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
搜索文档
田轩:“出海”是中国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重要法宝之一
快讯· 2025-05-17 15:13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 - 在当前关税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同时降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 [1] - 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是一个突破发展舒适区的过程,需要面对其他国家在政治制度、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性 [1] - "出海"是中国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重要法宝之一 [1]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 - 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市场政策,持续欢迎外商来华投资 [1] - 鼓励外资更大程度地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1] - 资本永远流向能够给它带来最高回报的地方 [1]
中国对巴西等5国,免签!
证券时报· 2025-05-15 17:25
中国对五国实行免签政策 - 中方宣布自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免签政策 免签范围覆盖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及过境不超过30天的活动 [1] - 政策旨在提升中外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体现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立场 [1] - 外交部鼓励外国人士利用免签政策来华体验多元文化 促进民间交流 [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免签政策是中方便利国际人员流动的系列措施之一 后续可能推出更多签证便利化举措 [1] - 政策直接覆盖拉丁美洲主要经济体 预计将刺激上述国家来华商务及旅游需求 [1]
中国对巴西等5国试行免签政策
券商中国· 2025-05-15 17:09
来源:央视新闻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方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期间,宣布对巴西 等5国试行免签政策一事提问。 对此,林剑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 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五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 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林剑指出,中方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更多措施,不断提升中外人员往来便利化的水平。我们也欢迎更 多外国朋友们用好来华免签和签证便利化政策,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体验多彩绚烂、热情活力的中国。 百万用户都在看 美国调整对华加征关税! 利好突袭!外资,重大转变! 特朗普,突传大消息! 利好来袭!芯片、特朗普,突传重磅! 巴基斯坦, 重大突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责编: 王璐璐 校对:姚远 邮箱:bwb@stcn.com ...
中方宣布:对这5国免签!
第一财经· 2025-05-15 15:59
据央视新闻,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方在中阿论坛第四届部长级 会议期间,宣布对巴西等5国实行免签政策一事提问。 对此,林剑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 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免签政策,上述五国持 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林剑指出,中方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更多措施,不断提升中外人员往来便利化的水平。我们 也欢迎更多外国朋友们用好来华免签和签证便利化政策,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体验多彩绚烂、 热情活力的中国。 ...
中国对巴西等5国实行免签政策
快讯· 2025-05-15 15:25
免签政策实施 - 中国宣布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五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免签政策 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有效 [1] - 免签入境范围涵盖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及过境等目的 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 [1] - 政策旨在提升中外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体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导向 后续将推出更多便利措施 [1] 旅游业发展机遇 - 免签政策直接促进五国来华旅游观光需求增长 预计将带动酒店、航空及消费行业客流提升 [1] - 政策鼓励外国人员"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有助于文旅产业收入增长及跨境消费活力释放 [1] - 30天免签期限覆盖多数短期商务及旅行行程 为相关服务业创造更高效的人员流动条件 [1] 经贸合作促进 - 免签政策明确包含经商目的 将降低南美主要经济体对华商务往来成本 提升贸易活动效率 [1] - 阿根廷、智利等国作为关键矿产资源供应国 人员往来便利化有助于加强矿业、农业领域合作 [1] - 政策实施周期为完整年度(2025年6月至2026年5月) 为长期商务规划提供稳定性预期 [1]
辽宁省贸促会扩大国际联络“朋友圈” 扎实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15:25
国际联络网络建设 - 辽宁省贸促会与80个国家和地区的334家经贸机构建立友好关系 其中131个为铁关系 [2] - 设立中国-德国 中国-俄罗斯 中国-韩国 中国-日本和中国-美国5个双边工商合作机制 [2] - 在巴基斯坦 俄罗斯远东地区 德国 科特迪瓦等国家和地区设有6个驻外经贸代表处 [2] 经贸促进活动成果 - 一年内接待境外经贸团组105批次 签署友好协议13个 [3] - 组织49家辽宁企业参加6场境外重点展会 总展出面积达495平方米 [3] - 组织经贸代表团出访拉美和东盟 举办推介会和企业对接活动 [3] 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 推进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辽宁活动周筹备工作 [3] - 推动RCEP智库建设 在新西兰和印度尼西亚挂牌成立RCEP企业代表处 [3] - 64家驻华及驻辽境外商协会和组织机构代表近400人参会 [1] 国际合作深化 - 境外商协会代表表示希望深化与辽宁省贸促会合作 共同促进经贸发展 [1] - 通过双边经贸机制平台提升业务国际化与服务专业化水平 [2] - 持续完善国际联络图和一带一路国家商协会数据库 [2]
70余家韩资企业参与 2025年在京韩资企业专场圆桌会成功举办
北京商报· 2025-05-13 15:23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年在京韩资企业专场圆桌会 由北京市商务局和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北京贸易馆联合主办 共有LG化学 SK集团 大韩航空 友利银行 现代汽车等70余家韩资企业负责人及代表参加[1] 活动目的与意义 - 韩国驻华使馆商务官指出北京市是多数在华韩企中国总部的所在地 更是中韩经济产业合作的核心枢纽 活动旨在帮助企业了解北京市经济产业政策与企业扶持措施 为韩企制定对华投资 出口战略提供支持[1] - 北京市方面表示将以两区建设为契机 聚焦政策创新 环境优化和服务提质 坚定不移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 以更优服务 更实政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1] 政策宣介内容 - 北京市发改委分析了2025年北京市宏观经济形势 市商务局介绍了两区建设概况及部分重点领域政策[2] - 市委网信办解读了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政策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介绍了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环境与政策 以及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2] 后续计划 - 北京市将继续落实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 通过座谈交流 走访调研 政策解读等形式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诉求 助力外资企业在京长期稳定发展[2]
破浪前行:中国经济无惧风雨,勇立潮头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28
中国经济基本面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完备的产业体系形成内部循环和协同发展能力 涵盖高端制造、传统制造及新兴产业全环节[3]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整 从上游锂矿开采到下游销售服务形成闭环生态 具备抗外部关税壁垒和技术封锁的能力[3] 内需市场优势 - 14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支撑消费潜力 消费结构升级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 涵盖日常消费至高端奢侈品全领域[4] - 国内市场具备"稳定器"功能 外部需求波动时可转向内需维持企业生产经营 保障经济平稳运行[4] 科技创新驱动 - 5G技术全球领先 基站建设数量与用户规模居前列 应用于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等领域[5] -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 医疗领域提升诊断效率 金融领域实现精准营销与风险评估[5] -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 太阳能、风能、水能技术产能全球领先[6] 政策支持体系 - 政府通过减税降费降低企业增值税/所得税负担 减少社保缴费成本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6] -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引导资金流向实体企业 降低融资成本[6] - 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交通/能源/水利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并创造就业[6] 区域与开放战略 -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促进东中西部产业合作与资源互补[7] -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建设 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7]
中国消费提振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优质产品对华出口提供商机
新华网· 2025-05-13 09:47
中拉贸易增长 - 2024年中国与拉美商品进出口总额达5184.67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进口额2414.66亿美元,较五年前增长46% [2] - 中国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供需双方形成从采购到销售的热烈互动 [2] - 天津港开通天津—南美西新航线,覆盖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智利等国家 [2] 拉美农产品在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智利车厘子出口额超30.91亿美元,其中90%以上发往中国,盒马鲜生广佛莞中珠区域销量同比增长40% [5] - 智利成为中国第二大鲜果进口来源国,3J、4J高规格车厘子及礼盒装受青睐 [5] - 秘鲁太阳芒、智利西梅、巴西咖啡等拉美农产品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并受消费者欢迎 [5] - 厄瓜多尔玫瑰春节期间在北京新发地售出4万多枝,秘鲁朱顶红种球对华出口持续增长 [6] 自贸协定推动贸易便利化 - 中国与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签署的自贸协定均已生效实施 [6] - 厄瓜多尔金枪鱼罐头在中厄自贸协定框架下完成首单进口 [6] - 自贸协定促进贸易自由化,使拉美优质产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6] 拉美企业拓展中国市场 - 智利全国牛奶生产商联合会看好中国奶制品消费需求增长潜力 [8] - 秘鲁圣马科斯国立大学学者认为中国进博会等活动显著促进国际商品进口与消费 [8] - 拉美企业积极寻求与中国经贸合作机遇,如洪都拉斯咖啡豆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 [8] 中国消费升级带动需求 - 中国消费升级政策提振内需,拉美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市场新需求 [3] - 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为拉美产品对华出口创造机遇 [6] - 中国庞大消费市场对高品质花卉、海鲜等拉美产品需求旺盛 [6][5]
“非洲心脏”为何成功逆袭?
虎嗅APP· 2025-05-13 07:5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黄凡,头图来自:AI生成 我过去对非洲大陆的印象,只限于对埃及、摩洛哥等非洲边缘国家的观感。 非洲的核心区域现状究竟是怎样的?这一次我就利用五一长假,直接深入到非洲的心脏地带——卢旺达去 看看。 国人心目中的非洲,往往与贫困、战乱、落后等负面的词联系在一起。以至于笔者在准备这次中部与东部 非洲之行时,因担心水土不服而带上了一周的"干粮",家人在送别时更是对安全问题千叮咛万嘱咐。我心中 不免忐忑,也一直在祈祷。 真实的非洲到底如何?经过飞机中转,到达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第一印象就是天朗气清、白云飘飘,随后 看到整洁的街道、精致的别墅区、国际化咖啡馆……感觉这个非洲小国的首都确实有欧洲城市的味道了。 四处走访了几天,发现整体经济与社会发达程度与中国2000年初相似。总体上,这里的环境干净整洁,人 们很友好,感觉挺安全,经济活动也比较活跃而且有序,有蒸蒸日上的感觉,真是颠覆了我们过去在国内 新闻报道中形成的对非洲的认知了。 在网上深入查找一下资料后,就能了解到卢旺达近30年的发展历程堪称非洲大陆的奇迹。 这个位于非洲心脏地带的小国,从1994年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