 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院收费为香港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公立养老院月费1500-4000元人民币 民营养老院3000-1万元人民币 高端养老社区8000-3万元人民币 [15] - 香港政府资助养老床位平均排队等候时间约两年 部分机构需等待6年 [16] 保险与养老社区布局 - 泰康保险集团向香港保监局申请寿险牌照 计划拓展跨境养老保险服务 [18] - 中国太保寿险(香港)开启保单直付功能 非人民币保单收益可直接支付太保家园养老服务费用 [19] - 中国太平推出养老颐积分计划 保险客户通过投保获得积分换取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20] 保险产品策略 - 香港保险产品与内地养老社区服务打包销售 例如泰康养老要求100万保费获得入住资格 [20] - 香港保险产品潜在收益率终身5%-7% 高于内地产品的2%-3% [20] - 港澳金融机构入股内地保险公司门槛降低 取消最近一年末总资产不低于20亿美元规定 [19] 市场参与主体与模式 - 保险公司采用重资产路径自建康养社区(如泰康)或轻重并举模式(如国寿) [21] - 目标客群为月入3万-5万元人民币人群 助其将来北上养老 [19] - 目前内地高端养老社区入住率较低 部分项目入住率不超过20% 且主要服务保险客户 [22]
10万香港老人开始北上养老,背后藏着多大的市场?
虎嗅· 2025-08-05 08:53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趋势 - 截至2024年中有近10万名65岁或以上香港老人选择定居广东省,比过去10年间激增40.5% [2] - 2024年香港65岁或以上人口占比23.9%,约超170万银发老年人 [3] - 内地生活成本低、居住空间大、房间较便宜是吸引香港老人北上养老的主要原因 [5] 跨境医疗发展 - 2025年5月香港卫生署新增12家试点医疗机构,共21个服务点覆盖大湾区9个城市 [7] - 新增医疗机构全部为三级甲等医院并首次纳入中医院 [8] - 香港长者医疗券使用量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25年6月同比增长79% [20] - 香港私营机构洗牙、补牙费用800~1000元人民币,内地同类服务使用医疗券后仅需180~550元 [19] 养老成本差异 - 香港普通护理院月费超2万港币,高端养老院达4万~6万港币 [33] - 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院收费为香港的1/3~1/5 [33] - 内地公立养老院月费1500~4000元人民币,民营养老院3000~1万元人民币,高端养老社区8000~3万元人民币 [34] 保险行业布局 - 泰康保险集团2025年下半年将在香港正式开业寿险业务 [45] - 中国太保寿险(香港)2024年开启"保单直付"功能,支持非人民币保单支付养老服务费用 [47] - 中国太平推出"养老颐积分"计划,通过投保获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48] - 香港保险产品收益率可达终身5%~7%,高于内地的2%~3% [49] 养老社区发展 - 泰康采用重资产路径自建康养社区 [50] - 国寿采用"1+N"养老发展模式,多种养老方式共同推进 [50] - 珠海某高端养老酒店入住价格2600元人民币/晚,入住率不超过20% [54]
10万香港老人开始北上养老:“北上养老潮”背后藏着多大的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8-05 08:11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趋势 - 截至2024年中近10万名65岁或以上香港老人定居广东省 比过去10年间激增40.5% [1] - 2024年香港65岁或以上人口占比23.9% 约超170万银发老年人 [1] - 内地生活成本低、居住空间大、房间较便宜等因素是吸引香港老人北上养老的主要原因 [2] 跨境医疗政策与服务 - 2025年5月香港卫生署新增12家内地三级甲等试点医疗机构 共21个服务点覆盖大湾区9个城市 [4][5] - 香港长者年满65岁可享受每年2000港元医疗券 累积上限8000港元 可在内地指定医院当现金使用 [6]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截至2025年6月长者医疗券使用超12万人次 2025年6月同比增长79% [10] 医疗成本与效率对比 - 香港眼科手术在公立医院费用约10万元人民币需排队1年 私立医院达20万元 内地同类手术仅3万多元 [8] - 香港私营机构洗牙补牙费用800-1000元人民币 内地使用医疗券后仅需180-550元 [10] - 香港公立医院急症病床住院收费每日约120元人民币 覆盖患者早午餐 [13] 养老成本与补贴政策 - 香港普通护理院月费超2万港元 高端养老院达4-6万港元 大湾区内地城市收费仅为香港1/3至1/5 [17] - 内地公立养老院月费1500-4000元人民币 民营养老院3000-1万元 高端养老社区8000-3万元 [17] - 移居广东的合资格香港居民每月可获1570港元高龄津贴和4060港元长者生活津贴 [20] 保险行业布局与产品创新 - 泰康保险集团向香港保监局申请寿险牌照 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香港正式开业 [23] - 中国太保寿险2024年开启"保单直付"功能 非人民币保单收益可直接支付养老服务费用 [24] - 中国太平推出"养老颐积分"计划 保险客户通过投保获得积分换取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25] - 香港保险产品收益率达终身5%-7% 高于内地产品的2%-3% [25] 医疗系统互联互通进展 - 截至2024年底仅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开通医健通系统 可实现跨境健康档案实时调取 [15] - 中山市中医院设立香港长者医疗券专门服务点和收费专窗 配备粤语工作人员 [7] - 粤港澳大湾区暂未建立数据跨境安全法规 可能导致重复检查和诊断信息不连贯 [15]
富卫联手新风天域,跨境就医从此“一键通关”
财富在线· 2025-07-23 17:32
大湾区跨境医疗合作 - 富卫集团与新风天域合作 旨在解决大湾区居民跨境就医难题 通过整合保险服务网络与实体医疗资源 [1] - 合作覆盖内地所有三甲医院 大湾区超120家合作机构 新风天域旗下和睦家医疗拥有11家综合医院和5家肿瘤中心 年服务超百万人次 [1] 服务升级亮点 - 付费流程简化 广州深圳和睦家医院纳入"无忧出院免找数"网络 客户无需垫付 由富卫直接与医院结算 [1] - 专家预约优先 通过富卫渠道可快速对接和睦家专科医生及内地三甲医院权威专家 [1] - 重疾专项支持 癌症患者享有跨境诊疗团队协调 包括香港与内地医生线上会诊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2] 市场拓展与教育 - 富卫商学院组织代理人团队参观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 由高管带队 包括首席营销总监王君杰、首席数码总监刘明聪等 旨在消除就医信息壁垒 [2] - 活动目标为提升代理人专业能力 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跨境健康保障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