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
搜索文档
“制止餐饮浪费”青少年志愿服务行动第七场活动在京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10-27 14:36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7日讯(记者 朱晓倩)人声鼎沸,鱼味飘香。"制止餐饮浪费"青少年志愿服务行 动第七场活动10月26日在北京海淀区太二酸菜鱼餐厅(金源店)展开。 志愿者学习食物保质期及贮存方法。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凡/摄 活动将科普与实践相结合,青少年志愿者们学以致用,在实践环节化身"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员,向 餐厅中的消费者宣传节粮反浪费知识。 为响应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号召,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中国经济网策划组织 了"制止餐饮浪费"青少年志愿服务行动。行动以"一起来光盘"为主题,通过组织中小学生置身餐饮消费 场景,学习家庭及餐厨节约知识、引导食客合理点餐、宣传反食品浪费理念等志愿服务实践,培养青少 年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带动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减少餐饮浪费,共建"制止餐饮浪费,人人节 约"的社会风尚。 青少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制止餐饮浪费"行动。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凡/摄 节粮科普环节中,科普讲师向青少年志愿者介绍了节约粮食的好方法以及合理储存食物"神器"。 科普讲师为志愿者讲解节约粮食好方法。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凡/摄 志愿者张贴粮食节约宣传海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凡/摄 本次活动不仅为青 ...
烤肉店用玉米粒当燃料 顶尖玉米专家发声,“不赞同,很惋惜”
新京报· 2025-10-21 22:08
近日,山东烟台一家烤肉店用玉米粒当燃料,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和争议。而店家在10月20日的回应中 称,不认为是浪费,而是帮助农民销售增收,且使用的是陈化粮(指储存品质明显下降、不宜直接作为 口粮食用的粮食)。 玉米粒当柴烧,是助农还是浪费粮食?新京报采访了中国顶尖玉米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 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资深首席、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指导组组长李少昆。他表示, 不赞同也不支持,很惋惜,我国粮食还处在紧平衡状态,节约粮食仍然是社会共识,不应该浪费。 农业专家:玉米粒不适合做燃料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也是生产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数据显示,2024年,我 国玉米种植面积达到6.7亿亩(4474万公顷),接近前期历史高点,总产量29492万吨,连续第4年刷新 历史纪录。 这么多的玉米,都用来做什么?李少昆介绍,玉米虽然是粮食,但更多是用作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饲 料约占60%,加工占30%,食用不足7%。 接近3亿吨玉米,够用吗?是否已经充足到了可以当柴烧的程度?李少昆说,"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肉蛋奶需求快速拉动,玉米饲料用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每年仍要进 ...
烤肉店用玉米当燃料,公众为何很敏感
新京报· 2025-10-21 14:43
事件概述 - 山东烟台及辽宁沈阳等地多家烤肉店使用玉米作为烧烤燃料引发公众争议 [1] - 店家称使用玉米可使火更柔、烟更静并为烤肉增添一丝淡淡的甜味同时部分玉米是从周边农户手中收购或为陈化粮 [1][2] 商家行为与主张 - 烤肉店认为使用玉米作为燃料比木炭更环保健康且收购价格不低于市场价 [2] - 店家表示其行为是帮助了农民而非浪费粮食 [1] 政策与行业背景 - 我国玉米主要用途包括饲料加工、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和人用 [2] - 国家政策对玉米用途有明确引导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这相较于2017年提出的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是政策上的调整 [2] 公众舆论与社会观念 - 公众普遍认为该行为与节约粮食尊重自然的传统价值观相悖并对粮食安全表示关切 [1][3] - 公众的敏感反应体现了对资源合理利用和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3] 行为合理性分析 - 若商家小量使用或使用的是不宜食用的陈化粮则未必造成严重粮食浪费且可能助农户增收 [1][3] - 若商家大规模使用品质良好可食用的玉米则不符合节约粮食原则 [3]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西津街道城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共创美好未来”宣传活动
中国食品网· 2025-10-15 16:43
活动中,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了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的意义以及粮食的重要性,倡议同学们自觉从现在 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随后,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同学们共同朗诵唐代诗人李绅关于珍惜粮食的古诗词,并逐句分析诗词的大意,引 导小朋友认识到节约粮食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让珍惜粮食的理念深。 2025年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为了增强社区居民对粮食安全和食品 安全的认识,10月14日,宁国市西津街道城东社区开展"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共创美好未来"宣 传活动。 线上线下"广"传播,安全意识全覆盖 社区高度重视宣传引导的先导作用,着力构建"线上广泛传播+线下精准动员"的双轨宣传矩阵。线上, 充分依托社区网格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粮食安全科普图文、反食品浪费倡议书及"光盘 行动"公益短视频等内容,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线下,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和青年团员 组成宣传小队,深入辖区餐饮店铺和主要人流聚集区,呼吁大家从一餐一饭做起、从家庭餐桌做起,自 觉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和宣传者。 校园课堂"种"理念,粮食安全入童 ...
“剩菜盲盒”要盛满安全
经济日报· 2025-07-17 08:08
行业趋势 - "剩菜盲盒"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消费新风尚,融合了盲盒趣味与环保理念,具有省钱、有趣、环保的特质 [1] - 该模式能减少食品浪费并传递节约粮食的观念,展现出创新性和积极价值 [1] 商业模式 - 商家将临期食品或当日未售出食品以随机方式打包成"盲盒"打折销售 [1] - 消费者无法提前获知食品具体信息如生产日期、储存条件等,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1] 食品安全风险 - 部分商家可能存在以次充好、超期销售等不良行为,消费者难以确保食品安全 [1] - 受盲盒特性限制,消费者购买后可能面临"踩雷"风险 [1] 行业规范建议 - 商家需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在盲盒上清晰标明食品种类、成分、保质期等关键信息 [2] - 行业协会应推动商家自我约束与规范,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2] - 监管部门需制定明确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剩菜来源安全合规,并加强供应链监控 [2] 消费者行为引导 - 需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引导其了解"剩菜盲盒"潜在危害 [2] - 消费者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后仔细查看食品标签并尽快食用 [2]
反浪费,向制度创新要动力(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03
反食品浪费制度创新 - 零食包装采用可封口设计有效解决吃不完浪费问题 [1] - 食堂推出小份菜和称重计费使浪费减少效果显著 [1] - 前端机制优化比末端管控更能激发节约粮食内生动力 [1] 反食品浪费制度体系 - 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构成完善制度体系 [2] - 新修订《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提出具体防浪费举措 [2] - 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国家标准减少因信息缺失导致的浪费 [2] 节约粮食实践案例 - 会议中心改用380毫升小瓶装矿泉水实现大量节水 [3] - 智能餐盘系统使机关食堂餐厨垃圾减少超36% [3] - 需将节约制度落实到全行业全链条全流程 [3] 中国式现代化与粮食节约 - 14亿人口规模使粮食节约潜力巨大 [4] - 全民绿色生活方式对国家现代化有正向推动力 [4]
海南高校掀起节约新“食”尚
海南日报· 2025-06-20 09:11
高校餐饮服务创新 - 海南大学推出差异化供给策略,8个食堂11个餐厅提供西北面档、麻辣香锅、手工面点等多样化选择,米饭5毛一份可续加,自制馒头最低5毛一个 [2] - 海南师范大学开设按需取餐自助餐厅,20多道菜品供选择,电子秤实时计费,桂林洋校区和龙昆南校区均设有此类档口 [2] - 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一食堂自助餐厅晚间提供"5元餐"打包服务,售完即止,满足错过饭点或需要加餐的学生需求 [3] 节约措施实施 - 海南各高校食堂张贴厉行节俭提示语和宣传海报,海南医科大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签字墙签名、手抄报等活动普及节约意识 [5] - 海南医科大学实施严格的后厨管理制度,加工区张贴责任公示,食材浪费按比例赔偿(加工员50%、岗位负责人30%、监督员20%) [5] - 海南医科大学实行采购量控制(不大于两个月平均消耗量)和临期食材日报制(有效期不足10天预警),构建全过程防控体系 [5] 学生反馈与成效 - 海南大学学生反馈小碗菜专区提供3至8元单价的一荤两素配米饭组合,满足口味且不浪费 [2] - 海南师范大学学生表示自选菜肴按需取餐既能多尝鲜又不会剩饭,对晚间"5元餐"打包服务表示满意 [3]
海口市餐饮行业力推小份菜半份菜,倡导节约新风尚
海南日报· 2025-06-17 09:04
行业趋势 - 海口市餐饮行业积极推行"小份菜"和"半份菜"模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倡导节约理念 [3] - 行业通过重新设计菜单、培训员工点餐技巧、建立食材库存管理系统等措施减少浪费 [3] - 餐饮企业普遍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并提升打包盒质量,使用环保纸质餐盒和可降解塑料餐盒 [4] 企业实践 - 部分餐厅推出从两人到十人的多种套餐组合,包含主菜、配菜、主食和饮料,价格实惠且分量精准 [3][4] - 大型连锁餐饮店设计单人餐、双人餐和家庭餐,确保营养均衡且避免浪费,受到上班族和学生族欢迎 [4] - 餐厅在醒目位置张贴"光盘行动"宣传标语,营造节约氛围 [3] 行业协作 - 海南省酒店餐饮协会通过宣传引导、树立标杆、加强监督等措施推动节约理念深入餐饮服务环节 [5] - 协会鼓励餐饮企业推出多样化服务模式,如小份菜和套餐组合,并将反浪费理念融入日常运营 [3][5]
机关食堂是带头“过紧日子”的窗口
北京晚报· 2025-05-24 16:27
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措施 - 厨房专设控油区回收残油,豆渣再利用制成食品出售 [1] - 持续收集菜品反馈并实施"末位淘汰"机制优化菜单 [1] - 增加采买频率减少食材仓储损耗 [1] - 食材加工边角料和厨余垃圾较2023年减少约30% [1] - 采购食材用量较2022年前节省8.7%,厨余垃圾减少26% [1] - 实施动态采购计划和精准数据监测从源头减少浪费 [1] 节约成效与用餐行为改变 - 食堂垃圾桶仅剩少量汤水、鱼刺和果核 [2] - 干部职工自助取餐按需定量,主动要求减量 [2] - 形成从采购到餐桌的反浪费闭环管理 [2] - 通过流程优化使"光盘行动"取得实效 [1][2] 政策制度与长效机制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化制度约束 [2] - 新增机关食堂反浪费成效评估和通报要求 [2] - 将节约理念嵌入管理流程形成可量化成果 [2] - 机关食堂成为展示"过紧日子"政策的示范场景 [2][3] 文化影响与社会效应 - 干部职工将节约精神内化并形成行为习惯 [3] - 通过示范引领凝聚社会节约共识 [3] - 资源高效利用体现服务民生导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