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术诚信
icon
搜索文档
AI论文“抄观点不抄字”引激辩
科技日报· 2025-09-22 08:09
AI生成科研成果引发的学术诚信争议 - 人工智能生成的科研成果存在"思想抄袭"现象 即挪用他人研究方法或核心观点而不标注出处 虽未直接复制文字但被指控为"巧妙地抄袭" [1][2] - 具体案例显示The AI Scientist工具生成的手稿与韩国研究者朴炳俊论文核心方法高度相似 相似度达5级(完全对应) [2][3] - 专家评估发现24%的AI生成作品达到4-5级相似度 其中4级为融合2-3项前人成果 5级为方法完全对应 [3] 行业对抄袭定义的分歧 - AI研发团队否认抄袭指控 称被质疑手稿与前人研究假设不同且应用领域各异 仅属"未引用相关文献"的常见现象 [4] - 学界判断存在分歧 有研究者认为相似度3级远不足构成抄袭 而新颖性本身具有主观性 [4] - 专家指出争议根源在于抄袭定义认知差异 部分认为需主观故意欺诈 另一些主张未恰当标注他人可识别观点即构成抄袭 [5] AI科研对学术体系的冲击 - 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年论文数量激增 研究者难以验证自身观点新颖性 大型语言模型重组训练数据的特性加剧学术信用流失 [7] - 思想抄袭验证缺乏有效解决方案 观点挪用难以量化 现有技术仅能检测句子语义相似度 商业检测工具Turnitin未能识别AI论文来源文献 [7] - The AI Scientist采用的原创性验证流程(大型语言模型生成关键词+语义学者搜索引擎+大型语言模型评估)被质疑过于简化 无法媲美领域专家判断 [7] AI科研工具发展现状与规范需求 - The AI Scientist由东京Sakana AI公司2024年推出 是计算机科学领域全自动科研工具代表 能自主生成思路 编写代码并撰写论文 [2] - 研发团队承认工具存在引用不足问题 但强调其成果仅是"概念验证" 旨在证明AI生成科研论文已具备可行性 [8] - 学界普遍认为需规范AI科研工具使用 当前建议仅将工具用于"启发思路" 研究者需自行验证输出内容可靠性 [8]
「10分钟一篇论文」的时代终结?全球高校开启AI作业“猎杀模式”:凌晨2:08的粘贴记录都逃不掉
36氪· 2025-09-10 17:38
AI检测工具市场发展 - AI作业检测工具快速崛起,能够精准识别文本生成轨迹,包括粘贴记录、时间戳还原和模型溯源等功能 [2] - 检测工具普及速度极快,Google Docs已内置检测功能,Originality.ai可同时判定AI生成和抄袭分数,Copyleaks宣称实时检测准确率达99% [3] - 检测工具已广泛集成至Chrome插件、Google Workspace和学习平台,大多数提交的论文和作业都会经过检测 [3] AI人类化服务兴起 - 为规避检测,AI Humanizer服务形成灰色产业链,通过重写AI生成内容使其更接近人类写作风格 [4] - 服务内容包括自动加入拼写错误和冗余词语模拟真实水平,或训练AI模仿个人语气和语言习惯 [4] - 但这类方式可能难以长期有效,因为检测工具越来越关注文本生成轨迹,大段瞬间成稿会触发警报 [4] 学术应用现状 - 美国超过一半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使用生成式AI完成作业或考试,AI已成为年轻一代的标配工具 [2] - 教育机构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维护学术诚信,另一方面担心过度检测可能误伤正常写作 [7] - 教育专家建议高校不应简单禁止AI,而应探索合理融入学习,允许在资料收集和语言润色阶段使用,但要求核心思路和结论由学生完成并注明使用情况 [7]
别误会00后了,美国千人调查揭秘:85%学生都用AI,首要目的不是偷懒
36氪· 2025-09-02 15:33
生成式AI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程度 - 85%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使用生成式AI处理课程作业 [7] - 主要用途包括头脑风暴想法(55%)、像导师一样提问(50%)和备考考试(46%) [7][8] - 两年制学生AI使用率低于四年制学生(21%未使用 vs 14%未使用) [9] 学生使用AI的主要动机和方式 - AI主要用于学习辅助而非测试作弊 [5] - 完成作业(25%)和撰写完整论文(19%)的使用比例相对较低 [8] - 男性使用AI进行头脑风暴和完成作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 [26] 学术诚信与AI使用规范 - 取得好成绩的压力是学生违规使用AI的首要原因(37%) [11] - 时间紧迫(27%)和对学术诚信政策漠不关心(26%)也是重要因素 [11] - 97%的学生认为院校应积极应对AI时代的学术诚信危机 [14] - 学生更倾向接受AI使用教育(53%支持)而非技术限制(21%支持检测软件) [14] AI对学习效果和批判性思维的影响 - 55%的学生认为AI对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好坏参半 [23] - 使用AI写论文的学生更易认为AI对批判性思维有负面影响(12% vs 6%) [9] - 超过三分之一男性认为AI提升了思维能力,女性该比例仅为五分之一 [26] 学生对AI教育的期望和需求 - 学生渴望获得学校层面的AI素养教育 [6] - 57%的成年学生希望学校提供AI工具的专业和伦理使用培训 [30] - 仅5%的学生认为学校无需采取任何具体行动应对AI时代 [30] AI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影响 - 35%的学生认为AI未改变高等教育价值,23%认为价值提升,仅18%更质疑大学价值 [30] - 近四分之一学生因AI改变了对大学价值的认知但尚未形成明确判断 [33] - AI并未削弱大学价值,甚至可能有所提升 [6] 院校和教师的应对策略 - 学生希望学校制定清晰统一的AI工具使用规范 [14] - 私立非营利院校学生更支持回归手写考试(33%支持 vs 公立院校22%) [16] - 教师使用AI设计作业获得29%学生谨慎支持,但39%学生表示担忧 [19][22]
学生论文不过,导师要背锅了?
虎嗅· 2025-08-30 17:39
毕业论文质量监管趋势 - 中国对毕业论文质量监管日趋严格 福建省某高校对4篇不合格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二级教学事故处理[2] 北京协和医学院试点班项目增加学位论文答辩后第二年再次查重管理[3] - 监管范围从研究生延伸至本科生 2021年教育部规定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14]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自2015年起全国范围实施[12] - 事后追责机制持续强化 2020年教育部通报三所985大学论文作假行为 撤销学位并注销证书[17] 要求各校复核近5年授予学位的论文[18] 论文查重实施机制 - 查重环节包含学生自查与学校检测 学校提供1-2次免费查重机会 学生可自费追加检测[7] - 各高校查重次数存在差异 南京财经大学提供四次查重机会[9] 河南工业大学允许三次查重且首次结果作为正式依据[9] 青岛农业大学在答辩后安排第三次查重用于论文存档[10] - 查重结果直接影响答辩资格 首次查重达标可直接参加答辩 未达标需修改后再次检测 最终未通过者作延期处理[8][9] 延迟查重新规影响 - 北京协和医学院试点毕业第二年再次查重 延长质量监督周期[3][15] - 延迟查重可覆盖更新数据库 提高相似内容识别率[22] 促进论文成果转化前的再检验[21] - 导师责任期限同步延长 需持续关注学生论文质量[23] 学术质量体系建设 - 多层次质量把关体系形成 包含毕业前查重、答辩审核及毕业后抽检[5][11] - 监管制度持续完善 2005年启动研究生论文抽查[12] 2014年出台《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12] 2021年扩展至本科层次[14] - 注重学术能力本质提升 需加强写作训练和学术习惯培养 超越单纯重复率考核[24][25]
拒稿警告,靠大模型「偷摸水论文」被堵死,ICLR最严新规来了
机器之心· 2025-08-27 16:36
ICLR 2026大语言模型使用政策 - ICLR 2026出台LLM使用政策 规范论文作者与审稿人在研究和审稿过程中使用LLM的行为[2] - 政策以ICLR《道德准则》为基础 旨在确保学术诚信 规避事实幻觉/剽窃/数据失实等风险[4] - 违反政策将面临直接拒稿等处罚[7] 核心政策要求 - 政策1: 任何对LLM的使用都必须如实披露 遵循贡献认可原则[6] - 政策2: 论文作者和审稿人最终需为自己的贡献负责 禁止虚假声明或数据伪造[6] - 禁止"提示词注入"等操纵审稿流程的行为 被视为严重学术不端[12] 具体应用场景规范 - 辅助论文写作: 使用LLM润色语法/调整措辞/草拟章节必须披露 作者对全部内容承担责任[9] - 辅助研究: 使用LLM提出思路/生成代码/分析结果需披露 人类作者必须验证有效性和准确性[9] - 审稿过程: 使用LLM撰写审稿意见必须披露 需确保不泄露投稿论文机密信息[11] 其他顶会类似规定 - NeurIPS 2025: 允许LLM作为工具 但作为核心方法需详细描述 审稿人严禁输入机密信息[15] - NeurIPS禁止提交完全由LLM生成的论文文本 允许用于编辑润色作者自写文本[16] - IEEE会议: 需在致谢声明AI工具及用途 人类对科学诚信与保密性负全责 禁止AI伪造数据[17] - ACM会议: 使用LLM生成文本/表格/代码需明确披露 仅语言润色可免披露[20] 行业背景与趋势 - 顶会投稿数量以每年数千规模递增 ICLR 2025接收11565份投稿 录用率32.08%[2][14] - LLM使用提升论文撰写与审稿效率 但引发虚假引用/抄袭拼接/责任模糊等担忧[14] - 清晰LLM使用细则将促进AI工具透明合理使用 形成更系统学术规范[21]
2025年大学生学术研究洞察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8-21 08:06
学术态度 - 超四成(41%)大学生计划毕业后继续深造,92.2%追求学术进步,33.8%追求学术创新 [1][9] - 69.3%大学生认为学习专业课程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之一,64.0%认为完成毕业论文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6] - 67.2%大学生关注学术交流活动,52.6%关注科研机会,学术资源和科研工具同样被重视 [11] - 53.2%大学生在夜晚撰写论文,研究生更倾向于深夜创作,华中地区高校学生更频繁熬夜写论文 [13] 学术实践与工具使用 - 59.2%大学生使用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56.2%使用查重工具 [19] - 84%大学生每周使用生成式AI,62.9%在遇到论文困难时向AI提问 [22][24] - 生成式AI主要被用于提升研究效率和处理重复性工作 [22] - 57.2%大学生花费时间进行论文逻辑修改,55.3%花费时间进行降重处理 [15] 查重行为与焦虑 - 超半数大学生面临查重焦虑,68.6%通过AI缓解焦虑,65.5%通过上网搜索或求助,62.7%直接付费购买工具或服务 [17] - 50.4%大学生遇到各查重工具结果不一致的问题,40.2%担忧费用高和数据安全 [32] - 98.7%研究生使用2个以上查重工具,大学生普遍通过多次查重寻找安全感 [28] - 86.9%大学生同时使用免费和付费查重工具,57.3%以免费工具为主,研究生付费意愿更高 [40] 查重工具需求与期待 - 53.5%大学生期待查重工具具备AIGC检测功能,50.4%期望配备文档格式转换功能 [34] - 大学生选择查重工具时重视权威性、安全性和准确性,难以轻易舍弃任何因素 [30] - 86.6%大学生认为付费购买学术相关产品或服务有助于提高学术研究效率 [38] 学术支出与商业化潜力 - 69.8%大学生将学术论文作为主要学术支出项,人文专业78.2%学生重视论文支出,社科生更倾向于为考证付费 [38] - 论文查重相关话题在社媒平台达到数十亿级浏览和千万级讨论,显示高公众关注度 [4]
新华社评肖某董某莹事件
第一财经· 2025-08-16 15:04
医疗行业监管与整顿 -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对肖某董某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涉及5家机构和19名涉事人员,并严肃追责问责 [3] - 调查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德医风建设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以及相关负责人履职不力 [4] - 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包括学术论文管理不严格、论文署名把关不严、成绩单造假、学位论文抄袭剽窃等 [4] 医疗质量与医德建设 - 医疗质量是医疗管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安全,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硬指标 [4] - 医疗机构需引导医务工作者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保持敬畏之心 [4] - 医学教育应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火墙",医学研究应成为学术诚信的标杆 [4] 长效机制建设 - 需构建长效机制,夯实医疗质量安全防线,避免医德医风被玷污,校风教风被侵蚀 [4] - 医疗机构需完善医务人员准入考核机制,将职业道德作为硬指标 [5] - 需建立动态监管体系,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监督,健全激励机制 [5] 行业价值观重塑 - 要让"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 - 以最严苛的学风塑造最纯粹的医风,让仁心仁术成为不可动摇的职业信仰 [5] - 在健康中国建设道路上,需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筑牢医疗质量安全防线 [5]
新华社评肖某董某莹事件:绝不姑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8-16 12:54
事件调查与问责 -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对肖某董某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调查 涉及5家机构和19名涉事人员被严肃追责问责 [1] - 调查通过谈话和调阅原始资料等方式进行 并组织专家组对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项目进行评估 [1] - 此次通报是继5月吊销肖某医师执业证书和撤销董某莹四项证书后更全面深入的调查 体现对违规行为零容忍态度 [1] 行业问题暴露 - 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医德医风建设落实不到位问题 [2] - 相关负责人履行责任不力 对学术论文管理不严格且论文署名把关不严 [2] - 出现成绩单造假和学位论文抄袭剽窃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2] 医疗质量与安全建设 - 医疗质量是医疗管理工作的核心 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服务水平 [2] - 医疗机构需引导医务工作者树立质量安全意识 保持敬畏之心 [3] - 必须构建长效机制夯实医疗质量安全防线 将职业道德作为硬指标纳入准入考核机制 [3] 学术诚信与职业精神 - 医学研究关乎人民生命健康 理应成为学术诚信的标杆 坚决向学术不端行为说"不" [3] - 需引导医务工作者将更多精力投入临床工作 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理念 [3] - 医学教育应保持严格标准 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火墙 [3] 制度建设与监管体系 - 需在执业准入中筑牢制度铁壁 在监督体系中形成威慑力 [3] - 建立动态监管体系 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监督 [3] - 健全激励机制 让德才兼备的医者得到尊重 [3] 行业生态净化 - 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净化行业生态 避免医德医风和校风教风被侵蚀 [1]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医疗机构要以案为鉴完善管理制度 [3] - 让"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 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新华时评|绝不姑息!坚定维护医疗行业纯洁性
新华社· 2025-08-16 12:22
事件调查与问责 -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对5家机构和19名涉事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并严肃追责问责 [1] - 调查涉及医疗机构管理、学术论文管理、成绩单造假及学位论文抄袭剽窃等问题 [2] - 吊销肖某医师执业证书并撤销董某莹四项证书 [1] 行业管理问题 - 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和落实不到位问题 [2] - 相关负责人履行责任不力且对论文署名把关不严 [2] - 需完善医务人员准入考核机制并将职业道德作为硬指标 [3] 行业建设方向 - 需构建长效机制以夯实医疗质量安全防线 [2] - 建立动态监管体系并对重点岗位实施全程监督 [3] - 通过严格学风塑造纯粹医风强化职业信仰 [3] 价值观强化 - 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职业精神 [2][3] - 要求医务工作者将更多精力投入临床服务工作 [2] - 倡导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内化于心 [3]
肖某、董某莹事件,最新通报!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22:31
事件调查结果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对肖某董某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调查 涉及相关单位、人员及问题线索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参与指导下进行 [2] - 调查通过谈话、调阅原始资料等方式组织专家组对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项目进行评估 查明事实并对违规违纪违法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2] 涉事单位及人员问题 - 中日友好医院存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德医风建设相关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问题 副院长崔某、胸外科主任梁某阳及护理部副主任张某履行责任不力 [3] -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马某在董某莹报名材料审核中未辨别其提供的北京科技大学成绩单(4门课程共计16学分)系伪造 [3] -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邴某兴私自安排董某莹在北京市第六医院手术中协助腔镜固定并提供不实宣传素材 [3] - 董某莹学位论文与开题报告不一致 题目变更未履行审批手续 论文指导老师吴某宏同时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违反学校规定 [3] -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仉某国向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移某打招呼为董某莹调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计划提供便利 [3] - 董某莹以第一作者发表的1篇学术论文存在重复发表行为 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3篇学术论文(发表于UroPrecision杂志的指南PartI、PartⅡ和Part Ⅲ)属于不当署名 作者排序与实际贡献不符 [3] - 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其他学生入学资格核查未发现违规情形 网传某院士孙女及艺术特长生入学信息不属实 [3] 学术造假行为 - 北京科技大学班某娟(董某莹姑姑 时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通过李某宽(时任教务处注册中心主任)为董某莹伪造成绩单用于报名资格申请提供便利 [4] - 班某娟安排教师马某渊为董某莹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提供帮助 马某渊在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不知情情况下将其学位论文过程稿发给董某莹为抄袭剽窃提供便利 班某娟知情后默许 [4] 责任人员处理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给予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某诫勉 给予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张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4] -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给予胸外科主任梁某阳党内警告、记过处分 给予护士长石某慧党内警告处分并免职 给予护理部副主任张某警告处分 给予脊柱外科主任移某诫勉 [5] - 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给予教务处处长马某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并免职 [5] -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给予骨科主任仉某国诫勉 给予胸外科主治医师邴某兴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给予导师邱某兴批评教育(已退休) 给予骨科吴某诫勉谈话并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两年 给予骨科吴某宏诫勉谈话并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一年 给予论文通讯作者吴某科研诚信诫勉谈话 [6]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给予论文通讯作者邢某增科研诚信诫勉谈话、批评教育、责令检查 给予并列第一作者宋某科研诚信诫勉谈话 [6] -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给予班某娟留党察看一年、撤职处分 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并调离教师岗位 给予李某宽党内严重警告、记过处分并免职 给予马某渊党内严重警告、记过处分并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两年 给予时任教务处副处长宁某钧诫勉 [6]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责令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北京协和医院党委 教育部党组责令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 [6] 制度改进措施 - 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项目将严格限定报考条件 严控本科毕业学校和专业范围 严格界定境外本科学校资质 本科阶段医学相关课程学分限定在本科就读大学获取 加强成绩单核验 强化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及职业价值观考核 [7] - 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诚信教育 严格临床实习管理 强化导师监督考核评估机制 [7] - 严格学位论文质量要求和答辩管理 增加学位论文答辩后第二年再次查重管理 加强学术诚信核查 [7] - 对"4+4"试点班毕业生统一开展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7]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要求相关单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推进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加强医德医风和校风教风建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