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作

搜索文档
联合义诊、侗医体验、特色保健品展销……7月14日,广西三江侗医药与你相约吴川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0:35
联合义诊、侗医 体验、特色保健 品展销……7月 14日,广西三江 侗医药与你相约 吴川_南方+_南 方plus 当拥有上百年历 史的侗医药遇到 现代中医学,将 擦出怎么样的火 花?这个答案, 在吴川就能找 到。 7月14日,借助 粤桂东西部协作 机制,吴川市与 三江侗族自治县 将携手开展粤桂 协作•2025年侗 医药健康行活 动,落址吴川金 沙广场,创新推 动传统侗医 药"出山入粤" , 结合吴川现代中 医产业,让传统 与现代在交流中 凝聚力量,推动 两地医药大健康 产业高质量发 展,助力健康中 国建设。 据活动主办方介 绍,此次活动的 核心就是以一场 别开生面的健康 活动,促进两地 医药文化、产 业、品牌相促相 融,更有效地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 的健康需求,探 索一条粤桂协作 中大健康领域产 业协作路径。 侗医药文化是三江侗族自治县传统医药文化的精髓。 "家门口"服务民 众多样健康需求 此次活动,是广 西三江侗医药首 次到吴川进行文 化交流与品牌推 介。为了进一步 让吴川市民认 识、信任侗医 药,主办方将在 活动当天举办中 医—侗医联合义 诊活动。 据介绍,联合义 诊活动以服务吴 川市民健康、推 广中医、侗医 ...
合力推动东西部产业协作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8
东西部产业协作战略意义 - 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有助于解决就业、稳定经济并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活力 [1] - 东部地区技术经验领先与西部地区资源要素富集形成互补优势 [1] - 协作目标包括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链,具备长远战略意义 [1] 产业协作模式与案例 - 采用共建园区、劳务对接、要素共享等模式推进协作 [2] - 北京市与内蒙古共建绿色清洁能源基地,江苏省引导光伏产业向青海转移 [2] - 上海市与云南省共建昆明临港科技城,浙江省与四川省推动资源与市场融合 [2] 协作面临的挑战 - 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产业协作落地成本较高 [2] - 西部地区开放"软件"建设滞后,融入国内外市场能力不足 [2] - 跨行政区合作存在规划对接、要素共享、利益分成等协同障碍 [2] 宏观层面协作机制 - 完善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战略统筹机制 [3] - 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推动产业合作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 [3] - 加强财政、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区域政策协调 [3] 中观层面协作路径 - 依托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及中欧班列打造产业协作走廊 [3] - 发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叠加效应构建国际竞合机制 [3] 微观层面协作措施 - 破解人才流动的职称、职级、收入等机制梗阻 [4] - 强化金融机构合作形成全链条资金支持体系 [4] - 建设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推动流通领域降本增效 [4] - 鼓励东西部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四链"融合 [4] - 通过"万企进万村"行动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乡村产业建设 [4]
潍坊·开州2025产业推介暨项目合作对接会成功举办
中国发展网· 2025-06-20 15:40
产业协作背景 - 活动以"跨越山海谋协同 产业互联赢未来"为主题,推动潍坊与开州两地企业在资源共享、技术创新、产品配套、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入合作[1] - 潍坊累计向开州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87亿元,实施协作项目200余项,援建产业园区9个,培训干部人才7000余人次,帮助23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2] - 鲁渝(潍坊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成功实现"东菜西移",成为重庆·山东特色农业协作典型案例[2] 参与产业与企业 - 活动汇聚动力装备、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八大重点产业领域50余家优质企业[1] - 潍坊市拥有4个千亿级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出口连续6年超百亿元,动力装备、智能农机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2] - 开州区重点推介中药材种植、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2] - 参与企业包括山东华建铝业集团、山东三晶照明科技、山东信得科技、重庆海通环保科技、重庆天邦食品(002124)、重庆天致药业等[2] 签约合作项目 -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与浦发投资集团签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协议[3] - 山东恒建工程建设集团与宏畅交通集团达成交通建设合作[3] - 山东海王银河医药与重庆天致药业携手推进医药研发与市场拓展[3] - 山东高速(600350)舜通路桥与中科创世纪(300083)新材料合作开发绿色建材[3] 活动形式与成果 - 活动设置企业推介签约、主题展览、企业结对洽谈和实地考察等环节[1] - 在企业配套主题展区,与会嘉宾参观了潍开两地企业宣传和产品展示区[3] - 会后参会嘉宾实地考察了开州区的医药、新材料、污水处理、食品加工等项目[3]
深汕两地纺织服装产业链迎来深度融合新平台
中国发展网· 2025-06-09 16:14
深汕纺织服装产业合作平台成立 - 汕头国际纺织城优质面料深圳展示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深汕两地纺织服装产业链深度融合新平台启动 [1] - 两地通过"反向飞地"模式结合深圳创新要素与潮阳制造优势,探索跨区域产业协作示范路径 [1] - 活动举办汕头国际纺织城—深圳服装产业集群精品面料供需对接会,近百名政府、协会及企业代表参与 [1] 两地产业基础与优势 - 汕头潮阳区拥有4万余家纺织服装经营主体,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达329.89亿元 [1] - "中国针织内衣名镇"谷饶镇产值超百亿,跻身全国镇域经济百强 [1] - 深圳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集聚700余家时尚企业,形成设计研发展销全产业链生态 [1] 产业协同发展举措 - 组织企业走访深圳艺之卉创意产业园、南油上上城面辅料交易中心等产业基地 [2] - 中山大学专家与行业人士进行专题分享,企业开展产品说明与需求发布 [2] - 以面料为纽带深化产业链合作,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 [2]
正凯集团董事长沈志刚受邀出席投资四川产业合作推介会并发言
搜狐财经· 2025-06-03 16:47
沈董特别向与会企业家推介四川独特优势:天然气产量、水电装机容量及多种矿产资源全国第一,辐射 超4亿人口的西部市场,并依托长江水运、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构建起通达国内外的多式联运网络。 他诚挚邀请各界伙伴把握浙川协作深化机遇,共赴四川投资兴业。 未来,正凯集团将进一步响应国家产业转移战略,抢抓四川建设国家战略备份产业基地的历史机遇,为 四川打造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推动创新发展和强链补链,并肩创造新时代浙商投资四川新典范。 沈董在发言中回顾了正凯集团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积极布局四川的历程。2021年6月,正凯在"浙 江·四川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交流会议"上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框架协议,迈出了浙川产业协作的关键一步。 经深入考察,集团基于达州市坚实的工业基础、富足的天然气资源及高度契合的产业生态,在浙江四川 两省共同推动下,于同年11月30日正式签约落地达州宣汉县。 达州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规划总投资230亿元,以天然气为核心原料,致力于弥补西南地区PET新材 料、新能源产业链短板。目前,已高效完成项目一期投资及建设调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制乙 二醇单体项目。项目的高效推进得益于四川省、市、县各级的高位推动和专班全 ...
雨后南国掀起“北国旋风”:黑龙江开启南北文化产业深度协作新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18:09
5月25日上午,黑龙江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顺利举办。 推介会集中展示了黑龙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与市场潜力,以文化为媒、以项目为桥,开启南北文化 产业深度协作的全新篇章。 推介会上,黑龙江省文化改革发展促进会会长崔钟雷表示,黑龙江兼具农业大省地位与生态资源优势,冰雪经济 及文旅产业潜力巨大;多元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与红色精神交相辉映。 近年来,黑龙江省聚焦政策引领、全产业链培育与品牌价值塑造,系统构建专项规划与配套政策体系,省级财政 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精准投向人才培养、企业孵化、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以真金白 银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魏彤 深圳报道 哈药集团哈药六文旅小镇项目招商负责人刘德宝介绍,为助力哈尔滨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盘活闲置房地产,将 哈药六厂原址打造成集文化创意、艺术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哈药六厂原址(哈药六版画博物 馆)于2024年初对外开放。分为前后厂区,前厂区仿法国卢浮宫建造,集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为一 身,被网友称为"东方卢浮宫";后厂区以现代工业风格为主,创造了 ...
大湾区×成渝圈:头部方阵携手冲击国际竞争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09:45
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头部方阵,圈与圈之间的合作将碰撞出怎样 的火花? 近日,重庆市党政代表团来粤考察,引发广泛关注。粤渝双方就深化重大国家战略协同联动、共同走好 高质量发展之路进行深入交流。两省市不仅就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产学研合作达成共识, 更是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探讨合作共赢的路径。 广东和重庆都肩负着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使命。专家认为,此次会面透露多重信号,两省市的资源、人 口、地理位置等禀赋不同,优势互补,必将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1 双圈联动 "深化重大国家战略协同联动"是此次两省市会谈贯穿始终的主题。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 国1/9的经济总量。经济总量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的广东,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纵深推进粤 港澳大湾区建设,力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再创辉煌。 直辖市重庆则跻身全国经济总量第四城,承担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 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使命。 此次会面中,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提出,希望与重庆一道,着眼共同打造高 ...
湖北勾勒产业倍增“施工图” 目标五年工业规模达10万亿级
长江商报· 2025-05-01 08:03
湖北省产业倍增战略核心内容 - 湖北省发布《行动方案》提出产业倍增战略,目标到2027年工业规模达7万亿级、服务业达4万亿级,2030年工业达10万亿级、服务业达5万亿级,2035年产业能级跃居全国前列[1] - 战略围绕制造业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和后劲四个方面,谋划七大行动并细化任务分工清单[1] - 七大行动包括产业能级跃升、科产融合领航、数实融合赋能、链群协同提质、绿色制造转型、区域产业协作和现代服务扩容[2][3] 七大行动具体部署 - 产业能级跃升行动:通过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三线并进"推动集群升级[2] - 科产融合领航行动:突破关键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做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2] - 数实融合赋能行动:以智能化推动转型,促进智能转型提质、数智底座升级和数字产业壮大[2] - 链群协同提质行动:通过育企、强链补链和扩展壮群提升链群发展能级[2] - 绿色制造转型行动:协同推进节能降碳、绿色制造和循环利用[2] - 区域产业协作行动:高标准布局产业、推进区域协同和融入全球供应链[3] - 现代服务扩容行动:从文旅、商贸物流和科技服务三方面推动五大现代服务业发展[3] 实施保障措施 - 湖北省将围绕产业布局、设备更新、创新研发等谋划支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跨越突破[3] - 计划建设全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制造业企业雁阵梯队培育等创新举措[3] - 科技工作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每年突破6项基础理论、10项关键技术和20项创新产品[4] - 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编制光通信等重点领域创新图谱,推动创新链精准支持产业链[5] - 一季度湖北投资同比增长6.6%,经济大省排名第一、中部省份排名第二[5] - 以武汉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建设国家实验室等产业创新矩阵,聚焦光电子等优势领域攻关[6] 武汉重点推进方向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6] - 梯次培育大中小企业,夯实产业底盘[6] - 实施"种苗工程",加强要素保障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6]
把握关键抓手 深化区域产业协作
经济日报· 2025-04-24 07:13
区域产业协作的战略意义 - 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产业链分工、技术转移等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 - 东西部协作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壮大,东北地区通过对口合作吸收先进产业发展理念,中西部城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成为特色制造基地(如宜宾"动力电池之都"、包头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1] - 区域产业协作可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发挥经济发达地区带动作用 [2] 区域产业协作的驱动因素 - 各地区要素禀赋、产业基础差异形成比较优势,科技创新赋能创造动态协作机会(如"东数西算"工程利用西部电力资源发展数据产业) [2] -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新型储能)拓展协作广度深度,东部科技企业可开发中西部应用场景,数智技术推动协作方式向数实融合转变 [3] - 应对国际产业外迁压力需深化国内协作,利用区域发展梯度解决产业链布局不平衡、产业空心化等问题 [4] 区域产业协作的实施路径 - 发展飞地经济模式: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共建飞地园区、科创基地,推动低效园区转型 [6] - 数智赋能协作创新:建设"产业大脑"优化资源配置,依托龙头企业提高跨区域合作效率,营造创新环境驱动场景创新 [6] - 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探索跨省产业转移税收分成(属地征收、横向兑付),建立能源资源区际补偿机制吸引高载能产业西移 [7] -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清理歧视性政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资质跨区域互认,促进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等)创新要素流动 [7] 当前区域产业协作的挑战 - 体制机制障碍:跨区域合作税收分成等利益共享问题未理顺 [5] - 地方保护主义:部分地区追求全产业链独享收益,不愿分享发展机会 [5] - 产业同质化竞争:盲目投资热门行业导致产能过剩(如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