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
搜索文档
河南为“大粮仓”立法护航 涵盖粮食安全全系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21:56
其中,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条例》明确了政府储备的组成和用途,鼓励创新储备粮轮换 机制,探索改进储备粮管理模式。 "《条例》专设'粮食调控''粮食应急'章节。"河南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李哲在发布会上介绍称,"粮 食调控"章节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明确为了调控粮食市场可 以采取的相关措施。(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河南为"大粮仓"立法护航 涵盖粮食安全全系统 中新网郑州10月15日电 (记者 李超庆)"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国计民生、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15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 施的《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 图为发布会现场。 记者 李超庆 摄 "十四五"以来,"中原粮仓"河南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融合,新建、改造提升 高标准农田3167万亩,建设1500万亩小麦、2000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 斤以上。 "目前我省出台了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储备粮管理办法等法规,但缺少一部涉及粮食安全全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紧急通知
新京报· 2025-10-15 20:58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黄淮海地区自9月以来出现持续连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造成较大影响,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和部署 [1] - 政策核心目标是全力做好抗灾夺秋粮丰收及秋冬种农资供应工作,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生产大头,稳住秋粮对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4万亿斤左右具有决定性意义 [1] - 黄淮海地区作为重要粮食主产区,其粮食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当前生产情况直接影响秋粮丰收和明年夏粮丰产基础 [1] 秋粮抢收抢烘具体措施 - 组织调配适应软湿田地作业的履带式收割机等机械设备,因地制宜改装现有机具,组建应急机收服务队抢抓作业窗口期 [2] - 加大调配力度统筹各类烘干资源,千方百计增加烘干服务供应,鼓励有条件的服务主体跨区设立收购点开展异地烘干业务 [2] - 带头合理规范烘干价格,实现粮食应烘尽烘,加强线上线下农技指导,推广应用抗湿播种和晚播应变技术 [2] 秋冬种农资供应保障 - 指导系统农资企业精准备货,配齐应急适销的优质农资货源,加大调配力度确保秋冬种农资量足价稳 [3] - 针对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地区,强化农资供应保障,引导农民增加种苗播量,科学增施底肥以肥补晚 [3] - 强化农资质量管理措施严把质量关,坚决防范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通过集采集配联采直销主动让利于农民 [3] -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等龙头企业需持续加大钾肥进口力度,拓展进口渠道,保障秋冬季钾肥供应稳定 [3] 化肥冬季储备安排 - 督促指导系统化肥承储企业认真执行各级政府化肥储备管理制度,用好全国农资保供平台加强产销对接 [4] - 指导农资企业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合理把握购销轮换节奏,制定风险应对预案落实稳健经营 [4] - 主动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对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系统农资企业完成冬储任务,确保来年春耕化肥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4][5] -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需做好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数据管理平台运营维护,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国家储备进展情况 [5]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沃野“攀高”记
新华社· 2025-10-15 20:1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发展农业高科技、提升全链条高效能管理,正系统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 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 - 安徽省通过成立新农人协会等举措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滁州市新农人协会已有会员500多人,平均年龄45岁 [2][3] - 年轻一代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等正成长为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的排头兵,全国已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现有经营性服务主体110多万个 [3][4]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提供托管服务、建设加工生产线等方式,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增收的转变,提升专业种粮能力 [2][3] 农业科技应用与增产 - 黑龙江省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五良融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9% [6][7] - 生物育种技术显著提升单产,如北大荒集团引龙河农场大豆品种佳豆55平均亩产超400斤,较往年最好亩产300多斤有大幅提升 [6] - 国家层面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科技正贯穿种粮全周期以助力增产 [7] 全链条节粮减损高效能管理 - 湖南省通过改进机收作业标准,如要求收割机冲到头、倒三次,将压稻率从3%降低到1%以下,合作社服务4000亩地即可机收减损稻谷超过20万斤 [8][9] - 升级仓储技术可实现显著减损,如新型粮仓监测与处理系统可再减损约5%,气膜粮仓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比传统仓型预计节约30%以上 [11]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较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高效能减损技术正从田间到粮仓全面应用 [12]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西津街道城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共创美好未来”宣传活动
中国食品网· 2025-10-15 16:43
活动中,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了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的意义以及粮食的重要性,倡议同学们自觉从现在 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随后,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同学们共同朗诵唐代诗人李绅关于珍惜粮食的古诗词,并逐句分析诗词的大意,引 导小朋友认识到节约粮食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让珍惜粮食的理念深。 2025年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为了增强社区居民对粮食安全和食品 安全的认识,10月14日,宁国市西津街道城东社区开展"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共创美好未来"宣 传活动。 线上线下"广"传播,安全意识全覆盖 社区高度重视宣传引导的先导作用,着力构建"线上广泛传播+线下精准动员"的双轨宣传矩阵。线上, 充分依托社区网格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粮食安全科普图文、反食品浪费倡议书及"光盘 行动"公益短视频等内容,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线下,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和青年团员 组成宣传小队,深入辖区餐饮店铺和主要人流聚集区,呼吁大家从一餐一饭做起、从家庭餐桌做起,自 觉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和宣传者。 校园课堂"种"理念,粮食安全入童 ...
省农信联社:金融助力“抢”秋粮
齐鲁晚报· 2025-10-15 16:31
核心观点 - 省农信联社指导下的农商银行体系在秋收期间面临恶劣天气挑战时,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加大信贷投放,积极支持农业机械化与产业链一体化,以保障粮食安全 [1][2][3][4] 金融支持措施 - 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并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采购履带式收割机等设备以应对秋收挑战 [1] - 齐河农商银行推出“农机贴息贷”,产品额度充足、办贷简便,并由政府提供一年全额贴息,已支持购置52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 [2] - 润昌农商银行通过“昌信担保贷+农户经营贷”组合授信模式,为合作社提供360万元信贷支持,用于建设粮食烘干塔等设施 [3] - 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系统扩大“粮食规模种植贷”、“高标准农田建设贷”等信贷产品投放,全方位满足粮食生产、加工、购销各环节融资需求 [4] 农业机械化与效率提升 - 履带式收割机重量轻、接地压力小,专门用于泥泞田地,有效保障了在连绵阴雨天气下的秋收进度 [1] - 通过金融支持购置的52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活跃在田间,大大提高了秋收效率 [2] - 金融支持帮助农户购置烘干塔,其中一合作社的烘干塔日作业能力达到600吨,有效防止玉米霉变和发芽,从9月中旬起已累计烘干玉米13000余吨 [3] 产业链一体化运营 - 金融支持使种粮大户的经营场所配备了收割机、脱粒机、烘干塔等现代化设备,实现了从收割、脱粒、烘干到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 [2] - 种粮大户新建的烘干塔日吞吐量高达80吨,不仅满足自身900亩耕地需求,还为周边合作社600亩玉米及其他零散农户提供烘干服务 [2] - 通过360万元的信贷支持,种粮大户的烘干塔规模达到3台,日作业能力600吨,合作社进行24小时连续烘干以减轻农户经济损失 [3]
微视频丨粮食安全这件头等大事 总书记始终牵挂
新华社· 2025-10-15 15:23
统筹:韩珅、王志斌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编导:陈晓宇、王心彤 记者:李爱斌、赵小帅、岳文婷、邹尚伯、姜亮、赵泳 摄制:杨清令 配音:王帅龙 包装:黄靖聪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来到田间地头,察看粮食生产,倾听农民心声。从落实最严 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从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把粮食增 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到树立大食物观……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粮食安全战略不断深化。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 路越走越宽广,中国饭碗不仅端得更稳,成色也更足! 0:00 / 2:54 百姓吃饭大于天。一路走来,习近平始终关注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
中国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长江商报· 2025-10-15 11:30
粮食安全保障总体成就 - 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比“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1] - 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1] - 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 [3] 粮食储备与流通设施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 [2] - 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 [2] -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由应急储运、加工企业和应急配送中心、供应网点构成 [1][2] 粮食产业与经济发展 - 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2] - 粮食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集群、知名品牌、优质产品竞相涌现 [2] - 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和关键节点建设步伐加快,粮食流通效率不断提升 [2] 粮食管理与监管 - 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管理措施不断完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2] - 建成粮食购销和储备数字化监管体系,实现了各级各类政府储备粮监管信息化全覆盖 [3] - 粮食安全责任进一步压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合力进一步增强 [3]
扛牢政治责任毫不放松抓好抢收抢种 全力确保秋粮丰收到手秋播种足种好
西安日报· 2025-10-15 11:11
调研核心内容 - 调研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毫不放松做好秋收 秋种 秋管各项工作 全力确保秋粮丰收到手 秋播种足种好 [1] - 调研要求抢抓农时 科学施策 做好秋收 秋种 秋管 [1] 农田管理与灾害应对 - 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 张卜街道新建村部分农田积水较为严重 [1] - 要求属地和市级有关部门坚持抢字当头 密切跟踪雨情 水情变化 及时组织力量抢排积水 [1] - 强化农机农资调度对接 抓住有利时机抢收抢烘 确保应收尽收 颗粒归仓 [1] 农业政策与农民收益保障 - 要求精准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统筹做好粮食收购 保险理赔等工作 [1] - 充分保障农民收益 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1] 秋收秋种与农业生产 - 在鹿苑街道北樊村深入田间地头察看秋粮长势 了解土地托管 亩产收益 烘干收储等情况 [1] - 强调不误农时加快秋收进度 同步抓好秋粮播种 农资供应 秸秆禁烧 防灾减灾等工作 [1] - 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1] 农业技术推广与规模经营 - 要求加强良田良种 良机良法集成推广 发展土地流转 托管等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1] - 不断提高粮食种植效益 让更多农户受益 [1] 合作社与企业示范作用 - 调研四季丰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听取农事服务开展 生产经营情况介绍 [2] - 鼓励合作社发挥规模经营优势 强化农资供应保障 做好技术服务 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 种好粮 [2] - 在高陵全季西红柿城建示范园了解种植品种 产量产值 市场销售 联农带农等情况 [2] - 勉励企业坚持标准引领 品质优先 加强产销对接 做大品牌影响 持续延伸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2] - 助力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
仓廪实百姓安·透过鲜活数据看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牢 餐桌更丰富
央视网· 2025-10-15 10:54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5年来,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 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从设施条件看,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比"十三五"末增加5800万吨。高 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从产业发展看,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 程,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与此同时,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可用的调控资源更加充足,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也不断提升。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持续 保障15天以上市场供应量,其他城市也保有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介绍,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由4.3万家增加到5.9万家。依托这些网点,成品粮油应 急日供应能力由106万吨增加到167万吨,增长57%。我们的应急保障能力是非常强的,可以让我们的老百姓放心。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4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阴雨中撑起“金”色伞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17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体系,通过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和加大信贷投放,积极应对恶劣天气对秋收的影响,全力支持粮食安全产业链的各环节金融需求 [1][6] 农商银行金融支持措施 - 莱州农商银行向粮食种植收购大户杨建光追加发放100万元、期限1年的保证贷款,用于扩大规模和完善产业链 [1] - 齐河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农机贴息贷”,支持个人和企业客户购置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办贷主体可享受一年政府全额贴息,已有52台收割机投入使用 [4] - 润昌农商银行柳林支行为种粮大户陈树行的合作社办理“昌信担保贷+农户经营贷”组合授信360万元,用于新建粮食烘干塔 [5] 支持秋粮抢收的具体成效 - 金融支持帮助农户购置新型履带式收割机,该机型重量轻、接地压力小,有效应对泥泞田地,保障了玉米收割进度基本未受阴雨天气耽误 [1][3] - 通过信贷支持建设的烘干塔日吞吐量高达80吨,不仅满足自有900亩耕地需求,更为周边合作社600亩玉米及其他零散农户提供烘干服务 [3] - 种粮大户陈树行的合作社烘干塔规模达到3台,日作业能力达到600吨,自9月中旬起累计烘干玉米13000余吨,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 [5] 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 - 金融支持覆盖从收割、脱粒、烘干到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环节,助力实现一体化运营 [3][6] - 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系统扩大“粮食规模种植贷”“高标准农田建设贷”等产品投放,全方位满足粮食生产、加工、购销各环节融资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