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经济促进法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了专门法
新华社· 2025-05-07 06:49
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坚持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 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国家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 大。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 在保障公平竞争、促进投资融资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 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支持民 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 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 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以及附则。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第 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 ...
姚尚坤: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出台,以法治护航民企高质量发展‌
快讯· 2025-05-06 12:38
姚尚坤: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出台,以法治护航民企高质量发展 金十数据5月6日讯,国雄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尚坤表示,即将出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将通过投资 融资支持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科技型民营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制度保障。该法案以公平竞争审查 制度为基础,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抓手,强调建立畅通的政企沟通机制,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 拓展市场空间。姚尚坤指出,在当前复杂外部环境下,该法的制定是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的关键举措,有助于引导民企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 法治支撑。 ...
每日债市速递 |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份即将施行
Wind万得· 2025-05-06 06:30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4月30日开展5308亿元逆回购操作,利率1.50%,投标量和中标量均为5308亿元 [1] - 当日108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4228亿元 [1] 资金面 - 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大涨超24个bp,七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上行近2个bp [4]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6% [4] 同业存单 -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最新成交利率1.76%,较上日变化不大 [8]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 - 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1年期下行0.40bp至1.4500,2年期下行1.25bp至1.4500,3年期下行2.50bp至1.4725,5年期下行1.15bp至1.4960,7年期下行0.20bp至1.5780,10年期下行0.35bp至1.6225 [10] - 国开债收益率多数下行:1年期下行0.50bp至1.5650,2年期下行2.00bp至1.5800,3年期下行1.75bp至1.5900,5年期下行1.25bp至1.5675,7年期下行1.25bp至1.7175,10年期上行0.30bp至1.7000 [10] - 进出口银行债收益率多数下行:1年期上行0.50bp至1.5800,2年期下行1.00bp至1.6200,3年期下行1.25bp至1.6400,5年期下行1.00bp至1.6700,7年期下行0.75bp至1.7425,10年期下行0.50bp至1.7850 [10] - 农发债收益率多数下行:1年期下行1.00bp至1.5700,2年期下行0.50bp至1.6100,3年期下行1.50bp至1.6250,5年期下行1.75bp至1.6575,7年期下行1.25bp至1.7000,10年期下行0.75bp至1.7750 [10] - 地方债收益率部分下行:3年期1.6175,5年期1.6500,7年期1.7500,10年期1.8350 [10] 国债期货 - 30年期主力合约跌0.12%,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6%,5年期主力合约涨0.05%,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 [13] 要闻资讯 - 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共9章78条,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14] -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共4章31条 [14] 全球宏观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通过减税法案,承诺不削减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 [16] 债券大事 - 华泰证券400亿元小公募债项目获上交所受理 [18] - 山东证监局举办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培训会 [18] - 央行4月开展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8] - 河南省将印发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 [18] 债券负面事件 - 江苏富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下调 [19] - 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按时兑付本息 [19] -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下调 [19] - 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下调 [19] -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展期 [19] - 中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信隐含评级下调 [19] - 中航工业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隐含评级下调 [19] - 中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隐含评级下调 [19] - 湖北天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展期 [19] -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隐含评级下调 [19]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 企业:对民营经济的爱护从精准施策升华为刚性保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5 22:17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并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1] - 法律确立六项核心原则:地位平等、共同发展、公平竞争、互惠合作、平等监管与平等保护 [7] - 通过法治手段固根本、利长远、稳预期 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效力保障 [8]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负面清单外领域民营企业可平等进入 [2]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18年151项压缩至2025年106项 放宽养老、医疗、交通、能源等领域限制 [3] - 推动能源、铁路等竞争性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 [4] 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 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4] - 浙江三门核电等5个项目引入民营企业参股 持股比例均超10% [5] - 法律要求公开发布鼓励民间投资重大项目信息 提供政策环境保障 [5] 企业家反馈 - 企业家认为法律从制度层面保障权益 解除"隐性壁垒"和"账款拖欠"等顾虑 [10] - 科技企业表示法律增强研发投入信心 可更专注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升级 [9] - 企业家期待法律成为"法治靠山"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权保护 [10] 行业影响 - 法律将促进基础设施领域市场竞争和创新 优化资源配置 [4] - 加速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领域的布局 [4] - 通过法治化营商环境释放民营经济活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9]
保护合法权益就是保护民营经济的闯劲
南方都市报· 2025-05-04 23:58
将人身权利置于第七章"首条之首",既是民法典立法精神的延续,也是对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 的人身权利更为具体、有针对性的细化。民营经济组织的经营者对民营经济组织的发展影响重大,但一 段时间以来,"网络黑嘴"针对民营企业家的蓄意炒作、造谣抹黑甚嚣尘上,让民营企业家如坐针毡、束 手束脚,"按键伤企"更是严重扰乱舆论环境、破坏营商环境。面对日益凸显的新问题,第七章内明确指 出相应不法行为的法律后果,为落实合法权益保护提供可操作、可追责的制度保障,也是"把民营企业 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平等理念的一次具体体现。 保障人身权益是享有各项权益的前提,民营企业家因此才能安心创业、取得财产,进而,有恒产者有恒 心,民营经济创造财富的动力也取决于产权权利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简言之,财产安全是民营经济的信 心基础,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然而,有关实践中对民营企业财产权的保护往往具有随意性。例如,"新官不理旧账"时有发生,拖欠账 款、政策不兑现等无疑影响民营企业的资金回流,甚至造成经营困难,民营企业的合同债权难以得到保 障。此外,在执法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对民营企业涉案财产扩大认定范围、不严格区分个人财产与企业法 人财产、合 ...
财经周报:4月28日至5月4日
新华财经· 2025-05-04 17:17
国内政策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4月30日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 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该法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 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 指导限购城市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 推动自动驾驶相关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 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2] - 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合理共担供应链融资成本 明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付款期限原则上应在6个月以内 最长不超1年 [3] - 国家能源局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 投资能源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 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 [3] 国内经济数据 - 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 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大、中、小型企业PMI均低于临界点 [4] - 截至3月末 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4亿人、2.97亿人 同比分别增加442万人、256万人、271万人 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地区持续平稳实施 平台从业人员参保超1104万人 [4] - 截至4月30日 5399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 603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社保基金身影 一季度社保基金新进146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对151只个股持股数量增加 截至一季度末 社保基金对银行业持仓市值超2300亿元 对非银金融行业持仓市值超520亿元 [6] 国内企业动态 - 五家国有大行董事会均通过修改公司章程并撤销/不再设立监事会的相关议案 尚需提交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5] - 4月蔚来交付新车23900台 同比增长53%;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5045台 同比增长273%;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3939辆 同比增长31.6%;小米汽车交付超28000台;零跑汽车交付41039台 同比增长173%;极氪科技集团销量同比增长18.7%;阿维塔销量11681台 同比增长122.6%;岚图汽车销量10019辆 同比增长150% [5] -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5月2日闭幕 吸引近1000家车企参展 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 首发新车达163台 接待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 [5] 国际经济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同比增长1% 达到1206吨 创2016年以来最强劲的第一季度需求纪录 不含场外交易的需求同比增长16% [7]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 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2.4% [7] - 美国3月商品贸易逆差增长9.6% 达到1620亿美元新高 进口额增长5%至3427亿美元 出口额仅增长1.2%至1808亿美元 [7] - 欧元区4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2% 与3月持平 高于市场预期 [8] 国际企业动态 - 苹果公司预计第三财季因美国关税政策损失约9亿美元 [7] - 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将免于25%的关税 5月3日生效 [7] 国际政策与事件 - 日本首相表示日美第二轮关税谈判暂未达成共同立场 日方希望达成“取消关税制度” 财务大臣称将继续要求美国重新考虑关税 [8] - 日本央行继续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5%左右不变 行长表示若经济和物价走势符合预期 预计将继续加息 实现2%通胀目标的时间将推迟 [8] - 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在5月8日零时至5月11日零时实施停火 期间一切军事行动停止 [8] - 4月28日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大规模停电 影响超5000万伊比利亚半岛民众 周边地区也受短暂波及 停电近10个小时后各地电力逐步恢复 [9]
创下多个第一 民营经济促进法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4 07:19
文章核心观点 民营经济促进法表决通过并即将施行,标志民营经济从政策支持转向法治保障新阶段,该法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框架,在科技创新、市场准入、权益保护等多方面有重要意义,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制度改革相关,助力“四稳”筑牢经济韧性底座 [1][5][19] 立法进程 - 2024年2月开始起草,12月国务院首次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五个月内三次审议并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九章七十八条,全文九千六百余字 [3] 法律亮点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和国家促进其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提供法治化制度框架 [5] - 覆盖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从多方面回应各界关切,多项制度首次写入法律 [5] - 体系化整合涉民企条款,解决政策碎片化问题,以稳定性法律替代阶段性政策 [7] 科技创新 -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重要主体,贡献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涵盖80%以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90%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多个领域有重大突破 [9] - 法律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鼓励参与重大工程创新和重大领域建设 [13][15]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数字化、智能化共性技术研发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合理使用数据,解决数字化转型核心痛点 [15] 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 民营经济贡献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城镇就业、90%以上企业数量,“四稳”与民营经济密不可分 [19]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求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规定和做法,强调两个“一律”,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 [26][27] 参与重点行业和领域 - 民营经济参与重点行业和领域一直在摸索,如杭绍台高铁,国家支持民营企业投资能源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 [33] -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经济深度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法律保障,确保公平进入、有话语权和分享收益 [33][35] 权益保护 - 民营经济促进法涵盖多方面,专门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规范涉企执法活动 [38][46] - 多地推进涉企执法改革,如联合执法检查、“执法码”“企业码”等,减少对企业经营干扰 [40][42] - 法律规定办理案件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禁止违法干预经济纠纷,最高法通知与之呼应 [48][49] - 最高法通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措施,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51]
强化服务保障 推动民企健康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5-03 22:43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第六章为服务保障专章,从规范行政执法、优化政务服务、加强政企沟通三大维度强化法律约束 [1] - 该法将分散政策转化为强制性法律,旨在营造健康稳定的政商生态 [1] - 立法体现"两个毫不动摇"原则,通过法律责任倒逼执行效率提升,统一各地政策差异 [3] 规范行政执法 - 针对执法随意性痛点设立禁止性条款,如第51条要求对民企行政处罚需与其他经济组织同等且与违法行为相当 [1] - 第50条明确行政机关应减少对民企正常经营的影响,第52条要求以"合并同类项"方式整合跨部门联合检查 [2] - 解决过度检查问题,如某企业一年被检查百次现象,涉及检查主体多、频次高、过程不规范等痼疾 [2] 优化政务服务 - 将"放管服"明确为法定责任,推动政府向"无事不扰、有事必应"转型 [2] - 第46-49条规定政府需公开优惠政策、制定创业鼓励政策、降低市场进出成本、培养对口人才等 [2] - 过去省市创新经验现升级为全国统一法律义务,增强政策强制性 [2] 政企沟通机制 - 第44条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民企交往时保持清正廉洁,第55条建立投诉举报和纠纷化解机制 [3] - 将2019年涉企政策制定参与机制升级为法律,防止沟通渠道空转 [3] - 改变依赖个人关系的非正式沟通模式,建立制度化对话渠道 [3]
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3 06:01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中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将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共9章78条,涵盖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 [1][2] - 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原则,确立民营经济法律地位,并将"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定为长期国策 [2] - 立法旨在解决民营经济突出问题,巩固发展成果,营造法治化发展环境,强调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原则 [2] 公平竞争与市场准入 - 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外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2025年版清单事项较2022年缩减11项至106项 [3][7]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及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3] - 国家发改委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破除生产要素使用和市场竞争障碍 [6][7] 投资融资与科技创新支持 -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在现代化基础设施、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创业,支持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3] -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新技术应用,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完善人才激励政策 [3][7] - 发改委将推进"信易贷"工作,强化融资支持,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 [7] 服务保障与规范经营 - 要求各级政府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合理诉求,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5][6] - 鼓励有条件企业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司法部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转化涉企执法经验为制度措施 [5][6] - 法律强调保障各类经济组织公平竞争权利,发改委将持续落实法律破除竞争障碍 [6]
邓海清:很多人低估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价值,不要用“救市”的心态看法律出台
凤凰网财经· 2025-05-02 22:11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核心意义 - 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将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标志着从"政策性包容"向"法治化保障"的深刻转变 [1][3] - 法律名称中"促进"二字体现司法精神,为司法解释确立价值导向,要求司法机关在模糊地带案件中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为原则裁量 [1] - 将"两个毫不动摇"上升为法律规定,提供确定性保障,政策出台前需经法律审查,违反者面临违法追责 [3] 法律对民营企业的三大优化方向 - **市场准入**:打破隐形"玻璃门",建立统一法律审查机制约束政策执行部门,消除选择性执法现象 [4] - **融资环境**:推动股权、应收账款等非传统资产担保融资,通过法律形式缩小民企与国企融资成本差异 [5] - **新质生产力**:保护知识产权并明确科技企业融资规则,以制度性保障替代短期补贴,激发长期创新投入 [5] 重点关注的金融与科技板块 - 金融层面需解决融资不平等导致的经营成本高企问题,防止金融机构集中抽贷等非系统性风险 [6] - 科技企业融资需突破传统实物担保模式,转向知识产权等要素,法律需为新型融资方式营造发展环境 [6] 应对关税战的制度性优势 - 通过法治化提升确定性,构筑开放型制度优势,对冲美国"小院高墙"策略造成的供应链不确定性 [7] - 对外释放制度稳定信号:向国际资本提供政策连续性的"定心丸",同时增强民企转型信心 [7][8] 消除不确定性的机制设计 - 将法律要求融入交易所制度、招商政策等现有体系,消除歧视性条款和双重标准 [8] - 确立法律优先于政策的原则,民营企业可依法对抗行政歧视,维权能力实现质变 [8] - 压缩执法自由裁量空间,完善司法援助机制,对违法执法行为定性为"知法犯法" [9] 法律名称的特殊导向意义 - "促进"体现积极政策取向,既消除历史枷锁又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彰显国家扶持决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