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
搜索文档
上港集团九江城西二期码头开港 区域航运再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11-19 19:23
中新网九江11月19日电 (记者 吴鹏泉)上港集团九江城西二期码头18日开港。该项目建成后,填补了江 西省专业化滚装码头的设施空白,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九江区域航运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11月18 日,上港集团九江城西二期码头开港。中建港航局供图 11月18 日,上港集团九江城西二期码头开港。图为项目建设期间,首根水上钢护筒沉桩作业在进行。中建港航 局供图 中建港航局方面称,此项目是该公司继九江港城西港区一期码头、九江红光国际港后,深度参与九 江"一口岸三港区"对外开放建设、助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的又一力作。 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江西北大门"九江独拥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岸线,是江西唯一通江达海 的港口城市。 记者了解到,上港集团九江城西二期码头投运后,可显著增强九江在长江中游的航运枢纽功能,为长江 中游地区,特别是江西的先进制造业提供了一条更加经济、便捷、高效的出海通道。(完) 上港集团九江城西二期码头于2024年11月启动建设,项目包含多用途码头与滚装码头:多用途码头设2 个1万吨级泊位,岸线280米,陆域186.05亩,年通过能力310万吨;滚装码头设1300车位、600车位泊位 各1 ...
成达万高铁上跨沪蓉铁路支线 150度转身 170吨钢盖梁就位
四川日报· 2025-11-19 08:39
11月18日凌晨3时许,随着一声"就位完毕"口令,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成达万高铁)德公村 特大桥施工现场,重达170吨的钢盖梁精准落位到桥墩钢柱位置。这标志着成达万高铁上跨沪蓉铁路支线——遂新 联络线上行线的钢盖梁吊装作业完成。 德公村特大桥位于遂宁市安居区横山镇,全长约3876米。此次吊装作业因涉及既有在运营线路,施工面临协 调难度大、交叉作业风险高、大吨位构件定位精度严等多重挑战。中建八局成达万高铁工程指挥部第一工区总工 程师马辰介绍,团队采用"柱脚+主体"分体吊装法,为最大限度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干扰,作业选在凌晨铁路运行 的"天窗点"进行。作业过程中,钢盖梁逆时针旋转150度后与门式墩精准对位,整场吊装历时120分钟。为确保吊 装精准安全,项目团队多次优化施工方案,并组织流程推演和实操演练,运用"无人机航拍+智能监控系统"构建立 体监控网络,实现全过程、无死角实时盯控。 11月18日,在遂宁市安居区横山镇,成达万高铁德公村特大桥建设现场,一榀重达170吨的钢盖梁精准落位到 桥墩钢柱脚上,标志着成达万高铁关键节点——上跨遂新联络线上行铁路钢盖梁吊装作业顺利完成。 张勤宝 摄 (C视觉) 成达万 ...
渝桂携手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1-14 17:21
活动概况 -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推介会于11月13日在重庆举行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1] - 活动吸引来自广西 重庆相关部门 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1] - 会议举行西部陆海新通道上行江铁海联运测试班列首发仪式 线路为澳大利亚—广西钦州—重庆—四川宜宾[1] 合作与战略方向 - 广西将持续强化数字赋能 共同优化通道运营组织 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园区 与重庆等沿线地区携手打造更高附加值和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1] - 重庆将与广西一道 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经济价值挖掘的窗口期 实现高效互动 优势互补 共筑高效物流体系 共促产业集聚发展[2] - 双方将共建综合服务体系 共推数字智能转型 开启通道建设新篇章[2] 具体合作举措 -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与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贸易 港口 物流 产业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2] -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 -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西南)物流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将有效提升区域物流服务水平[2] 通道建设成效与前景 -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果显著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能级持续提升 平陆运河加速推进 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稳步增长[3] - 通道成为连接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乃至世界的运输大动脉 合作大桥梁[3] - 此次推介会推动双方在交通物流 产业融合 政策协同等领域合作向更深层次 更宽领域拓展[3]
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大运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马明龙主持并讲话
镇江日报· 2025-11-14 07:45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听取全市大运河保护工作汇报,强 调,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大运河的系列重要论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好大运河保护工作,确保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要聚焦重点突出问题回头看,全面深入检视历次中央、省生态环 保督察反馈问题,按时保质推动问题整改销号,确保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要聚焦标本 兼治促提升,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将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与长江大保护、新一轮太湖治理一体贯通起 来,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统筹起来,更好实现大运河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和整体提升。(记者 周迎)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和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指 出,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 牵引,高效统筹各领域改革,紧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要机遇,巩固深入贯 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增进共识、增强信心、增添干劲,更加坚定自觉地沿着 ...
长江经济带如何迈向“十五五”?统一市场与绿色转型成关键
经济观察报· 2025-10-31 14:43
会议背景与核心议题 - 第二届江山论坛分论坛暨长江经济带市际战略研商会于10月30日在四川宜宾举行,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践”,汇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界80余位代表[1] - 会议系统回顾“十四五”时期现代化建设成效,并展望“十五五”发展蓝图,核心议题包括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平衡、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瓶颈、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障碍[1] “十四五”时期发展成效 -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长江干流水质连续五年稳定保持Ⅱ类,“十年禁渔”成效初显,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提升两个等级,岸线整治、矿山修复与产业绿色转型同步推进,化工围江问题基本解决[2] -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作用显著增强,严格的环保标准形成倒逼机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并催生新的增长动力[2] - 长江经济带横跨11省市,人口与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总量的40%,是唯一深入内陆、绵延不绝的城市群与产业发展带[3] “十五五”时期发展战略与展望 - 发展战略重心由解决物理层面的连接转向功能协同与价值共创,政策焦点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强调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转型深度融合[4] - 核心目标是保持每年5%左右的经济可持续增长速度,需深刻把握经济形势,研究影响消费的变量和制度因素,如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就业制度、重视民营经济[5] - 建议构建“梯度分工+功能联动”的一体化框架,实施交通网络升级、生态共治机制、公共服务协同三大行动,推动从“物理连接”迈向“功能协同”[4] - 长江经济带有望崛起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共同构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理空间新架构[3] 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区域协同 - 统一大市场建设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抓手,但在制度与行政壁垒、要素市场配置效率、产业协同等方面仍面临突出瓶颈[3]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宜宾市应积极把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作为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抓手[3] - 长江经济带蓬勃发展得益于长江黄金水道的物流支撑和沿江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3] 生态保护与绿色转型路径 - “十五五”时期需继续坚持高水平保护以倒逼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破解生态产品“难交易、难变现”的瓶颈[6] - 加快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上下游均衡协同发展,努力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产业科技更现代、循环更顺畅的黄金经济带[6] - 必须建立更加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完善的法律体系,当前经济已从“短缺”转向“过剩”,需注重投资优化结构并扩大消费需求[2] 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 -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何青发布《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长江经济带》案例报告,共设十三个章节,从顶层设计视角解读国家战略部署[6] - 报告以区域实践为核心,上游关注生态屏障建设与创新活力激发,中游聚焦循环枢纽畅通与绿色发展探索,下游着眼产业升级引领与全球资源配置,分析成都、宜宾、重庆、武汉等11个城市的实践经验[6]
2025成都青白江区投资环境(厦门)推介会举行
环球网· 2025-10-23 14:05
活动概况 - 成都青白江区在厦门举办投资环境推介会 主题为“陆海枢纽 链动未来” 旨在深化闽蓉区域协作 [1] - 会议由成都青白江区投促经合局驻厦分局主办 厦门市驻厦机构商务联合会承办 近60名智能制造 服务贸易 现代物流 航空航天领域企业代表及媒体参会 [1] 区域战略定位与优势 - 青白江区是中欧班列(成渝)始发地 拥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国家开放口岸等五大国家开放功能 [3][5] - 该区是四川唯一集国家级经开区 自贸试验区 综合保税区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平台 [5] - 从青白江区始发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3.6万列 链接全球156个城市 货物最快9天抵达欧洲 3天可达东南亚 [5] 产业发展方向 - 青白江区聚力打造现代物流 新型材料 先进能源 装备制造 航空航天五大主导产业 [7] - 该区连续6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 并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区及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区 [7] 招商合作机制 - 推介会发挥四川省驻厦办及厦门市驻厦机构商务联合会的在地优势 以打通鹭蓉两地合作通道 [5][6] - 厦门市驻厦机构商务联合会拥有70余家省市区县政府驻厦办 招商分局及200多家企业资源 探索出整合资源转化招商的创新路径 [6] 企业反馈与互动 - 罗普特 云仓配 见福等三家企业已被精准引荐至青白江区调研 这些企业契合区域发展方向 [7] - 厦门泰鹭福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表示已制定下一步投资计划 希望与青白江区合作 [8] - 厦门市圣将集团等企业负责人对青白江区的开放姿态和创新政策表示认可 认为商机无限 [8]
西成铁路扎西隆隧道实现顺利贯通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1:52
项目工程进展 - 西成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扎西隆隧道实现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 [1] - 隧道全长2585米,地处海拔3105至3500米的高寒山区,最大埋深达360米 [1] - 隧道贯通为后续施工推进及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施工技术与挑战 - 隧道穿越地质构造复杂的西秦岭中高山区,施工面临高寒、缺氧、高地应力及软弱围岩等多重挑战 [1] - 承建单位中铁十局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主动支护"理念,构建"高强度复合支护体系" [1] -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动态优化支护参数,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障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1] 项目管理与安全 - 项目团队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穿透式管理"双机制,将安全责任精准落实到一线作业层面 [1] - 管理机制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 [1] 项目战略意义 - 西成铁路建成后将有力强化兰西与成渝两大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 [1] - 项目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1] - 对推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首节钢梁成功架设
央视新闻· 2025-10-17 15:53
项目工程进展 - 重庆至万州高速铁路石沱长江大桥于10月17日完成首节钢梁吊装,全面进入结合梁施工阶段 [1] - 本次架设的钢结合梁段长9.625米,宽23.6米,高4.514米,重约550吨,相当于310辆小轿车的重量 [3] - 项目部采用“数字孪生+智能监测”施工体系,在吊装中部署32组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应力、位移等12类数据,通过5G传输与BIM模型动态联动,实现毫米级安装精度(误差≤3mm) [3] 项目技术规格与纪录 - 石沱长江大桥正线长度1416.9米,是渝万高铁项目的关键节点及控制性工程 [3] - 大桥建成后将创下四个世界第一:世界首次采用公铁合建双联塔、世界首次采用公铁同层分幅主梁、6主塔高253米为世界最高双联主塔、主跨跨度608米为世界最大公铁合建同层分幅混合梁斜拉桥 [3] 项目战略意义 - 渝万高铁建成通车后,重庆至万州的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 [4] - 项目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 项目将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 [4]
前三季度GDP30强城市预测:重庆第4,长沙接近无锡,温州27
搜狐财经· 2025-10-13 22:16
城市经济总量格局 - 上海以40480亿元GDP预测值继续领跑全国城市[1][7] - 北京以38350亿元GDP预测值巩固首都经济圈优势[1][7] - 深圳凭借27490亿元GDP规模在科创赛道保持强劲势能[1][7] - 重庆以24420亿元预测值巩固全国第四城地位,是中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前五强的城市[3][7] 城市经济增长动能 - 温州以11.7%的预测增速领跑,GDP达7520亿元,展现民营经济活力[6][7] - 杭州实现10.95%的名义增速,GDP增量达1665亿元[7] - 西安名义增速达10.87%,GDP增量为944亿元[7] - 佛山、温州等制造业重镇正以双位数增速改写竞争序列[1] 重点产业集群发展 - 重庆工业增加值保持6%以上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超15%[3] -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0亿元,龙头企业海外订单增长43%[5] - 无锡培育出1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值增幅达22%[5] - 温州鞋服、电气等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投资增长38%,智能装备产业园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600家[6] 基础设施与开放经济 - 重庆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完成阶段性投资380亿元,带动高端装备制造集群形成超万亿级规模[3] - 重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开放型经济对GDP贡献率提升至42%[3] - 温州世界华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注入开放动能,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9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7%[6] 新消费与新兴产业 - 长沙网红经济与文创产业深度融合,新消费品牌带动社会零售额突破4000亿元[5] - 无锡通过集成电路、物联网等战略产业布局展现苏南模式迭代升级实力[5] - 深圳凭借近2.75万亿规模在科创赛道上保持强劲势能[1]
鄂州花湖机场国际货运航线达45条
人民网· 2025-10-10 09:37
战略定位与发展成果 - 鄂州花湖机场是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正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支点,肩负代表中国参与全球航空物流竞争的重要使命[1] - 截至目前,花湖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6条,其中国际货运航线达45条,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106万吨,国际货量超36万吨[1] - 据测算,今年以来该机场拉动全省外贸增长6.1个百分点,有效助推全省外向型经济提质增效[1] 航线网络与业务拓展规划 - 花湖机场将持续拓展航线网络,紧跟国内市场动向,灵活布局特色航线,并重点拓展东南亚、中东等热点地区的国际航线,力争全年货运航线总数达到110条[1] - 鄂州市将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5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及药品口岸、国际快件中心等功能平台,加快发展保税+业态[1] - 规划积极引进电子终端龙头企业设立分拨中心,推动电商平台设立进口商品分拨仓,探索开展保税备货+零售业务模式[1] 口岸功能与产业生态建设 - 在提升口岸能级方面,鄂州市将推动实现三检合一、并联作业,推进智慧口岸建设,促进各监管主体设施共享、数据互认与物流协同,全面提升通关效率与服务品质[2] - 鄂州将加大招商引资,优化临空经济区一区四园产业布局,推动航空物流、光电子、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中康众盛、明理医疗等5个产业园的集聚水平[2] - 跨境电商方面将发挥市跨境电商协会桥梁作用,探索保税仓+直播、体验店+直播等新模式,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二期,全力打造电商直播创新示范基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