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术
icon
搜索文档
妇科论文出现“子宫肌瘤男性患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通报: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降级处分
新浪财经· 2025-05-06 08:39
据报道,上述论文2017年6月发布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在线公开时间为2017 年11月29日,作者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霍文静。 下载论文后可以看到,论文的资料与方法中介绍称:"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 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 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 (42.5±3.2)岁。"而在该论文的开头部分,则称"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 论文 ,被网友广泛议论。论文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 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 男性会患子宫肌瘤吗? 该论文被指"过于离 谱"。 有媒体报道称,某三甲医院妇产科医生表示, 针对子宫肌瘤的研究,对照观察组病例中不 可能包括男性患者 ,"这种情况可以举报学术不端,但凡经过外审的论文都不会发生这种错 误。" 5月5日下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5月5日上午,我院关注到网 友反馈的相 ...
怎么回事?哈佛大学的免税资格将被取消!事件影响持续发酵
搜狐财经· 2025-05-03 22:53
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冲突 - 特朗普威胁取消哈佛大学免税资格并称"这是他们应得的" [1] - 冲突导火索为2025年4月11日特朗普政府向哈佛提出强硬要求 [4] - 要求包括削弱师生校务权力、改革招生政策、关闭多元化项目等 [4] 哈佛大学的回应 - 哈佛校方于4月14日拒绝政府要求 校长强调不会牺牲独立性 [4] - 4月21日哈佛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 指控其违宪并冻结22亿美元拨款 [8] - 诉讼涉及教育部、司法部等5个联邦机构 要求恢复拨款 [8] 政府报复措施 - 政府冻结哈佛22亿美元拨款和6000万美元合同款项 [6] - 威胁审查60多亿美元联邦经费拨付 [6] - 国土安全部拟取消哈佛国际生招生资质 [6] 政治与教育理念分歧 - 特朗普通过招生政策改革迎合部分选民群体 [10] - 政府要求废除种族优待政策 与哈佛现行招生标准冲突 [12] - 双方代表不同教育理念 政府试图重塑高等教育格局 [14] 事件影响 - 资金冻结或导致哈佛科研中断 人才流失 [14] - 加剧美国社会分裂 高校担忧成为下一目标 [16][18] - 损害美国国际学术形象 影响软实力和留学生吸引力 [20] 事件性质 - 涉及政治、教育、社会多层面复杂博弈 [21] - 最终走向对全球具有潜在深远影响 [21]
i人如何在学术会议有效社交?滑铁卢大学教授Gautam Kamath亲授心得
机器之心· 2025-05-03 12:18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蛋酱、刘欣 i 人参与大型学术会议,如何在享受人群的同时展开有效社交? 我希望能做到以下两件事: 有点难度,但「其实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我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在计算机科学会议上与人建立联系(也就是交朋友)的文章。这类活动可能会让人 感到畏惧,所以这里有一些建议,教你如何应对。」 这是加拿大计算机科学家、滑铁卢大学教授 Gautam Kamath 刚刚写出的一篇博客。 博客地址: https://kamathematics.wordpress.com/2025/05/01/tips-on-how-to-connect-at-academic-conferences/ 具体来说,他的建议包含几种操作: 但 Gautam 也说了:学术会议本身就让人紧张了,实在不爱好社交也别勉强。 说得有道理,好好享受茶歇吧(bushi)! 以下是博客原文,机器之心进行了整理,有「装 e」需要的读者请逐字学习: 我曾经是个有点笨拙的青少年。如果你是一位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员,那么很有可能你也 曾如此。如何应对社交场合并结交朋友并不总是凭直觉就能做到的,这是需要学习的。这一点在参加学术 会议时尤其明显, ...
董小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财经峰评
钛媒体APP· 2025-05-01 19:41
中日友好医院肖医生与董小姐的八卦舆情,热度持续不退,话题从婚内出轨,延申到医德医风、教育公 平、学术腐败、阶层固化,每个都戳中了时代的肺管子,想不火都难。 宏大叙事,留待官方调查结论出来之后。作为吃瓜群众,我从家长培养下一代的角度,研究了一下董小 姐的成功之路,颇受启发。 董小姐的个人简历上,叠满了buff 董小姐,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她的故事,开始得很早。 在某个书画比赛的网站上,网友找到了这张图: 在这个十多年前的书画比赛网页上,有一个获奖者与董小姐同名;这位获奖者,就读的学校,是某大学 的附属小学,而董小姐母亲在这所大学担任某学院的领导。 这个不算什么,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家庭,谁家孩子没有培养点琴棋书画的爱好,拿几个"全国大奖"? 但董小姐还有学术论文加身,以及大媒体加持,这就超出了一般家庭。 董小姐2019年通过选拔进入协和医学院4+4项目,刚入学就赶上了2020年,大概率是跟大家一样,在家 上网课。但这不耽误她2019年参与发表论文《肺癌CT影像AI诊断模型》。 2021年11月5日,在媒体报道中,她已经去协和实习,并直接上手术台给病人做手术了。 2023年,她从协和医学院毕业的时候,作为优秀 ...
华人学者一天发表了12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5-01 08:37
学术研究动态 - 2025年4月30日Nature期刊上线23篇论文,其中12篇由华人学者主导(通讯/第一作者)[2] - 哈佛大学Joel M. J. Tan团队发现DNA调控的细菌抗噬菌体防御机制[2] - 南京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揭示MERS-CoV样貂冠状病毒利用ACE2受体的机制[4] 材料与化学领域 - 南方科技大学夏海平团队合成金属中心平面[15]环烯结构[6] - 西安交通大学孙军院士团队通过相工程开发耐氢铝合金材料[13] 生物医学与健康 - 芝加哥大学研究显示饮食干预比微生物移植更有效恢复小鼠肠道菌群[8] - 四川大学陈大年团队发现细胞周期时长与致癌转化能力的关联[10] - 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团队分析全球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演变[16] - 斯坦福大学Joseph C. Wu团队通过抑制基质机械感受治疗心脏纤维化[20] 环境与生态 - 日本团队首次系统研究海洋地下微塑料分布特征[18] 神经科学与心理学 -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揭示血清素和神经降压素在海马区对社会行为的调控作用[22] 农业与植物科学 - 杜克大学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学解析植物根系适应土壤胁迫的机制[26] 医疗技术突破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机构开发无电池纳米流体贴片用于内脏器官细胞递送[24]
沉重的医学教育之问,董小姐是如何用3年完成11篇跨学科论文的?
第一财经· 2025-04-30 20:04
这名医学博士参与著作的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短短3年时间内就参与发表了11篇跨学科论文。她 是如何做到的,其背后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否存在问题? 据第一财经记者调查,董小姐目前已不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规培,现职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 尿外科住院医师(规培阶段)。 伴随着桃色新闻发酵,董小姐的不平凡医学之路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她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巴纳 德学院经济学专业,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新型八年制(4+4)的项目,用短短四年的时间晋级成为一名 医学博士。 这名医学博士参与著作的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短短3年时间内就参与发表了11篇跨学科论文。她 是如何做到的,其背后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否存在问题? 从经济学到医学的跨界之旅 从一名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到成为一名内科领域的医学博士,到最后在泌尿外科规培,董小姐的学术跨 界之旅始于中国医学教育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 2018 年,经教育部批准,协和医学院创建了新型八年制(4+4)医学教育试点班。根据官方的描述,该 模式从全球高水平大学中遴选思想成熟、情怀高尚、多科背景、成绩优异的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推 免生入学,旨在为中国的新医科建设和全民健康实践作出贡献。北京协 ...
美媒爆:美国一些知名大学领导层私下组建团体,抵制特朗普政府干预行为
环球网· 2025-04-28 18:04
高等教育界抵制政府干预 - 美国知名大学领导层私下组建团体,抵制特朗普政府在高等教育研究经费和学术独立性方面的干预行为 [1][3] - 团体由约10所学校领导层组成,包括知名私立研究型大学,讨论应对策略并明确招生自主权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3] - 特朗普政府担心大学联手抵制,过去两个月内警告至少一所学校不要与其他学校联合抵制特别工作组的要求 [3] 政府与高校的冲突升级 - 自今年1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威胁多所高校若不调整政策将削减资金,引发高等教育界不满 [4] - 哈佛大学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控制学术决策 [4] - 超过100所美国高校发表联名信,反对政府对教育系统的"过度干预",认为这些干预威胁高等教育 [4] 政府的具体干预行为 - 特朗普政府近期向哈佛大学提出多项要求,多所大学认为这些要求是对大学独立性的"攻击" [3] - 白宫未回应《华尔街日报》的置评请求 [3]
用AI写论文,再用工具“去AI味儿”,“机灵”用错了地方
环球网资讯· 2025-04-28 10:10
来源:央视网 近日 不少高校相继颁发"AI禁令" 规范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 与此同时 也有学生依旧依赖AI 并想出了用AI工具给论文"降AI味"的办法 学术创作与AI工具之间的矛盾 究竟如何解? AI写作"拼凑感"强 代写机构也不靠谱 去年保研武汉大学的小蔡告诉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此前他在写本科毕业论文时,曾借助过AI。 小蔡:"毕业论文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学习新知识,有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东西,可以把我们不懂的问题 直接输入进去,让AI给我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也让我们对技术、背景有更多的认识,节省时 间、提高效率。" 小蔡坦言,AI只是辅助工具,自己在论文的写作层面并不会依赖它。"每个人的文章都有不同的写作风 格,直接改写AI提供的文本有很强的拼凑感。" 合理使用AI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适得其反,甚至面临风险。在河北上大四的小张(化名)告诉记 者,为了图方便,他选择了论文代写机构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我本身专业能力不是很强,我就想花2000多块钱,(这样就)不用管了,挺合适。机构承诺说这个东 西绝对可以做,会给出论文的开题报告、任务书、开题答辩的论文、中期答辩的论文、最后的论文,还 有论文的降重, ...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传统文化教育范式
新华日报· 2025-04-27 10:29
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生成式AI通过沉浸式情境设计、个性化学习辅助和跨领域知识融合,推动教学模式从标准化输出转向共生式创新,重塑传统文化教育范式 [1] - 生成式AI结合VR/AR技术将抽象文化符号转化为可交互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例如敦煌壁画教学通过三维模型让学生"步入"莫高窟,突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 [2] - 大语言模型与学习分析技术协同实现课程资源智能适配,例如根据学生认知盲区推送针对性材料,或在诗词鉴赏中动态调整推荐篇目 [3] 课程设计创新 - 生成式AI通过数字化活化技术将静态文化转化为现代教育载体,例如对《史记》进行三重转化:高精度数字化、交互式注解生成、知识图谱构建 [4] - AI推动教学从单向传授转向人机协同,例如学生通过AI辩论平台自主设计讨论题,AI即时提供经典原文并评判论点逻辑 [5] - 教师角色转变为学习体验设计师,例如借助AI工具整合《坛经》文本与教学视频,实时跟踪学生理解瓶颈并调整授课方法 [6] 跨学科教育生态 - 生成式AI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文化-科技-艺术"三元互动生态,例如学生使用AI工具生成仿古诗词后需解构算法模型并反思机器与人类创作差异 [7] - AI算法存在文化解读趋同化风险,例如对道家思想的解析可能忽视辩证张力,需建立人类专家与AI协同标注机制 [9] 技术赋能与挑战 - AI深度应用依赖学习行为数据分析,数据隐私保护成为首要议题,需采用本地设备训练和加密参数更新技术 [8] - 生成式AI可能引发学术诚信问题,例如作业缺乏原创性思考或存在隐性错误,需构建技术检测、人工复核和学术溯源三位一体监管体系 [8]
学术循环型组织:DeepSeek 挑战巨头的秘密武器
晚点LatePost· 2025-04-03 14:20
学术循环与组织创新 - 创新的本质在于如何组织集体思考而非技术工具或方法论 当组织能系统性超越人类思维局限时 突破会自然涌现[2][35] - 学术循环通过组织级别的Critical Thinking持续推动原子化创新 进而扩展科学边界 典型案例包括DeepSeek R1、OpenAI的ChatGPT及字节跳动的推荐系统[5][6] - 成功企业共性在于构建学术循环结构 如DeepSeek开源增强透明度 OpenAI早期自由架构 字节跳动实验系统强制Critical Thinking[6][33] 标杆企业对比分析 | 维度 | DeepSeek | OpenAI | 字节跳动 | |------------|-----------------------|----------------------|---------------------| | 学术循环 | 开源增强高透明度 | 早期自由现层级化 | 实验系统被动获得 | | 关键产出 | R1模型(2025 DAU 1000w)| ChatGPT(估值100b+) | 行业最佳推荐系统 | | 管理特点 | 全员平等调动资源 | 早期自由现控制加强 | 部分自由OKR驱动 | [6] Critical Thinking机制 - 理性思维是学术循环基础 需区分事实与观点 按证据等级(观点<共识<实验<A/B测试)决策 字节跳动通过强制A/B测试使CTR年增1%[11][12] - 集体理性要求对事不对人 鼓励跨边界交流 通过文档化替代低效辩论 如DeepSeek用RFC格式沉淀思考[14][15] - 个体Critical Thinking不等于集体效能 需配合真诚文化 如OpenAI早期允许打破学术惯例快速迭代[9][33] 组织动力系统 - 心流状态可提升数倍效率 需好动机(非金钱驱动)+100%投入 如张一鸣强调延迟满足对抗基因引力[17][18] - 接受人类缺陷:立即行动优于完美规划 记录优于记忆 错误是必要学习路径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即典型案例[24][26][27] - 真诚文化突破边界感 适度严谨+开放纠错 避免精英团队陷入表面和谐[28][29] 创新路径选择 - 全局最优重于局部优化 DeepSeek放弃MCTS/PRM失败路径 OpenAI经历RL挫折后转向LLM[6][31] - 结果导向容忍有益混乱 字节跳动OKR机制支持探索未知 对比KPI驱动组织的短视风险[34] - 模糊正确组合推动质变 如word2vec向量距离与Transformer并行设计奠定LLM基础[12][13] 行业启示 - 算法终将过时 但学术循环形成后成为持续创新源泉 这是DeepSeek、OpenAI、字节跳动超越同行的底层逻辑[35] - 组织文化比资源更重要 MetaGPT团队通过多智能体架构在ICLR竞赛斩获名次 验证学术循环可复制性[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