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
搜索文档
金流沃野护粮安——建行江苏省分行构建服务生态赋能粮食产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7 11:28
文章核心观点 - 建行江苏省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全方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覆盖从种业研发、农产品加工到健康食品新赛道的全产业链 [2][5][8] 种业研发金融支持 - 建行常州金坛支行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金坛种子公司提供300万元“善新贷”,该产品具备免抵押、重信用特点,缓解企业品种选育与技术改造资金压力 [3] - 金坛种子公司拥有10项专利,是农业农村部首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及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3]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融资 - 建行南通海安支行为家惠油脂发展有限公司创新采用“担保+供应链信用”模式,额外获批2000万元供应链额度,盘活企业应收账款 [5] - 家惠油脂作为当地龙头企业,其稳定生产紧密牵动着周边2000余户种植户,此前已获得8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授信 [5] - 建行常州溧阳支行为粮成米业引入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提供80%风险分担,以“信用+农担增信”模式发放200万元“苏农云贷”,利率优惠1.2个百分点 [7] - 该笔贷款仅用5个工作日发放到位,支持企业应对10月至次年1月集中收粮期的资金周转压力 [7] 全产业链生态赋能 - 建行宿迁分行为沭阳粮食集团提供2.5亿元授信支撑龙头发展,并为75户粮食企业累计提供2655万元授信,实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链覆盖 [8] - 沭阳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水稻年产量超128万吨,汇聚近60家加工企业 [8] - 建行淮安分行为淮安冷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450万元“厂房快贷”支持,助其日产能达35万包,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9]
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金融助力秋粮抢收抢烘
齐鲁晚报· 2025-10-17 11:17
天气对秋粮收割的影响 - 滨州市遭遇多轮阴雨天气,连续降雨导致田间土壤湿度超标,延缓秋粮收割进度[1] - 潮湿粮食若不能及时晾晒,短短几天便可能发芽、霉变,给收割后粮食处理带来难题[1] - 秋粮抢收、抢烘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户收入的“头等大事”[1] 农业科技公司的应对措施 - 滨州市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凭借12座烘干机24小时运转,日烘干能力达到1000吨,帮助解决粮食晾晒难题[1] - 潮湿粮食经烘干后水分被稳定控制在14%以下,达到安全储存标准,实现“随到随收、收后及时烘干、烘干立即入仓”的闭环处理[1] - 自阴雨天气以来,国盛农业已累计接收周边农户粮食超万吨,帮助上百户农户解决粮食储存难题[1] 农业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 - 随着收粮量增加,国盛农业面临收购粮食需大量资金垫付的压力,加上设备电费、维护费及工作人员加班薪酬,企业资金周转紧张[2] - 若资金跟不上,只能放慢收购速度,导致农户粮食可能积压[2] 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 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针对秋收期间资金需求大、周转快的特点,推出最高可贷500万元的信用类产业贷,支持随用随还[2] - 该行积极与农担、滨发担合作发放涉农类担保贷款,解决收粮客户缺乏抵押物的难题[2] - 了解到国盛农业困境后,客户经理上门对接,简化审批流程,仅用3天便完成300万元信贷放款[2] 信贷资金的具体用途与成效 - 获得300万元贷款后,国盛农业提高收粮价格,增加烘干机燃料储备,额外招聘10余名临时工,加快分拣烘干效率[2] - 秋收以来,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超1.83亿元,本年支持收粮企业、种植大户等主体近765家[3]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深耕乡村沃野 助力齐鲁粮安
齐鲁晚报· 2025-10-17 11:17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通过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涉农贷款规模显著增长,并重点覆盖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业等领域 [1][2][5][7][9] 贷款规模与增长 - 截至8月末,公司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540亿元,较年初增幅达11% [1] - 农户贷款余额超过860亿元,惠及农户数量达27万户 [1] - 普惠涉农特色场景融资余额为68亿元,增幅超过50% [7] 粮食安全与产业链支持 - 公司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为170亿元,增速达到23% [2] - 通过创新服务方案支持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面积超过42万亩 [2] - 金融服务覆盖粮食、蔬菜、畜禽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2] 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项目 - 公司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超过800亿元,较年初增加130亿元 [5] - 金融支持重点投向县域乡村的设施农业、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物流通信等领域 [5] - 截至8月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超过270亿元 [5] 特色农业与产品创新 - 公司联合相关部门打造“齐鲁兴农贷”服务品牌,提供全口径融资服务 [7] - 创新推出十余项区域特色场景融资方案,如“大蒜贷”、“渔船贷”等 [7] - 对省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超过65% [5] 科技应用与未来方向 - 公司运用卫星遥感监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涉农金融服务质效 [7] - 未来战略将以“链式金融+区域深耕”双轮驱动,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和创新 [9]
新华鲜报|守护好“食”光!世界粮食日话“饭碗”
新华社· 2025-10-17 11:17
粮食安全现状与成就 - 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 - 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并于去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4] - 当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六成 [3] 粮食生产与收获保障 - 针对黄淮地区连阴雨天气导致的农田渍涝问题,河南通过改造升级收获机以提升过湿地块通过能力,山东则绘制全省农机化生产服务图并动态更新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以保障秋收进度 [6] -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展示机械化收割水稻作业,体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6] 粮食储备与科技应用 - 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冬季蓄积冷源,夏季循环冷源使粮堆保持在准低温状态以延缓品质劣变 [6] - 中央储备粮阜阳直属库应用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通过注入二氧化碳形成低氧环境来抑制微生物繁殖和防治害虫,实现绿色保鲜 [6] -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共青农场有限公司粮贸中心使用铲车进行粮食清选作业为烘干做准备,提升粮食品质 [8] 节粮减损与消费新风尚 - 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定为“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各地“光盘行动”渐入人心 [8] - 杭州老字号餐饮“知味观”通过服务员点餐提示、店内醒目位置张贴标语等方式避免食物浪费 [8] - 昆明品牌连锁蛋糕烘焙店将当日未售完的蛋糕甜品加工成鸡饲料,实现物尽其用 [10]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践行大食物观,食物来源向海洋等多元化拓展,人民饮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 [10] - 2024年底畜产品总量达到1.75亿吨,较2020年增长18.8%;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较2020年增长12.3%;食用菌年产量超过4000万吨 [1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各地各部门牢记总书记嘱托 多方联动、科学抢收 全力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
央广网· 2025-10-17 10:48
种粮大户肖小兵:今年种的都是订单优质香稻,初步估算亩产1400多斤,收成肯定差不了。 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粮食安全是"国 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全国秋粮收获已进入 高峰期,秋粮收购工作正陆续展开。各地各部门牢记总书记嘱托,多方联动、科学抢收,全力确保完成 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 眼下,产粮大省黑龙江的秋收工作已进入高峰期。在哈尔滨市方正县水稻研究院示范基地的300亩 水稻田里,多台搭载北斗导航的智慧收割机正在进行作业。方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佳辉介绍,当地通 过与高校合作,将智能驾驶等技术应用于水稻收获环节。 李佳辉:从春天智能钵体摆栽育苗,到无人机插秧精准播种,夏天生物防治病虫害,再到秋天无人 收割机高效采收,科技贯穿了水稻生产全周期,既让亩均产量提上去,又让农户成本降下来。 在江西高安市石脑镇溪桥村,连片的2000亩晚稻金黄夺目,5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轰鸣作业,稻 穗经过切割、脱粒,转眼变为金黄的谷粒。 某饲料厂生产负责人张 ...
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活动概述 - 活动于10月16日第45个世界粮食日举行,由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省粮食安全宣传周”,并进行了粮食安全宣传和好粮油产品展示 [1] - 2025年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 [1] 行业背景与核心议题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多重挑战,粮食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1] - 行业需推动全社会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以应对风险 [1] - 行业需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持续深化粮食节约减损行动 [1] 行业举措与目标 - 行业旨在凝聚社会合力,耕好节粮减损“无形良田”,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贡献 [1] - 宣传周期间将重点展示全省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积极实践 [1] - 行业将宣传在践行大食物观、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 [1] 公众影响与教育 - 活动旨在加深公众对全省粮食生产、粮食产品、粮食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了解 [1] - 目标是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爱粮节粮 [1]
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秋粮收购政策部署 - 全省将秋粮收购作为当前粮食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求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1] - 要求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通过提早谋划和周密实施确保收购工作有序开展 [1] - 要求根据今年收购形势做最充分准备 确保"有人收粮 有钱收粮 有仓装粮 有车运粮" [1] 收购资金保障措施 - 通过健全粮食市场化融资机制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放大信用保障基金功能来拓宽融资渠道 [1] - 省财政厅安排"粮油农担贷"产品1000万元 为粮食收购者提供担保贷款 [1] - 对贷款按每年2%利息标准进行贴息 按0.5%进行担保费贴费 以降低收购企业融资成本 [1] 物流与渠道保障 - 作为"北粮南运"重要枢纽 强化省际 市际政府间战略协作以畅通渠道 [2] - 引导销区省份建立粮源基地和异地储备 扩宽购销渠道并盘活闲置仓容 [2] - 加强粮食铁路 公路 水路运输需求与运力供给对接 强化运输跟踪监测和协调 [2] 为农服务优化 - 创新服务方式以适应农民售粮新变化 让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 [2] - 提升现场服务水平 落实价格上墙 标准上榜 样品上台要求 加强粮食经纪人队伍管理 [2] - 推广预约收购提高便捷性 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指导 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帮助农民减损增收 [2]
五年来,粮食年产量稳定在一点三万亿斤以上——中国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7 08:11
粮食安全与供应状况 - 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2]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 比"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 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2] - 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 粮食仓储物流设施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 比"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 [2] - 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 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 [2] - 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和关键节点建设步伐加快 粮食流通效率不断提升 [2] 粮食产业发展与应急保障 - 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3] - 粮食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推进 特色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竞相涌现 [3] -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秋粮收购工作重点 - 市场化收购占比超过九成 是粮食收购的"大头" [4] - 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4] - 优化为农服务 统筹用好线上线下渠道 让售粮主体少排队、快售粮 [4] 粮食节约减损成效 - 粮食储存、加工、运输环节年均损失量约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 [7] - 农户储粮损失率为3% 比10年前降低5个百分点 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7] - 粮食运输损失率降低至0.8‰ 粮食加工损失率降低至0.8% [7] 节粮减损制度与技术 - 出台《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文件 对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作顶层设计 [7] - 全国主要产粮大县建成一批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提供干燥、清理、收储等服务 [8] - 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等"四合一"储粮技术广泛普及应用 粮仓性能指标提升 [8]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陕西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举行
陕西日报· 2025-10-17 07:07
活动概况 - 陕西省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于10月15日在汉中举行 [1] -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活动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 [1] - 10月16日所在周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 [1] 活动内容与成果 - 活动现场各界代表发出爱粮节粮倡议,号召社会各界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1] - 现场集中展示汉中大米、榆林荞麦、延安小米等优质粮油产品200余种 [1] - 活动全面呈现陕西优质粮油产业发展成果 [1] - 活动搭建了政策宣传、品牌推广与产销对接的重要平台 [1] 行业政策与未来方向 - 保障粮食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粮储部门的政治任务和使命担当 [1] - 行业将强化技术和标准支撑,建立全链条减损技术体系和制度机制 [1] - 行业将广泛开展爱粮节粮主题宣传,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1] - 下一步行业将不断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做强“陕西好粮油”品牌 [1]
中国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7 07:02
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期,山东省乐陵市积极组织协调各粮食收储企业,充分利用现代化烘干设备和智能化 储粮技术,开足马力抢烘抢储,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安全存储。图为工作人员将烘干的玉米装车收 储。贾鹏摄(人民视觉) 精心组织政策性收储。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及时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指导相关企业根据农民售粮需求,合理布设库点,优化收购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切实把政策落实到 位。同时,合理把握各级各类储备收储轮换时机节奏,精准落实调控措施,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 平。 持续优化为农服务。顺应农民售粮新特点新变化,指导各类粮食收购主体做好现场、信息、咨询、产后 等各环节服务工作,统筹用好线上线下渠道,让售粮主体少排队、快售粮。针对不利天气等影响,优化 粮食产后烘干等服务,加强储粮技术指导,把粮食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国新办日前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 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进展符合预期,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