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搜索文档
机构:印度的IPO繁荣料将在未来十年增加3万亿美元的市值
快讯· 2025-07-10 10:47
金十数据7月10日讯,JM Financial副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Vishal Kampani表示,印度首次公开募股 (IPO)的繁荣可能会在未来10年增加2万亿至3万亿美元的市值。Kampani在接受采访时称:"印度将成 为全球最有趣、最令人兴奋的市场。"他指的是未来几年可能在该国进行的IPO。机构汇编的数据显 示,今年以来,印度IPO融资总额已超过60亿美元。印度最大私人银行HDFC bank旗下的影子银行HDB Financial Services刚刚通过IPO筹集了15亿美元,这是今年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JM Financial是牵 头银行之一。ICICI Prudential Asset Management周二亦申请了首次公开募股,筹资至多12亿美元。 Kampani表示,即使一些估值在短期内可能显得过高,但长期来看,投资者仍可以获得可观的回报。 机构:印度的IPO繁荣料将在未来十年增加3万亿美元的市值 ...
这公司IPO!控股股东既是大客户又是第一大供应商,独立性受到重点问询
梧桐树下V· 2025-07-10 10:28
公司概况 - 北矿检测技术(873694)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控股股东矿冶科技集团合计持股87.64% [1] - 公司是国内有色金属检验检测领域领先企业,市场占有率约3%,2021-2023年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1%、2.72%、3.04% [2][3]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LME指定的LSA机构,业务覆盖矿石、冶炼产品、环境样品等检测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74万元、11047万元、1480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27% [1][4]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15万元、4166万元、5063万元,毛利率维持在61%-65%区间 [1][6]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8100-9000万元(同比+23.75%-37.50%),扣非净利润2800-3400万元(同比+9.64%-33.13%) [6][7] 关联交易与独立性 - 控股股东矿冶集团2022-2024年既是公司前三大客户(收入占比6.23%、5.09%、2.79%),又是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37.28%、16.73%、13.06%) [8][10][12] - 关联交易内容包含检测服务、安环燃料动力、食堂物业等,交易所问询经营独立性及交易公允性 [13] 行业对比 - 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62.65%、64.69%、61.43%,较6家可比公司均值(46.83%、47.21%、44.35%)高出16个百分点 [15][16] - 销售费用率不足同行10%:2022-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1.78%、1.96%、1.25%,远低于行业均值11.60%、12.67%、13.44%,销售人员仅3-4人 [17][18][19] 资金状况与募资计划 - 报告期累计现金分红3040万元,财务费用连续三年为负(-51.82万元、-125.13万元、-176.27万元) [20][21] - IPO拟募资1.788亿元,其中1.426亿元用于检测仪器研发基地建设,3621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22]
12家IPO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
梧桐树下V· 2025-07-10 10:28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5年第二批IPO企业现场检查名单 - 共有12家IPO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其中沪主板3家、深主板3家、科创板5家、创业板1家 [1] 被抽查企业基本信息汇总 - 12家企业2024年营收跨度从2.08亿元(芯密科技)至403.10亿元(惠科股份),净利润跨度从0.63亿元(芯密科技)至25.89亿元(惠科股份) [5] - 科创板企业占比最高(5家),涉及半导体设备、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 [5] - 保荐机构中中信证券参与3家,中金公司参与2家,显示头部券商在IPO市场的优势地位 [5] 重点企业分析 长裕集团 - 主营锆类产品和特种尼龙,2024年营收16.37亿元,扣非净利润2.01亿元,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3.3%左右 [6][8] - 实际控制人刘其永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53.2%股权 [7] - 2022-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43.25%降至17.73%,显示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8] 易思维 - 专注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2024年营收3.92亿元,扣非净利润0.62亿元 [9][11] - 研发投入占比高达30.06%,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2] - 实际控制人郭寅通过多层架构控制56.13%股权 [10] 恒运昌 - 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024年营收5.4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85.3% [13][15] - 扣非净利润从2022年0.20亿元增至2024年1.31亿元,增速显著 [15] - 实际控制人乐卫平控制72.87%表决权,股权集中度高 [14] 惠科股份 - 显示面板行业龙头企业,2024年营收403.10亿元,扣非净利润25.89亿元 [54][56] - 员工规模达17,033人,拥有40家境内子公司和19家境外子公司 [54] - 实际控制人王智勇通过多层架构控制52.31%表决权 [55] 行业特征 - 半导体产业链企业表现突出,包括恒运昌(设备零部件)、芯密科技(密封件)等 [13][17] - 新材料领域企业普遍保持10%以上的研发投入,如未来材料(含氟功能膜)研发占比9.54% [40][43] - 汽车电子企业埃泰克2024年营收34.68亿元,显示汽车智能化趋势带动相关产业链增长 [21][24]
东莞企业IPO迎受理潮,北交所成“集结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0:26
东莞企业IPO爆发式增长 - 上半年沪深北交易所获受理IPO东莞企业数量达11家,其中在审企业8家,6月单月受理5家占比近五成 [1] - 北交所成为主阵地,7家东莞企业冲击北交所IPO(占比超六成),其中6家进入审核流程,审核聚焦创新性与业绩可持续性 [1] - 港股市场同步活跃,东阳光药二次递表港交所计划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主板 [1][4] 北交所成为IPO核心战场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177宗IPO中115家拟冲击北交所(占比超六成),东莞受理量位居全国前四 [2] - 6月受理激增源于政策周期与市场规律共振:北交所沉淀项目释放+主板/科创板撤材料企业转向 [2] - 北交所明确创新性量化指标:研发强度需超3%或年均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 [6] 东莞企业梯队与行业特征 - 截至2024年末东莞拥有184万户市场主体、22万家工业企业、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广东地级市首位,2024年总数量/总市值较2020年增长72.2%/41.9%,后备企业扩至347家 [3] - 上半年北交所申报企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制造业细分领域占比突出 [3] 港股市场多元化案例 - 东阳光药采用"介绍上市"模式整合医药资产:私有化港股平台东阳光长江药业+合并A股/港股分拆资源 [4][5] - 天域半导体等企业同步赴港上市,形成境内境外双线布局格局 [4] 企业创新力成为审核焦点 - 成功上市案例汉维科技(环保助剂)、力王股份均为细分领域"领头羊",汉维科技为东莞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 [7] - 天健新材(工程塑料)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半导体等领域,客户含比亚迪、小米;邦泽创科(办公电器)客户含亚马逊、沃尔玛 [8] - 北交所问询重点包括:核心技术来源(华汇智能)、行业竞争格局(东实环境)、毛利率持续性等 [8]
我国推出新一批稳就业支持政策|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07:51
宏观经济 - "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前三个经济大省2024年的总量 超过长三角地区的总量 [1] - 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 [2] - 商务部将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 资本市场 - 周三A股上证指数跌0.13%报3493.05点 深证成指跌0.06% 创业板指涨0.16% 市场成交额1.53万亿元 [4] - 港交所上半年有44家新上市公司 同比增长47% IPO募集资金1071亿港元 同比上升699% 总集资金额2808亿港元 同比上升322% 日均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 同比升118% [4] - 2025年以来已有超23家企业在过会后终止IPO 其中17家未提交注册即撤回 6家在注册阶段终止 [4] - 107只个股已发布上半年业绩数据 其中83股预喜 24股业绩同比翻倍 [4] 基金行业 - 7个交易日内超20只基金宣布降费 涵盖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及FOF产品 管理费率在0.15%及以下的低费率基金产品数量突破1050只 [5] 公司动态 - 英伟达市值盘中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到该里程碑的公司 [7] - 阿里巴巴完成私募发行120.23亿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息可交换债券 [7] - TCL科技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826亿元-906亿元 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18亿元-20亿元 同比增长81%-101% [7] - 红塔证券预计半年度净利润6.51亿元-6.96亿元 同比增长45%-55% [7] - 唯品会运维总监马某涉嫌职务犯罪被刑事拘留 长期收取供应商好处费数额巨大 [7] 国际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 道指涨0.49% 标普500指数涨0.61% 纳指涨0.94%创历史新高 英伟达涨逾1% 总市值盘中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 [8] - 美国将对多国产品加征关税 文莱和摩尔多瓦25% 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及利比亚30% 菲律宾20% 斯里兰卡30% 巴西50% [8]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之间 [8]
七年冲击四次IPO,第五次菊乐股份能否冲击成功
搜狐财经· 2025-07-09 23:39
公司概况 - 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成都菊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1996年进入乳制品行业,深耕含乳饮料及乳制品领域二十多年,拥有完整产业链,是西南地区规模乳制品企业之一 [1] - 公司近期通过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正式获得IPO申报资格 [1] IPO历程与问题 - 公司7年内4次冲击IPO失败,主要问题包括内部控制缺陷和研发投入不足 [5][6][7] - 2014-2019年期间,公司眉山分公司出纳挪用资金9577.89万元,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内控漏洞 [6] - 公司存在利用个人账户对外收付款项的情况,直至2021年12月才注销该账户 [6]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仅0.29%,远低于同行超过1%的水平,2020年研发投入仅199.66万元 [7] 财务表现 - 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8.29亿元、9.94亿元、14.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3亿元、1.58亿元,净利润率从13.39%下滑至11.12% [8] - 2020-2024年营收从9.94亿元增长至16.41亿元,增长65.09%,净利润从1.3亿元增长至2.32亿元,净利润率从13.08%回升至13.58% [8] - 2024年四川地区营收12.40亿元,占总收入76.03%,电商渠道同比增长73.81% [9] 业务结构 - 含乳饮料是公司主要业绩支撑,2024年占总营收58.2%,毛利率超40%且呈上升趋势 [9] - 公司将牦牛乳品作为未来20年发展重点,已注册3家相关子公司 [9] - 2023年国内牦牛奶市场规模26.24亿元,牦牛存栏量超1600万头,年产奶量超90万吨 [9] 市场定位 - 公司95%营收来自四川省,其中70%来自成都,区域特征明显 [8] - 公司正通过牦牛乳品及产业链创新增强竞争力,但牦牛奶市场规模仍有限 [9][10]
供货京东方、LG等,PCB厂商超颖电子即将上会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09 17:40
公司上市计划 - 超颖电子将于7月10日接受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 [1] - 公司计划上市募资6.6亿元 其中4亿元用于高多层及HDI项目第二阶段扩产 2.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专注于印制电路板(PCB)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涵盖双面板至二十六层板、HDI板、厚铜板、金属基板、高频高速板等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器、存储、消费电子和通信等领域 [1] 汽车电子领域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多阶HDI及任意层互连HDI汽车电子板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 PCB产品基本覆盖整车各部位需求 [2] - 与大陆汽车、法雷奥、博世、安波福等全球Tier 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特斯拉等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显示领域 - 公司与京东方、LG集团等全球领先显示面板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 双面板、金属基板PCB产品广泛应用于LCD、OLED和Mini LED等显示面板 [2] - 针对大尺寸显示屏需求 公司推出超大尺寸液晶显示屏主板产品 应用于京东方等面板制造商的65英寸以上产品 [2] 存储领域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内存条 [2] - 与希捷、西部数据、海力士等知名存储设备制造商建立稳定合作 [2] 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营收分别为35.14亿元、36.56亿元和41.24亿元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2.66亿元和2.76亿元 [3] IPO进程 - 公司于2023年9月开始计划上市 同年12月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3] - 本次上交所审核会议标志着IPO进入关键阶段 [3]
SpaceX为何迟迟不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09 14:04
控制权与战略核心 - 公司坚持将控制权作为战略核心,明确反对围绕季度报告运转的经营模式,以保障长期愿景如火星殖民的实现 [2] - 创始人强调不会让公司被"短视的私募"主导,在控制权与资本扩张的权衡中选择前者 [2] 资金状况与融资策略 - 最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约4000亿美元,较此前3500亿美元估值提升约14% [3] - 自成立以来累计融资近120亿美元,通过内部"tender offer"机制为员工提供流动性,形成自给式资本体系 [3] - 当前资金充裕,上市筹资被视为非必要选项 [3][7] Starlink业务分拆计划 - Starlink贡献公司总营收约50%,已实现盈利,被视为未来独立IPO的主要载体 [4] - 分拆Starlink上市可规避母公司整体IPO的监管压力,同时保留资源聚焦火箭发射与太空基建 [4][6] 资本市场环境分析 - 航天板块被视为"慢成长"型领域,面临长期超前投资与监管复杂性的双重挑战 [5] - 2025年IPO市场回暖背景下,公司仍暂缓上市计划,部分受美国新税务法案对太空基建税收优惠的影响 [5] 双轨并行发展路径 - 采用"巨型融资+分拆"策略:通过新一轮融资推动估值至4000亿美元,同时推进Starlink分拆上市 [6] - 分拆后视市场情况评估母公司上市必要性,以最小化监管成本并保持战略控制权 [6] - 不上市决策基于主动规避短期市场压力,而非融资能力不足 [6][7]
100多个并购重组典型案例分析
梧桐树下V· 2025-07-09 12:32
2024年A股IPO与并购重组趋势 - 2024年A股仅完成100家IPO上市,为近十年最低水平[1] - IPO收紧背景下,拟IPO企业、撤材料企业及辅导期企业加速转向并购重组作为替代上市路径[1] - 2025年各行业及央国企专业化整合进程显著加快[1]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内容架构 - 手册包含342页、17.3万字,覆盖11个章节,从买方、卖方及中介机构视角系统梳理并购全流程要点[2] - 提供纸质资料、线上课程(丹纳赫VS爱尔眼科案例解析)及定制笔记本三合一产品[1] 核心章节要点 交易前期准备 - 第1章强调信息对称与沟通,要求买方提前评估卖方财务规范可行性,明确迁移/返投要求、资源分配及股东套现等易纠纷事项[9][10][11] 方案设计与估值 - 第3章整合并购比例、操作周期、业绩对赌、终止条件等设计要素[14] - 第4章详解4种作价方式(投资额/净资产/评估/差异化作价)及3种评估方法(资产基础法/未来收益折现法/市场比较法),提出业绩对赌需涵盖期限、补偿方式等6维度[16] 支付与融资 - 第5章分析现金/股份/零收购等支付方式优劣,配套债务/股权/信托融资操作案例[21][22] 谈判策略 - 第6章通过案例解析谈判全流程,包括情报收集、地点选择、开局策略及攻守技巧[24] 上市公司专项 - 第9章135页深度剖析要约收购(流程/定价/监管)、协议/间接/管理层收购及反收购(毒丸计划案例)[26][27] - 第10章以重大资产重组案例解析股份锁定期分期解锁设计,建议前期低比例+后期递增模式[27] 并购后整合 - 第11章提供团队融合方法论:通过交叉轮岗(如财务人员跨区域调配)、业务协同及文化渗透实现整合,强调收购方需扮演辅助者角色[28][29] 手册特色 - 全流程覆盖尽职调查(财务/法律/业务尽调)、税务处理(所得税/增值税特殊性处理)、上市公司收购合规要点等模块[4][5][6] - 采用大量真实案例辅助理解,如丹纳赫并购逻辑、爱尔眼科扩张路径等实操示例[1][22][26]
山东资本市场月报(6月):淄博新增1家A股公司,泰和科技领涨鲁股
大众日报· 2025-07-09 12:00
淄博新增A股上市公司 - 新恒汇(301678 SZ)于6月2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山东今年第二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也是淄博首家[2]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领域,包括智能卡业务(2024年占比69.28%)、蚀刻引线框架业务和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4亿元、7.67亿元和8.42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10.9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52亿元和1.86亿元[2] - 本次IPO发行5988.8867万股,发行价12.80元/股,募集资金7.67亿元,首日收盘价42.12元/股,涨幅229.06%,总市值达100.90亿元[3] 山东IPO审核动态 - 6月山东在审IPO企业中有13家更新审核状态,其中4家为已受理,4家为已问询,2家为已回复[4] - 祺龙海洋(874392 BJ)审核状态为中止审查,信通电子(001388 SZ)已发行并于7月上市[5] - 海湾化学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审核,该公司原计划募集30亿元用于产能扩张及技术升级[6] - 截至6月末,山东IPO排队在审企业共计16家,分布在深交所主板(1家)、科创板(1家)、上交所主板(2家)、创业板(3家)和北交所(9家)[6] 再融资审核情况 - 6月有5家鲁企更新再融资审核状态,其中威马股份(430732 NQ)、康派斯(872836 NQ)和奔月生物(873255 NQ)增发状态为已受理[7] - 中泰证券(600918 SH)增发状态为已问询,东岳机械(838849 NQ)增发已通过审核[7] 山东A股市场概况 - 截至6月末,山东A股上市公司共309家,其中沪深主板199家、科创板68家、创业板22家、北证20家[8] - 城市分布方面,青岛65家最多,其次为烟台51家、济南46家、淄博34家、潍坊30家[8] - 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38445.71亿元,烟台(8183.91亿元)、青岛(8040.13亿元)和济南(6963.65亿元)位列前三[10] - 6月烟台总市值反超青岛,淄博(2148.52亿元)反超济宁(1888.26亿元)[13] 鲁股市值及股价表现 - 山东市值前十上市公司总市值13154.85亿元,7家超千亿,海尔智家(2136.52亿元)、万华化学(1703.63亿元)和中际旭创(1620.68亿元)位列前三[13] - 6月222只鲁股上涨,85只下跌,泰和科技(300801 SZ)以76.05%涨幅领涨,山东墨龙(002490 SZ)涨61.42%[18] - 跌幅最大的是退市鹏博(600804 SH)跌77.42%,中程退(300208 SZ)跌69.77%,安德利(605198 SH)跌超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