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
搜索文档
中国方案为全球妇女发展提供新路径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4 16:15
峰会核心意义与评价 - 全球妇女峰会被外媒评价为意义重大,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 [1] - 与会领导人认为中方以鲜明责任担当和强大领导力为世界妇女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1] - 巴西《论坛》杂志评价中方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提供新模式 [2] - 肯尼亚《星报》评价中国的成功范例为其引领全球妇女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6] 中方提出的四点建议 - 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2] - 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2] - 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 [2] - 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 [2] 中方宣布的五项支持举措 - 未来5年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 [6] - 提供1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额度 [6] - 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型项目 [6] - 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 [6] - 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 [6] 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成就 - 6.9亿妇女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4] - 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0.9岁 [4] - 高等教育在校生女生占比达到50.76% [4] - 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四成 [4] 全球妇女事业现状与挑战 - 消除性别数字鸿沟可惠及全球3.43亿妇女和女童 [3] - 消除性别数字鸿沟预计到2030年推动全球经济增长1.5万亿美元 [3] - 全球仍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冲突战乱 [6] - 全球有20亿妇女和女童缺乏社会保障 [6] 中国的国际合作与贡献 - 中国与全球140多个国家、420多个妇女组织等保持友好交往 [6]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鲁班工坊和菌草技术,帮助100多个国家妇女就业 [6]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峰会背景与意义 - 2025年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2] - 峰会旨在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30周年并传承其精神 [3] - 中国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倡议2025年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 [3] 中国主张与建议 - 提出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等4点建议 [4] - 强调安全发展治理合作4个维度的中国主张旨在凝聚共识推动行动 [4] - 通过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10] 中国实践与成就 - 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比例超过一半 [6] - 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已为6600多名乡村女性提供职业技能与数字素养培训 [6] - 菌草技术惠及百余国家女性就业成为润泽全球南方国家的幸福草 [7] 国际合作举措 - 宣布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而美项目 [8] - 未来5年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并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 [8] - 通过妇幼健康工程春蕾计划母亲水窖等项目改善数以亿计女性生活 [8] 国际反响与评价 -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妇女署执行主任感谢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和性别平等 [5] - 莫桑比克总理认为峰会展现中国在促进发展与保护人权方面的全球领导力 [11] - 冰岛总统指出中国带领人民摆脱贫困推进性别平等的成就提醒变革可以实现 [11]
埃及国家妇女委员会主席:“中国方案”助力全球妇女事业应对挑战
新华网· 2025-10-13 16:16
峰会背景与意义 - 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2] - 峰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2] -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30年前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2] 国际评价与认可 - 埃及国家妇女委员会主席阿玛勒·阿马尔感谢中国发起并持续推动相关妇女发展倡议 [2] - 中国在妇女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被评价为典范 [2] - 期待“中国方案”助力应对全球妇女事业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2]
【环球财经】坦桑尼亚首个米轨铁路混凝土轨枕厂正式建成
新华财经· 2025-10-09 04:39
项目概况 - 由中国土木承建的坦桑尼亚中央线米轨铁路轨枕厂近期建成并即将全面投产 [1] - 轨枕厂占地4万平方米 设计日产量可达2400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 并配套10万根轨枕存储能力 [1] - 该厂是坦桑尼亚首个米轨混凝土轨枕厂 填补了本地化生产的空白 [1] 技术与质量 - 生产线涵盖张拉、蒸养、脱模等全流程关键工序 严格对标国际铁路工程标准 [1] - 通过高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从原料配比到成品检测的精准管控 [1] - 确保每一根轨枕契合坦桑尼亚米轨铁路的运营特性 为铁路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夯实质量根基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项目推动坦桑尼亚米轨铁路由钢枕向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转型 [2] - 打破长期依赖进口钢制轨枕导致的采购成本高、运输周期长及供应链波动等制约铁路发展的瓶颈 [2] - 实现核心物资"就地制造、就近供应" 提升铁路升级改造与运维的稳定性与自主性 [2] - 以"中国方案"推动米轨铁路升级改造加快实施 助力提升坦桑尼亚铁路基础设施自主化和现代化水平 [1][2] 社会与经济效益 - 项目全面投产后将直接创造约200个就业岗位 其中属地员工占比超过90% [2] - 就业岗位涵盖生产操作、设备维护、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 [2] - 中方团队同步实施技能提升计划 通过"导师带徒"、"实操培训"等方式为坦桑尼亚培养本土铁路技术力量 [2]
新华鲜报|“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新华社· 2025-09-28 13:49
项目核心数据与成就 - 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通车,桥面距水面高度达625米,超越北盘江第一桥近60米,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 [1] - 大桥主桥跨径为1420米,在山区桥梁跨径中位居世界第一,实现高度与跨径"横竖"均为世界第一的成就 [1] - 大桥全长2890米,将两岸通行时间从两个多小时大幅缩短至两分钟左右 [1] - 项目建设周期仅三年多,从2022年开工到2024年通车,体现了极高的工程效率 [1] 工程建设与技术挑战 - 钢桁梁吊装包含93个节段,总重达2.1万吨,在600多米高空实现了毫米级精准对接 [1] - 借助自主研发的"智慧缆索吊装系统",全部吊装工作仅用73天完成 [1] - 3.8万平方米的桥面铺装工程在1个多月内完成了5层铺装 [1] - 施工面临的最大难点是峡谷强风,瞬时风力最高可达强台风级别14级 [3] - 为应对风况挑战,建设团队进行了物理风洞试验并引入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系统,24小时自动采集风场数据 [3] 技术创新与行业影响 - 大桥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获得授权专利21项,多项技术成果被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 [3] - 该桥的建成攻克了多个世界级难题,标志着中国在复杂艰险的喀斯特峡谷地带桥梁建造技术稳居世界领先水平 [5] - 项目为全球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被评价为展示中国创新能力的"标杆桥" [3][5] 区域基建发展背景 -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已建和在建桥梁数量超过3.2万座 [5] - 在世界最高桥排行榜中,贵州包揽前三甲席位,在世界高桥百强榜单中占据近半席位 [5] - 贵州桥梁项目四次获得被誉为桥梁界诺贝尔奖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 [5]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筑牢绿色屏障 分享“治沙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5:18
生态治理成效 - 新疆实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近30年来绿洲面积增加5.6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土地减少1955.7平方公里 沙化土地减少242.8平方公里 [1][2] - 麦盖提县完成治沙面积超117万亩 122公里沙漠边缘被锁住 [1] -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20余次后 下游区域鸟类数量明显增长 胡杨林中幼龄树苗占比持续提升 [3] 经济效益模式 - 新疆南部民众在沙漠周边沙化土地种植经济作物面积达624万亩 年产值突破300亿元人民币 [2] - 麦盖提县防护林种植文冠果等经济作物带来实实在在效益 并依托沙漠资源建设旅游景区 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综合性旅游胜地 [1] - 2024年全国85%肉苁蓉产自于田县 当地民众从沙进人退变为沙里淘金 [2] 技术输出与国际合作 - 新疆积累的荒漠化防治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为亚非地区提供防沙治沙中国方案 [1][2] - 中非绿色技术公园项目在毛里塔尼亚成功固定100公顷沙地 其中4公顷沙地转变为可持续利用绿洲 为11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提供借鉴 [2][3] - 该项目为45名当地技术人员完成绿化技术培训 为当地社区直接创造120个就业岗位 [3] 生物多样性保护 - 新疆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8种 野生高等植物约4000种 [3] - 新疆已建立200个自然保护地 总面积超25万平方公里 [3]
竣工通车!伊拉克总理再为这个中企项目点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8 14:50
项目竣工与意义 - 伊拉克巴格达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于9月15日正式竣工通车,伊拉克总理等多位政府官员出席仪式 [1] - 该项目地理位置特殊、规模宏大且工艺复杂,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体现了伊中友好合作的高水平 [1] - 项目通车后预计使该地区交通拥堵状况较既有程度缓解80%以上,并减少交通污染和噪音 [1] 项目技术与方案 - 项目采用2高架+5隧道的解决方案,包括桥梁、地面公路(铁路)、隧道和下穿隧道4层结构 [1] - 在伊拉克首次使用盖梁后张法技术及整套预应力产品,使结构尺寸更小、更轻便美观,桥下空间更大 [2] - 运用先进隧道监测系统等技术,将隧道最大开挖深度从不超过10米提升至24米,实现建设能力飞跃 [2] 项目背景与影响 - 尼苏尔项目是伊拉克总理2023年3月宣布的19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2] - 伊拉克总理先后5次到项目现场视察,高度肯定中企成就,并希望以此项目带动巴格达城市建设新发展 [2] - 伊拉克期待学习中方经验,加深在能源、道路、桥梁、制造业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1]
共同守护“壁上瑰宝”:“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石窟寺保护研究
新华网· 2025-08-21 15:08
行业技术发展 - 形成融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制-灾害治理-保护修复为一体的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 [2] - 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 从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整体保护转变 [2] - 建成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 可实时监测院属6处石窟各项指标变化 [2] 国际合作与影响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修复柬埔寨吴哥窟周萨神庙及茶胶寺等遗址 [3] - 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博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 [3] - 大足石刻研究院将建立中国-意大利石质文物保护修复联合实验室 [3] 数字化技术应用 - 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录入敦煌经卷9900多卷 图像6万多幅 经卷内容840多万字 [5] - 龙门石窟运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流散海外文物数字化回归 与石窟残存造像身首合一 [5] - 平台具备图像拼接 图像缀合 知识图谱构建 全文检索等多项功能 [5] 科研能力建设 - 龙门石窟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配备力学实验室 生物学实验室及电阻应变仪 X射线探伤系统等先进设备 [4] - 开发石质文物微生物矿化修复与加固技术 可移动文物微生物矿化粘接技术等突破性成果 [4] - 中国石窟寺保护技术及研究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4] 行业规模与价值 - 中国共有石窟寺及摩崖造像5986处 [1] - 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等多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 石窟寺承载历史工艺与人文环境联系 是人类共同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印度终于认清谁是真朋友?8月9日,亚洲格局突变传来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8-11 00:10
美国对印度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单方面将印度出口商品关税提高至50% 对纺织 医药 机械等关键产业造成冲击 [3] - 660亿美元贸易额面临风险 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获得关税豁免而印度被针对性限制 [7] - 关税政策被解读为意在打断印度工业化进程 产业升级关键跳板行业受打击 [1] 印度产业界应对措施 - 班加罗尔IT企业集体北上考察 孟买纺织巨头秘密赴广州寻求合作 [4] - 商界形成"中国方案"共识 认为中国在能源 数字科技 基建投资等领域具备互补优势 [11] - 企业家采取务实策略转向新市场 规避美国关税大棒影响 [4] 印度政府内部博弈 - 商务部官员主张转向俄罗斯能源 但遭遇传统议员强烈反对 [3] - 莫迪政府最终形成"向东看"战略 短期解决能源困境 长期谋求可持续发展 [13] - 政治智囊团引用"没有永恒敌人只有永恒利益"原则调整外交路线 [13] 中印关系新动向 - 中国外交部暗示可提供公平解决方案 印度官员视作潜在突破口 [9] - 商界积极推动中印经贸合作 反对党批评政府外交转向但民间支持声音增强 [11] - 历史性外交格局变化正在形成 9月高层访问将决定合作深度 [15]
中国的支付方案,正在连接全世界
虎嗅APP· 2025-07-07 18:36
设计哲学与金融接口 - 设计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创造完美的"接口",如苹果MagSafe充电器,无需对准即可精准吸附,体现对双方独立性的尊重 [1] - 当前跨国金融连接中,新兴经济体需费力对准西方主导的插槽,伴随数据摩擦和主权让渡代价 [2] - 中国金融工程师正在设计如MagSafe般优雅的金融接口,让不同国家支付体系在保留各自特点下实现无缝对接 [2] 新兴市场的金融需求 - 金砖国家希望建立自主、可控且符合国情的金融基础设施,而非简单复制他国模式 [4] - 巴西、阿联酋等国正在建立本地支付体系(如Pix、Jaywan),加剧对跨境支付能力升级的需求 [4] - 南非、印尼等现金主导国家希望快速实现移动支付覆盖并解决国际互联问题 [5] - 这些需求呼唤能提供兼容性方案的技术合伙人,而非单纯产品推销者 [5] 银联的解决方案 - 银联采取因地制宜策略,针对不同国家设计不同接口工具 [7] - 对阿联酋等刷卡社会推出双品牌卡,同一芯片封装两个身份标识,境内走本地网络,境外走银联网络 [9][10] - 对巴西、印尼等扫码支付国家实现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银联作为底层翻译官和转接中枢 [10][11] - 银联印尼项目使中国游客可用境内App在印尼数千万商户扫码,反之亦然,实现人民币与印尼盾双边本币结算 [13] 中国方案的更高阶形态 - 帮助老挝建成国家支付系统(LAPS),共享设计蓝图,实现金融IT跨代升级 [15] - 采用中国标准的支付高速公路为人民币国际化埋下伏笔,使人民币进入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 [16] - 当更多区域建立自主高效支付网络并通过银联互联时,将形成更具韧性的全球金融新格局 [17] 战略意义 - 银联在金砖国家的布局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深度实践,支持构建自主开放的现代化金融基础设施 [19] - 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设"最后一公里",使其从宏观贸易沉淀为微观高频的民生场景 [19] - 中国方案的价值在于成就伙伴过程中实现人民币价值的全球可持续落地 [19]