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载人月球探测
icon
搜索文档
早盘必读丨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8-19 15:04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2] - 沪指创十年来新高 两市成交量大幅放量 [2] - 创业板和科创板成为近期最受关注方向 波动性更大 是牛市行情中最快获利途径 [2] 星地通信技术突破 - 中国科研团队实现双通道X频段4.2G速率星地通信地面技术实验 [3] - 在地面站天线1.1仰角下成功实现双通道X频段最高4200Mbps@128QAM超高速数据通信 [3] - 将目前主流星地微波通信传输速率提升一倍以上 [3] 微短剧产业发展 - 横店影视城前7个月接待超过2300个竖屏微短剧剧组 超过2024年全年 [4] - 微短剧制作要求不断提升 横店出现导演 演员 群演供不应求局面 [4] - 微短剧产业生态快速扩容 全年龄段渗透开辟文娱新蓝海 [4] DRAM市场增长 - 2025年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至321.01亿美元 创历史季度新高 [5] - AI驱动以HBM3E和高容量DDR5为代表的高价值DRAM需求持续增长 [5] - 存储原厂EOL通知刺激传统DDR4/LPDDR4X价格与需求快速攀升 [5] 航天工程进展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 [6] - 这是继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后的重要突破 [6] - 标志着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6] 机器人产业发展 - 智元机器人宣布全系列产品将于8月18日上线智元和京东商城 [7][8] - 上线产品包括D1 远征A2 OmniHand 灵犀X2 精灵G1等多机型 [8] - 此举旨在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增强品牌覆盖广度 [8]
突破再+1!不起飞的“点火发射” “系留”如何进行?一文读懂↓
央视网· 2025-08-16 12:47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 - 我国成功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这是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的重要阶段性突破 [1] - 试验是将试验箭体固定在平台上点火试车,模拟最接近飞行状态的大型地面试验 [3] - 试验箭体直径5米、高25米,7台发动机产生近千吨推力,创我国火箭发动机试车推力新纪录 [4] 试验技术细节 - 长征十号火箭由3个相同模块组成,起飞推力是试验的3倍 [4] - 研制团队使用200多个螺栓将试验箭体与平台固连,确保安全可控 [4] - 由于缺乏千吨级发动机试车台,试验在发射场进行以节约经费和建设进度 [4][6] 火箭构型与任务 - 长征十号系列包括长征十号和长征十号甲两种构型,分别承担载人登月和空间站发射任务 [8] - 试验验证了一子级动力系统模块,考核了多机并联、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 [8] 动力系统试验规划 - 此次试验是国内最大推力规模的全系统试车,是动力系统试验"四步走"的第二步 [9][11] - 2024年6月已完成第一步试验(三台发动机并联点火),后续将进行低空飞行和7台发动机入轨验证 [11][12] - 动力系统直接决定火箭运载能力、飞行性能和任务可靠性 [9]
新目标!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研制再突破
新华社· 2025-08-15 22:56
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研制突破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 标志着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 [1] - 试验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 是继梦舟载人飞船逃逸试验和揽月着陆器验证试验后的又一进展 [1] 研制长征十号系列火箭的必要性 - 载人登月技术复杂度远超近地轨道任务 需两枚火箭分别发射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 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要求不低于27吨 [3] - 现役主力火箭运载能力不足:长征二号F近地轨道8.6吨 长征七号13.5吨 长征五号地月转移轨道8吨 均远低于27吨需求 [4] 载人登月任务对火箭系统的特殊要求 - 需更高可靠性与安全性 任务周期长环境极端 要求冗余设计逃逸系统智慧化故障诊断等更严苛标准 [5] - 需高精度发射与入轨 两枚火箭需严格时序发射 确保环月交会对接可行性 [5] - 需多任务构型适应性 兼顾登月任务和空间站运营需求 [5]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的技术特点 - 包括长征十号和长征十号甲两种构型 专门针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 [6] - 长征十号为三级火箭 直径5米高92.5米 带两个助推器 承担载人飞船和着陆器发射 [7] - 长征十号甲为两级火箭 直径5米高67米 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 承担空间站载人货运任务 [7] - 采用先进传感器网络实时健康管理系统智能飞行控制算法 实现故障检测排除和任务重构 [7]
“长十火箭系留点火试验成功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新华社· 2025-08-15 22:01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技术进展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推力规模达到近千吨,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重要技术基础[1][2][3] - 长征十号火箭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登月版和近地版两种构型,登月版为带助推器的三级火箭,芯级直径5米,近地版为两级火箭,芯级直径5米且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2] - 系留点火试验是火箭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此次试验首次在发射场进行而非传统试车台,因现有试车台无法满足7台发动机同时点火的需求[2][3]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规划 - 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首次载人登月,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是专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1] - 长征十号火箭将承担梦舟Y载人飞船和揽月着陆器的发射任务,长征十号甲火箭将承担空间站工程中梦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2] -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已取得多项阶段性突破,包括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4] 火箭研制试验计划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试验分为"四步"进行,2024年6月已完成第一步3台发动机点火试车,本次系留点火试验为第二步[4] - 后续将开展第三步低空飞行试验和第四步入轨技术验证飞行,全面验证火箭性能[4] - 试验团队克服高温高湿环境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确保试验安全顺利进行[3]
“长十火箭系留点火试验成功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重要技术基础”——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总指挥徐洪平
新华社· 2025-08-15 21:51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技术进展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为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1][2] - 试验推力规模达到近千吨,是国内最大推力规模的全系统试车试验 [4] - 系留点火试验是火箭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首次在发射场进行而非试车台 [3]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特点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分为登月版和近地版两个版本,均能实现载人和运货 [2] - 长征十号为带助推器的三级火箭,芯级直径5米,承担梦舟Y载人飞船和揽月着陆器发射任务 [2] - 长征十号甲为两级火箭,芯级直径5米,一子级可回收并重复使用,承担空间站任务 [2]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计划 - 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2]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后续将全面应用于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实现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更新换代 [5] 试验过程与后续计划 - 试验队员克服高温高湿等天气因素,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确保试验成功 [4]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试验分为"四步"进行,系留点火试验是第二步 [5] - 后续将开展低空飞行试验和入轨技术验证飞行 [5]
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
新京报· 2025-08-15 17:37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技术突破 -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首次系留点火试验成功完成 试验推力规模达到近千吨 是国内最大推力规模的全系统试车试验 [1] - 试验验证了一子级动力系统模块 重点考核多机并联 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 同时验证新型防热涂层和防热结构设计 [1] - 试验创新性利用发射场现有条件解决大推力载荷需求 突破现有试验台限制 [1]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进展 - 系留点火试验是继梦舟飞船逃逸试验和揽月着陆器验证试验后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的又一重要阶段性突破 [1] - 试验为后续大型地面试验和飞行任务积累经验 奠定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技术基础 [2]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技术参数 - 长征十号采用三级构型 直径5米 最大高度92.5米 捆绑两个助推器 用于发射梦舟Y载人飞船和揽月着陆器 [2] - 长征十号甲采用两级构型 直径5米 最大高度67米 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 用于发射空间站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2] 火箭应用规划 - 长征十号系列将全面应用于载人航天工程 与梦舟飞船共同实现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更新换代 [2] - 该系列火箭是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是实现2030年载人登月和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 [2]
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载人月球探测配套设施设备建设进展顺利
新华网· 2025-08-15 16:52
我国15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进行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首次系留点火试验。记者从中国载人 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文昌航天发射场载人月球探测配套设施设备建设进展顺利。 这次试验是我国开展的国内最大推力规模的全系统试车试验,推力规模达到近千吨。承载这次试验的活 动发射平台、导流槽等,是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专门为实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建的配套基础设施, 目前正在建设中,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此外,发射场其他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工作也正在扎实稳步推进。 据了解,文昌航天发射场在当前建设进度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优化发射工位建设方案,优先保 障系留点火试验,既确保试验任务如期实施,又确保主线建设任务按照计划推进,是高质量高效益推进 工程建设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座绿色生态环保、完全对外开放的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主要承担空间站、货运飞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深空探测器等发射任务,未来还将承担载人登月飞 船、着陆器等发射任务。 (文章来源:新华网) ...
6分钟,垂直涨停!军工股,突发异动
证券时报· 2025-08-08 12:45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股指涨跌互现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微幅上涨 北证50 科创50微幅下跌 [1] - 国防军工 人脑工程 工程机械 风电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人工智能 影视院线 国产软件 大数据板块跌幅居前 [1] - 脑机接口概念股高开高走 板块指数盘初涨近4%创5年新高 逼近历史最高点 半日成交接近昨日全天成交 [2] - 创新医疗以涨停价开盘后回调 际华集团连续第2日涨停 [2] - 国防军工板块再创历史新高 飞沃科技 德恩精工20%涨停 航天科技4日三度封板创8年新高 [5] 脑机接口产业政策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 建立技术 产业 标准体系 [4] - 目标实现电极 芯片 整机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在工业制造 医疗健康 生活消费领域加快应用 打造2-3个产业集聚区 [4] - 要求创新脑信号传感器技术 突破脑信号采集 处理 通信芯片 完善脑信号编解码软件 构建专用操作系统 [4] - 北京 上海 四川等地已发布脑机接口产业支持政策 涵盖2025-2030年发展计划 [4] 航天军工动态 - 揽月月面着陆器完成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 标志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取得重要突破 [7] - 该着陆器可搭载2名航天员往返月面 支持月面驻留活动 是未来月球探测任务关键设备 [7] - 捷龙三号遥六火箭将于8月9日发射 搭载11颗"吉利星座04组"卫星 为极氪 领克汽车提供高精定位 通信及自动驾驶支持 [7]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七部门表态,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高精度手术机器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7:45
脑机接口产业发展 - 七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意见 提出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高精度手术机器人 突破亚微米级精度控制与动态调整技术 [1] - 目标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建立技术/产业/标准体系 电极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场景覆盖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 [1] - 规划2030年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打造2-3个产业集聚区 [1] 南向资金动态 - 2025年累计净买入8945亿港元 达2024年全年111% 创历史新高 [2] - 腾讯/阿里/小米近7日净买入额居前 分别达46.88亿/40.67亿/33.95亿港元 [2] 香港RWA平台进展 - RWA注册登记平台正式上线 由香港Web3.0协会发起 覆盖资产代币化全流程服务 [3] - 同步立项三项标准 包括《RWA代币化业务指南》等技术规范 [3] 央行流动性操作 - 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 [4] 美国制造业现状 - 7月制造业PMI为48% 处于收缩区间 关税政策加剧行业压力 [5] - 5-6月非农新增就业数据大幅下调 显示制造业经济活动持续萎缩 [5] 半导体行业数据 - 中芯国际Q2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1.7%) 毛利率20.4%(环比-2.1pct) 产能利用率92.5%(环比+2.9pct) [7] - 预计Q3收入环比增长5%-7% 毛利率指引18%-20% [7] 央行资产配置 - 中国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 7月末储备达7396万盎司(环比+6万盎司) 累计增持量约36吨 [7] 财政教育投入 - 财政部将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地方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8] 航天科技突破 - 完成载人月球探测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 系我国首次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6]
新款航天服、健身器材……天舟九号“太空包裹”里装了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5 08:45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技术改进 - 天舟九号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组批生产的第4艘货运飞船,承担为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运送物资的任务,上行物资重量约为6.5吨 [1] - 货物装载量大是天舟九号飞行任务的重要特点,是天舟六号以来装货量最大的一次,货仓已被堆满 [3] - 首次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可在三个月之内应急发射到空间站 [5] - 采用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相比最初2天和6.5小时大幅缩短时间,节省燃料并提高可靠性 [7] - 中继终端可自主捕获并跟踪天链中继卫星,实现从货运飞船到中继卫星再到地面的实时信息双向传输 [7] 新款飞天舱外航天服 - 天舟九号装载两套新款飞天舱外航天服(编号D、E),在建造阶段舱外服飞行验证基础上实施优化改进 [7] - 基于21次出舱活动、42人次航天员执行任务数据及地面实验验证,首次创立舱外航天服寿命评估体系 [9] - 性能指标由原来的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 [11] - 未来将研发用于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新一代"望宇"登月服,具备月球表面实时作业等功能 [11] 核心肌肉锻炼装置 - 随天舟九号上行一套"核心肌肉锻炼装置",高1.7米、宽1米、重130公斤,将安装在问天舱舱壁 [13] - 针对长期飞行导致的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下降等问题,补充现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等装备 [15] - 通过气体阻力源实现阻力调控,可进行卷腹、转体、俯卧撑等动作,锻炼深层次核心肌肉 [17][19] - 为载人登月任务做准备,增强航天员姿态稳定性和运动能力控制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