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

搜索文档
“剩菜盲盒”要盛满安全
经济日报· 2025-07-17 08:08
行业趋势 - "剩菜盲盒"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消费新风尚,融合了盲盒趣味与环保理念,具有省钱、有趣、环保的特质 [1] - 该模式能减少食品浪费并传递节约粮食的观念,展现出创新性和积极价值 [1] 商业模式 - 商家将临期食品或当日未售出食品以随机方式打包成"盲盒"打折销售 [1] - 消费者无法提前获知食品具体信息如生产日期、储存条件等,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1] 食品安全风险 - 部分商家可能存在以次充好、超期销售等不良行为,消费者难以确保食品安全 [1] - 受盲盒特性限制,消费者购买后可能面临"踩雷"风险 [1] 行业规范建议 - 商家需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在盲盒上清晰标明食品种类、成分、保质期等关键信息 [2] - 行业协会应推动商家自我约束与规范,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2] - 监管部门需制定明确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剩菜来源安全合规,并加强供应链监控 [2] 消费者行为引导 - 需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引导其了解"剩菜盲盒"潜在危害 [2] - 消费者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后仔细查看食品标签并尽快食用 [2]
反浪费,向制度创新要动力(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03
反食品浪费制度创新 - 零食包装采用可封口设计有效解决吃不完浪费问题 [1] - 食堂推出小份菜和称重计费使浪费减少效果显著 [1] - 前端机制优化比末端管控更能激发节约粮食内生动力 [1] 反食品浪费制度体系 - 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构成完善制度体系 [2] - 新修订《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提出具体防浪费举措 [2] - 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国家标准减少因信息缺失导致的浪费 [2] 节约粮食实践案例 - 会议中心改用380毫升小瓶装矿泉水实现大量节水 [3] - 智能餐盘系统使机关食堂餐厨垃圾减少超36% [3] - 需将节约制度落实到全行业全链条全流程 [3] 中国式现代化与粮食节约 - 14亿人口规模使粮食节约潜力巨大 [4] - 全民绿色生活方式对国家现代化有正向推动力 [4]
海南高校掀起节约新“食”尚
海南日报· 2025-06-20 09:11
高校餐饮服务创新 - 海南大学推出差异化供给策略,8个食堂11个餐厅提供西北面档、麻辣香锅、手工面点等多样化选择,米饭5毛一份可续加,自制馒头最低5毛一个 [2] - 海南师范大学开设按需取餐自助餐厅,20多道菜品供选择,电子秤实时计费,桂林洋校区和龙昆南校区均设有此类档口 [2] - 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一食堂自助餐厅晚间提供"5元餐"打包服务,售完即止,满足错过饭点或需要加餐的学生需求 [3] 节约措施实施 - 海南各高校食堂张贴厉行节俭提示语和宣传海报,海南医科大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签字墙签名、手抄报等活动普及节约意识 [5] - 海南医科大学实施严格的后厨管理制度,加工区张贴责任公示,食材浪费按比例赔偿(加工员50%、岗位负责人30%、监督员20%) [5] - 海南医科大学实行采购量控制(不大于两个月平均消耗量)和临期食材日报制(有效期不足10天预警),构建全过程防控体系 [5] 学生反馈与成效 - 海南大学学生反馈小碗菜专区提供3至8元单价的一荤两素配米饭组合,满足口味且不浪费 [2] - 海南师范大学学生表示自选菜肴按需取餐既能多尝鲜又不会剩饭,对晚间"5元餐"打包服务表示满意 [3]
海口市餐饮行业力推小份菜半份菜,倡导节约新风尚
海南日报· 2025-06-17 09:04
行业趋势 - 海口市餐饮行业积极推行"小份菜"和"半份菜"模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倡导节约理念 [3] - 行业通过重新设计菜单、培训员工点餐技巧、建立食材库存管理系统等措施减少浪费 [3] - 餐饮企业普遍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并提升打包盒质量,使用环保纸质餐盒和可降解塑料餐盒 [4] 企业实践 - 部分餐厅推出从两人到十人的多种套餐组合,包含主菜、配菜、主食和饮料,价格实惠且分量精准 [3][4] - 大型连锁餐饮店设计单人餐、双人餐和家庭餐,确保营养均衡且避免浪费,受到上班族和学生族欢迎 [4] - 餐厅在醒目位置张贴"光盘行动"宣传标语,营造节约氛围 [3] 行业协作 - 海南省酒店餐饮协会通过宣传引导、树立标杆、加强监督等措施推动节约理念深入餐饮服务环节 [5] - 协会鼓励餐饮企业推出多样化服务模式,如小份菜和套餐组合,并将反浪费理念融入日常运营 [3][5]
机关食堂是带头“过紧日子”的窗口
北京晚报· 2025-05-24 16:27
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措施 - 厨房专设控油区回收残油,豆渣再利用制成食品出售 [1] - 持续收集菜品反馈并实施"末位淘汰"机制优化菜单 [1] - 增加采买频率减少食材仓储损耗 [1] - 食材加工边角料和厨余垃圾较2023年减少约30% [1] - 采购食材用量较2022年前节省8.7%,厨余垃圾减少26% [1] - 实施动态采购计划和精准数据监测从源头减少浪费 [1] 节约成效与用餐行为改变 - 食堂垃圾桶仅剩少量汤水、鱼刺和果核 [2] - 干部职工自助取餐按需定量,主动要求减量 [2] - 形成从采购到餐桌的反浪费闭环管理 [2] - 通过流程优化使"光盘行动"取得实效 [1][2] 政策制度与长效机制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化制度约束 [2] - 新增机关食堂反浪费成效评估和通报要求 [2] - 将节约理念嵌入管理流程形成可量化成果 [2] - 机关食堂成为展示"过紧日子"政策的示范场景 [2][3] 文化影响与社会效应 - 干部职工将节约精神内化并形成行为习惯 [3] - 通过示范引领凝聚社会节约共识 [3] - 资源高效利用体现服务民生导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