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搜索文档
财米油盐丨在家门口,来一场15分钟极限挑战
人民网· 2025-10-21 20:37
在服务功能持续完善的同时,我国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推动社区"硬环境"和"软服务"双提升。据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统计,截至今年9月,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0万个,已增设养老、托育、助餐、便民市场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 7.96万个,增设停车位400万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3200多万平方米。 更值得期待的是,"进阶版"便民生活圈正加快落地。9月下旬,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 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通过20项具体任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一老一小",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 根据规划,到2030年,全国将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打造500条"银发金街"、500个"童趣 乐园";推动一批基础型、提升型便民生活圈转变为品质型,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0%以上。 从柴米油盐到精神家园,从方寸社区到广阔城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便利"入圈",幸福"出圈",标记出一个个兼具效率和 品质的美好坐标。 从寄快递、买日用品,到选水果、打印资料、买药,完成这5项任务需要多久?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街道,记者实地进行 了一场"计 ...
一刻钟品质生活节走进北京海淀中关村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5:25
活动概况 - 2025一刻钟品质生活节第五场活动于10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举办[1][3] - 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和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1] 家政服务行业 - 活动主题为“一刻钟焕新家”,聚焦智慧家政、养老助老、护孕育婴、收纳清洁及新兴家政五大板块[3] - 京东家政、苏宁易购、美团X轻喜到家、云朵家政、佳和誉泰等二十余家知名服务平台与企业参与[3] - 京东家政提供智能清洁体验,苏宁易购展示家电养护一体化服务,美团联合轻喜到家推出便捷上门服务套餐[3] - 云朵家政主打标准化与定制化并行的家庭健康解决方案,佳和誉泰提供个性化产后修复服务[3] 就业市场 - 活动特设招聘专区,多家家政及生活服务企业提供家政员、超市理货员、家电维修、图书馆服务等多种岗位[3] - 招聘会有效缓解服务企业的用工需求,为求职者搭建家门口的就业桥梁[3] 绿色环保与社区互动 - 活动设置跳蚤市场,居民交换或售卖闲置玩具、书籍、小家电和家居用品,促进旧物循环利用[4][5]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双榆树支行推出“衣旧焕新”旧衣回收活动,传递资源循环理念[5] - 活动促进邻里交流,让环保节俭新风尚在社区流行[4][5] 便民生活圈发展 - 活动吸引众多市民举家参与,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居民认可“下楼即达”的便利形式[6] - 未来北京市将继续围绕市民需求举办活动,引导业态升级和服务创新,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6]
人民至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江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六
新华日报· 2025-10-20 07:09
就业市场与政策 - 江苏省人社部门创新招聘形式,将招聘会搬进“苏超”足球赛第二现场,借助赛事流量创造就业增量 [1] - 为帮助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江苏征集1万余家单位20万个优质岗位,并募集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12.8万个 [2] - 2024年计划全年开发不少于235万个岗位,其中政策性岗位不少于15万个、市场化岗位不少于200万个 [2] - 2024年前8个月,全省归集发布岗位365.7万个,其中月薪6000元以上且缴纳五险一金的市场化岗位117万个 [2] - 5年来江苏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连续5年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3] - 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47498元提高至2024年的55415元,2024年上半年达30706元,同比增长5.2% [3] - 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1年的2.16:1收窄至2024年上半年的1.98:1 [3] 社会保障体系 - 2024年9月底前,全省1197万老年参保居民领到新增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此为连续第14年提高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 [4] - 江苏连续实现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保登记、代缴保费、享受待遇“三个100%” [4] - “十四五”以来,江苏每年将75%以上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 [4] - 新沂市投入1320多万元改造社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辐射10余个小区,3000余名老人享受适老化服务 [4] - 江苏已建成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58家,拥有床位9.71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超70% [5] - 江苏转型升级后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普遍增设社区托养、日间照料功能,重点设置护理型床位 [6] - 2024年江苏率先出台“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将关爱服务年龄段扩展至全生命周期,服务全省479万残疾人 [6] 公共服务与资源均衡 - 江苏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现省内异地生育联网结算,“零垫付、零跑腿” [7] - 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构建覆盖小学到高中的全学段课程体系,2024年暑期吸引超2400万人次师生、家长在线参与 [8] - 空中课堂开设“家长课堂”,联合省教育厅“润心”行动工作专班推出专题直播课 [8] - 常州市金坛区成立“1+9+N”紧密型医共体集团,实现医共体内患者诊疗和公卫数据互联互通,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 [8] - 江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累计派驻技术骨干1.64万人次,帮助开展新技术527项,培训医务人员12.78万人次 [9] - 全省84.5%的县级医院建成三级医院 [9] - 江苏“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医保公共服务乡镇(街道)全覆盖,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超85% [10] - 江苏各地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完整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15分钟文化生活圈”等充分融合 [10]
我家的十四五 财米油盐丨在家门口的“CBD”,记者来了一场15分钟极限挑战
人民网· 2025-10-19 10:05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 [1] - 试点建设遵循"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以"一圈一策"优化社区设施布局推动便民服务网络织密 [1] - 便民生活圈使社区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实现日常生活基本消费与品质消费 [1] 社区环境与服务设施提升 - 截至2024年9月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0万个已增设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96万个 [2] -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增设停车位400万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3200多万平方米 [2] - 城市更新项目推动社区"硬环境"和"软服务"双提升 [2] 便民生活圈未来发展规划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文提出20项具体任务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突出"一老一小" [2] - 规划到2030年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打造500条"银发金街"和500个"童趣乐园" [2] - 目标推动一批基础型提升型便民生活圈转变为品质型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0%以上 [2]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用“卡路里”打开“十四五”这五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5 15:52
城市更新与老旧楼宇改造 - 全国在“十四五”期间加装电梯12.9万部,旨在解决老年人爬楼等现实困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5] - 老旧楼宇改造不仅是简单维修,更是回应居民需求,让居民节省体力和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生活活动 [5] 慢行网络与体育设施建设 -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行网络,并推进体育健身步道和体育公园建设 [9] - 全国新建城市绿道2.5万公里,建成1500多个体育公园,将城市转变为开放式健身房 [9] - 骑行道等设施将通勤路变为燃脂路,公园成为居民便捷的能量场 [7][9] 共享单车发展与居民骑行习惯 - 截至2024年末,全国投放共享单车超1200万辆 [11] - 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一周骑行4次以上,全国骑行路线增长两倍多 [11] - 平均每周人均骑行2.5公里,约消耗125千卡,一年累计消耗热量相当于22块300千卡的奶油蛋糕 [11][12]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目标是实现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 [14] - 具体行动之一是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使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满足吃饭、买菜、看病、托育、健身等需求 [14] - 全国已建成6000多个此类生活圈,帮助居民节省奔波消耗,将能量用于家庭和生活 [16]
多视角透视这本“热量账单”看“十四五”蓝图 | 改变悄然发生↓
央视网· 2025-10-15 11:28
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 - 全国加装电梯12.9万部,解决老年人出行困难并改变居民被动能量消耗模式[6] - 老旧楼宇改造从简单维修升级为满足居民实际需求,解放居民体力和时间[6] 慢行交通网络与体育设施建设 - 全国新建城市绿道2.5万公里并建成1500多个体育公园,将城市转变为开放式健身房[10] - 共享单车投放超1200万辆,三分之一用户周骑行超4次,人均周骑行2.5公里可消耗125千卡[12] - 骑行路线增长两倍多,每周两次3公里跑步年消耗18720千卡,相当于7次马拉松跑量[13] 便民生活圈建设 - 全国建成6000多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16][18] - 生活圈覆盖餐饮、购物、医疗、托育、健身等服务,减少居民奔波消耗[16][18]
广州启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季 首创“幸福半径同心圆”四个一共建模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4 20:16
广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活动 - 活动于10月11日在广州南沙区创享湾举行,主题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过去三年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工作动员部署 [1] - 活动由广东省商务厅指导、广州市商务局主办,百余名省市区商务部门领导、社区代表、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及品牌企业负责人出席仪式 [1] 试点建设成效 - 广州作为全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城市和省内首个试点城市,已在21个试点区域、87个社区构建起业态齐全、智慧便捷的便民服务网络 [2] - 广州拥有各类商业网点超30万个,15分钟服务范围覆盖率超80%,21个试点商业网点数量超15000个,带动就业超11万人,服务居民约100万人 [4] - 2024年“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在广州等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位列第1,全市有肉菜市场470余家、超1000家商超、养老机构279家 [4] 政策规划与支持 - 2024年8月印发《广州市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结合便民生活圈开展家电、乘用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4] - 2025年10月发布《广州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专项规划(2023-2030年)》与建设指引,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发布此类指引和专项规划的城市 [4][5] - 《专项规划》聚焦科学划定生活圈范围、分类打造特色生活圈等五大核心任务,《建设指引》从规划布局、业态配置等五个维度提供具体指导 [5] 企业参与与创新模式 - 美团分享了“近象便利”系列产品等社区服务创新成果,银联发布了“幸福半径”小程序便民服务平台 [6] - 首创“幸福半径同心圆”共建模式,通过绘制“四个一”同心圆打造一个生态圈核心、一套文件、一张云图、一个项目库 [5] - 银联商务、顺丰速运、华为、美团、广发银行、钱大妈等10多个企业集体宣读共建联盟承诺书,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11] 便民服务与消费促进 - 活动设置银龄关爱区、青年活力区与儿童成长区三大沉浸式体验区,提供免费体检、智慧养老、中医理疗、便民理发、小修小补等服务 [13] - “食在广州”消费券覆盖全城热门商圈与餐饮名店,单笔餐饮消费最高可省200元,美团整合全链路优惠累计可省超百元 [14] - 番禺、荔湾两区推出购车补贴,个人最高享政府补贴5000元,叠加车行店补最高可超50000元,滴滴出行发放价值127元优惠券包 [14] - 全市11个区将联动推出超150场便民服务活动,覆盖“食、购、游、娱、文、体、养”等多个生活场景 [14]
城区面貌焕新提质 北京西城以城市更新提升综合承载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4:49
城市更新规模与成效 - 西城区以系统化规模化城市更新提升综合承载力,平安大街、地外大街、德内大街等4条标志性大街全部提升,西单-积水潭桥老街整治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1] - 五年来完成道路大修84条,拆除护栏153公里,入地架空线20.6公里,根治350座供热设施隐患、895处积水点,落地海绵城市项目669个,建成标准应急避难场所20处[2] - 改造老旧小区148个、268万平方米,平房院落退租4713户,片区单元式、整院退租式、共生街区式等多种更新模式取得进展,烂缦胡同、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胡同等17个项目获评北京城市更新奖项[2] 城市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 - 西城区人口密度达2.16万人/平方公里,建筑密度达30.8%,通过精细治理打造238条精品街巷、878条优美街巷、150条慢行林荫道路、5条城市画廊、2.2公里滨水绿道[2][3] - 区内拥有94个各类公园、187个最美院落、6处城市森林,PM2.5平均浓度较"十三五"末改善33.8%,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9.98%[3] - "九河十二湖"断面水质达标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稳定在100%,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四年保持良好水平[3] 商业活力与便民服务 - 系统改造升级西单、大栅栏、地安门等传统商圈,培育提升金融街、西外等新商圈,西单大悦城、北京坊获评"全球首发中心",累计引进"首店"328家[6] - 今年5月份开业的中海大吉巷总体量36万平方米,引入品牌118家,首店、定制店占比超50%[6] - 建成53个"十分钟便民生活圈",实现263个社区全覆盖,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试点区[6] 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 - 高标准完成21项中轴线申遗任务,腾退安徽会馆等文物41处,腾退面积达4.7万平方米,发布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20个,推出中轴线特色旅游线路8条[7] - 凝练"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文化标识,打造"六张文化金名片""三大文化会客厅","会馆有戏"、老舍戏剧节、白塔夜话等品牌活动持续举办[7] - 今年"海棠诗会"吸引5大洲4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参加,"丁香诗会"征集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余篇作品[7]
新业态新场景撬动新消费,武汉加速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搜狐财经· 2025-10-13 21:16
武汉消费市场总体发展 - 武汉正大力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消费市场提质升级,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 2024年武汉新增商业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二,人均商业面积达1.03平方米/人,位列全国第六 [1] - 武汉消费吸引力与辐射力持续增强 [1] 京东MALL在武汉的布局 - 武汉是全国唯一拥有三座京东MALL的城市,京东MALL在武汉实现“一城三店”版图 [1] - 京东布局与武汉消费市场爆发式增长高度同频 [1] - 区域优势、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构成武汉吸引京东布局的“三重引力” [3] 首店经济与新消费场景 - 武汉亲橙万象汇引进“蒜鸟”、“省博文创”、“香蕉攀岩”等首店首展作为核心策略 [4][6] - 通过融合潮流文化与荆楚元素的IP首展吸引年轻客群和文博爱好者,带动商场客流和关联业态销售跃升 [6] - 新业态受到消费者喜爱,有效放大武汉作为消费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6] 新能源汽车政策与市场表现 - 武汉积极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新能源车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7] - 岚图汽车充分利用各级补贴优惠,将政策优惠覆盖全系车型 [9] - 今年1—7月,岚图汽车累计销量达68263辆,同比增长88%,其梦想家车型连续稳居全国高端新能源MPV销量冠军 [9]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 武汉是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 [11] - 中百集团整合旗下多元业态资源,构建高效线上服务体系,并开设首家折扣店小百惠和FOODMART新一代食品超市 [11] - 中央花园便民生活圈辐射面积2.4平方公里,覆盖约10万居民,实现“下楼即消费” [14] 老字号出海与数字化转型 - 蔡林记作为武汉本土首家出海的老字号餐饮企业,已在新加坡开设海外首店,并计划拓展至马来西亚、欧美及中东 [16] - 蔡林记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触达全国,并入驻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首月登顶新加坡食品类目潜力榜 [16] - 从近300家门店到布局全球,蔡林记是武汉消费品牌走向世界的代表 [16]
让“家门口”的美好生活更便捷更温暖更高品质 “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月”上海站启动仪式举行
解放日报· 2025-10-11 09:41
活动与联盟成立 - "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月"上海站启动仪式在长宁区虹桥公园举行 [1] - "上海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联盟"由百联集团发起并正式成立 [1] - 联盟首批成员涵盖拼多多、京东电器、春秋旅游等10家企业 [1] 服务内容与领域 - 服务涵盖钟表修理、配镜清洗、银发旅游、家电以旧换新、家政服务、适老化改造、物业维修等高频需求领域 [1] - 服务商将持续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美好生活体验 [1] 战略合作与发展方向 - 长宁区已与百联集团等市属国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将重点聚焦时尚消费升级、品质服务供给、全龄段友好和多元化创新 [1] - 在发展实物消费的同时,进一步加速服务消费提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